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醒:
本文可能不是一篇適合所有人種草的評測,但如果你跟我一樣屬於肥頭大耳,並且是還戴了眼鏡的老胖子,更關鍵的是你對電腦遊戲音質方面有很高要求卻每每入手一款耳機就腦殼兒疼的話,可以繼續往下看。
【入手理由】
羅技G533,是的沒錯,一款2017年就上市了的遊戲耳機,3年過去但依然在售狀態,現在不少品牌為了抓人眼球,推出的都是些「網紅耳機」,一開始或許鮮亮奪目,但很快就壽終正寢了,講真,遊戲耳機品類能堅持賣這麼久的並不多見。我入手它的主要原因就是佩戴真是炒雞炒雞炒雞舒服!當然啦,15米無線、無延遲、DTS認證這些也都是它的亮點,總而言之一句話:這貨用起來太TM方便了!
【開箱和產品細節】
包裝看起來比較普通吧,沒什麼可說的,到手就是這麼個大箱子。可能有很多小夥伴會問我為什麼不選擇更高端一點的G633、G933。對不起,那些什麼RGB、支持PS4之類的功能我還真用不上......,遊戲耳機最重要的不是功能有多豐富,而是適不適合自己。前面我就講到過了,G533最吸引到我的就是無敵舒服的佩戴,其他功能全是浮雲~。為了找尋佩戴舒服的遊戲耳機,我真的走了太多彎路,以前吧用的都是一兩百塊的耳機,這款是我迄今為止入手最貴的了,但我覺得值,值透嘞!
盒子裡的物品:羅技G533無線耳機、無線適配器、電源線,還有說明書。
線纜好長呀!試了一下接到電腦上,耳機裡能聽到系統聲音(比如調音量),但是播放音樂電影什麼的還是從音箱裡發聲的,可能是我沒設置好?知道有線模式咋用的朋友求告知,謝謝~。
好長的無線適配器!跟優盤差不多了,不過撕掉了外膜,這質感很棒,甚至還有一個圓圓的橡膠貼片,插拔的時候手指放在此處操作會更舒服,這種細節上的設計,羅技G做的不錯。
耳機外形看起來肌肉感十足,也就是很結實,顏值樸實,就好像肌肉男一樣......重量控制在350克,我覺得還行吧,全黑色比較低調,沒有RGB,適合低調不喜歡光汙染的玩家。
這麥克風絕對要給個好評,平時可以收回到耳機上的凹槽裡,隱秘性比較好的!麥克風展開就會自動啟動(耳機裡會發出滴的一聲),全自動化?!麥克風外觀細節上也有不少可點之處,比如展開後還能拉伸出來,契合點還有螺紋金屬圈做點綴。
羅技G533的耳機罩面板採用了鏡面設計,與其他部位的磨砂質感形成鮮明的對比。好處是提升了視覺質感,壞處是非常容易沾染指紋,像這樣採用鏡面設計的部位其實在羅技G533身上還有多處,比如耳機外殼靠近海綿墊的一圈、麥克風咪頭外殼內側以及頭梁轉軸的內側LR標誌上都有。
耳機上的開關全部集中在左側單元靠後、下方的位置,像我這種習慣左手操作的用戶來說還是挺方便的。這裡有電源開關、G麥克風靜音(這顆功能鍵也可自定義)、音量滾輪、充電接口。需要注意的是音量滾輪的步進是2哦(win10下的測試),每轉動一下,耳機裡會發出滴的一聲,滾輪手感不錯,阻尼感比較低,滾動的時候可以聽到裡邊嘎達嘎達的聲音。
海綿墊能否拆卸,這對於一款耳機來說實在太重要了。任何一個耳機,最容易弄髒的部位就是這裡,同時也是損耗速度最快的地方。羅技G533的耳罩能拆下來,用久了可以拿來清洗一下繼續使用,或者購買新的耳罩給換上。某寶上有許多店家在賣耳罩的,15元一對,更換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羅技G533的頭梁同樣是磨砂材質,設計比較低調,側邊隱約印著G533字樣,頂部印著G logo。
【羅技G533圖賞】
我的鍵盤和耳機現在都是無線的,接下來打算把滑鼠也換成無線型的,這樣桌面看上去會簡潔許多,滑鼠希望大家給推薦一款啊,不求花裡胡哨,只求無線和好用~。
【佩戴舒適度】
前文我就重點提到過這耳機的佩戴是很舒服的。作為一款遊戲耳機,是否能讓人堅持長期佩戴顯得十分重要,比如打個英雄聯盟動不動就是4,50分鐘甚至有的遊戲要堅持幾個小時,如果戴了一會兒就出現腦殼疼的情況,我想誰都受不了的!我是個老胖子,頭大,耳朵也大,首先這款耳機不會有明顯的夾頭感,耳罩剛好能完整罩住我的整個耳朵,海綿墊上的網狀布料透氣性良好,所以戴久了也不會有什麼異樣感,這能讓我十分專注於遊戲,長期佩戴也不會覺得累。無線耳機最大的特點在於徹底擺脫線材束縛,用完的耳機隨便放哪兒都行。佩戴在頭上時,人身也比較自由,15米無線距離,就算帶著它上WC也沒毛病哈......!
