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戰績彪炳的名將,這些名將們或是一戰功成,奠定天下大業,或是定狼居胥,立下不世之功。他們的事跡名揚千古,讓多少熱血男兒神往。但要說出現名將最多的時期,還得說是戰國。
戰國時期綿延兩百多年,在這兩百多年裡,出現了很多名垂千古的名將,他們雖然各為其主,卻都打出了讓後人敬仰的經典戰役,為自己效力的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不過這些名將們或多或少都遭受過一些失敗,畢竟人有失策馬有失蹄,誰能說能做到一生未嘗敗績呢?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名將還真就做到了。
這位名將一生徵戰沙場三十餘載,經歷大小戰役七十餘場,未嘗一次敗績。更讓人感到恐怖的是他所指揮的這些戰役,居然總殺敵超過百萬,要知道戰國時期人口攏共也沒到兩千萬,從這也能看出這位名將的戰功真的是殺出來的,他也無愧於戰國第一名將的稱號。
這位名將就是秦國人白起,他也被人叫做公孫起,他還有兩個令人膽寒的外號,殺神和人屠,這兩個外號都是在戰場上實打實殺出來的。白起出生時期不詳,他是戰國時期最傑出的軍事家,更是諸子百家兵家的傑出代表人物。白起出生貧寒,後來因為秦昭襄王實行商鞅的變法國策,才得到了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從一個底層士兵,憑藉著無數的戰功,被秦昭襄王封為了武安君。更是作為主將指揮了許多大戰役,為之後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名將白起的作戰特點較為特殊,別人都是以攻奪城池為首要目標。他卻是另闢蹊徑,而是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並且極為善於野戰,每場戰役都圍殲敵人,這也是他一生殺敵超過百萬的原因。
而白起生平最傑出的三大戰役,就是伊闕之戰、華陽之戰以及長平之戰。在伊闕之戰中,白起殲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在華陽之戰中,白起率軍攻打趙魏聯軍,斬敵軍首級達十三萬,還溺殺趙軍兩萬餘人。而在世人耳熟能詳的長平之戰中,白起率大軍坑殺擒獲趙軍共計四十五萬人,自此戰之後,各國再無與秦國逐鹿的實力,可以說白起憑一己之力掃平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最後阻礙。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戰功赫赫的名將,最後卻落得一個悽慘結局。這又是為什麼呢?這裡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秦國宰相範雎作祟,當時白起正率軍圍攻趙國邯鄲,範雎被韓趙兩國派出的蘇代用重金收買,以將士疲憊為由,答應了趙韓兩國的割地求和,這也讓白起和範雎結下了仇怨,也為白起的悽慘結局埋下了伏筆。
同年的九月,秦昭襄王再次派兵伐趙,但是因為主將王陵久戰不下,秦昭襄王便想讓白起重領主將之職,但是當時的白起重病在身,更因為當時天時地利都不在秦國這邊,白起對秦昭襄王說現在不宜伐趙,秦昭襄王便另派王齕為將,誰知道楚魏聯軍來援,大破秦軍,秦軍損失慘重。
昭襄王大怒強令白起率軍出徵,白起也只能帶病上路,生病自然不能走得太快,便慢慢向邯鄲而去,秦昭襄王卻以為白起以為自己功高蓋主,遲遲不肯奉命,便派出天使賜劍讓白起自刎,一代戰國名將就此落幕。後人因為白起死得實在冤枉,讓人感到十分惋惜,便在鄉邑地方都建祠祭祀白起的亡魂。
在我看來白起這樣一位名將,戰必勝攻必克,更是為秦國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居然還落得如此下場,不得不說功高蓋主真的是罪過,古人說得兔死狗烹還是很有道理的,讀者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和作者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