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機生產巨頭倒下,行動支付時代到來,未來ATM機會退出歷史嗎?

2020-12-24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郭

今年4月29日,御銀股份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和2020年一季度季度報告。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1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72%;實現利潤72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3.52%;上市公司歸屬股東淨利潤672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0.95%。乍一看,雖然收入不是很好,但純收入增長迅速,似乎收入質量有所提高,但實際上,公司的業績水分。

2014年,御銀股份股份收入超過9.7億元,淨利潤為1.32億元。2011年至2014年,公司淨利潤突破1億元,是公司的輝煌時刻,是ATM機的最後的高光時刻。自2015年以來,儘管公司的收入持續增長,但淨利潤開始下降。在行業需求已經開始下滑的情況下,通過市場的利潤無異於飲鴆止渴,從2016年開始,公司迅速進入收入、淨利潤雙滑通道。

與此同時,2014年因銀行打擊而停止的二維碼支付,很快就通過央行卡席捲全國。行動遲緩的銀行仍在等待央行的「監管」,卻在一夜之間發現,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搶走了幾乎所有用戶。此後,銀行櫃面業務進入了陡然下降階段,ATM需求也逐年下降。支付行業變化如此之快,以至於許多傳統金融公司無法及時應對。

在思考是跟進還是轉型的同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通過叫車(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和共享單車(ofo、摩拜單車等)等高效且昂貴的方式,迅速教會了用戶二維碼支付習慣。2016年,阿里和騰訊推出了「新零售」活動。所謂新零售的實質,其實就是新支付,由兩股大線下商超級合併而成,並培養了大量使用行動支付的用戶。

至此,銀行卡和現金完全脫離了歷史舞臺,小商戶中,行動支付的使用超過90%,銀行卡和現金支付不到10%。根據普華永道的報告,中國的行動支付率在2019年達到86%,已經進入了行動支付普及的時代。

僅在第二季度,ATM的數量就在六月底下降了30900臺。更重要的是,央行本身正在向數位化轉型。一些城市最近已經在一些城市試行了數字貨幣,而自動取款機的情況是非常尷尬的。ATM機的低使用率實際上反映了現金的低使用率。

因此,許多人表示,自動取款機數量的減少是因為人們的支付習慣已經開始從現金轉向在線支付平臺。因此,低現金使用率是ATM逐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的真正原因。不僅自動取款機減少了,而且一些印鈔公司已經倒閉了。最近,世界上最大的印鈔公司德拉羅,由於現金使用的下降,所以全球印鈔秩序也下降了很多,一度瀕臨破產。

在未來,ATM機會不會完全消失,沒有人可以保證,因為現在大部分的老年人使用現金交易,甚至年輕人偶爾也需要現金。例如,在春節或婚禮紅包期間使用現金很方便。另一方面,國家更有可能使用行動支付,因為他們清楚錢的去向,這就是他們發展數字貨幣的原因。因此,現在有了管理從銀行提取大筆現金的新規定。為了保證資金的流動隨時都能被追蹤到,大筆的存取款都需要填寫資金的去向等信息,否則資金就不能被提現。

如果存取量超過10萬,則必須填寫此信息。新規定目前正在河北、浙江和深圳試行。其中,河北省於7月啟動試點,浙江、深圳於10月10日啟動試點,為期兩年。如果在試點過程中沒有重大問題,就會大規模實施。有人說,這不是沒有必要嗎?它沒有實際效果,反而增加了銀行和儲戶之間的麻煩。

事實上,大量的現金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現在是信息社會,大量現金被廣泛使用,很容易發生腐敗、逃稅、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他們很容易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儲戶的信息。這使得他們很容易用這種方法從銀行偷你的錢。

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提高金融犯罪的難度,減少通過這種方式獲取非法利潤的人數,從而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新規定可能會降低人們使用現金的可能性。畢竟,你不需要現金來支付所有開銷,也不需要去銀行、銀行或自動取款機,因為它既麻煩又緩慢。

