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不要盲目追熱點,如果你看準了,出手了,就只需要等待,因為如果你對了,時間作為裁判,他站在你這邊。——長鋏】
8月13日晚七點,巴比特&比原鏈創始人長鋏作客幣看【大咖來了】,圍繞著「Dex群雄並起,MOV何以突圍」主題AMA做了相關分享,Dex未來可能超越中心化交易平臺嘛?針對現在天價Gas費,Layer2為何能成為DEX的主戰場?接下來MOV的發展規劃有哪些?Defi當紅炸子雞「流動性挖礦」到底還能火多久?本文將帶你窺探Defi熱潮下,踏實做事的比原鏈團隊未來發展方向。以下是AMA精選,內容略有刪減。
1、DEX的規模有可能接近甚至超越各大中心化交易平臺嗎?
答:DEX的規模可能永遠也不會超過CEX,這是由交易效率與成本決定了的,最近規模猛增與流動性挖礦的激勵密切相關,激勵一過,熱度與交易量可能下迅速下降。
業界存在一種誤解,以為DEX會取代CEX,但我個人認為它們更多是補充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比如有些DEX,比如BancorV2推出了基於預言機的避免無常損失的AMM,預言機就需要CEX或其它交易所的外部價格。同樣,CEX也需要DEX, 比如CEX的合約產品,如果是使用的是DEX的外部價格的話,那麼數據就是可驗證的,也就沒有那麼多關於中心化黑箱的非議。
2、MOV現在的用戶體量怎麼樣?在市場是什麼水平呢?
答:目前MOV的每日活躍用戶大約是1000左右,相較於CEX當然不值一提,但在DEX中排名居於前五 。
我們有信心在未來幾個月把用戶量做到DEX 前三,因為Layer2的效率優勢,同時隨著MOV跨鏈的體驗完善,聯邦節點完成冷錢包部署,跨鏈資產規模的擴大,尤其是最近我們推出了網頁版,使得那些不喜歡下載錢包的用戶也可以方便的通過Metamask跨鏈,使用MOV。
3、您之前說過,DeFi遲早都要轉到「鏈下擴容」方案Layer2上,為何說Layer2將是DEX的主戰場呢?MOV是基於比原鏈Bystack主側鏈架構的下一代去中心跨鏈Layer2價值交換協議,在這塊MOV有哪些獨特優勢呢?
答:現在跨鏈是熱點,很多公鏈都會做跨鏈。MOV當然有自己獨特的一面。
首先是主側跨一體,我們一開始在頂層設計上就是有跨鏈的一環,可以說跨鏈是比原的原生應用。所以跨鏈非常順滑,第三方錢包可以很方便的支持MOV跨鏈。其次我們的側鏈是DPoS+BBFT共識機制,極限TPS2萬以上,完全可以滿足DeFi的性能要求。同時,我們的共識節點是與預言機節點一體的,將來會推進鏈下數據聚合與鏈上治理於一體的預言機模型。採用鏈下數據聚合的方式後,對預言機的使用受鏈的性能限制就會變得很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外,採用預言機的鏈上治理方式,以解決定責問題,即一旦真的發生錯誤,能夠給有完善的定責與賠付。最後,MOV針對DeFi協議統一設計,標準化定義交易、借貸、合成資產三個賽道協議,以避免協議間的衝突與標準不統一的問題。
4、最近比原鏈MOV將推出超導V2,這對MOV會帶來什麼變化,以及對MOV有何重大意義呢?
答:超導V1是針對穩定幣互兌場景的,超導V2則將CFMM(常數函數做市商)思想推廣到了其它主流幣、創新幣與穩定幣之間的兌換,應用場景更廣闊。尤其是V2將無限網格策略引入到CFMM之中,使得流動性提供者(LP)有可能會因策略的成功,而避免無償損失,甚至獲得因資產組合升值帶來的阿爾法收益。
在一個牛熊周期裡,超導 V2使得 LP 能夠在牛市區間多「套現」 BTC,並在轉熊之後能夠留守住所「套現」的增值收益,同理在熊市區間,使 LP 可以多「抄底」 BTC,並在轉牛之後能夠留守住這些低位 BTC,等待以後高點再次「套現」,獲得財富增值。如圖所示,超導 V2 與 Uniswap 在每個階段結束時各自幫助 LP 獲得的總財富價值對比,在前 幾個階段 V2 處於劣勢,在後面階段,憑藉對牛熊周期的準確判斷,V2 總財富價值大幅度超過 Uniswap, LP 獲得手續費之外的超額收益。
我認為,業界對AMM(程序化做市商)或CFMM(常數函數做市商)理解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價格發現,以Uniswap為代表的恆定乘積做市商項目,適用初次發行的新興token。(2)用錢(交易磨損)買時間(流動性),以Bancor V2模式為代表。交易者用手續費換取流動性,LP則獲得手續費,同時通過預言機使得流動性池資產與外部價格保持一致,以避免無常損失。但是由於預言機的不確定性,Bancor V2模式還沒有得到市場的驗證。(3)資產組合,以MOV超導V2為代表,把流動性池視為一種資產組合,同時資產組合在市場中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交易策略(在V2中表現為分段函數),LP相當於該資產組合的投資者,如果策略成功,LP不僅獲得交易手續費的回報,不僅沒有無常損失,還會獲得投資組合的升值所帶來的超額收益。當然,策略失敗也會帶來無常損失。
5、比原MOV相較於以太坊DeFi有什麼短板嗎?如果有的話,怎麼彌補?
