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盔「爆單」背後:一天4個進貨價 模具廠訂單排35天後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頭盔「爆單」背後:一天4個進貨價 模具廠訂單排35天後

  近日,因「一盔一帶」政策在部分城市落地,頭盔價格水漲船高,在一些電商平臺甚至價格翻了幾倍。有網友表示:「年初搶不到口罩,現在搶不到頭盔。」

  「現在頭盔市場上甚至存在四、五手販子,通過層層加價把價格炒起來了,也造成了市場的虛假繁榮。」浙江義烏一名庫存尾貨二手商柯雲(化名)告訴中新經緯記者。

  通過倒買、倒賣以賺取中間差價的「倒爺」們,在今年年初的口罩、額溫槍等防疫物資的搶購潮中火了一把。如今,同一批「倒爺」盯上了頭盔,新的「口罩商機」下隱藏危機。

  頭盔量缺口上億價格翻番

  「過年前躺在購物車裡的頭盔價格都是在30元-50元左右,上個星期看也只是漲到了50多元,結果今天一看已經改成了100多元。頭盔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能身價暴漲成這樣。」消費者何女士18日告訴中新經緯記者。近日在社交和電商平臺,和何女士發出同樣感慨的人不在少數。

  頭盔市場的火爆點在公安部今年4月21日發布的一則公告之後。

  公安部通知稱,自2020年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一盔」即為頭盔,「一帶」為安全帶。

  公安部門統計指出,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小汽車是導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車輛。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有關研究表明,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規範使用安全帶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

  近日,多地開始落地這一政策。5月15日,江蘇省通過《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明確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和乘坐人應當佩戴安全頭盔,否則將處警告或最高50元罰款,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

  同日,浙江省通過了《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規定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或搭載人未佩戴安全頭盔的,交管部門將對其處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頭盔企業日常產量2000個就屬於大廠,通常不會有很大設備投入和產能冗餘。按「一盔一帶」新政要求估算,新增頭盔需求缺口將超過2億個。

  頭盔需求在短期內集中爆發,價格也迅速上漲。5月19日,中新經緯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到,一款價格現為178元的頭盔,有買家在5月14日時表示自己是60元買入的。另一款售價138元的頭盔,5月14日的入手價也為30元左右。

  一名賣家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就這幾天漲價的,原材料價格漲了,我們也沒辦法。」對於價格何時會回落,該名賣家稱:「這個不確定,但貨已經都被搶得差不多了,暫時沒收到降價消息。」如今,多家店鋪的頭盔已顯示為「缺貨」狀態。

  「炒口罩的那幫人現在又來炒頭盔」

  對於頭盔的價格,柯雲結合自己的進貨渠道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在頭盔中,普通工地安全帽的進貨價一般為8元左右。「這種頭盔其實不符合電動車的安全需求,但價格也被炒到13元左右。」

  柯雲仍介紹,一些設置了簡單的減震器、有一定安全係數的頭盔,以前進貨價為16元-18元,現在被炒至35元-38元。而一些加絨、減震系統較完善的頭盔,現在的進貨價都得40元以上。

  廣州市瑰意琦行創始人之一黃磊也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頭盔本身製作工藝不複雜,像市面上的內網式夏盔,主要就由殼體、內網、鏡片三部分組成,物料成本大多不到20元。

  和年初的口罩類似,頭盔在近日也經歷了價格頻繁變動。柯雲回憶,16日那天,進貨價一天起碼變了4次,「6點前還是29元,後來一下漲至40元。」

  在電商平臺,不少頭盔售價已漲至100元以上,性能相對好的價格更甚。突然爆發的需求、激增的利潤差價、巨大的市場缺口,這些都成了「倒爺」眼中的商機。

  此前,中新經緯記者關注過額溫槍交易市場。不少「倒爺」以將庫存買空賣空,惡意抬高市場價格。

  如今,「倒爺」轉戰頭盔市場,一出類似的「劇本」開始上演。中新經緯記者所在的多個頭盔交易群顯示,聲稱手握數萬個頭盔現貨的賣家不在少數,也不時有新入群的買家詢問貨源。為確保自己的貨源真實可信,不少賣家願意提供暗語視頻、資質、合同

  「只能說以前炒口罩的那幫人現在又來炒頭盔了,其實都是『倒爺』在操作。」黃磊稱,導致市場過熱的現象除了有政策因素,更大的原因是人為哄抬。

  黃磊所經營的公司主營頭盔針對摩託車用戶,據他反映,由於摩託車頭盔本身在頭盔產品定價相對高,有專業受眾,因此沒有受到這一次的「頭盔搶購潮」的影響。價格、出貨量都和以前差不多,反而是一些低價的頭盔現在被炒得火熱。「最近全部是打電話找我問電動車頭盔的。」

