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到4000隻!鳥類「活化石」白鶴再次做客麗水

2020-12-24 浙報融媒體

秋冬時節,候鳥南飛,一年一度的「春運」模式又被開啟。

近日,在麗水縉雲縣,發現幾隻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白色「大鳥」。經專家鑑定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鶴。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虹膜棕黃色,嘴、腳暗紅色。2齡腳變紅色,3齡嘴亦變為紅色。

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和大的湖泊巖邊及淺水沼澤地帶。常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節則常常集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特別是在遷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極危鳥類之一,這次縉雲發現的7隻白鶴中有2隻幼鳥,5隻成鳥,這也是第二次在麗水發現白鶴,第一次發現是在2013年的松陽。

在壺鎮赤溪岙的荷花田中,7隻瀕危動物白鶴,或在荷花田吃小魚、小螺螄、殘荷莖,或一起在荷花田上空展翅飛翔,與周圍青山、好溪、荷田構成一幅亮眼的生態美圖。

白鶴站立時通體白色,嘴和腳呈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雪白的白鶴與瓦藍的天空、翠綠的青山相稱,令人心曠神怡。

據悉,這群白鶴已在壺鎮棲息了一周。藕田裡的白鶴,閒庭信步,時而伸出腦袋四處探望,見無人打擾便撥開藕梗啄食淤泥中的蓮藕。

據麗水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李烜介紹,中國是鶴類分布最多的國家,全球15種鶴,其中有9種的故鄉都在中國,而白鶴就是其中數量最少的一種。

白鶴此次出現在麗水,基本上是遷徙路線有些偏離,停下補充體力的。

近年來,麗水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越來越多的珍貴鳥類到麗水「做客」啦!據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牽頭的生物多樣性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麗水已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5種,二級保護鳥類50多種。

