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愛人》當感情蛻變為懸疑,彼此操控的婚姻還有什麼意義?

2020-12-15 言澈讀書

在婚姻中,當往事已成惘然,當愛情被恨意代替,你會選擇挽留還是斷然離去?電影通過懸疑的故事框架,給我們剖析了兩性面對婚姻困境時的抉擇命題。

本片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說,由曾經導演過《七宗罪》《返老還童》等影片的大衛·芬奇執導。該片自2014年上映後反響甚佳,獲得第18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影片獎,在豆瓣網站上更是被評為8.7的高分。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主

通過媒體的大肆渲染和妄加揣測,尼克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上,而這場懸疑迷霧的背後,操縱者竟是妻子艾米。彼時,改頭換面的艾米正雲遊他鄉,笑看一切,而發現真相的丈夫尼克迫於無奈,重金聘請律師以求自證清白。在謊言與真相的博弈中,夫妻雙方的婚姻拉鋸戰由此展開。

影片秉承大衛·芬奇以往的黑色冷峻風格,以多元化的敘事方式展現了一個懸疑且殘酷的婚姻事實。電影以妻子偽裝被舊情人綁架的假象,平安歸家粉飾婚姻太平、夫妻恩愛作為結尾,表達了導演對婚姻生活的殘酷性的深刻反思。在驚悚懸疑的外殼下,揭示的是兩性關係在婚姻圍城裡偏執操控的問題。

01、物與人、光與影相互對照的視覺效果,使故事真假難辨充滿懸疑

《消失的愛人》的創作風格十分獨特,它將最普通的兩性婚姻為素材基礎,並巧妙融合懸疑犯罪和驚悚的元素。在豐富的視角轉換及黑暗的視覺衝擊中,使謊言與真相交叉重疊,故事呈現重重懸疑的細節,引起觀眾的好奇心,形成刺激緊張的極致觀感。

首先,影片在敘事視角上採用了物與人相互替換的鏡頭語言,刻意將故事情節切割成碎片,使真相撲朔迷離充滿玄機。

影片伊始,丈夫尼克回家後發現妻子艾米消失無蹤。當警方趕往現場時,發現茶几破碎而櫃檯上的相框卻屹立不倒,廚房看似乾淨卻有若隱若現的血跡。種種可疑的跡象,仿佛暗示著一場兇殺案的現場,而丈夫就是第一個可疑的對象。

影片以丈夫與警方的衝突關係為主要線索,穿插了艾米書寫筆記本的特寫鏡頭。兩個場景的交叉剪輯,在物與人之間不斷閃回的插敘中,觀眾逐漸捕獲到艾米與尼克從相識到相戀的浪漫片段。過往的甜蜜與丈夫如今的漠然形成鮮明的對比,讓觀眾對妻子艾米的消失產生疑惑。這是一場密謀的兇殺,還是另有隱情,懸疑就此發生。

隨著劇情不斷推進,尋寶線索中的出軌痕跡,信用卡不明巨額的開銷,新聞發布會不合時宜的笑容等情節,加劇了丈夫與家人、丈夫與媒體的對峙關係,更渲染了蓄意犯罪的輿論氛圍。

影片前半部分充滿懸疑色彩,謎團眾多,懸念重重,緊張的氛圍時刻繃緊觀眾的神經線,繼而引導觀眾對撲朔的謎情不斷猜測,對破碎的片段重新組合,從而形成緊張刺激的極致觀感。

其次,影片為了營造犯罪懸疑的驚悚氛圍,在場景調度中充分運用光與影的陰沉畫面,使觀眾在昏暗的視覺衝擊下產生心理上的刺激感。

電影攝影大師維託裡奧·斯託拉羅推崇影視創作要「用光來寫劇本」。導演芬奇也深諳這個道理,影片延續了他以往冷峻的創作風格,在光影的刻畫上更是開拓了黑色電影的藝術創意。

