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參與活動的洗車店到底有沒有責任?應該說完全沒有責任是很難的。
從洗車店的角度看,自己是受害者,但是從真正的受害者的角度看,洗車店恐怕難以逃脫責任。
因為所有的受害人都指向洗車店的「1元洗車」活動,都是參加了這家洗車店的優惠洗車活動,是店裡負責人和工作人員介紹推薦的「1元洗車」活動,店外還豎了活動詳情的易拉寶,也就是說,事實上是洗車店提供了活動的場地並進行了銷售活動,無形中是以自己的信譽向洗車人推薦了這個活動,也可以說是大家對洗車店的信任並最終造成了事實上的損失。
雖然洗車店負責人認為,自己也是受害者。但是,洗車店同意了要搞「1元洗車」的活動,並按照約定每有一位用戶參加活動獲得40元的回報,並最終收取了190客戶參加活動的7600元回報,同時提供了其登記的參加活動用戶信息,這是造成詐騙活動成功的重要前提。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場所有提供合法安全的銷售服務的責任,即保障顧客人身和財產的基本安全,洗車店作為該活動的組織者,應當盡到合理審核義務,由於其未盡義務,洩露了用戶銀行卡信息,對受害者的損害結果存在過錯,應該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
因此,雖然洗車店是受害者,但同時洗車店確實也存在較大的過錯。如果沒有抓到嫌疑人或者嫌疑人無法賠償的情況下,洗車店經營者應該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第三,最後我們再看看所有的受害人及銀行卡被盜刷的損失人到底有沒有責任?是否就完全無辜呢?事實上也不完全的。
只要出現銀行卡、信用卡被盜刷的行為,人們往往都會義憤填膺地指責銀行,認為銀行沒有達到保障存款資金安全的責任。但同樣重要的是,銀行卡持有人和存款人同樣要承擔存款安全的責任,只有在自己完全沒有過錯的前提下,才能由銀行承擔損失責任。如果銀行卡持有人或者存款人自身存在過錯,那麼,就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從這一事件本身看,銀行卡持有人仍然是有一定的過錯的。
一是貪圖小便宜參加了所謂的「1元洗車」活動。如果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很多詐騙活動都是以各種各樣的小恩小惠和利益誘惑的方式實現的,不要被小利益誘惑是防止詐騙的第一重要因素。但這一點雖然大家都知道,但往往仍然受到誘惑而上當受騙。只是為了佔34元錢一次洗車的便宜,就損失了幾千元甚至幾萬元,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二是沒有保管好自己的信息。保管好自己的信息是確保存款安全的最重要因素。這次事件的多位銀行卡被盜刷的用戶都表示,在這家洗車店參加「1元洗車」活動時,不但刷了自己的銀行卡,還配合店內工作人員留下了姓名、手機號、車牌號等信息。因此,四川省反詐騙中心提醒您,請妥善保管自己的銀行卡及個人信息,任何優惠活動請以專業機構官宣發布為準,謹防上當受騙。
防止和預防各種詐騙活動,特別是對銀行卡的盜刷犯罪行為進行預防和打擊,除了職能部門嚴厲打擊以外,銀行卡持有人保管好自己的信息、銀行加強技術和管理防範措施、商家提高各種詐騙的防範意識都是重要的因素。(麒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