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觀賞時千萬別去驚動它,拍照也要記得離遠一些噢。

相關焦點

  • 「人與自然」白鶴:現身浙江縉雲的鳥類「活化石」
    黨建好故事創作編輯研究中心(數位化中心)蔣鑫富 浙江麗水組稿 2020年12月21日來自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圖片新聞中心原圖片總監黃曙林 供稿連日來,浙江縉雲縣的一位生物老師在麗水市縉雲壺鎮赤溪岙荷花田中,首次發現7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白鶴
  • 鳥類「活化石」白鶴來了
    經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白鶴以其優雅的體態,走進了中國古代的詩歌之中。白鶴體羽為白色,初級飛羽為黑色,次級和三級飛羽為白色,三級飛羽呈鐮刀狀覆蓋初級飛羽,故而白鶴站立時通體白色,唯有飛翔時能見黑色初級飛羽。
  • 數千白鶴提前飛抵江西越冬
    數千白鶴提前飛抵江西越冬】11月18日,南昌市高新區鯉魚洲(五星農場)白鶴保護小區千畝藕塘內,2000餘只白鶴歡聚於此追逐嬉戲。白鶴是江西的「省鳥」,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每年全球98%的白鶴會飛往鄱陽湖越冬,並停留5個多月。為給白鶴創造更好的越冬覓食環境,2020年初,鯉魚洲(五星農場)白鶴保護小區將原來的300畝藕田擴大到了1045畝。
  • 越冬遷徙竟迷路 白鶴吉吉一家到訪鎮江
    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瀕危動物,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最近,就有一家三隻白鶴在越冬遷徙途中迷路,首次來到了江蘇鎮江,被當地鳥類保護志願者用鏡頭捕捉下來。1月7日,記者跟隨志願者們踏入了白鶴棲息的鎮江長江焦北灘,一探究竟。
  • 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鳥中明星——白鶴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地大物博,自然鳥類品種也是豐富多樣的,在眾多鳥類中,我們尤其偏愛鶴類,例如鶴童仙姑、梅妻鶴子等等傳說故事,都是對鶴的讚美與崇拜。眾多白鶴中,我們今天要隆重介紹的是一種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鶴中明星——白鶴。
  • 瀏陽:白鶴飛來大圍山
    ( 瀏陽日報 )眼下正是枯水期,11月19日,在大溪河楚東村段裸露的河灘上,一隻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在覓食,也許是發現有人圍觀,它警覺地涉水過河,飛往河灘的對岸 。 從19日至22日,這隻白鶴已經在大圍山停留了4天 。 「白鶴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現存不到4000隻,這是首次在大圍山自然保護區觀測到白鶴。」
  • 你好,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做客」崇陽!
    記者到達金星村後,就看見一隻大鳥在村子上空不停飛翔盤旋,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隻鳥已經在該村停留了一個多月,但是一直不知道它屬於什麼鳥類。 常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節則常常集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特別是在遷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 9隻白鶴飛抵江門 屬於廣東首次發現
    大洋網訊 廣東省歷史上首次觀測記錄到白鶴。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近日,群眾反映有以前沒有見過的候鳥來到了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三江鎮沙仔場社區。經廣東省林業局組織的專家現場核查,確認該區域的9隻候鳥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珠海市觀鳥協會會長郭竣工介紹說,今年12月8日,江門市新會區的會員發現有一群以前沒有見過的候鳥。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每年飛抵鄱陽湖湖區越冬的白鶴數量,佔全球的98%。至11月25日,陸續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一隻白鶴俯衝下來覓食。兩隻白鶴引吭高歌。美麗的鄱陽湖就是越冬候鳥的天堂。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白鶴體型與丹頂鶴相似,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白鶴是極度瀕危物種,是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萬年的「活化石」,目前全球僅4000隻左右,主要在長江中下遊鄱陽湖區域越冬。據悉,全世界鶴類共有15種,其中中國有9種。
  • 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
    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在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首次觀測到白鶴 趙宗英 攝)白鶴體型與丹頂鶴相似,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是鮮紅色,嘴和腳是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為白色
  •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鶴」飛臨玫瑰湖上空
    後經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劉斌科長辨認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鶴」。據劉斌科長介紹:目前溼地共發現64種野生鳥類,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鳥類9種,在玫瑰湖溼地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鶴」,實屬首次,這將是玫瑰湖溼地野生鳥類裡程碑的發現。山東黃河玫瑰湖國家溼地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眾多野生鳥類在此棲息、築巢、繁殖,成為眾多鳥類遷徙的必經之路,被人們譽為「候鳥驛站」。
  • 藕田裡出現2200隻白鶴,這群人想了一個辦法…|時代追夢人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被稱為"候鳥天堂",是全球最大的鳥類保護區。   其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極危物種的白鶴,最高數量達4000多隻,佔全球98%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鶴棲息地。
  • 遼河生態環境變化有多大 讓美麗的白鶴告訴你答案
    溼地科普館裡邂逅國寶級鳥類坐著大巴車一路向北,大約2個小時的車程,便可來到此行的第一站——瀋陽臥龍湖溼地科普館。作為亞洲東部鳥類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站,每年有上百萬隻鳥類在康平臥龍湖溼地停歇、棲息和繁殖。
  • 江西冬遊打卡地——「白鶴王國」
    但其實,九江還被譽為「白鶴王國」,落霞白鶴的美景同樣美不勝收。圖為鄱陽湖區的過冬候鳥群。 江西九江永修縣委宣傳部供圖江西的鄱陽湖以及周邊湖區是越冬候鳥的主要棲息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白鶴和白鸛群體越冬所在地。
  • 3000裡尋鶴記:遷徙的白鶴為何選擇美麗中國
    全球現有15種鶴,其中白鶴種群數量約4000隻,儘管不是最少的,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瀕危程度比大熊貓還要高。原因何在?國際鶴類基金會已故原副主席吉姆·哈裡斯生前給出的答案是:遷徙路線單一。
  • 北遷候鳥飛臨「白鶴之鄉」瀋陽法庫 呈萬鳥雲集場景
    於勝地 常繼民攝中新網瀋陽3月27日電 (沈殿成)3月27日是「世界白鶴日」。記者在瀋陽市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看到,大批北遷的候鳥已經飛臨法庫,寂靜了一個冬天的水面再次熱鬧起來,法庫正式進入最佳觀鳥季。
  • 白鶴的「越冬食堂」
    新華社南昌12月23日電題:白鶴的「越冬食堂」新華社記者郭豐慶、姚子云水草豐美的鄱陽湖,每年吸引全球98%以上的白鶴越冬。每年寒意漸濃時,鶴群會跨越萬水千山,從西伯利亞出發,南飛數千公裡,來到食物充足的溫暖家園,度過漫漫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