影片中,當疑團尚未揭開,尼克被迫屈居於姐姐瑪戈的家裡時,導演充分利用室內燈光昏暗的優越性,在屋內的陰影和非自然光線充分映射下,使得尼克的表情輪廓神秘而陰鬱。人物陰暗的表情加重觀眾心中的疑慮,增添了案情的懸念感。

此外,在插敘的回憶中,尼克和艾米相遇,相戀,求婚,爭執等情節都不約而合設置在昏黃的光影中,烘託出緊湊懸疑的環境氛圍,更給觀眾渲染了一種真假難辨的心理氣氛。在黑暗的畫面裡,觀眾不知不覺將注意力集中到每一秒的鏡頭中,盡力搜尋線索背後主人公的感情真相。

02、情節跌宕反轉變化莫測,引發觀眾對兩性婚姻困境的重新思考與評判

影片劇情推進一半,撥開懸疑的迷霧,讓觀眾眼前一亮的是疑團背後的大反轉。更讓人稱奇的是,在大反轉之後,劇情又層層推進,觀眾一次次被推向思緒的制高點。在快速的情感轉換中,引發觀眾對兩性婚姻關係的重新思考與評判。

反轉一:

當觀眾的眼前還籠罩著案情迷霧時,影片的敘事視角突然鬥轉到妻子艾米身上。在一片陽光燦爛中的畫面中,伴隨著艾米決絕的內心旁白,破碎的真相被重新組合,所謂的兇殺案只不過是艾米一場密謀已久的報復計劃。

從黑暗的屋內轉移到燦爛的旅途,影片陡然轉換的敘事視角,直接給觀眾難以置信的心理衝擊,之前沉浸式的暗黑懸疑色彩也瞬時湮滅。與此同時,觀眾對女主人公艾米婚姻不幸的同情,頃刻之間轉為對其心思縝密狠辣的畏懼。

反轉二:

在大反轉之後,影片並沒有就此結束,而是圍繞著艾米和尼克的婚姻博弈層層推進。當觀眾的眼球聚焦在艾米的自殺行為時,影片再次設置了艾米遭受搶劫的小反轉。艾米走投無路,只能投靠舊情人科林斯。

在影片的雙重線索中,丈夫尼克經過律師的訓練後,也開啟了一場表演性質的電視表白。面對著丈夫的深情告白,艾米的內心再次燃起愛情的火焰。而燃起的火紅烈焰,掩蓋了艾米原本自殺的打算,卻滋長了她殘殺科斯林的邪念。

愈演愈烈的婚姻鬥爭,直接將艾米拖拽到道德的邊緣。從報復丈夫到殘殺無辜,從毀滅婚姻到試圖挽回,艾米對婚姻關係的玩弄手段,不禁讓人心生顫慄。而故事情節的二次反轉,也再次顛覆觀眾對人性的看法,引發婚姻困境與道德泯滅之間的深刻思考。

反轉三:

劇情再次反轉,當觀眾感慨著道德淪喪的後果,期盼著故事結尾的真相大白時,導演卻給觀眾留下一個更為瞠目的結局。艾米的懷孕,讓懦弱的尼克不得不繼續停留在原有的狀態。夫妻雙方最終沒有以離婚收場,而是繼續禁錮在婚姻的牢籠中,強笑歡顏。

然而,回到原點的婚姻,不再有信任和愛意,更多的是背叛後的仇恨以及人性泯滅的恐懼。導演通過艾米與丈夫尼克之間的博弈情節和敘事視角的轉換,將劇情一次次地反轉,刷新著觀眾的思緒,也引導觀眾對婚姻與人性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03、黑色反諷的人物符號,映射著艾米走向毀滅的根本原因

影片在深入人性思考的同時,並沒有給尼克一個解脫的機會,而是將夫妻二人繼續囚禁在婚姻的圍城裡,相互操控,彼此折磨。顯然,在曲折迴環的反轉中,導演真正想要帶領觀眾探討的是兩性關係婚姻困境的本質問題。

