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的目光不再局限於地球,而是著眼於更加浩瀚的宇宙。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類就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迄今為止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這幾十年裡,人類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就,國際空間站、宇宙深空探測工程等,這些工程的建立極大的擴展了人類的視野。然而有所獲取必然就有所犧牲,在人類取得的這些成就背後,有很多航天人員的努力,也有太空人的臨危不懼以及犧牲。
據統計,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直至今天,已經有22名航天員英勇犧牲,包括在1986年和2003年的美國「挑戰號」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爆炸事故中犧牲的14名太空人。而前蘇聯也曾舉行了多次秘密航天行動,也失敗了很多次,但是報導出來的只有7人犧牲,事實究竟如何也成為了機密。那麼如果有太空人不幸在太空中遇難,他們的屍體會不會腐爛,如果掉落到其它星球會不會進化出新生命?
屍體會不會腐爛要取決於太空人有沒有穿太空衣,如果穿著太空衣,太空衣裡的氧氣會讓屍體在一段時間裡按照地球的腐爛方式進行腐爛,從人體內部開始慢慢腐爛到外部,直至氧氣耗盡,而隨著細菌氧化分解人體,人體也會隨之膨脹,不過具體膨脹多少還是要看氧氣量的多少。如果沒有穿太空衣自然就不會發生腐爛了,因為太空中沒有氧氣,而且還有宇宙射線以及紫外線的共同作用,細菌並沒有辦法生存下來,而屍體則會處於真空和太陽輻射的雙重作用下,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為一具乾屍,如果沒有紫外線作用,則很可能會變成一具冰屍。
當然,能不能進化出生命也是要看屍體掉落星球的情況,如果星球本身環境就非常惡劣,比如木星、土星這些,是不會有細菌生成的,如果掉落在了克卜勒452b這樣的類地行星,產生生命的可能性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