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驟雨不能掀翻大海(人民要論)

2021-01-09 人民網

■美方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改變不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逆轉不了中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進程,壓縮不了中國經濟的巨大迴旋餘地和廣闊國際空間。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大勢、運籌帷幄,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引領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更加光明。

■中國不會因為美方加徵關稅、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就關上對外開放的大門,恰恰相反,中國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對外開放,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發展自己、造福世界。

美方一些人挑起並不斷升級經貿摩擦,無論其是想通過把中國當作「替罪羊」來轉移國內矛盾、攫取不當利益,還是想阻遏中國經濟發展、逼迫中國在重大原則問題上讓步,都顯然誤判了中國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決心,低估了中國人民的骨氣和中國經濟的底氣。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美方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會給中國經濟製造一些麻煩,但更會激發中國人民的昂揚鬥志,讓我們更加認清中國經濟的優勢和發展方向,堅定不移地推動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發展強勁勢頭具有內生性,不會因經貿摩擦而改變

面對美方一些人單方面挑起並不斷升級經貿摩擦,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貿易戰沒有贏家,我們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之所以有這樣的勇氣和底氣,是因為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會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決不會犧牲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強勁勢頭具有內生性,光明前景不會因經貿摩擦而改變。毋庸諱言,中國經濟發展離不開良好外部環境,我們也在努力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主要源於內生動力,主要歸因於自身優勢的發揮和潛力的釋放。

中國經濟韌性好、抗壓能力強,能夠抵禦外部風險挑戰。一個國家的經濟韌性,突出表現為抗壓能力。這既與總量相關,又與結構相關。中國經濟擁有巨大體量;擁有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體系、較為完備的基礎設施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具有持續發展的堅實物質基礎;擁有近9億勞動年齡人口、1.7億受過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的高素質人才,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突出的人才優勢;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人口和中等收入群體,具有廣闊的國內市場;等等。這些優勢使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不懼外部風險挑戰。過去一年多來,面對美方一些人的單邊主義、霸凌主義和極限施壓,中國經濟抗壓能力得到充分檢驗:中國經濟發展在高基數上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不僅經濟增長、就業狀況、物價水平、國際收支等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而且經濟增長的結構、質量、效益繼續改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多。

中國經濟潛力足,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不斷釋放強勁發展動能。放眼全國,持續推進的新型工業化不斷提升新動能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塑造中國經濟發展新優勢;以人工智慧、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應用,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生產方式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促進我國產業加速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數以億計的人口從農村向城鎮遷移,這一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鎮化進程將持續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和居民消費增長,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提升,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的步履更加穩健。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我國經濟發展具有蓬勃生機和不竭動力。

中國經濟迴旋餘地大,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化解中美經貿摩擦的負面影響。中國是一個大國,無論從人口規模、國土面積、經濟規模看,還是從區域結構、產業結構、動力結構看,中國經濟都有巨大迴旋餘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貿易增長大幅放緩,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迅速由正轉負。面對嚴峻局勢,中國經濟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順勢進行結構調整,實現了從過於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轉變。2018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2%,連續5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不但沒有衝垮中國經濟,反而推動中國經濟進入更加健康的發展軌道。今天,美方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如果應對得當,反而會讓我們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更何況,中國已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市場,是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美方加徵關稅,確實會導致一些與其有商貿往來的中國企業訂單減少、競爭力下降,但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國企業正在苦練內功、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政府有關部門也正出臺有效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綜合來看,中美經貿摩擦的負面影響總體可控,可以通過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等逐步化解。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已經進入快車道,不會因經貿摩擦而逆轉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歷來崇尚「和為貴」。中華民族也是一個有志氣的民族,從來不在外部壓力面前低頭。歷史反覆證明,壓力並不能把我們壓垮,挑戰只會激發我們的鬥志。新中國70年的經濟發展,就是中國經濟在不斷應對風險挑戰、戰勝艱難險阻中發展壯大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大勢、運籌帷幄,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創造人民美好生活,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進入快車道,中國經濟發展展現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鏗鏘有力,不會因美方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而放緩。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充分利用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科技創新和技術擴散進入活躍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高、現代化專業化人才儲備足等有利條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新興產業,不斷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經濟發展新動能更加強勁。美方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壓力,但只要妥善應對,壓力也能變成動力,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中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舉措紮實有效,不會因美方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而改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近年來,我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布局;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這些紮實管用的舉措和行動,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們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具備更強的實力和底氣。