在兩性婚姻困境的問題上,心理學家克裡斯多福·孟表示,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在於需求,當需求不被滿足時,就會對對方施加壓力,繼而失望憤恨,做出難以想像的「偏差行為」。「偏差行為」的目的往往是要控制伴侶,並藉此避免夢想幻滅。

影片中,艾米在親密關係裡就時常展現出極端的「偏差行為」。在過去交往的對象中,艾米試圖去操控每個人的內心,以求順從自己內心的需求。當對方無法順從時,她便瘋狂報復,給對方掛上跟蹤狂,強姦犯,甚至是謀殺犯的罪名。

這種極端的報復心理,其實源自於其內心深處的壓抑與扭曲。心靈上扭曲,恰恰來自於影片中那個虛擬的人物符號--「了不起的艾米」。

影片中,當現實中的艾米失蹤時,父母對新聞媒體時刻宣揚著「了不起的艾米」,悲傷中透露著戲謔,幽默中暗含著諷刺意味。父母筆下的艾米是個完美的虛擬形象。虛擬的艾米文武雙全,樣樣了得。

相比之下,現實中的艾米甜美有餘,卻才能不足。難以企及的完美,誘發現實中的艾米內心產生了極大的陰影,外露時行為傲慢,孤獨時極度自卑。

從小到大的模範效應,讓艾米對自身形象的設置達到吹毛求疵的地步。為了挽回體面的婚姻,她犧牲了人性的善良,踐踏了道德的底線。在「偏差行為」的操控下,艾米一步步走向了痛苦的泥淖中,無法自拔。

丈夫尼克說:是的,我愛過你,可後來咱倆之剩互相怨恨,互相試圖控制對方還給對方造成了痛苦。艾米則十分決絕地說:這就是婚姻。

夫妻雙方逢場作戲,人前恩愛嬉笑,人後咬牙切齒。影片最後,導演以黑色諷刺的開放式結局,給觀眾拋出了關於「婚姻」命題的終極思考--彼此操控的婚姻是否還有意義?

04、跳出操控怪圈,理性對待親密關係,彼此尊重才能保持心靈

誠然,彼此操控的婚姻不幸福,也無意義。當感情蛻變為懸疑,當愛情泯滅了人性,浮於表面的親密關係就如泡沫那般,一觸即破。相愛容易相守難,兩性婚姻關係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深刻命題。

首先,遵循感情的演變歷程,理性對待親密關係。

克裡斯多福·孟在他的著作《親密關係》中將完整健康的親密關係分為四個階段,即:絢麗、幻滅、內省和啟示。

每段情感之旅總要經過滿心溫暖的熱戀期到彼此爭執的幻滅期,如同人的一生要經歷童稚的少年到遲暮的老年。當我們意識到感情的發展弧度時,最應該做的是正常看待澎湃轉為平靜的情感變化,而不是一心追求表面的黏合。

影片中,艾米和尼克最終走向婚姻的死胡同,直接因緣是艾米無法理性對待婚姻的正常演變。在激烈的熱戀期逐漸消退時,艾米無法忍受尼克對家人關心以及對自己的漠視。平靜的婚姻感情讓她變得不可理喻,甚至選擇以消失的方式把丈夫推向輿論的靶向,更把自己的道德湮沒在犯罪的深淵。

在深淵中,婚姻沒有幸福可言,留下的只有幻滅和痛苦。所以,兩性婚姻關係,感情從絢麗歸為平淡是正常的發展之路,只有理性對待,克服瓶頸期,才能讓感情細水長流,延綿不息。

其次,跳出思想操控的怪圈,在尊重中保持心靈自由。

影片中,艾米婚姻的失敗,根本原因在於其內心思想的操控性。無論是高中初戀,還是結婚對象,艾米都是處於情感的制高點,意圖掌控著對方的一切。

從小到大的國民榜樣優越感,讓她有著藐視眾人的傲嬌姿態。繼而在親密關係中,她逐漸彰顯出過度膨脹的女性意識,擺弄著幾近瘋狂的操控欲望,卻唯獨丟失了夫妻相處的尊重之道。

