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樂團季》已於9月12日圓滿收官。最強廠牌「氣運聯盟」奔赴919百度好奇夜與國慶檔多個音樂節,履行現場見的約定。
在三個多月的夏日時光裡,《樂團季》全新賽制引燃話題,收穫四季以來最高評分,熱度和品質均獲蓋章。一檔節目的成功離不開幕後團隊的精心製作,明日系列首次觸電樂團選秀,其聲音製作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在總決賽前夕,WORLD SHOW走進了《明日之子樂團季》拍攝地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音響總監林哲民老師、音響設計章雷老師為我們講述了整個節目的音響設計製作,以及音頻團隊的幕後故事。
左起:音響系統工程師 殷亦智、音響總監兼OB調音師 林哲民、音響設計 章雷
△有一群夥伴
明日學子的每次大小考,都離不開幕後「教職工」們的默默付出。他們是給予學子專業建議、幫助他們呈現更好舞臺的「良師」,也是陪伴了學子們一整個夏季的「益友」。
林哲民老師介紹說,這是他首次擔任節目音響總監,現場關於聲音的事情都由其負責,所以決定大膽地「玩」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一開始跟節目組接觸的時候,他們提出今年要做一個樂隊養成的節目,從一個人、兩個人慢慢到五個人組成樂團。整個節目錄製下來,基本每一期內容都要變,並且既有錄播,也有直播。節目形式和隨時變化的內容,對音頻團隊的要求非常高,這個團隊必須經驗豐富、隨機應變。」林老師說。
「本次音響設計,由我和老搭檔老鬼(章雷)、鐵群二位老師負責。PA方面請來夏傑老師,Monitor部分由滕玉傑、陸建明二位老師擔綱。OB部分,錄播前8期由畢崇寧老師擔任OB調音師,最後2期直播則是我自己負責。現場錄音由趙茜負責。」
主擴調音師 夏傑
監聽調音師 滕玉傑
「音響系統工程由夏傑和殷亦智老師負責。硬體部分,上海琅諾團隊讓人非常放心。此外,來自傳新的門齊、楊澤承和簡永康三位到場提供技術支持。」
林老師坦言,做節目和做演唱會不同,節目環節非常繁多且周期長。所以他在各部分挑選的都是其認為最合適的人,水準一定要達到他的要求。
△ 明日現場的聲音要求
作為經常登上熱搜的製作公司,想必大家對企鵝影視、哇唧唧哇「多變」的風格已經非常熟悉。誠然,風格沒有好壞之說。那麼音響組是如何配合節目組不斷變化的新要求呢?
做偶像,還是做樂隊
由於這一季是系列首次樂隊嘗試,前三季都是愛豆選秀,節目組必然需要一個摸索、跳脫的過程。
「做偶像節目和做樂隊節目,對於聲音的要求必定是不一樣的,」林老師說,「愛豆選秀側重表現每一個個體,聲音的要求可能是儘可能純淨、修飾;樂隊節目側重現場感、真實感,注重樂隊整體和整個表演的氛圍。」
然而,隨著節目的播出,「做偶像還是做樂隊」這個論題好像已經不是對立面。當一個樂團有足夠的創造力和人格魅力,有引人向上的生命力,便也很自然地會成為年輕人的精神偶像。反之亦然。
「一根線都不能入鏡」
節目一開始,導演組給的要求就是,所有線纜都不能入鏡。
所以,當時整個海選場地,音響組在地板下開了很多線槽,哪裡有樂器,哪裡就有線槽,讓線從地下鑽出來。返送音箱同理——地板箱定點之後,再從旁邊挖個洞,把線留出來。
「此外,主擴音箱、返聽音箱都要儘可能不入鏡,所以舞臺上都是以耳返為主。」林老師補充道。
「舞臺與教師團距離非常短」
PA方面,因為這一季的幾次舞臺都跟教師團坐席距離非常短,成為音響組非常頭痛的地方。
「整季節目我們大體上換了三次舞臺,舞臺跟教師團距離最長的大概是6米。現場整個音響設計的調整,是最大的挑戰。我們要讓教師團不受直達聲的影響,然後PA又不能音量太大,聲壓級太大的話教師團會受不了。」林老師說道。
為了不讓主擴音箱入鏡,PA吊掛的間距要拉得很寬,這就導致要補聲,而補聲音箱當然也不能入鏡……所幸的是,各工種各組之間通過互相協調、儘量配合,然後再在鏡頭數量上做調整,最後把這些難點解決了。
做加法,還是做減法
無論是對於偶像選秀節目,或是特別專業的樂隊節目,這個音響團隊都有特別豐富的經驗。對於此次節目與此前做過的節目的區別,音響設計章雷老師說:
「首先第一個就是明日這季的故事線設計非常多變,使得現場對音頻硬體包括技術上的需求非常多變。我們經常會面對許多臨時性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往往是不具體的,只有一個大概的構思。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使用大量時間去做應對和調整。」
音響設計 章雷
「另外,其實我們前期做設計的時候一直秉承的構思,就是把系統設計到最大化、最複雜化,而到了現場,再去做減法。因為越簡單,越安全。而此季節目的第二個挑戰就是我們在前期做完加法,到了現場發現還要繼續做加法。」
因此,章雷老師認為,整季節目完成後,無論是工作強度、工作難度,還是承受壓力的能力,都對整個音響團隊是一次很充足的鍛鍊和提升。
△ 明日現場的拾音標準
作為樂隊選秀,今年無論是選手類型還是樂器種類,都比往年更為豐富。不同類型的人聲拾取有哪些技巧?不同樂器的拾音位置、話筒擺放又有哪些講究?
