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失傳的一樣技術,被日本偷師後,成了大和民族的精神名揚四海

2020-12-21 弋說歷史

「好戰而祥和,黷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禮,呆板而善變,馴服而倔強,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菊與刀》

在本尼迪克特的觀點中,「菊」與「刀」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物品實際上就是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根源,「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徵,代表著日本人性格中祥和、好美、尚禮等特質,「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體現,代表著日本人性格中好戰、黷武、傲慢等特質!不得不說,本尼迪克特的看法可謂是一針見血、鞭辟入裡,令人心悅誠服!

日本武士刀作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體現,已經成為日本的象徵,即使是在熱武器稱王的今天,日本武士刀的光彩也沒有減弱半分,反而作為大和民族精神的象徵,隨著日本的崛起名揚四海!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威名赫赫的日本武士刀,其實是日本向中國偷師的產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一、日本武士刀的「老祖宗」——唐橫刀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極度強盛的王朝之一,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其國力最鼎盛時,達到了「萬國來朝」的程度,向其朝貢之國多達三百餘!

一個強大的國家絕非單純經濟或者軍事強大,而是綜合實力的強大,唐朝就是如此,唐朝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都達到了當時世界領先的水平,別的不說,作為唐代主要軍隊制式裝備之一的唐橫刀,就令當時很多國家聞風喪膽!

據《唐六典·卷十六·衛尉宗正寺》所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鄣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橫刀只不過是唐代刀四種形制之一,論殺傷力並不是最強的,但因其刀身筆直,中正不阿,既有「劍的王者之風,又有刀的霸者之氣」,反而成為唐刀之中名氣最大的,如今我們常說的「唐刀」一般指的就是唐橫刀,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顏值即正義」!

唐橫刀不僅僅是一把「刀」,更是大唐盛世的「縮影」,因為打造橫刀需要掌握獨門絕技的專業匠人來進行, 而其成本是一個八品官員一個月的俸祿,如此「奢侈之物」竟然能被唐軍作為制式兵器,可想可知唐朝的國力有多麼強盛!

總而言之,唐橫刀雖然僅僅是唐朝主要軍隊裝備的四種制式兵器之一,但其背後所反映出來的其實是唐朝強大的科技與經濟實力,唐軍正是依靠如此強大的兵器,才成為拱衛大唐的堅固屏障!

二、那麼如此強大的兵器是如何傳到日本的?

這得從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場戰爭說起!

據《唐書》所載,公元663年8月,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日本)、百濟聯軍戰於白江口,史稱「白江口之戰」,當時倭國視此戰為關乎國運之戰,所以精銳齊出,兵力與船艦都是唐軍的數倍,然而戰爭的結果卻令世人大跌眼鏡,唐軍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大敗倭國水軍,幾乎令其全軍覆沒!

而唐軍之所以能夠如此輕鬆取勝,戰略戰術固然重要,橫刀的作用也不可小覷,據史料所載,雙方交戰後,倭國依靠兵力優勢,強登唐軍船艦,妄圖短兵相接,不料唐軍的橫刀給他們「好好上了一課」,在鋒利的橫刀之下,倭國水軍的兵器猶如「燒火棍」,盔甲也猶如紙糊的一般,根本無法抵擋,很快就死傷慘重!

「白江口之戰」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第一次交戰,倭國野心勃勃,妄圖「一戰定乾坤」,所以舉全國之力,精銳齊出,殊不知唐朝的強大根本不是倭國能夠想像的,倭國眼中的「國運之戰」在唐朝看來就是一場無足輕重的小戰爭,史書都只是一筆帶過,沒有多費筆墨!

「白江口之戰」後,倭國實力大損,他們痛定思痛,有感坐井觀天,決定暫時隱藏野心,放下姿態,向唐朝學習,而唐朝極度包容開放,也樂得番邦小國來瞻仰大唐風範。

為此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分多次到唐朝交流學習,這些「遣唐使」大都在唐朝生活了數年之久,甚至有人再也沒有離開,通過他們,倭國得以學習到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這其中就包括在「白江口之戰」中大放異彩的唐橫刀的製作方法。

就這樣,橫刀開始傳到日本,不過橫刀作為唐軍的「獨門武器」,製造方式屬於絕密,並不外傳,所以倭國只是通過「偷師」的方式學得一些皮毛。

儘管如此,倭國還是以這些皮毛為基礎,通過數百年的改進,最終造出了後來名揚世界的日本武士刀!而曾經令日本大吃苦頭的唐橫刀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失傳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不難看出,日本是一個極為可怕的民族,其侵略與擴張的野心已經根植在民族基因裡,而當其發覺難有所為後,又能很快「調整心態」,蟄伏起來,甚至能向自己曾經的對手「卑躬屈膝」,只為取長補短,積蓄力量,而待實力強大後,又會果斷的反咬一口!從這個意義來說,侵華戰爭算得上是千年之前「白江口之戰」的延續!

