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壓降至3家!網際網路金融無序發展時代已逝

2020-12-22 中國電子銀行網

今天(11月6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國務院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而就在大約兩周前的10月22日,銀保監會的統計數據還有6家。

P2P網貸正在加速出清,而以P2P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的野蠻生長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脫胎於網際網路金融的金融科技行業也正面臨強監管。

在今日的發布會上,劉福壽還表示,銀保監會將完善風險全覆蓋的監管框架。增強監管的穿透性、統一性和權威性,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

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未來金融科技企業的相關金融業務也將受到與金融機構同等的監管力度,無序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今年年底P2P將全部清退

此前,銀保監會表示,P2P的整治將截至今年年底。如今僅僅已經剩下不足1月,清退的進程已經明顯加快。

根據今日央行發布的《2020金融穩定報告》中顯示,P2P網絡借貸等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得到根本性整治。截至2020年6月末,全國在運營網貸機構壓降至29家。僅僅半年時間,P2P行業就已經幾乎消亡。

實際上,P2P是此次網際網路金融整治行動中的重頭戲。2017年底出臺的《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即「141號文」)成為P2P行業的分水嶺,「銀行業金融機構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貸款業務的,不得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外包」的規定,讓此前P2P的「資金掮客」模式被否定。這意味著P2P平臺僅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清退,要麼轉型。

良性清退似乎成了老大難的問題。截至目前,仍有諸多平臺因資金問題而無法退出,不少曾經的「頭部平臺」,或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詐騙」等罪名立案。如此前北京地區的「頭部平臺」凡普金科已經被警方立案;而美利金融創始人劉雁南則在其子公司美利車赴美上市前夕被抓,旗下平臺被立案。而一些堅持良性退出的平臺,在和P2P徹底告別之後也表示「脫層皮」。

不過,P2P平臺轉型與良性清退同樣艱難。不少P2P平臺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助貸等相關服務。一位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大部分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並不容易,「如果風險較高的尾部平臺,就算是承諾兜底資金,這些金融機構可能也不會與之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平臺在這期間還瘋狂獲取各種金融、類金融牌照,試圖突圍。網絡小額貸款等成為此前最熱門的牌照。

強監管之下無序競爭被卡死

無論是否更名為金融科技,這些平臺的本質仍然是金融,而是金融就要接受金融行業的監管。如今,轉型而來的金融科技企業均面臨強監管。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下發多個文件,對這些金融科技企業影響深遠。雖然《商業銀行暫行辦法》中肯定了助貸的模式,但隨後而來的《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則直接掐死「助貸+保險」的融資信保模式,而這是此前助貸公司最為常用的模式之一。

日前,網絡小額貸款管理辦法的徵求意見稿剛剛出爐,其嚴厲程度超過業內人士的預計:監管上收審批權之後,註冊資本金到達50億元的「極少數」特批平臺,才能夠跨區域經營,這意味著當下不少平臺的經營模式再度處於變數之中。

遭遇強監管,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所難免:在極速擴張的同時,風險也如影隨形。以「助貸+保險」模式為例,在野蠻生長和跑馬圈地之後,保險公司集體踩雷,不少保險公司因規模太大、風控不力而最終不得不吞下巨虧的苦果。

「保險公司折戟的背後,是助貸模式背後的兜底現狀。」有業內人士甚至直言,如此高企的壞帳成本,實際上反映的應該是與助貸公司合作的銀行的真實不良率。然而,在兜底背景下,這部分不良轉嫁給了助貸公司以及保險公司。

不過,金融科技的強監管或才剛剛開始。

「未來,監管將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要一視同仁,監督持牌金融機構和新興金融科技公司都依法合規經營。」此前,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發文表示,對於不同市場主體合作中發生的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監管部門在查處持牌金融機構的同時,對相關金融科技公司也要開展延伸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以P2P起家的多家赴美上市的平臺,如今股價依舊不佳。今年以來更是跌跌不休。根據萬得數據顯示,玖富今年已經跌去85.83%,趣店跌去71.44%,小盈科技、品鈦等股價今年跌幅也均超過50%。