我們黨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意志堅定不移,不會因美方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而動搖。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78年到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4.3倍,貧困人口減少7.5億人,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著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中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遏制的內生動力。美方一些人極限施壓,壓不垮堅強的中國人民,只會讓中國人民更加團結、加倍努力地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不會因經貿摩擦而關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政策,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為我國創造了良好國際環境、開拓了廣闊發展空間。中國不會因為美方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而關上對外開放的大門,恰恰相反,中國會更加堅定地倡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更加積極主動地對外開放,在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發展自己、造福世界。

美國歷史上曾多次挑起經貿摩擦,然而事實表明,揮舞關稅大棒、挑起經貿摩擦並不能解決實質問題,而只會害人害己。1930年,美國出臺《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大幅提高超過2萬種外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引發各國報復,結果是美國深陷大蕭條,全世界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到1933年,美國出口下降61%。1929—1934年,全球貿易規模萎縮約66%。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對日本生產的電腦、電動工具、電視、汽車等徵收高額進口關稅,挑起經貿摩擦。然而,美國的貿易赤字並沒有因此緩解,反而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300多億美元大幅攀升到80年代後期的1700億美元。今天,美國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徵收高額關稅,再度挑起經貿摩擦,加劇全球市場動蕩,遭到世界各國和美國國內的強烈反對。高盛銀行發布報告認為,美國政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產生的成本完全落在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身上。美國貿易諮詢公司「貿易夥伴」發布研究報告稱,僅美國政府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25%關稅這一項,到今年11月份便將導致美國國內就業市場流失近100萬個工作崗位,並將使美國家庭的年度平均生活成本提高767美元。經合組織今年5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認為,中美貿易爭端激化可能導致2021年至2022年全球GDP損失0.7%,達到近6000億美元。今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美方一些人進一步提高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稅率,再次引發其國內市場以及國際市場震蕩。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升級經貿摩擦不僅會嚴重危及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還會顯著加大全球經濟衰退風險。面對美方一些人違背經濟規律和國際規則的倒行逆施,中國被迫採取反制措施,這既是為了維護我國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也是為了維護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面對壓力,中國堅持擴大開放,努力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與各國攜手共進,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

