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LADYMAX」(ID:lmfashionnews),作者:周惠寧,36氪經授權發布。
越是動蕩的時候越是巨頭趁低吸入、壟斷市場的最佳時機。
據彭博億萬富翁數據,以Bernard Arnault為首的法國奢侈品富豪們的身家在2009年至2020年間膨脹逾五倍至443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得益於中國奢侈品消費的迅速崛起,期間他們在在中國市場收穫的財富猛漲1100%,法國市場的財富規模也膨脹了439%。
但高漲的身家也代表天花板的逼近,疫情的發生將掀起新一輪的吞併潮。雖然LVMH與Tiffany的世紀收購交易前景依舊不明,業內人士卻已開始猜測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下一個收購目標。
彭博社專欄作家Andrea Felsted在最新一篇分析中指出,隨著與Tiffany的交易陷入僵局,LVMH或有意把目標轉向硬奢巨頭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以在快速成長的珠寶領域佔據頭部地位。該分析師認為,LVMH與Tiffany的162億美元收購交易之所以不斷推遲,明顯是因為LVMH老闆Bernard Arnault想要趁機壓低價格,但作為一個市值逾2000億歐元的集團而言,為了十幾億的差價而引發官司似乎並不值得,因此很可能是Bernard Arnault心中有了新的目標。
儘管歷峰集團自今年以來的表現並不理想,市值較年初累計縮水逾18%至355億瑞士法郎約合387億美元,但坐擁卡地亞、梵克雅寶、伯爵、積家和萬寶龍等品牌的歷峰集團目前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品牌珠寶商。而LVMH需要在缺乏規模的快速增長的珠寶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有分析指出,同樣是珠寶業務,卡地亞和梵克雅寶兩個品牌3個月的收入就比LVMH的珠寶和手錶9個月的收入高出一倍不止。在截至3月31日的12個月內,卡地亞所在的珠寶部門錄得2%的增幅至72.17億歐元。Tiffany去年的銷售額則幾乎無增長錄得44億美元,LVMH的手錶和珠寶部門收入增長7%至44億歐元。
在社交媒體上,卡地亞的熱度明顯高於Tiffany
這意味著,拿下Tiffany,LVMH在奢侈珠寶領域的實力最多與歷峰集團齊平,而吞下歷峰集團,LVMH在奢侈珠寶領域將從弱勢一舉變為絕對的頭牌。
更加吸引LVMH的是,與Tiffany不同,歷峰集團旗下還擁有全球最大奢侈品電商Net-a-Porter以及Chloé等時裝品牌,二者合併後LVMH在時裝皮具業務以及奢侈品電商也會同時獲得加持,年銷售額將是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的四倍,對於其他仍在適應後疫情時代遊戲規則的奢侈品牌而言更是一種全面的壓制。
如果歷峰集團併入LVMH後,也將擺脫當前不上不下的尷尬局面。在以蘋果手錶為首的智能手錶浪潮衝擊下,該集團的手錶業務近年來的整體表現並不明朗,Chloé等時裝品牌部門在業內的影響力也是不斷勢衰,整個集團基本只靠卡地亞、梵克雅寶等高端珠寶業務支撐。
據時尚商業快訊數據,在截至3月31日的12個月內,該集團銷售額僅增長2%至142.38億歐元,淨利潤則大跌67%至9.31億歐元,遠不及LVMH時裝皮具部門的20%增幅,也不如開雲集團錄得的16%,是表現最差的奢侈品集團。
為了扭轉局勢,歷峰集團先是從去年開始全面擁抱阿里巴巴,目前旗下的主要品牌均已入駐天貓開設旗艦店。今年6月,歷峰集團還把加入LVMH長達20年的老將Philippe Fortunato招致麾下,任命為旗下時裝和皮具業務負責人,Philippe Fortunato還將加入集團執行委員會,被視為歷峰集團向LVMH下戰帖的舉措之一。
即便如此,在業內分析人士和投資人士看來,歷峰集團的此番舉措並不能掀起多大浪花,當全球旅遊行業因疫情仍然處於停滯狀態,而珠寶和手錶品類在一定程度上高度依賴旅遊零售,歷峰集團未來的挑戰將愈發嚴峻。但這些狀況如果能得到LVMH的加持,歷峰集團旗下品牌肩上的壓力會有所緩解。
目前困擾LVMH的主要是價格因素。
Andrea Felsted表示,以歷峰集團350億瑞士法郎約合380億美元的市值為基礎,假設投資者通常希望獲得30%的溢價,LVMH的出價至少要達到455億瑞士法郎約合497億美元,相當於Tiffany交易價格的三倍。對於LVMH來說,如此規模的交易並非不可能。
而歷峰集團董事長Johann Rupert想要的定然不止30%的溢價,他在歷峰集團擁有10%的股權和51%的投票權,而他在5月仍堅定地表示集團無意尋求合併或被收購。更重要的是,他33歲的兒子Anton已在2017年加入董事會,或成為歷峰集團的接班人。
因此為了說服Johann Rupert,LVMH將不得不付出更多,例如以60%的溢價以及純現金的交易方式,或提供現金和股票的混合交易條款,讓Johann Rupert在未來一樣能享受到兩個巨頭合併後的甜頭。
這樣看來,LVMH與歷峰集團的「聯姻」或許才是正確的,強者與更強者的聯合一向是投資者喜聞樂見的情形。
然而,上述一切發生的前提是,LVMH必須說服美國法院允許其退出收購Tiffany的交易,相關案件的聽證會將於明年1月舉辦。而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已完成並通過LVMH以162億美元收購Tiffany交易的審查,歐盟委員會也將於10月26日作出對該收購的審查決定。
可以肯定的是,若LVMH在收購Tiffany的這個交易中退出將會有損其作為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的聲譽,但如果是為了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這或許值得冒險。
鑑於時裝、美妝和香水等領域日趨飽和,高端珠寶在疫情前就被視為奢侈品行業的下一個紅利點。據貝恩諮詢公司數據,珠寶是2018年奢侈品行業表現最強勁的領域之一,該公司預計這個規模200億美元的全球市場將進一步增長。另有報告顯示,疫情的發生也讓富裕消費者更加傾向於購買保值能力強的高端珠寶手錶。這對於已經坐擁75個品牌,業務分布在酒水、時尚皮具、香水美妝、手錶珠寶、精品零售和其他共6個不同板塊的LVMH而言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大蛋糕,也符合Bernard Arnault著眼未來的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