但事實上,操控並不能帶來婚姻的和諧,只會捆綁雙方的自由,最終走向毀滅。就如電影《囧媽》中,徐伊萬與妻子最終走向離婚的境況,根本原因就在於徐伊萬承襲了母親包辦一切的行為。

同樣的,影片最終將艾米和尼克困在婚姻的圍城中,也帶給觀眾無限的感慨和唏噓。婚姻中的強勢操縱,只會帶來無盡的痛苦與折磨。反之,跳出思想操控的怪圈,相互尊重才能收穫心靈的自由和情感的救贖。

寫在最後

兩性婚姻關係從熱烈到平淡,是一個谷峰的高低轉變。唯有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親密關係,摒棄操控的思維怪圈,才能讓婚姻走得長遠。

在感情上,沒有輸贏可分,唯有自在與否。終日互相操控,只會讓彼此都疲憊不堪,痛苦不已。白頭偕老並不容易,艱難相守才能方得始終。

相關焦點

  • 《消失的愛人》:兩個人互相折磨,這就是婚姻
    如果要票選偉大的懸疑電影導演,大衛·芬奇一定榜上有名。很多人即使對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也一定聽說過這些電影的大名——《搏擊俱樂部》、《班傑明巴頓奇事》、《七宗罪》,還有大名鼎鼎的《社交網絡》。而本次要講到的電影,相對於上面的幾部來說要「冷門」一些,也是大衛·芬奇少見的描寫婚姻題材的電影——《消失的愛人》。
  • 《消失的愛人》:過度控制欲釀成的婚姻災難,可用「邊界感」化解
    《消失的愛人》是一部懸疑驚悚電影,影片講述的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尼克和艾米,在他們五周年結婚紀念日的時候,妻子艾米卻消失不見了,丈夫立即報警並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去尋找妻子。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警方調查的痕跡卻指向自己。但是影片最後的結局卻讓人感到驚悚,殺害"妻子"的兇手竟是妻子自己。妻子為何要"殺害"自己?
  • 《消失的愛人》:戲劇的故事下,是對婚姻和人性的深度剖析
    如果艱難維繫的婚姻最後成為了愛情的墳墓,到底還會不會再有真正的愛情?姻會不會殺人?又是誰謀殺了婚姻?電影《消失的愛人》給了我們答案,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小說,由大衛·芬奇執導,本·阿弗萊克 、羅莎曼德·派克主演,本片會帶我們一步步揭開婚姻偽善的面紗,直擊人性的黑暗面。
  • 《消失的愛人》:好的婚姻是做真實的自己,共同成長
    《消失的愛人》是由大衛·芬奇導演的一部陰暗糾結、懸疑、驚悚的婚姻愛情故事。它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說。影片獲得第18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獎。影片講述了2010年經濟大危機時期,一對眾人眼中恩愛的夫妻,在第五周年結婚紀念日這一天,妻子突然消失了。
  • 《消失的愛人》:細思極恐的愛情
    Amy原本一直背向鏡頭的臉突然轉過來,笑容冰冷,讓人呼吸一窒——有什麼東西不對勁了,可我們還不知道那是什麼。2014年上映的《Gone girl》改編自美國女作家吉莉安·弗琳的同名作品,中文譯名《消失的愛人》。這個雙關的名字很是巧妙,既意味著妻子Amy在結婚五周年紀念日當天的消失,也意味著從此男女主人公雖還是夫妻,但不再是愛人的糾結關係。
  • 《消失的愛人》:豆瓣評分8.7,淺析完美婚姻的背後的權力爭奪