中國將進一步拓展開放的範圍和層次,拓展開放的思想觀念、結構布局、體制機制,積極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一年多來,儘管美方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但中國仍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對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大執法力度,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特別是智慧財產權;擴大進出口貿易,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制定外商投資法,用法律為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保駕護航;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今年11月,我國將舉辦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一步體現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將更加堅定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與世界各國共創美好未來。截至2019年4月30日,全球已有131個國家、30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從亞歐大陸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帶一路」正在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新平臺,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新實踐,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新貢獻。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力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和世界各國共同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而奮鬥。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們今天的選擇關係國際合作的前景、全球性挑戰的出路、人類社會的未來。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用合作共贏的新理念代替零和博弈的舊思維,把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匯聚起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繁榮嚮往的最大公約數。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行動,代表人類文明進步方向,寄託著人類社會的希望,必將戰勝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開啟中國與世界共創美好未來的新徵程。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縱論經濟全球化
    原標題:「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縱論經濟全球化(三) 【「學習筆記」按】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等不同場合深入闡述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力凝聚起國際社會的共識,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地評線】金羊網評:大海不懼風浪,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因此,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必須分區分級精準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但復工復產並非易事,既要考慮直接相關的因素,也要考慮間接相關的因素;既要提供政策支持,也要完善配套措施。比如物流受阻、資金周轉壓力等難題亟待解決。近期,鐵路部門出臺對部分貨運雜費實施階段性減半核收政策,預計向企業和貨主讓利約3.8億元。
  • 【平安上海】狂風驟雨中,他們乘風破浪
    【平安上海】狂風驟雨中,他們乘風破浪 2020-08-06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詞中的雨:充滿詩意的綿綿細雨和狂風驟雨
    狂風驟雨定風波宋 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在沙湖道上偶遇風雨,雨來的突然啊,頃刻之間,便只剩下雨砸在枝葉上的聲響,這樣的小事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 《人民的名義》高育良出事,誰是大贏家?
    《人民的名義》曲終人散,高育良出事,祁同偉自殺,最獲益的人是誰?田國富、還是李達康?幾家歡樂幾家愁?沙瑞金漢東整頓,挖出了漢大幫高育良、祁同偉、肖鋼玉、趙家父子,他們無期的無期,死刑的死刑。若論功行賞,最大的贏家不是沙瑞金,而是田國富。沙瑞金帶著尚方寶劍前來,幾輪較量大獲全勝,鞏固了一把手地位。在班子排名中,從電視劇畫面來看,田國富的位次僅次於高育良。並且田國富貫徹沙瑞金意圖得力。沒有他,沙瑞金也不會這麼快就取得決定性勝利。
  • 海賊王924集:燼化身無齒翼龍掀翻大媽船,山治與佩吉萬戰鬥打響
    #海賊王情報#相信很多小夥伴早已看完《海賊王》最新的923集了吧,動畫組按照慣例依然在末尾處留下了預告,今天我就結合預告和相對應的漫畫情節來為大家公布下一集的內容,一起來看一下吧~三災燼掀翻大媽海賊船並且剛出場就將BIGMOM的海賊船打翻,使得四皇大媽跌入大海,大媽再強也是惡魔果實能力者,只要掉進大海就會全身無力、面對整個四皇團,燼都表現得遊刃有餘,看得出來不愧是三災之首啊!
  • 狂風驟雨吹倒隔離護欄 介休交警及時處置恢復道路暢通 | 交警正能量
    狂風驟雨吹倒隔離護欄 介休交警及時處置恢復道路暢通 | 交警正能量 2020-07-01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鬥羅大陸中實力最強的三條龍:一條險些掀翻神界無奈雙拳難敵四手
    鬥羅大陸中實力最強的三條龍:一條險些掀翻神界無奈雙拳難敵四手時間:2020-05-27 16:27   來源:老吳聊動漫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鬥羅大陸中實力最強的三條龍:一條險些掀翻神界無奈雙拳難敵四手 《鬥羅大陸》是當紅網絡小說作家唐家三少的巔峰代表作,經過數年的連載,如今鬥羅系列最終章
  • 藍色大海的傳說中沈清為什麼不能被潑水的機密解答
    藍色大海的傳說中沈清為什麼不能被潑水的機密解答時間:2016-12-22 23:0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藍色大海的傳說中沈清為什麼不能被潑水的機密解答 《藍色大海的傳說》播出第7集。
  • 湖北老鄉親歷黎巴嫩貝魯特爆炸:以為發生地震,樓板像要被掀翻
    以為發生地震,人像要被掀翻「爆炸一共有兩次,間隔不過幾十秒,家裡的樓板像要被氣浪掀翻。」8月5日,僑居貝魯特的湖北老鄉趙穎介紹。趙穎出生於湖北襄陽,2001年隨丈夫僑居黎巴嫩,是中阿文化商貿交流促進會的會長。趙穎一家的房子離貝魯特港區只有8公裡,從家中的陽臺朝西眺望,可以看到港區的貨櫃和港吊。
  • 狂風驟雨中,我們溫暖同行
    災難或許難以避免,但我們相信,風雨就是集結號,狂風驟雨中,我們溫暖同行。在這片土地上,千千萬萬的黨員幹部正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匯聚起抵禦災難的強大力量!
  • 日本將福島100多萬噸核廢水排入海洋,這是要拉世界人民墊...
    我之前對日本還存在著一點好印象,直到外媒報導了日本政府已經正式決定將核廢料排入太平洋的計劃之後,我對日本僅存的一點好印象都沒了,核廢料可不是我們普通的日常生活垃圾,這可是有著很多的放射性元素,這要是直接排放到大海裡邊,大海洋流的作用會波及到全世界,這不是損害全世界的人民嗎?
  • ...面對股市10月份的狂風驟雨,大型投機機構和其他重量級投資者...
    文 / 夏洛特2020-11-04 00:52:49來源:FX168 【上市公司高管不願染指大選前的美國股市】面對股市10月份的狂風驟雨,大型投機機構和其他重量級投資者一直在迫不及待地逢低買入,但有一群人沒有這麼做,那就是美國上市公司的高管
  • 海洋情懷——為大海直播(故鄉大海情)第七組
    故鄉大海情海洋情懷——為大海直播為大海直播:劉麗為大海攝影:梁連增 李衛東 劉麗大海啊故鄉仙境海岸美在眼前聆聽大海的聲音,抒發海洋情懷——為大海朗讀!大海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大海馳騁在藍天碧海,心在自由放飛!大海的精神,大海的力量,是永恆的!大海,湧動蓬勃的生命力;大海,滋養著心靈,大海,孕育著生命;大海,帶給我們無限的想像!
  • 李宇春為武漢獻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期待久別重逢的日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01歌曲字面意思所要表達的內容從歌曲內容不難看出,希望未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都能成為幸福的人,做幸福的事,快樂的生活著。這是歌曲所告訴大家也是我們一直要努力去做的。歌詞所要表的的也是萬千人民的內心期望,是一種精神寄託。有房有車關係細小的事情難道不是我們那個人每天都在追尋的東西嗎?是的,人活一世,最重要的事情大概就是能夠賺錢買一套房子,幸福的生活,每天都和柴米油鹽打交道。詩和遠方很重要,眼前的苟且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