  同時,黃磊也提到,對於商家來說,電商平臺的售價提升也有自己的無奈。「現在一下子市場缺口很大,本身頭盔的存貨有限。部分商家抬高定價可能是無奈之舉,為了限制購買人群,因為輕易下架商品自己店鋪的信譽值也會受到影響。」

  黃磊介紹,頭盔的製作周期沒有那麼快。「一般的頭盔廠一款產品對應一套模具,而注塑是有周期參數的,按照一分鐘出一個殼體,一天24不停機也只有1440個產出。如果想提升產量,只有增加模具數量,而開模的成本也不低。」

  需求激增也打亂了行業原有的秩序。「我前幾天去問的一家模具廠,再接單要等到35天以後了。」黃磊表示。

  「倒爺」生意經能打多久?

  「其實13日消息就傳到了我們這些小商販這,14日準備入手做,觀察了幾天後,市場實在是太亂了,加上很難找到正規貨源,17日就決定退出了。」在這筆看似「熱火朝天」的生意面前,長年從事電商和二手生意的柯雲本也想分一杯羹。

  16日晚,柯雲本打算和朋友一起去江蘇的頭盔工廠進貨,卻被老闆一聲不吭地「放鴿子」。

  「以我的情況來說,我們自己本身沒有貨源,但有工廠的渠道,於是我們就通過各種平臺去發消息,告知手裡有貨。找來買家後,再和工廠要貨,但隨著價格漲得越來越快,工廠也想掙一大筆,暫時不放貨,就造成大家四處去求貨源。」柯雲說,他的身份是二手商,而隨著求貨信息激增,這一市場開始衍生出三、四甚至五手商,「大家不停地在加價倒賣,其實都是信息販子,手裡基本沒幾個有貨的。」

  頭盔貨源難尋,與倒賣頭盔相關的產業鏈卻相繼發展起來。中新經緯記者在頭盔交易群內看到,一份頭盔生產廠家信息和電話的資料打包售價為19元。柯雲告訴中新經緯記者,這份資料起初是他一個朋友花了2天時間做的,原定價188元1份,賣了十多份。隨後就沒有新的訂單,才知道已經開始低價在各個平臺甩賣。

  像柯雲所擔心的市場亂象也已經開始滋生弊端。5月18日,義烏市反虛假信息欺詐中心警情通報顯示:「近期我市購買頭盔被騙案件高發,詐騙分子通過微信群、QQ群發布出售頭盔信息,以貨源緊張為由,抓住被害人急於囤貨的心理,後以收取貸款的名義實施詐騙,作案手段與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詐騙案件類似。」

  義烏公安轉發並發微博提醒消費者:「頭盔銷售有質量標準,物流要求,不是簡單發幾個朋友圈就是廠家。請通過實體商家或正規電商平臺下單。」

  親歷了頭盔交易局後,柯雲希望這一市場儘快「降溫」。他說,雖然在各個平臺發了不少提示帖來警惕大眾,但仍有不少人私聊他是為了問頭盔貨源渠道。

  黃磊也希望行業早日恢復正常的秩序,「頭盔的興起不應該只是一陣風潮,政策的普及也是想讓電動車、摩託車用戶在日常生活裡能提高安全意識。但相比來說,電動車頭盔還沒形成一個統一的產品安全標準,這也是日後行業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

  頭盔搶購潮會持續多久?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相較於口罩,炒頭盔是由政策催生出來的,隨著政策「威力」逐漸消減,預計不會出現當初的「口罩商機」,上演年初口罩的「劇本」。

  「口罩與頭盔兩種商品屬性本質上並無不同,都是確保安全的防護措施,但是相對於口罩的頻繁使用程度,頭盔的使用頻次要少很多,這也是其不會成為市場新的市場風口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頭盔不是易消耗品,不像口罩那樣需要一天一更換。隨著大量熱錢湧入到這個行業,將很快就會導致產能過剩,供大於求,出現價格回落至以前的水平,甚至還會更低。」宋清輝表示。

(責任編輯:DF515)