    《消失的愛人》是由大衛·芬奇導演的愛情懸疑片,在昏黃清冷的色調中,營造出恰當其分的浪漫與詭異,透過一個又一個細節暗喻,折射出親密關係乃至社會的種種問題,豆瓣評分8.7,一度拿下多項國際大獎及提名。《消失的愛人》劇照當婚姻的完美面紗被揭開,顯現出來的是什麼?
  • 《消失的愛人》:精心策劃的戳穿中年婚姻無奈的陷阱
    最近我就看到一部好的懸疑電影《消失的愛人》,看完真的讓人拍案驚奇。《消失的愛人》上映於2014年,是一部愛情懸疑犯罪電影,講述了曾經相愛甜蜜的夫妻,婚後多年互相覺得婚姻越來越沒有希望,就在丈夫出軌之後,妻子精心策劃了一場陷阱,偽造自己被丈夫殺害的現場,想要把丈夫送進監獄的故事。
  • 消失的愛人(令人驚訝的結局)
    消失的愛人1開頭和結尾開頭的獨白處妻子抬頭後,丈夫手一直懸在半空,妻子表情嚴肅,眼神犀利,帶有質問的樣子,仿佛對於丈夫的好奇與疑問的眼神。結尾獨白處,妻子抬頭,碰及丈夫手,丈夫的手立即回縮,妻子表情先是嚴肅,然後漸漸緩和,似有笑意,表達出了她那種對於丈夫的欣賞的眼神,丈夫手再放回妻子頭上,一如先前輕撫妻,突顯出了丈夫雖然有點恐懼還是想要繼續這段感情的。你在想什麼?你感覺怎麼樣?我們對彼此做了些什麼?
  • 婚姻幸福長久的真相,是真心相待,彼此珍惜
    漫長的人生之路,保持初心不變,不為欲望所動,考驗的是愛人能否彼此珍惜,相濡以沫,共同成長。現實生活中,大到生死抉擇,小到一頓飯的味道,都需要愛人們共同面對。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些誤解和摩擦。此時,如果愛人心有靈犀,提供無私的懷抱,如同大樹為愛人遮風擋雨,即便人世煩擾難以承受,也會因為有了身旁的依靠,滿懷勇氣面對生活。那麼,愛情和婚姻長久的真相是什麼?
  • Gone Girl 消失的愛人,會找回自我
    做自己的酷女孩,在婚姻中仍找回自我吧~只有生者才會顯得雜亂無章。死亡為構成生命的一系列事件做了收尾。我們就任由自己的思緒去尋找這些事情的意義。否定它們,就是認定,一生,生命,是荒誕的。那時,你的生命還沒有完滿,後來,死亡將其賦予了它。
  • 夫妻之間,有這三種感覺,感情早已消失殆盡了
    從某種現實意義上,愛情其實就是多巴胺,多巴胺的產生讓我們產生愉悅和激情,讓我們有一種心跳加速的感覺,我們也稱之為「愛情」。但是,人是一種複雜的動物,並不是說多巴胺消失,愛情也隨之消失,其中涉及許多因素。同時,多巴胺不可能一直分泌,所以我們也就不可能一直有心跳加速這種代表愛情的感覺。
  • 《消失的愛人》,或許我們還真不夠了解另一半
    影片《消失的愛人》中,艾米和尼克是一對從紐約搬到密蘇裡的夫婦,兩個人從表象上看是一對完美的恩愛夫妻。在他們結婚五周年的當天,尼克來到姐姐的酒吧吐槽抱怨曾經溫情萬種的妻子艾米像變了個人似得不可理喻,他覺得自己的婚姻已死水一潭毫無意義。
  • 結婚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拖垮彼此嗎?
    和一個人結婚的意義,並非是你選擇了某一個人,而是你選擇了一種什麼樣的生活。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只有感情。我們都開始變得忙碌起來,也不會再對戀愛投入過多的時間與經歷。28歲,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不長也不短,我們開始不再將愛與不愛,喜歡與否掛在嘴邊;我們的愛情沒有轟轟烈烈,只有合適與否,舒不舒服,兩個家庭背景是否相當,僅此而已!
  • 影片解讀:以愛情之名「綁架」愛人,在婚姻之內,每人都是阿修羅
