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C米蘭多個賽季難得能夠招攬到西甲的一流射手時,卻沒能夠留得長久,最終巴卡這位埃梅裡手下的悍將成了比利亞雷亞爾的攻擊核心之一,而在年齡逐漸增大之後已經基本消失,更像是邊緣人物。
但巴卡在米蘭時期的進球紀錄,似乎還成了一道門檻,再也難有人邁過,AC米蘭在30輪之後第一射手雷比奇,第二射手特奧的排位,讓皮奧利即使連戰連捷,也顯得儲備不足,後勁有限。
而且雷比奇的進球有相當數量,還是下半程獲得的,或者理解為找到進球感覺,或者理解成起伏不定。
同樣不定的還包括離隊的皮亞特克和庫特羅內,身在柏林赫塔這樣級別球隊,皮亞特克也沒有太多的隊友支持;在佛羅倫斯與裡貝裡並肩作戰是一種榮耀,但數據卻並不那麼可觀。
即使是最為幸運的蘇索,一轉會就來到了重回歐冠序列的塞維亞,蘇索的數據在塞維亞也可以忽略不計,更像是正常上下班。
AC米蘭的進球荒在連續幾輪意甲中被打破,甚至還有4球橫掃尤文圖斯,3球橫掃拉齊奧的經典之戰,但無法改變整個賽季裡射手匱乏的局面。
不論是現有球員,還是離隊的老夥計都是如此,更像是對於俱樂部的警示:換教練已經換得沒有備選了,換球員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即使射手進隊是件相當困難的事。
巴卡的案例就是前車之鑑,難得一見的射手進隊,又不能夠給太多時間,結果換前鋒就和換教練一樣心急,最終射手荒廢或是離開,導致了特奧這樣的邊衛一度是隊內進球最多的球員。
這種尷尬只有在場上實際經歷的人才能夠充分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