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看來。每年的秋冬季節,人群中出現最多的小疾病是哪一種?
流鼻涕、咳嗽、感冒……其實在我看來,出現最多的還是「上火」。
截止到今天,有關「上火」的這一症狀算不算疾病的爭論就沒有停過。爭論歸爭論,至少在大體上分為中醫和西醫兩個標準「派系」類別來看待。
「上火」一詞最早應該是從中國民間流傳出來的,是一種中醫的術語。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上火。
在中醫看來,上火的囊括病症有很多,口角糜爛、牙齒腫痛、尿黃……都可以歸為上火一類。
而且,在中醫看來,上火算不得上是一種疾病,可以通過食養進行調節就可以恢復。
但是在西醫看來,「上火」的基本症狀是會發生炎症,也就是某些身體的某些部位被病毒病菌感染,屬於生病的範疇。
在西醫看來,生病就需要用藥,類似的消炎藥、抗菌藥進行治癒。
暫且不論從哪個派系對「上火」進行強行劃分,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上火」的結果是,人會非常難受。
特別是口腔潰瘍,不但要經歷萬分疼痛,還要遭受不能品嘗食物的折磨。
因此看來,不管「上火」是不是病,但是如果遇到「上火」真的要命。
一旦上火,會有哪些症狀?
中醫在上火症狀上囊括較多,因此判斷上火與否,主要從中醫角度來分析。有上火特徵有不同,上火的種類也會存在差異現象。
一般而言,上火顯著的特徵是有以下幾種: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幹硬、舌苔黃膩。
因此,在中醫看來,只要出現以上特徵,第一癥結的印象就是歸於上火導致的。
導致人體上火的原因有哪些?
1、季節性的因素,比如夏天比較炎熱,秋冬季心火比較旺盛,非常容易出現上火的症狀。
2、情緒因素,比如心肝火旺或者脾氣暴躁非常容易導致上火。人體肝氣鬱結也會導致上火,肝升太過也會導致肝氣上逆而出現上火的症狀。
3、飲食因素也是主要的原因,比如平時經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油膩的食品,大量吃辣椒或者其它比較辛熱的食物。
4、可能與社會環境也有關係,比如工作壓力比較大,經常熬夜、應酬導致心腎不交、腎水不足而出現的上火的症狀。
一旦上火了,如何進行解決?
根據西醫和中醫人體上火後解決的辦法主要有兩種方式:
中醫注重食養調節:
1、上火需要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比如青菜、西瓜、梨子、甘蔗、荸薺、苦瓜、綠豆等。
2、喝涼茶幫助降火,像金銀花、桑葉、菊花、蒲公英薄荷、黃芩、黃梔子、枇杷葉等代茶飲調理。
西醫注重藥物使用:
1、買一些具有清熱解毒,去火功效的藥,比如清火梔麥片,牛黃解毒片。如果胃火比較旺盛,也可以買一些牛黃清胃丸等藥。
2、可以口服蒲地藍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板藍根顆粒等藥物進行調理,也可以口服西瓜霜含片。
總而言之,一旦上火,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中西結合的方式降火。
不過需要切記的是在恢復期間一定要懂得克制,菸酒,辣的,油膩的食物暫時不要碰。
——————食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