【Logitech G HUB應用淺析】
對於這款耳機的驅動程序,咱不是資深高玩,有些功能甚至不太懂得如何使用,所以說實話其實我很少會去用它,只有在看電影的時候偶爾會進去切換一下聲道。這裡簡單做個展示好了。
在音效中,可以選擇環繞聲打開或者關閉,其中更相信的選項還包括了DTS、FPS和自然房間三種音效,另外還有關於DTS SUPER STEREO模式的切換,我的理解是對聲場橫向/縱向的突出表達切換功能。環繞聲平時我只有在遊戲或者看劇的時候會開啟。
另外這裡還有一個降噪開關,羅技G533不支持降噪的,所以該功能對羅技G533無效。
在均衡器裡,已經預設了7種音效,另外還支持增加自定義的音效,自定義個數未知,反正我設了12個還能繼續增加......。
【遊戲以及各種娛樂場景下的體驗】
遊戲方面暫時只測了三個分別是:《英雄聯盟》、《怕鬼》和《戰地5》,其中《英雄聯盟》不推薦開啟DTS模式,另外兩個遊戲開啟DTS後臨場感吊炸天,特別是臺灣民俗恐怖遊戲《怕鬼》,特麼玩兒了10分鐘直接放棄,音效太可怕了,各種聲音可以說是完全包裹著你的耳朵,沉浸感十足,有些突如其來的恐怖鏡頭會讓你不經意捂住雙眼......,DTS多聲道音效跟普通未經認證過的虛擬多聲道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DTS技術呈現下的各種聲音細節都顯得十分細膩,不會有那種粗枝大葉的粗糙感,並且對於各種大場面下的聲音包圍感和方向性有明顯的提升作用。羅技G533本身的聲音風格是有些偏暖色的,聲音的密度比較高,打開DTS的聲場明顯有增強,並且一點都不會有虛假的空間感,逼真度可見一斑。而對於這類恐怖型遊戲,如果你是個膽小鬼,個人不建議你嘗試用它來玩兒遊戲,因為晚上會做噩夢......。
在《戰地5》當中,DTS對於烘託戰場激烈的槍戰場面簡直絕了!用著耳機玩兒這類FPS遊戲,它會立刻把你帶入到畫面場景中去,緊迫感油然而生。對於場景中各種槍炮聲、隊友吶喊聲、腳步聲的判斷也能明顯從耳機當中判斷出來,當然,作為一款遊戲耳機,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即便一百塊錢的遊戲耳機也能做到。不過,羅技G533自然是要比百元耳機更勝一籌的,勝點就在於聲音還原和細膩呈現這兩個方面,無論爆炸還是人聲反饋,它都不會存在高頻刺耳,低頻炸毛的現象,對於這些線條細節前後末端的處理,羅技G533算是相當柔和,不會搶鏡到令人髮指的層次。
觀影方面,如果你喜歡看藍光原盤,特別是一些DTS認證過的視頻文檔,那麼開啟DTS功能可以說在聲音表達上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羅技G533這款耳機的低頻下潛其實只能算是適中略偏多那麼一點點,所以在影視片裡,低頻的烘託還是比較到位的,加上整體偏暖色調的調音風格,帶給我的影片敘事感和場景沉浸感會十分顯著。比如原文件名為Doctor.Sleep.2019.THEATRICAL.2160p.BluRay.x264.8bit.SDR.DTS-HD.MA.TrueHD.7.1.Atmos-SWTYBLZ(《睡夢醫生》)影片,如果用傳統的2.0 HiFi箱子,較薄的聲底和一般的低頻下潛就不容易帶來隨影而動的緊張刺激度,但是G533完全可以做到,這是一個恐怖片,如果你手頭有這款耳機,一定要試一試它的DTS音效......。
如果是早幾年前的遊戲耳機,如果拿來聽歌簡直就是折磨,即便是放到現在,許多遊戲耳機為了突出聽聲辨位的功能而忽視了娛樂上的多元化應用,所以很多用戶手中會持有多個耳機,一個用來打遊戲,一個用來聽歌,一個用來看劇。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這沒錯,但是對於大多數遊戲愛好者來說,咱不是專業電競選手,更多的娛樂方式當然希望能在同一個耳機上得到良好的體驗,這樣購買成本就會降低了呢!
羅技G533其實是一款綜合實力很能打的耳機,看劇、打遊戲它都可以。聽歌也不差!其實如果稍微了解一點HiFi常識的燒友都知道,所謂的聽聲辨位其實就是耳機特性當中的聲場和辨析度比較強罷了,但矛盾點在於聲場擴大,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中頻變凹。在我看來羅技G533其實運用了獨特的調音手段,在聲場和中頻段位做了個均衡的選擇。所以當環繞聲關閉後,聲場會變小,同時中頻也更凝聚了。羅技G533用來聽歌時,聲音還是比較準確的,沒有出現山洞音的情況,凝實度可圈可點,雖然對於線條邊緣的刻畫稍微糊了點,動態也平實了一些,但偏暖的調音還是給它在範流行音樂的表達上扳回一城,SO,用它來聽聽QQ音樂、網易音樂等網際網路上的流媒體音樂,表現還是蠻不錯的。
【總結】
3年前的老款耳機,顯然放到現在還是很能打,雖然沒有RGB,鏡面元素過多容易弄髒機身,用的還是過了時的Micro USB充電口,但無論佩戴方面的人體工學還是聲音的綜合表現力上都依然出色。最關鍵的是:羅技G533對於咱們這些肥頭大耳的老胖子太友好了,長期佩戴也不會有腦瓜疼的感覺,適合長時間使用。
剛去京東看了一下目前這個價位已經很值得啦,不過618如果有福利價就更好啦,推薦喜歡的朋友先加入購物車,囤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