責任編輯:王超

相關焦點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全國僅剩的3家P2P是誰一平臺官宣P2P業務清零
    近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的重大成效,提到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11月10日,美股上市公司嘉銀金科旗下網貸平臺你我貸發布網貸業務清零公告。
  • 南柯一夢十三年,P2P終「團滅」
    包括2015年提出網際網路經濟,P2P金融快速的發展,包括很多地方政府大力的推廣,看上去一片繁華,但它最大的風險是運營平臺完全不可控的風險,虛假標的、企業自融、設立資金池、缺少風險儲備金等問題層出不出。2020年11月27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透露,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多家P2P有新動態一地區力爭本年度網貸風險基本...
    8月26日消息,我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擬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網貸天眼每周聚焦,帶您一同回顧本周的熱點新聞。深圳互金協會公布第四十五批老賴名單8月24日,深圳市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對外發布了第四十五批失信人公示名單,此次名單共150人上榜,均已失聯。深圳互金協會表示,本次協會失信懲戒公示期限為7個工作日,若上述名單內的借款人有異議,請將相關佐證材料在公示期間內發送至指定郵箱。【詳情】速看!
  • 再見了 P2P!網貸機構已完全歸零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大中型企業債務風險有序化解,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風險初步得到控制。
  • 高息網貸p2p,一個甜蜜陷阱
    高息網貸p2p,一個甜蜜陷阱 2020-06-26 0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P2P網貸宣告落幕,投資者的損失還能收回麼?
    今日上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公開演講時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我們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劉福壽提到,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的扭轉,影子銀行風險持續收斂,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了大概20萬億元。
  • 網貸機構完全歸零,再見了,P2P!
    今天上午,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披露了一個關鍵數據: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P2P誕生於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起步階段,當時國家支持它的初衷,是搞普惠金融。普通民眾可以將自己的錢存入這些機構,獲得比銀行存款稍高的利息。而另外一些中小企業可以通過這些機構借貸,緩解資金緊張。然而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樣,所有的資本都瘋狂流入這個行業,P2P數量一路狂飆。
  • 監管透露P2P出清最新進展 行業規模已由巔峰期5000家壓降至6家
    10月22日上午,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據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梁濤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目前已得到根本好轉。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的5000家壓降到9月末的6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7個月下降。事實上,從2020年開始,P2P行業已經在加速洗牌。
  • 網貸、P2P、網際網路金融的「鼻祖」支付寶出大事了·
    支付寶引入銀行,然後針對用戶推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存期從一年至三年不等,用戶購買上面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需要開設一個電子帳戶,然後綁定自己的銀行卡,因為存款產品受到存款保險條件的保護,50萬元以下本息可以得到全額賠付,安全性更高,受到了不少用戶的喜歡。
  • P2P網貸歸零之後我們需要反思什麼?
    11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財經》(博客,微博)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表示,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顯然,運營平臺歸零並不等於完全市場出清,不意味著風險歸零。在做好P2P網貸善後的同時,我們更需認真反思。
  • P2P「帝國」的前世今生,再到一鍵歸零,都發生了什麼?
    曾經風頭一時無兩的P2P網貸機構,在近日終於謝幕告別了歷史舞臺。11月27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減少,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什麼是P2P? 這種網貸模式是如何發展的?為何曾經名噪一時的p2p 被一鍵清零?
  • 從P2P的全面覆滅追溯雅典時期的高利貸—六一農
    P2P也算是藉助網際網路的便捷通用而火起來的產物,主要運營模式是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網際網路金融(ITFIN)產品的一種。資本的每一個毛孔,都在滲血,我對於其的認識,並不是因為網絡上宜人貸、e租寶等拖欠消息,而是周邊的人都在將部分金錢投入到各種高息的p2p中,原來自己不曾了解的怕p2p已經深化到生活各個層級。
  • 通過公安部「等保三級」認證的P2P平臺僅178家
    2018年8月全國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向各省市網貸整治辦下發了《關於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隨同這一通知下發的還有此前市場頗為關注的《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包含108條),這預示著P2P合規全國統一標準出臺,對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而言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折時代。面對監管合規的要求,所有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都在經歷著艱難的「蛻變」之旅。
  • P2P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是怎麼回事 P2P是什麼意思
    北京時間11月27日,銀保監會方面表示,截止11月中旬,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完全歸零。這個紅極一時的網際網路理財產品,終於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據悉,p2p即網際網路金融點對點借貸平臺,,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
  • 最新網貸倒閉名單有哪些 2019年白名單P2P平臺盤點
    經過315晚會的曝光,各大「714高炮」非法網貸名單平臺,都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國家也加大了對非法網貸平臺的打擊,也有不少違法網貸平臺倒閉、被抓甚至跑路。那麼,最新網貸倒閉名單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只整理了一些18年底的倒閉網貸平臺,大家一起看看。
  • 一地公布第五批4家P2P網貸機構清退名單,已累計清退31家
    來源:新金融通訊原標題:這一省又有4家P2P自願退出,累計已清退32家(名單)近日,新疆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小組辦公室公布第五批次自願退出且網貸風險已出清機構名單,涉及新疆冰川時代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新疆全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新疆贏貸通金融信息網絡服務有限公司和新疆雪蓮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
  • 深圳自願退出且聲明已結清網貸機構增至191家
    深圳自願退出網貸機構數量增至191家。8月6日,根據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披露了深圳市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第十一批自願退出且聲明網貸業務已結清網貸機構名單。其中,成立於2015年11月5日,註冊資本1.5億的「民投金服」平臺具有國資背景,其運行主體深圳前海極速一百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為大同經濟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1%,而該公司由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100%持股。
  • 連環「暴雷」的P2P,打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幌子,收割了多少人?
    從2012年開始,P2P作為一種網際網路金融,很快就引爆了市場,就像雨後春筍一般,湧現了不少P2P企業,緊接著,全國各地的網貸企業高達上千家。由於高利息的原因,不少P2P大佬實現了財富的積累,並登上了各種富豪榜。但從今年6月份開始,國內的網貸行業就迎來了「出清潮」。
  • p2p是什麼意思 借款時需要支出高利息
    在出現急用錢時很多人會通過不同的途徑借款,比如銀行、貸款公司、p2p網貸等,那麼p2p是什麼意思呢?你在平時通過這樣的平臺辦理過借款嗎?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讓你了解這種途徑途徑並注意相關事項。
  • 玖富宣布正式退出網貸
    撰文 | 冬彌 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 玖富普惠今日發布「多元退出通道」,宣告根據網貸行業最新出清政策和現實環境,正式退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撮合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