所以在行動支付普及的如今,ATM機也迎來了危機,但ATM機並不會完全消失,因為總有人用得上它。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atm轉帳限額多少 銀行哪種轉帳方式最划算?
    現金轉帳到銀行卡,是目前最常見的存款方式,但轉入銀行卡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櫃檯轉帳、atm機轉帳等,只不過不同的方法,轉帳限額也有所不同,你知道atm轉帳限額多少嗎?一般來說,銀行哪種轉帳方式最划算呢?
  • 線上支付已經成為必然趨勢,ATM機或逐步被取代
    現在這個智能發展的時代,大街小巷幾乎都是在用微信、支付寶等支付軟體掃碼付款,現金越來越少有人會攜帶在身上,尤其是當下的年輕人,甚至就連出了新版的人民幣都不知道,導致第一次見時以為是假幣。而正是因為這樣,銀行的生意也越來越少,以至於現在有些銀行的網點和ATM機都關了。
  • 樂刷POS機終端強大 打造行動支付新時代!
    支付是消費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快速發展的行動支付技術使得如今的支付方式豐富多樣,不僅有刷卡、刷臉支付等形式,更有指紋支付、雲閃付等方式,現金支付的佔比明顯縮小。樂刷為豐富用戶支付體驗,旗下樂刷POS機,樂刷二維碼聚合支付等產品更新迭代,極大的方便了小微商戶及消費者的生活。
  • 支付寶等無現金交易流行 日本OKI退出中國ATM市場
    相信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出門不帶現金的生活方式,由此,前往ATM機取錢、存錢的頻率也大大降低。這樣的局面,對於ATM機廠商來說,可謂是心裡苦。據日媒報導,OKI 12月22日宣布,年內停止在中國銷售ATM機,甚至製造業務也一併關閉。
  • 再見了ATM機!央行發布新通知,取款也受限制,關乎每個人
    隨著有了微信和支付寶等行動支付的興起,現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頻率也大大減少。妥妥敢說,出門只要帶一部智慧型手機,即使一分錢的現金也沒有,大部分人也能走遍大半個中國毫無壓力。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
  • 支付通QPOS—引領網際網路+時代的行動支付潮流
    網際網路支付、網際網路理財、P2P、眾籌等多種新業態呈現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網際網路+」時代的網絡金融可謂是風起雲湧。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蓬勃發展,人們的支付習慣日益向行動支付靠近。智能POS成為商戶和眾多創業者炙手可熱的收單神器,它不但滿足人們在支付交易款項時能夠更多地實現"輕鬆刷卡,輕鬆支付"的願望,也順應電子支付日益普及的潮流,提高了消費者滿意度。
  • 2790個銀行網點被關閉,減少了近7萬臺ATM機,銀行業發生了什麼
    就是在整個銀行業已經累計有2790個銀行實體網點被迫關閉,而且還減少了7萬臺的ATM機。這樣的銀行變化實屬罕見,難道是因為各大銀行市場經營不善導致的嗎?其實不是這樣的,銀行的效益可不差,各大銀行每年的銀行業務收入基本都是正增長的。那是什麼原因關閉掉這麼多網點和ATM機呢?分析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手機銀行、微信及支付寶等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導致。
  • 科技日曆 | 50年前的今天,第一臺ATM在紐約亮相,自助取款的時代來臨!
    1967年6月27日,第一臺ATM機出現在倫敦北部的巴克萊銀行倫敦北區支行。英國著名電視演員雷吉瓦尼從機器中提取了10英鎊的紙鈔,完成了ATM機歷史上的第一筆交易。與英國相隔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唐·韋策爾(Don Wetzel)也萌發了發明ATM的想法。
  • 又一民營行動支付巨頭誕生,支付寶微信迎來勁敵
    在網際網路信息大爆炸的嶄新時代,哪些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相信電子商務和它背後所衍生出的行動支付一定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倘若將時間軸拖到10年前,我們在購物的過程中,使用的還主要是現金。而到如今,用於行動支付的二維碼早已被擺到大街小巷的商攤上。提起行動支付,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無疑是行業的領軍者。
  • 卡忘ATM機裡,密碼都輸好了,餘額23萬!黑龍江男子慌了……
