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話題: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肝癌、高速星、纖維、「隼鳥2...

2021-01-15 澎湃新聞
科技話題: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肝癌、高速星、纖維、「隼鳥2號」、人體免疫反應

2021-01-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

新一代大尺寸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試產成功

▲ 國內首臺新一代大尺寸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

由西安理工大學和西安奕斯偉矽片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國內首臺新一代大尺寸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日前在西安實現一次試產成功。據悉,大尺寸半導體矽單晶材料是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在該領域實現突破,對滿足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2018年起,西安理工大學劉丁教授團隊與西安奕斯偉矽片技術有限公司緊密協作,開展技術攻關,成功研製出直徑300毫米、長度2100毫米的高品質矽單晶材料。實現了採用自主研發國產裝備拉製成功大尺寸、高品質集成電路級矽單晶材料的突破。

——《經濟日報》

2

中國醫學專家率先揭秘肝癌復發、轉移機制 探索肝癌治療新策略

▲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樊嘉團隊等率先揭示了早期復發肝癌特徵性免疫圖譜和免疫逃逸機制。陳靜 攝

原發性肝癌(簡稱「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每年新確診的肝癌患者人數眾多。手術是根治性治療肝癌的最主要手段,但術後5年內復發轉移率居高不下。醫學專家們一直致力探索肝癌術後復發和轉移的相關機制,希望制定更有效的肝癌治療新策略。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12月24日披露,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樊嘉團隊等率先揭示了早期復發肝癌特徵性免疫圖譜和免疫逃逸機制,為進一步提升肝癌免疫治療的療效、尋找有效肝癌復發轉移防治新策略提供了更多理論依據和實驗證據。

——中國新聞網

3

我國科學家發現591顆高速星 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

▲ 591顆高速星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和運動軌道示意

近日,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LAMOST和Gaia數據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飛出我們的銀河系。

這是自發現第一顆高速星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報增刊》在線發表。

——央視新聞客戶端

4

纖維內部組裝納米銀抗病毒抗菌率99%以上

我們穿的衣服每天都暴露在充滿病毒和細菌的環境中,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成為染病的介質。12月24日從蘇州大學獲悉,一種抗病毒和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且經多次洗滌後效果依舊顯著的紡織面料研發成功,並已實現產業化。

經國家權威機構測試,這種抗病毒抗菌紡織品產品對H1N1、H3N2等各類病毒的滅活率在99.7%以上,對白色念珠球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的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並且這種新開發生產的全棉針織抗病毒抗菌紡織品具有持久耐洗性。該紡織品在自然條件下放置4個月,再次經第三方權威測試機構專業標準洗滌50次後,其抗菌效果依舊在99%以上,充分證明了抗病毒抗菌的顯著效果,有效解決了面料抗病毒抗菌的長效性難題。

——《科技日報》

5

日本「隼鳥2號」第二次著陸採集石塊圖像公開 顆粒較粗大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2月24日公開了,據分析是探測器「隼鳥2號」2019年7月在小行星「龍宮」第二次著陸時採集到的石塊和沙粒圖像。

報導稱,此前公布的第一次著陸時採集到的樣本多為數毫米大的沙粒,而第二次的樣本特點在於顆粒較為粗大,其中還包括近1釐米的小石塊。

——中國新聞網

6

人體免疫反應關鍵因素找到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免疫學》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們發現了人體免疫系統如何檢測疾病跡象並激活保護性反應的一個重要過程——DNGR-1基因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這一最新認知有助於醫學研究人員研發針對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新免疫療法。