答:有些朋友可能會問,你講了這麼多MOV的優勢,可為什麼活躍用戶的增長不明顯,大部分DeFi用戶還是在以太坊上。其實除了剛才說的跨鏈的阻力,MOV還需要完善更多環節,實現三通:通水、通電、通氣。
通水是擴大跨鏈資產的數量與規模,現在MOV上跨鏈資產的規模還是千萬級,支持token種類也不多,接下我們可能會支持萊特幣、BCH等主流token以及波卡等新興幣。另外,隨著我們聯邦節點完成門限多籤方案的部署,跨鏈資產規模應該會上升一個數量級。
通電是引入更多穩定幣資產,隨著超導V1交易規模的上升,我們逐漸成為DAI、USDT、USDC的前四DEX,我們可能會與穩定幣資產發行方合作,在比原鏈上發原生穩定幣。
通氣是把鏈上手續費降低到最低,目前以太坊上手續費已經佔到礦工收入的一半,目前以太坊網絡的平均gas價已升至275 Gwei,一筆erc 20代幣交易的手續費已超過100元,而複雜的交易甚至要花上四位數,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前面也講了,在MOV上GAS費幾乎為零,所有DeFi項目方與用戶,都可以享受交易成本下降所帶來的紅利。
6、基於以太坊創建的DEX普遍面臨著Gas較高的問題,MOV是怎麼解決手續費相關問題?
答:MOV是運行Layer2上,Layer2 共識激勵是由基金會每季度付給所有共識節點,相當於基金會墊付了側鏈的Gas費,所以交易成本幾乎為零。我相信,只要用戶克服了跨鏈的阻力,MOV上交易的體驗會有非常大的競爭力優勢。
7、比原鏈除了在MOV上繼續發力,接下來會有其他的動作和計劃嗎?
答:由於我們是主側跨一體架構,那麼,DeFi對於其他鏈可能是一個維度的事,但對我們來說是三個維度的事情。
(1)側鏈。目前MOV上的協議創新主要是基於Layer2側鏈,下一步當然是繼續完善我們的協議簇,隨著超導V2的上線, 我們鏈上交易相關協議基本完成,但借貸等相關協議還待完成。
(2)主鏈。其實我們主鏈的DeFi創新也在同步進行。主側的分工很明確,側鏈負責資產交易,主鏈負責資產發行,這意味著我們主鏈DeFi協議主要是針對資產發行與合成的。我們計劃將資產發行(IDO)與資產合成(鑄幣)集成封裝成應用,使得外部開發者無需編寫複雜的智能合約,而只需要根據自己的項目需要,選擇相應的發行曲線(AMM、CFMM或聯合曲線),並設置相應參數就能完成資產發行。
(3)跨鏈,我們馬上將完成聯邦節點的部署,並支持更多主流幣的跨鏈。下一步,我們將支持交叉跨鏈,在以太坊上映射發行OFMF(比原鏈去中心化網關)所支持的資產。這意味著比原鏈和以太坊將共享部分經濟帶寬。
8、請問您如何看DeFi賽道接下來的演變及發展方向,以及看好DeFi賽道的哪些個板塊呢?
答:DeFi三個賽道,交易、借貸和資產構成三維空間,其實是並行發展,都有廣闊的前景。只是目前因為流動性挖礦,交易與借貸兩個賽道更吸引眼球,資產這個賽道相對比較平靜。
其實,資產發行與合成是相當有潛力的DeFi賽道,因為交易與借貸與中心化產品相比,只是多了去中心化,並沒有產品層面的大創新。但是資產發行與合成才是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因為它意味著資產上鏈,是未來區塊鏈落地的終極方案。首先是資產發行IDO(Initial DEX Offering),可以是目前流行的AMM模式,解決了流動性與價格捕獲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會有聯合曲線模式,還有以mesa為代表的拍賣模式,相較於過去的ICO有跨越式創新。其次是合成資產,第一個相對成功的合成資產就是DAI,未來會湧現越來越多的合成資產:合成黃金、合成股票等,甚至還會有集AMM與合成資產與一體的ETF資產,即一方面流動性池為交易提供流動性,另一方面流動性池本身就是一種資產組合ETF,用合約實現基金的自動再平衡,而無需基金經理的主動性介入。
9、長鋏在2011年就已經在布道比特幣,在幣圈沉浮多年,經歷了多輪行業牛熊轉換。可以給大家一些投資心得及建議嗎?
答: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不要盲目追熱點,如果你看準了,出手了,就只需要等待,因為如果你對了,時間作為裁判,他站在你這邊。
10、最後一個問題,近期行情回暖,出現了很多十倍幣百倍幣,您怎麼看這輪行情,以及接下來的走勢?
答:這波流動性挖礦的項目,我都不怎麼關注,也不看好。
流動性挖礦好比吃藥,藥過後又是一地雞毛,不具可持續性。相對而言,我更看好MakerDAO這種長期性項目。當然流動性挖礦也有其啟發意義,就是將token與DAO深度捆綁,實現價值捕獲。只是我不太認可目前流動性挖礦的經濟模型,因為這只是透支了未來,即時滿足投機性。沒有真正解決鏈上治理、鏈上價值分配的根本性問題。也許有更好的價值捕獲方式,比如聯合曲線發行、銷毀機制等。
「泡沫褪去,萬物歸真」,Defi很火,Defi還很弱,泡沫過後,還有誰能堅持最後,非常值得期待,比原鏈一開始就定位於資產上鏈,與Defi方向是無縫連接。MOV上線後,一直穩紮穩打的推進,到底未來比原鏈會不會成為Defi中的「國產公鏈之光」,讓我們拭目以待。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