「我以前做其他節目的時候,會根據藝人的聲音、樂隊演奏的狀況、音樂類型以及編曲等等,選擇聲音表現適合他們的話筒,」林老師說,「那這次《明日之子樂團季》,本來也是計劃如此,所以各個品牌的樂器話筒以及人聲話筒,我都有備著,準備到時再去做選擇。」
然而在此次節目錄製中,林老師發現時間的緊迫性和節目的特殊性不允許他一一去嘗試學員、樂器和每支話筒的合適程度和化學反應。他必須挑選出最廣泛適合各種人聲、各種樂器,適應性極強的話筒,作為拾音的統一標準。
為鼓拾音設定標準
海選的時候,導演組的訴求是要有4套鼓和1套Percussion,同時呈現在舞臺上,不同選手要玩不同的鼓。還有鍵盤、吉他、特殊樂器等,對話筒和通道的需求非常多。
「鼓話筒需求量太大,再加上海選的時候每個人都要solo,我只能選擇每套鼓通用的鼓話筒。這一次,我給所有鼓都配了一套sE V系列鼓組套裝V PACK。這樣一來,至少我拾取聲音的標準是一致的。」林老師介紹。
胡宇桐使用sE V系列鼓組麥克風
其中,sE V BEAT是用於軍鼓或嗵鼓的動圈式麥克風,也可用於電吉他音箱或銅管樂器等的拾音。緊密設計以及平行結構的卡農插孔和支架使其所佔空間小,做工紮實的轉軸有利於更精準調整角度。通過優秀的指向性和出色的離軸響應,可讓臨近的鼓和鑔片的串音達到最小化。
鞠翼銘使用sE V BEAT動圈式麥克風
而sE8小振膜電容麥克風具有同類產品中較寬廣的動態範圍。林老師說:「首先sE8小小的,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聲壓級很大。除了用在鑔片這些高頻樂器,我也會用在軍鼓下。其實軍鼓下的聲音什麼話筒都可以收,有人只喜歡收軍鼓下彈簧的聲音,有人喜歡收軍鼓下全部的聲音。可我是介於兩者之間,既不想收到太多的低音,也不想收到太多的中低頻。那麼sE8作為一支電容話筒,聲壓級夠大,不需要我做額外的處理,裝上去就可以用了。」
李睿洋使用sE8小振膜電容麥克風
挑選一支廣泛適合大部分人聲的話筒
對於人聲的部分,林老師說起從前在錄音棚做專輯的時候,雖然歌手是同一個人,但可能同一專輯中10首歌的編曲、調性都不一樣,歌手在演唱時的發聲位置就有可能有變化。因此他會挑選最合適的話筒去拾取聲音。
楊英格使用sE V7 MC1 BLACK演繹歌曲
「這一季2人樂團開始的時候我本來也是計劃按照這種做法,」林老師說,「可這會花費很多時間,在正式錄製過程中不允許我慢慢地挑。因為沒有時間做針對性的選擇,我只能設法挑出廣泛地適合更多人的話筒,然後再在調音臺上面做EQ的修補。」
「我準備了很多的人聲話筒,前期嘗試讓學員一支一支話筒去試,在排練沒有正式錄影之前,也讓工作人員使用全部話筒簡單地說幾句話、唱幾句歌,通過這樣的方法去挑。」
「我發現在這麼多人使用的情況下,sE V7是最好控制的,同時它又是超心型指向,可以阻隔舞臺其他樂器串音。於是決定大部分人聲都是使用sE V7和無線版的V7 MC1 BLACK,除非遇到個別選手,用這款話筒出來的聲音特別奇怪,我才會換掉。」
sE V7的超心型電容音頭設計,能有效抑制串音,準確抓取並優化所需頻段,收集清晰音源。作為人聲話筒使用,其高頻延展性比較好,聲音細節豐富,利於還原聲音的細節,使學員的聲音更有動態。全金屬設計堅固耐用,防滾側稜設計使得麥克風放在桌上時不易滾動,方便教師團和學員反覆拿起和放下麥克風。