小結: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日本固然可惡,我們也不能忘記日本在中國犯下的累累罪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向它學習!日本本土乃彈丸之地,且多災多難,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但生活在其內的大和民族卻將日本發展為一個極其強大的國家,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而日本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與其民族特質有很大的關係,大和民族是一個極其善於隱忍,極其善於學習的民族,他們沒有「羞恥感」,只要別人比他們強,他們就會俯首稱臣,就會向對方學習,而只要他們自覺羽翼豐滿,又會立即反咬一口,根本沒有所謂的「禮義廉恥」,但是,這確實令日本一步步強大起來了,甚至差點給我們帶來滅頂之災!

時代不同了,我們不能再「故作矜持」了,一定要懂得「不恥下問」,實力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浮雲!

參考資料:《菊與刀》《唐六典·卷十六·衛尉宗正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立功了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起到關鍵作用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國內也擁有這56個民族,這些民族中各有各的特色,譬如俄羅斯族,蒙古族等,為什麼眾多民族中沒有日本族呢?前幾天小編發了一篇關於日本民族的文章,引起了網友的議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 日本大和民族起源於古中國?日本學者揭開了答案,並非胡亂猜測
    今天的主題是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大和民族的起源在哪裡呢?記得很早以前有人認為日本人是大秦方士徐福,以及那一船五百童男童女的後代,不過這個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考古證據無不顯示著日本的土地早在十萬年前就有人生活的痕跡。
  • 日本大和民族起源於古中國?日本學者列出有力證據,絕非胡亂猜測
    記得很早以前有人認為日本人是大秦方士徐福,以及那一船五百童男童女的後代,不過這個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考古證據無不顯示著日本的土地早在十萬年前就有人生活的痕跡。 不過,對於日本大和民族起源於古中國,日本學者埴原和郎列出有力證據,揭開了答案,表明這種說法絕非胡亂猜測。
  • 除了日本,哪個國家的「大和民族」人口最多,勢力最強?
    從民族成分來看,大和民族的比例為97.7%,處於絕對多數地位。因此,一般認為日本是單一民族的國家。不過,日本還有1.5%的琉球族、0.7%的華人、0.4%的朝鮮人,以及0.2%的阿伊努族。在古代,日本有很多小國家。
  • 除了日本,哪個國家的「大和民族」數量最多,勢力最強?
    日本位於東亞地區,是一個擁有6800多個島嶼的群島國家,面積約為37.8萬平方公裡。根據2020年的數據,日本的人口總數達到1億2千萬,是除了美國以外,人口數量最多的發達國家。 從民族成分來看,大和民族的比例為97.7%,處於絕對多數地位。因此,一般認為日本是單一民族的國家。
  • 傳承日本民族精神的櫻花,前世飽含中國梅花的影子
    四月,正好是春天,粉白色的櫻花柔美而熱烈,生當自枝頭迎風燦漫,死當歸於大地凋零寂靜,不卑不媚,於清秀質樸中懷抱勤勞、智慧與勇敢,被日本人奉為「武士」,奉為「精神」。「欲問大和魂,朝陽底下看山櫻」,然而在很久以前,日本的這朵精神之花,是開放在中國梅花的剪影中。
  • 500年後,大和民族或將消失
    最近,一向高度關注低婚少子問題的大和民族又有了新的激勵舉措: 自2021財政年度(Fiscal Year)起,新婚夫婦雙方皆39歲以下,家庭年收入低於540萬日元(近35萬人民幣)就可以申請上限為近4萬人民幣的生活補貼。
  • 明明是一個民族,後來被異化成妖怪,日本歷史上的「土蜘蛛」
    日本是島國,所以大家很容易誤解,這個島國一直就是個整體,發展出了大和民族。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日本其實也挺大的,大和民族的主體部分一開始也是僅限於西南一帶,然後後來東徵西討才控制住了日本列島越來越大的地盤。而且,日本也不是我們想像的一樣一直是個整體,日本列島其實是被各種山地分割地支離破碎,一直到明治維新之後才有真正意義上的集權。
  • 日本人的祖先起源不同,血統不同,為何都稱為「大和民族」?
    前言:現在很多人都想了解清楚日本人起源到底在哪裡,真的是秦朝徐福帶去的遺民嗎?從現代的日本的基因圖譜留下的證據來看,日本人的血統很複雜,可以看出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那麼為什麼現代日本人都是大和民族呢?
  • 中緬邊境的「紋面族」,如今面臨失傳,專家建議:保留住民族特色