    卡插進ATM機裡輸完密碼卻忘記取錢餘額有23萬元而你,卻離開了……事情發生在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鳳翔鎮北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孟先生報警他說在銀行ATM機取款時發現一張餘額達23萬元的銀行卡卡還在機器裡未被退出需要民警幫忙尋找失主接警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原來,這張銀行卡當時已經被輸入了密碼處於菜單頁面。
  • 「FAAG」盯上數字支付,透過中美科技巨頭布局看支付浪潮
    隨著智慧型手機滲透率的提升,行動支付開始站上了時代的舞臺。老玩家PayPal上線行動支付,還有Apple Pay、Android Pay、Samsung Pay 等也緊隨其後。因此,隨著Z世代消費潛力的釋放,將給傳統科技巨頭帶來一條小的新收入渠道。除了個人消費者,企業支付服務市場蘊含著巨大的價值,使得傳統科技巨頭難以忽視這塊蛋糕。Square成立之初正是在於解決行動裝置信用卡支付的問題,主要客戶為中小微商戶,公司從2012年的65.2億美元交易額增長至2019年的1062.4億美元交易額。
  • 銀行業「大變化」:兩年關閉6280家網點,7萬臺ATM機「消失」
    伴隨銀行網點關門的,就是ATM機的減少。根據央行數據,截止到今年11月底,ATM今年減少的數量達到7萬臺左右。對於ATM機的使用次數,之前有人專門做過調查,3520名受訪者中,有1871名在近半年時間裡沒有使用過ATM機,有1147人過去半年使用次數在3次以內。
  • 日本行動支付的「戰國時代」-虎嗅網
    在出身IT背景、居住日本22年的他看來,日本已經進入行動支付的「戰國時代」。未來幾年,二維碼支付將佔據主場。以下為NETSTARS CEO李剛的自述:三個IT男,從電信業務發端1997年,我從國內大學畢業之後,去了日本留學。
  • 記者體驗央行支付新規 ATM轉帳撤銷僅需5分鐘
    這份名為《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文件,在多個方面重新規定了當下百姓用卡的規則。此後,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辦理一張I類帳戶的借記卡;而給他人或跨行通過ATM機轉帳,在24小時內可取消……央行表示,《通知》從加強帳戶實名制、阻斷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資金轉移的主要通道等多方面採取有效措施,防範電信詐騙。
  • 新加坡銀行卡能在中國掃碼支付了!
    是啊,國內都「全民行動支付」了  誰還用現金啊?  真是坑哭我們這些海外黨    海外銀行卡  一般無法綁定在國內行動支付  讓我們還活在  「遠古現金時代」    行動支付用不了  回國各種不方便???  好消息!外國人能用中國行動支付了
  • 行動支付近身戰:微信與支付寶爭搶線下零售市場
    等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殺來,移動電商又開始侵蝕PC電商市場份額,行動支付能力成為網際網路企業新的發力重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發布一份《中國網絡支付安全白皮書》預計,3—5年內網絡支付交易規模至少還有6倍增長,將超過20萬億元。其中行動支付呈現爆發式增長,預計2013年行動支付市場規模會超過8000億元,達到去年規模的5倍以上。
  • 京東數科入主哆啦寶,聚合支付變局將起
    變更後張雱成執行董事及法人代表,張雱曾任職京東金融,現為劉強東助理,而哆啦寶創始人常大維由董事變更為經理,甘娟為監事,投資人原股東悉數退出,京東數科旗下全資子公司京東匯正成哆啦寶唯一投資人。以數據技術、AI、IoT三大時代前沿技術為核心,已經完成在數字金融、數字城市、數字農業、數字營銷、數字校園等領域的全面布局,在客戶群體上實現了個人端,企業端,政府端的三端合一。未來,京東數字科技將在深耕現有業務領域的同時,進入更多實體產業領域,通過發揮自身較強的流量、數據、場景和精準運營優勢推動建設實體產業數位化。
  • 「走慢一步」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支付生意」還好做嗎?
    這句話在網際網路巨頭們對「支付牌照」的布局上得到應驗。2011到2015年的4年間,它們有機會通過申請將支付牌照攬入懷中,但是,一些巨頭錯過了。如今,支付牌照成為企業合規經營、完成生態閉環的必選項,再想獲得的代價已是數億元不止。2016年起,小米、唯品會等多家企業申請支付牌照未果,轉而物色收購標的。
  • B站也未能免俗,網際網路巨頭們為何紛紛將槍口對準支付?
    目前來看,B站在支付領域的布局還處於早期階段。若其順利「拿牌」,意味著網際網路巨頭在支付領域幾乎全員到齊,未來支付行業的「多強」格局將進一步得到強化。屆時,網際網路巨頭們會在此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十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