教師團手持sE V7 MC1進場
而節目中頻繁露臉的另一款sE V7 MC1 BLACK,則是V7的無線音頭版本,適用於Shure手持式無線系統。在節目現場,大部分的人聲均使用sE V7 MC1黑色版本。
在這裡,林老師還分享了「sE紅」意外霸屏的小故事:「V7的紅色防噴罩是我選的。一開始他們打算用紫色,但我覺得紫配黑怪怪的,這是我對色彩的感覺,所以我堅持換紅的。沒想到後來,黑色金屬網罩搭配紅色海綿內置防噴罩,在鏡頭上面呈現出來,導演組非常喜歡。所以是意外之喜。」
哈拉木吉使用sE V7演繹呼麥
美的設備會成為舞美的一部分,成為鏡頭美學的語言。那抹調校適當的紅,確實流轉為熱血夏季的某種寫照。
特殊樂器的拾音技巧
在林老師的概念裡,話筒就是話筒,沒有「人聲話筒」和「樂器話筒」之分,只不過是根據場合、樂器類型和聲音出來的效果好不好,去做選擇。所以這次,他不僅把V7用於呼麥的拾音,還用於嗩吶表演的拾取。
對於嗩吶這些特殊樂器的拾音,林老師說,「其實是非常靈活的,如果永強需要在舞臺上來回走動,我就用無線系統搭配DPA 4099。如果他又要吹嗩吶,又要唱歌,我就會用sE V7。」
閆永強使用sEV7演繹嗩吶
「在鼓組方面,我也不只用sE鼓組話筒拾音。比如說,針對快節奏、比較燥、比較硬的,類似於Hard Rock風格的音樂,我會用Audix的鼓話筒。然後,對於有些音樂是比較空靈、空幻的,我就會用鐵三角ATM350D來進行鼓拾音。」
謝淵宇使用鐵三角鼓話筒拾音
另外,鼓拾音還有用到鐵三角的ATM250超心形指向性動圈式樂器話筒,適合處理近距離及非常高的聲壓收音。而鐵三角AT5045、AT5045+ATM350PL、AE3000、ATM450、ATM230PK等型號也使用於現場各種樂器,解決了不同狀況的拾音難題。
普遍情況統一處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因地制宜,一切以現場狀況與表現為準。這些要點成為林老師現場拾音的標準。
真人秀的無線系統
節目真人秀部分,作為展現學員人格魅力的窗口,對於整季節目脈絡的串聯作用也尤為重要。此次真人秀部分使用到鐵三角最新推出的3000系列、5000系列的無線手持和無線頭戴,話筒頭是ATW-C510。
鐵三角5000系列根據周震南低沉磁性音色 特別選配了ATW-C6100音頭
ATW-C510是適用非常廣泛的一支話筒頭,其低頻修飾能使低頻更顯厚實,聲音表現比較溫暖,同時又具有不俗的清晰度。
校外觀禮團使用鐵三角無線手持
△ 音頻偶像
冬天寫歌,夏天巡演,氣運聯盟已經在追逐他們的夢想,走在一線音樂現場。
而一年四季,都在幕後默默耕耘的音頻人,他們故事裡的熱血、專注、掙扎、煎熬,可能你不會一一知道。他們樹立標準,為後輩引路,他們用自己的作品為行業留下典範。他們是音頻偶像。
撰文 / 林浩祥Draco
圖源 / 明日之子SUPERBAND官博、音響團隊
特別鳴謝 / 明日之子SUPERBAND音響團隊
sE Electronics
audio-technica鐵三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