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好友2:暗網》這部電影是史蒂芬·思科導演執導的恐怖片,由瑞貝卡·瑞滕豪斯、科林·伍德爾等演員主演,2018年7月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的就是主人公馬迪亞斯通過一本撿到的筆記本進入暗網,在訪問的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讓自己和朋友們陷入險境。
這部電影講述的暗網其實在我國屬於一個"盲點",網際網路比起我們已知的部分要複雜許多,它屬於一個多層結構。我們使用的網絡屬於"表層網",能通過搜尋引擎訪問瀏覽。而藏在這"表層網"之下的就是"深網",深網的內容無法直接訪問。"暗網"可以認為是"深網"的一部分。
暗網充斥著暴力,裡面是各種違法犯罪信息,前幾年有個新聞震驚了世界,外國暗網售賣了一位年輕的模特,利用合理的身份、合理的方式把她從英國騙到義大利,這個人用工作邀約的方式邀請她到米蘭,結果被下藥帶到小鎮監禁。
綁匪打算以30萬歐元的價格把她掛在暗網上賣掉,發現她已為人母后不符合標準,就要把她放了,結果被警察逮捕。事後她回憶到:"綁匪說,過去的五年他把騙來的女孩被賣去阿拉伯國家,買主對她們感到厭煩時,會把她送給別人或是餵給老虎吃"。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就是拿走了丟失的筆記本電腦,接觸到了暗網上的人,從這開始他的朋友們接連出事。
在這種"直播"形式的電影下,觀眾的代入感更強,也覺得這部電影非常真實,美國電影《女巫布萊爾》就是用這種方式拍攝的,讓不少人都以為真的有女巫的存在,在這種嘗試成功後,"偽紀錄片"形式的電影受到了人們的追捧,掀起了一股偽紀錄片的熱潮。
國內豆瓣給這部電影7.9分的評分,該片以視頻通話的形式來展現這個故事,在大家的交流中,逐漸地帶入到這個恐怖的故事之中。電腦的主人是黑客,電腦中的文件是他黑進各種家庭的監控錄像,其中一個文件夾裡面保存著買兇殺人的錄像。這個黑客也聯繫到了主角,要求他交出電腦。
這些黑客雖然知道了他的存在,也通過這個視頻找到了與他有聯繫的那幾個朋友的地址,在威脅之外他們也被這些黑客找上門,並且在直播的同時一個個的殺掉他們。朋友們相繼死亡,主角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想要報警,可是他的一切行動都在黑客的監視之下。
這部電影其實就是在呼籲普通人不要進入暗網,不要因為一時的好奇在犯罪的邊緣徘徊,否則就容易向這些人一樣,被暗網的用戶盯上。
通過金錢買兇犯罪,就是喜歡這種定製的刺激,這種定製的犯罪滿足人們的變態心理,那些為了尋求刺激的暗網用戶,看到自己的獵物被人被殘忍虐殺,得到心理滿足的同時手上又不用沾一滴鮮血,在這種交易下成就了這樣一個黑暗組織。
而這些黑客也並不是為了要回電腦,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是想做一個遊戲,誰碰這個電腦誰就是他們的獵物,也就是所謂的釣魚遊戲。從一開始他們就是故意讓人拿走電腦,至於這個人是誰並不重要,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遊戲。
麥可·伯格曼曾做過一個很好的比喻,網際網路像是海洋表面的冰山,海平面之上的是我們可以自由訪問的部分,海平面以下的就是深網,雖然訪問很困難但是也不是毫無辦法,在深網的深處就是暗網,很多時候因為好奇心理和獵奇心理進入到深網的人,以為自己進入了暗網,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想要進入暗網需要精通複雜的編程技術,還要對很多非正常的宗教文化有一定了解。
再就是用錢,很多很多的錢購買"通行證"才能進入。暗網是非常複雜的,警方很難破解,所以在上面進行犯罪交易看起來很安全,可是在你進入暗網的瞬間,你的一切也都變得透明,普通人不要進入暗網就是這個原因,在你以為可以做遊戲的操縱者的時候,其實在這瞬間已經淪為別人手中的玩物。
2013年Facebook流傳了一段叫Daisy Destruction的影片,這段影片太過震撼了,是傷害兒童的影片,他們靠折磨孩子拍攝視頻傳到網上盈利。從這些流傳出來的片段資料,其實對暗網也算有了一點了解,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極少數人在上面是要獲得自己需要的資料,很多訪問者都是不懷好意的瀏覽裡面的內容,進到這裡面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進去之後再沒有絕對的保障之下,其實也是一件犯險的事,不要因為一時的好奇心理去窺探那些生長在暗處的東西。
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就是不要去接觸暗網,雖然這是以藝術的方式展現出來的虛構影片,真實的暗網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要因為他人的攛掇對此產生好奇。
這部電影就是給觀眾一些警示,不要成為別人的獵物,平淡的生活其實就是一種幸福。對於那些未知的東西要保持基本的判斷,錯誤的估測事情的嚴重性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不要向主角一樣,以為自己掌握了籌碼就可以與黑暗勢力談條件,遵守法律,不要肆意窺探牆外的事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