    影片解讀:以愛情之名「綁架」愛人,那麼在婚姻之內,每個人都是阿修羅今天小編想和大家推薦一部很酷的作品,《消失的愛人》。聽名字似乎是一部懸疑片,但是標題中卻偏偏有愛人這個字眼,怎麼看都覺得有點彆扭。我們先來看看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 杭州女子失蹤成謎,電影「消失的愛人」情節引人聯想
    截圖源自知乎在看完網友們各種陰謀論與鬼神說後,讓小編也聯想到了一部經典美國家庭懸疑電影《消失的愛人》。電影《消失的愛人》《消失的愛人》講述了一對夫婦名為:尼克與艾米。但在案件調查中,尼克被曝光曾在婚姻中謊言連篇、家暴傾向、還有出軌不得體的行為,這些劣行讓他成為了公眾、警察們懷疑的殺妻嫌疑第一人。
  • 《下一站是幸福》裡的愛人法則:良好的家庭關係,是彼此尊重
    你心裡有一個幻想出來的老婆,她應該做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全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的改造我呢?」 親子關係是割捨不斷的真情,但婚姻關係的破裂,是積攢了一次又一次失望之後,再也無法承受之痛,所以即使後來袁泉知道了還被愛著,但她的愛已經被消耗完了,感情已經無法回頭了。 對徐伊萬來講,這場婚姻的破裂,是一次痛失所愛的教訓,也是一堂讓他學會愛、學會對待愛的人的公開課。
  • 《消失的愛人》女人視角看婚姻,大衛·芬奇的大師級作品
    隨著劇情的深入其實更多地是講述一個可憐又可怕的女性為擺脫丈夫最後又回到丈夫身邊的故事。對於這片影 ,在看的時候我想了很多比如女作家是我在心愛的人啊;不要和太聰明的女生結婚;有一個共苦的妻子是多麼幸福的事兒;不要辜負自己的妻子,還想了很多關於誘惑,人生·金錢·生活很多很多。單經過了那麼出人意料的結局!我竟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了這個女人也許騙過了所有人,警方媒體父母公眾那個律師,包括我在內。
  • 《消失的愛人》她笑得越無邪就越是恐怖
    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暢銷小說,講述了一個溫情卻又懸疑的故事:尼克和艾米是別人眼中的完美恩愛夫妻,但生活卻不可阻擋地越來越平淡如水,在他們結婚五周年紀念日當天,艾米居然離奇失蹤!但是突然畫風一轉,妻子艾米的突然消失,現場種種被侵犯的痕跡,還有那冷不丁蹦出來的年輕貌美小三和從養老院裡逃出的父親,都讓尼克深陷是非漩渦之中。在一邊破案一邊回憶的過程中,種種的線索和媒體製造的輿論,都在一步步地把尼克塑造成一個殺妻兇手的醜惡形象,於是無論電影前的觀眾還是影片中的美國大眾,都把尼克看作是一個在家遊手好閒、在外尋歡作樂、對妻子積怨許久而將其殘忍殺害的渣男!
  • 《消失的愛人》班底再聯手 翻拍《火車怪客》
    《消失的愛人》班底再聯手 翻拍《火車怪客》 時間:2015.01.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你所理解的婚姻是什麼呢?婚姻是家,也是彼此依託的港灣
    你所理解的婚姻是什麼呢?婚姻是家 ,也是彼此依託的港灣。什麼是婚姻?在相戀的過程中也明白了對方的優缺點,也能相對的包容,理解!愛情,才會產生!婚姻是辦企業,單身是個體戶,好的婚姻是彼此有各自的基礎組建在一起將辦企業的得益與風險一起承擔,隨著社會環境跟自身的變化,是個體戶還是辦企業也是變化的,婚姻也是如此,終將有你值得的地方去牽手對方走下去。婚姻不是花前月下的摟摟抱抱,不是你恩我愛的甜言密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