相關焦點

  • 出口「爆單」了!一個訂單40個櫃,訂單已排到明年6月!就怕不
    例如:「中國自行車在海外銷售再度出現「爆單」現象,訂單已排到明年7月」「古典家具的一個工廠靠著一個訂單就下了40個櫃,訂單排到明年6月了」據證券時報報導,自行車行業出口爆單在三季度「捲土重來」。自4月起,行業出口持續環比增長,到第三季度出口總值有望與去年持平乃至實現增長。一位專注自行車出口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2020年以來,自行車的訂單量在6-9月相較於去年,接單量提高了10倍,交易額是去年同期的13倍多,目前訂單已經排到明年4月份。」由於11月接的自行車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4月份,預計今年公司能達到5000萬營業額。
  • 清流|自行車出口爆單:有工廠訂單排到2023年 需求翻了幾十倍
    市場需求突飛猛漲,海外訂單紛至沓來。還沒等張虹等人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自行車市場已經供不應求了。千裡達的經歷,是自行車行業今年市場猶如「坐過山車」般跌宕起伏的縮影。爆單背後,則是疫情影響下,海外民眾出行方式的變化。多位從業超過十年的自行車業人士均對清流工作室表示,不曾想到,疫情爆發的2020年,反而成為了他們從業生涯中行情最好的一年。
  • 炒口罩的那批「倒爺」,現在盯上了頭盔
    同日,浙江省通過了《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規定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或搭載人未佩戴安全頭盔的,交管部門將對其處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國金證券研報指出,頭盔企業日常產量2000個就屬於大廠,通常不會有很大設備投入和產能冗餘。按「一盔一帶」新政要求估算,新增頭盔需求缺口將超過2億個。頭盔需求在短期內集中爆發,價格也迅速上漲。
  • 家具出口訂單激增三倍!沙發革訂單已經排到明年4月!
    三季度以來,我國外貿出口加速恢復,家具行業出口訂單的火爆程度超出市場預期。有消息稱,家具產業鏈正迎來一輪漲勢,訂單暴增、原材料供不應求。國內某知名沙發革廠商接受《中國皮革》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今年三季度以來,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在不斷開闢新的生產線,另一方面還要緊急招工。」另一沙發革廠商表示:「雖然難以置信,但確實是爆單了。
  • 一夜之間,朋友圈全在搶頭盔!一天一個價,不到1周上漲了500%
    套路二:聲稱爆單,延遲發貨,甚至逼已下單客戶申請退貨。 一些客服聲稱,「最近頭盔斷貨爆單,一個月以後才可以發貨,發貨速度也會延遲。」 還有網友稱,就算下單的商家,也不發貨,逼著你自己退了。樂清市飛翔摩配的銷售負責人胡林旭說,「接了也完不成,短短3-4天時間,他們接到的訂單已經排到了6月底,工人現在每天加班到22點。」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因疫情影響,原先以外貿出口為主的產品突然在國內火了起來。
  • 客商來「搶」頭盔 全國最大頭盔生產基地在樂清
    7月1日起實施的《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規定,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及搭載人應當佩戴安全頭盔,違者可處以警告或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以前較少受到關注的電動車頭盔,因而立即成為熱銷品。  記者了解到,樂清新塘工業區作為全國最大的頭盔生產基地,吸引了全國各地客商來「搶」貨,頭盔供不應求,價格也水漲船高。
  • 這些行業出口「爆單」了!
    李 鑫攝(人民視覺)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一家自行車企業車間,員工在加緊生產出口訂單。 柴更利攝(人民視覺)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小家電、家具、玩具、自行車等行業出口訂單明顯增加。中國東部沿海多個省份出現了外貿企業出口「爆單」。
  • 【明日主題前瞻】訂單已排至明年春節前後 貨櫃需求量和價格大幅...
    【今日導讀】訂單已排至明年春節前後 貨櫃需求量和價格大幅上漲;海外供給能力受損 小家電出口企業開啟「爆單」模式;特斯拉新技術或於年底實現並推出 未來三年複合增速或達139%;光伏行業進入了需求爆發期 供需緊張推動玻璃價格最高漲幅已達70%;立訊精密得到蘋果AirPods
  • 瘋狂的頭盔:瑕疵品都賣斷貨 批發商反覆稱「一天一價」
    經常騎電動自行車上下班的小劉(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己本來看中了淘寶上的一款有瑕疵的復古機車頭盔,就加入了購物車,在猶豫和比價了好幾天後,他忽然發現這款頭盔的價格已經漲至98元,上漲了44%,令他覺得意外。
  • 小家電、家具、玩具、自行車等行業出口「爆單」了!
    中國東部沿海多個省份出現了外貿企業出口「爆單」。  專家分析,這背後既有全球「宅經濟」的影響,又有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中國產業鏈完備的因素。不少企業負責人也對外貿充滿信心。  「手中的訂單排到了明年4月」  「我們手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4月。」
  • 瑞幸咖啡昨晚暴跌,今天爆單