    其中人口超過一億的有七個,包括漢族,印度斯坦,美利堅,俄羅斯,孟加拉,大和和巴西民族,而就是這些民族造就了世界的精彩,因為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人文風俗,這才會推動旅遊如此迅猛的發展。但關於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否該繼承也並非就是絕對,因為有些文化可能和如今的社會背道而馳,所以是不是需要保留值得商榷,就比如這個民族的文化就是如此。
  • 為什麼大和民族/韓民族就有傳統服裝,我們漢民族就沒有?
    為什麼大和民族/韓民族就有傳統服裝,我們漢代族就沒有? 是我們漢代人不配有(天生低劣於大和民族/韓民族),還是我們比較特殊(天生優於大和民族/韓民族,又或者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追求世界人民大團結?)不需要有?我們漢代年年高考讓分,承受各種不平等政策和外國人優待政策就算了, 穿個衣服還要被你們嘲笑為「皇帝的新衣」?
  • 動漫壁紙,日本動漫與日本民族精神
    本章主要探討了日本動漫對民族精神與價值觀的藝術再現,對此進行的研究是以對日本民族文化的研究為基礎展開的。關於日本的民族精神和價值觀,研究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經典之作如:《武士道》、《菊花與刀》、《日本論》、《日本人》、《日本城市生活》、《失敗者的高貴》、《日本精神》等等有諸多論述。
  • 中國失傳的古代樂器系列(一),築,尺八,箜篌
    公元1249年,日本覺心和尚到中國杭州護國仁王禪寺修習,與張伯的後人張參為同門。一天,覺心和尚聽到張參吹奏「虛鐸」,立即被那空靈美妙的音色所吸引,於是虛心向張參求教,張參盡相傳授。五年後,覺心將尺八和「虛鐸」曲譜帶回日本,創立普化宗,傳授技藝。他將尺八吹奏融入修禪,稱為吹禪,普化宗尺八成為日本眾多尺八的最重要流派。
  • 我國有俄羅斯族和蒙古族,為何沒有日本的大和民族?
    這些民族以前都有自己的歷史,可是在後來的發展中,他們都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一起共同繁榮。可是讓人感覺到意外的是,現在我國大陸上還有很多的日本人,這群人為什麼沒有形成民族?或者說為什麼沒有被我們給認可?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資料上面的記載,對於日本這個地方來說,土生土長的人基本上已經消失完畢了,在很多年以前,外來的人遷移到這裡,並且形成了一個國家,這群外來戶和土著人民相互的融合,最後才形成了現在的大和,這些人也可以稱得上是日本現代民族的祖先。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國家的人還沒有侵略的野心,他們只是我國的附屬國,連名字都不太好聽,翻譯過來就是矮小的民族。那麼為什麼會叫大和呢?
  • 海賊王中的大和就是尾田榮一郎先生的理想日本國
    現在來具體說一下「大和」: 一、大和身子是凱多的兒子——很明顯,大和二字是日本的精神代表,大和民族就是日本的精神,尾田直接用上了大和這個名字,說明海賊王中的大和代表著新日本——按照現在鬼島的地理位置來算,就是下圖沙俄佔領著的我們中國大清的國土+日本本島,日本一直想要一個海權和陸權雙向發展的海陸雙元大國,這樣退可以有大陸叢深
  • 日本神話的發展脈絡:大和民族3大神話系統融合和神祇的演變
    日本神話的發展脈絡:大和民族3大神話系統融合和神祇的演變日本人公元3世紀建立大和國,就有「大和民族」之稱;多信封神道教和佛教,日本神話是古代日本的神話、佛教神話(也納入了道教成分)以及在其基礎上萌生的、晚近民間神話等體系的總和。
  • 日本飲食中的旨文化,甜酸苦鹹四味外,大和民族才知道的第五味
    壽司、刺身、拉麵、鍋物、炸物,日本飲食文化雖然包羅萬有,但只需了解三個字,已可以看懂和食。和食,即大和民族的飲食,這個叫法帶有傳統色彩,也側重文化內涵。那麼,和食有什麼特點呢?三字以蔽之:生、旨、旬。【日本飲食文化】生:大和民族愛生吃,刺身也許是唐朝味道?
  • 三味線——這件在中國本土失傳的樂器,如今卻成了日本國粹
    一、三味線的起源說三味線是日本最具民族代表性的傳統樂器,恐怕沒有人會反對,尺八和薩摩琵琶亦不能出其右。三味線遍布日本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深入其民族性格最深處。上到貴族宴樂雅玩,下到鄉民集會遊樂,中到藝術家描摹創作,處處可見三味線的身影。
  • 這種宋代的瓷器成了日本國寶,可我們自己家卻失傳了
    建盞不但成為了貢品,還流傳海外,在日本和韓國都非常重視,備受歡迎,在日本也有個專用名字叫"天目釉",據說是被譽為日本茶祖的榮西禪師從浙江天目山帶到日本的而得名。南宋以後,天目釉的製作方法失傳,加上戰亂,天目釉在中國國內漸漸消聲滅跡——不是說完全沒有傳世的了,而是無人問津,乃至近於消失狀態。
  • 中日同宗、大和民族源於中國可信嗎?現代科學也不能給出答案
    徐福轉念一想,認為他說得有理,便帶著這些人以及此次帶來的物資準備紮根,而他的紮根之處就是現在的日本。日本人的祖先可能為徐福而後便有了兩種說法,有人認為,當年徐福帶著這些人在此生活,這些人繁衍生息,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名族,也就是現在的日本大和民族,現在的日本人裡也有不少人承認祖先是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