在最新研究中,他們發現,藉助一種機制,名為樹突狀細胞的特定免疫細胞會將疾病信號傳遞給周圍的T細胞,這是科學家首次觀察到樹突狀細胞將疾病信號告訴T細胞的方式。

——《科技日報》

來源:今日科協

原標題:《科技話題: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肝癌、高速星、纖維、「隼鳥2號」、人體免疫反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隼鳥2號在龍宮星發現疑似人造物體
    日本宇航研發局(JAXA)發射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 2)最近已經返回抵達地球。JAXA在第一時間打開探測器的採集艙查看樣品。JAXA在推特上發布了樣品密封艙A和C開封後的照片。密封艙A內所盛納的樣品是探測器在2019年2月第一次著陸小行星龍宮(Ryugu)時採集的樣品。密封艙C內的是2019年7月第二次著陸時採集的樣品。密封艙B並不是用於採集樣品,裡面是空的。JAXA把密封艙A和C的照片並排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第二次著陸的時候,探測器發射了爆炸物,在小行星的地表炸出一個凹洞,採到更深一些位置的巖石樣品。
  • 「隼鳥2號」投遞「龍宮」樣本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經過地球附近的模擬圖。圖片來源:Akihiro Ikeshita/JAXA據《新科學家》報導,12月6日,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著陸,在歷經了6年的太空旅行後,它攜帶著小行星表面巖石和灰塵的兩個樣本回歸地球懷抱。「隼鳥2號」於2014年發射升空,對目標小行星「龍宮」進行探測。
  • 隼鳥2號探測器將從龍宮星帶回重要樣本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12月6日返回地球,屆時將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隼鳥2號的2019年:大展身手,滿載而歸
    在2018年的下半年,隼鳥2號已經出色完成了多項科學考察,順利投下了2枚巡視器和1枚著陸器。(詳情參見:進擊的隼鳥2號)隼鳥2號第一次著陸採樣點。漢化自:JAXA [5]隼鳥2號採用的是接觸採樣,整個採樣過程只有幾秒鐘▼
  • (科技)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
  • 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pid=22883782https://news.tv-asahi.co.jp/news_society/articles/000200409.html「隼鳥2號(日文:はやぶさ2)是日本航天局(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原隼鳥號的後續計劃。
  • 日本「隼鳥」大鬧「龍宮」!Nature、Science 連發:890 萬年歷史的...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行星探測器、吉尼斯紀錄認定的「世界首架從小行星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隼鳥號」(Hayabusa)的後繼探測器「隼鳥 2 號」(Hayabusa 2)傳回照片,再次助力人類對地球起源、演化進程的認知。
  • 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pid=22883782https://news.tv-asahi.co.jp/news_society/articles/000200409.html「隼鳥2號(日文:はやぶさ2)是日本航天局(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原隼鳥號的後續計劃。
  • 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_騰訊新聞
    |周日 · 視頻天象 「 隼鳥2號(日文:はやぶさ2)是日本航天局(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原隼鳥號的後續計劃。 待回收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
  • 日本隼鳥2號返回艙樣本室打開:大量小行星巖石
    日本隼鳥2號返回艙樣本室打開:大量小行星巖石2020-12-16 18: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採樣任務返回艙的第一個樣本室被打開,可以看到收集到了大量漆黑的巖石、塵埃顆粒。
  • 日本「隼鳥2號」踏上歸途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該機構的「隼鳥2號」探測器已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深入探測,將於13日開啟它的回家之旅,預計明年年底「到家」,其從「龍宮」採集的樣本有望揭示有關太陽系起源的奧秘。 「隼鳥2號」項目經理津田裕一說,「我們希望它能為我們提供新的科學知識」。
  • 「隼鳥2號」即將著陸,並攜帶了貴重寶貝
    從日本宇航局官網獲悉,2014年發射並在龍宮小行星登陸的隼鳥2號太空艙已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有數據顯示,該太空艙載有從近地小行星「龍宮」表面捕獲的珍貴塵埃,也將一道登陸地球。對於「隼鳥號」的壯舉,有不少國家宇航局對其發出了祝賀,面對「龍宮」表面的貴重寶貝,也有人對其「眼紅」,畢竟這些貴重寶貝對人類研究近地小行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說起「隼鳥號」太空艙,可能很多人並不十分熟悉。今天筆者就對「隼鳥號」的基本資料做一個簡單介紹。
  • 隼鳥2號的小行星龍宮之旅·出發
    2020年的現在,日本JAXA隼鳥2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兩次採樣,帶著小行星龍宮的樣本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在這長達1年的歸途中,本系列會系統回顧隼鳥2號的小行星龍宮之旅,敬請期待。02裝備隼鳥2號沿用隼鳥號已經驗證的平臺和技術,大小和質量都比隼鳥號略大,這主要是多帶了一些儀器。
  • 隼鳥2離開地球後,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又飛了1600萬公裡
    要問什麼是航天奇蹟,人們自然會想起美國上個世紀的阿波羅號登月和近期中國嫦娥5號月球取樣,事實上,日本隼鳥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在樣品返回艙交付前,日本JAXA早就為隼鳥2號飛船制定了新的探索計劃,送回小行星樣品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但不帶回樣品,所以隼鳥2號在飛近地球時不需要執行太空剎車機動,反而藉助地球引力來提高速度 。
  • 淮北竹木纖維集成牆板點擊查看
    淮北竹木纖維集成牆板點擊查看多年來,客戶需求是我們的發展,讓客戶滿足是我們發展的目標。公司一直在堅持「綠健康、品質卓越、服務到位」的經營理念回報每一位廣大新老客戶朋友.通遼竹木纖維集成牆板報價 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竹木纖維板的幾項優點: 1:竹木纖維集成牆板是採用了竹粉,木粉,鈣粉,少量PVC材料合成的一種新型環保型產品。零甲醛,苯等有害物質。 2:修業方便快捷。大幅度的提高了裝修的速度。節省了人工,節省了資金。 3:有很好的防火性,經過國家防火為合格產品。
  • 集成牆板有刺鼻的氣味道是怎麼回事,竹木纖維集成牆有毒嗎
    環保是現帶每個人都非常注重的,特別是對於集成牆面這種材料來說,甲醛釋放量就是非常多人關注的了。現代家居裝修中,集成牆面木飾面板產品已被廣泛應用於家裝、工裝以及各部門的牆頂裝飾上面。但是偶爾也會聽到市面上關於竹木纖維集成牆有毒的傳聞。要知道如果集成牆板有刺鼻氣味的話,牆板承擔這很多空間的絕大部分的裝修面積。
  • 日本隼鳥2號返回艙樣本室打開:大量小行星巖石、塵埃顆粒
    12月15日,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採樣任務返回艙的第一個樣本室被打開,可以看到收集到了大量漆黑的巖石、塵埃顆粒。本次任務預期採集0.1克左右的小行星樣品,但實際帶回的要多得多。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具體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此前8月下旬,日本宇航局表示,「隼鳥2號」太空艙已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
  • 隼鳥2號又有新任務!曾首次採集到小行星地下物質
    隼鳥2號又有新任務! 近日,日本宇航局(JAXA)宣布了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JAXA表示隼鳥2號要到2031年7月才能抵達目的地。其實,隼鳥2號在去年就已經完成了發射之初設定的主要任務,2019年2月它成功從小行星龍宮(Ryugu)表面採集了10克樣本。該太空飛行器隨後轉向任務第二階段,於當年7月發射撞擊器在龍宮表面製造了人工隕石坑,隨後採集到了小行星地下樣本,它也成為第一顆收集到地下樣本的太空飛行器。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密封艙分離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12月5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探測器「隼鳥2號」於日本時間5日下午2點半左右(北京時間5日下午1點半)分離,並向地球釋放了裝有樣本的密封艙。這段歷時6年、飛行距離約52億公裡的探測之旅進入最終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