    上海多家門店爆單2020年4月3日,瑞幸咖啡上海大華虎城店,前臺擺滿了製作好的外賣打包單。澎湃新聞記者 楊帆 圖圖片來自網友4月3日12時左右,澎湃新聞記者在瑞幸上海大華虎城店看到,店內顧客稀疏,但前臺擺滿了製作好的外賣打包單。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他聽說了前一天的新聞,但是目前一切照常。
  • 阿里1688緊急上線「頭盔尋源平臺」,同比市場價格便宜一半
    頭盔漲價上熱搜,幾十元頭盔漲至百元日前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公安部「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的新政下,新增頭盔需求缺口將超過2億個。該政策要求,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對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的行為。
  • 業績造假引發瑞幸咖啡外賣爆單,送貨員稱訂單是日常3倍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4月3日,受瑞幸咖啡自爆業績造假影響,瑞幸咖啡訂單量暴增。瑞幸咖啡一送貨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今日訂單暴增,門店已經有些超額工作,目前來看至少是日常訂單量的3倍。據了解,4月2日晚間,因公告稱公司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與虛假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22億元,瑞幸咖啡開盤後觸發6次熔斷,收盤股價跌幅為75.57%。業內人士稱,此次事件的爆發,瑞幸咖啡很有可能面臨巨額罰單,集體訴訟也有可能導致破產。
  • 連續6個月「爆單」!外貿持續領先,美國眼紅了?
    據官方媒體傳來消息,截至11月底,我國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29萬億人民幣,同比漲幅為1.8個百分點。而截至這項數據出爐後,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已經實現連續6個月正增長,這在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簡直太驚豔了。
  • 玩具等行業出口訂單快速增長,供不應求
    (阿里巴巴供圖) 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小家電、家具、玩具、自行車等行業出口訂單明顯增加。中國東部沿海多個省份出現了外貿企業出口「爆單」。 專家分析,這背後既有全球「宅經濟」的影響,又有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中國產業鏈完備的因素。不少企業負責人也對外貿充滿信心。
  • 瘋狂的頭盔!樂清頭盔廠門口站滿商家,「倒爺」10天賺200萬買寶馬
    頭盔廠門口站滿了商家,到處都可見倒爺們的身影。有人從這裡賺了兩百萬,還有人因此賺了一輛寶馬。「一盔一帶」讓倒爺們嗅到了商機4月21日公安部發布通知稱,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 安全守護行動。
  • 30元頭盔如今卻要150,價格暴漲的頭盔背後是誰在操控?
    有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近日頭盔的價格一直在暴漲。你可能會覺得不解,頭盔又不是什麼稀缺物件,為何價格浮動如此之大?這是因為今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向全國發起的安全整治行動開始了,而重點之一就是要求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佩戴安全頭盔。
  • 頭盔為何突然火了?口罩還沒摘,又要戴頭盔了?
    因此以前很少受到關注的電動車頭盔如今成為線上線下的熱銷爆品「前兩天35元,忘下單一覺醒來已85元」「郵費100,一個月後發貨」……網友感嘆:↓↓↓「曾經我對你愛答不理,如今我已高攀不起」5月14日下午,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在廣州舉辦了「一盔一帶 安全常在」警企聯合勸導外賣騎手佩戴安全頭盔活動啟動儀式
  • 今年訂單狂漲十幾倍,外貿企業樂瘋了!
    今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 一些產品因疫情的催化而火爆異常,訂單甚至排到了明年。2020外貿爆單產品大盤點,你爆單了嗎? 一、防疫物資 自疫情爆發起,與口罩相關的一系列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一度出現缺貨狀態。很多其他企業也爭相加入口罩生產大軍。 一位做貿易的朋友,復工後當機立斷放棄了往常主營的行業,很早就開始為客戶採購防疫物資,半年竟賺了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 背靠完善產業鏈 晉江玩具迎「爆單」
    看著又一批出口產品裝車發貨,泉州嘉利兒童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許清海稍微鬆了口氣:「欠」客戶的訂單終於又趕完一單。  疫情之年,晉江玩具扛住了壓力,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晉江玩具產業復工復產持續推進,玩具行業出口訂單明顯增加,多家企業出現了外貿訂單「爆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