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秒速五釐米》:距離之美,折射出對情感的抉擇與成長哲思

2020-12-09 未果探尋

新海誠被稱為「動畫界的王家衛」,他慣常將客觀色彩與主觀色彩相融合,來勾勒出唯美畫面,重現生活中的場景與片段,這樣的影片從很多的角度來解讀才能看懂多層寓意。我就將以《秒速五釐米》為例進行多角度的闡釋。

《秒速5釐米》是新海誠創作的一部寫實動畫,於2007年3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動畫以少年貴樹為故事軸心而展開連續3個獨立故事的動畫短篇。時代背景從1990年代至現代的日本,通過貴樹的人生展現東京以及其他地區的變遷。該影片在第1屆亞太電影大獎中獲得最佳動畫片,豆瓣分8.3分。

這部影片不僅講的是貴樹與明理的相遇、相知、分別與重逢,還講了貴樹與明理長大後內心的種種彷徨。那麼離開到底是為了更好的相遇,還是為了產生更大的距離,長大後的重逢能否換來屬於彼此的幸福?影片最終給出了我們相應的答案。

在我看來,貴樹與明理的相遇與分開是自身無法選擇開始與結果,後面折射出的寂寞與彷徨,最後到兩人隔著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再次相遇,也只能擦肩而過,帶給了我們更為重要的哲思和意義。

如果僅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是無法體會到這部電影的真正魅力的。因此,本文將從「創作方式、色彩運用、主題呈現」這三個層面進行深度解讀。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我也會著重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一些影片故事之外的對人生抉擇與「距離之美」的延展與思考。

01、敘事結構:章節式結構、不同時間階段的切換,巧妙擴充了電影的信息量,使劇情的呈現更加豐富與飽滿

《秒速五釐米》這部影片融入了青春、花見、相遇、錯過等元素,導演用自己唯美的風格,通過章節式櫻花抄篇、太空人篇、秒速五釐米篇的敘述,將貴樹的成長經歷娓娓道來。

導演對於影片的構建,無疑是出色的, 他採取的是主人公從「小學初中、高中、工作」的成長時間順序敘事方式,使故事的講述更加有趣,在不同的時間段中夾雜些許懸念,使觀眾不知不覺間被帶進故事裡去,達到了以一種獨特的敘述效果。這種獨特的創作手法,我們可以從影片中很多細節看出來:

①櫻花抄篇,表面看上去是一個單獨且完整的故事,但許多情節為後續故事埋下伏筆,使觀眾更有代入感,產生情感共鳴。

電影開頭,明裡告訴貴樹,櫻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鐘五釐米,緊接著時間一轉就從小學直接進入了初中生活。貴樹想辦法用自己的方式縮短他與明理的空間距離,因為他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明理的感情。

兩人雖然因為家庭原因,在不同地方上初中,但是彼此還互相寫信聯繫著,最終當貴樹下定決心在再次搬家之前獨自去搭乘列車看望明裡時,然而就在約定好的那天,大雪紛飛,交通受到嚴重影響,列車持續晚點,而貴樹心裡焦急萬分卻無能為力,內心期盼明裡早點回家但也有一絲絲期望明裡會一直等待他到達。

原本兩人約定好七點半,最後十一點多才到達,明裡也成功等到了貴樹。而這場溫馨而又令人期待的邂逅也是他們兩人最後的見面,陰差陽錯,彼此都沒有將信封自己真正的心意交給對方,但實際上兩人內心彼此都互相知曉了。

在我看來,櫻花抄篇的敘述,為影片交代了背景,不僅為下文以花苗的敘事視角,和貴樹視角下的心理呈現埋下伏筆。設置下文花苗對貴樹的暗戀,貴樹對其感情的不理解,而花苗不了解貴樹的過去,推動貴樹仍對明理念念不忘的心境,表面看似平靜而內心卻充滿寂寞與孤獨的情節發展,更好地理解影片所傳達出來的關於空間距離與人性抉擇的思考。

②太空人篇:花苗無法衝破心靈距離,只能選擇默默祝福

時間一轉,貴樹即將結束高中生活,由於搬了家,離明理越來越遠,以為這輩子再也無法相見,便再也沒有和明理聯繫過。貴樹的視角下,他一邊守護著心裡最初的美好,一邊在遙遠的距離下掙扎彷徨,花苗的出現替代不了明裡,填補不了內心的空洞。

雖然貴樹一直保存著寫給明裡郵件的習慣,一遍遍在手機上打著永遠不會發出去的信息,但是卻不能改變什麼,在現實的距離下讓彼此之間產生了極大的陌生感和疏離感,只能偶爾獨自一人遙望遠方以慰藉自己。

在花苗的視角下,我們看到暗戀貴樹卻一直遲遲羞於開口。在選擇即將表白的那一天,那一刻,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永遠也無法達到遠野內心的位置,因為那個位置早已被人佔據。在這時候,花苗明白了自己與貴樹心與心的距離有多遠,從而只能選擇默默祝福貴樹。

在這樣的敘事結構下,導演摒棄了用痴狂的人物行為來變現,只是選擇用最單調且唯美的場景去打動觀眾,觸動每個人的心弦。我想這正是這部電影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的故事得以清晰呈現,讓這部電影的劇情更加耐人尋味,吸引人們去尋找貴樹與明理之所以漸行漸遠的根源。

③秒速五釐米篇:當時間距離與空間距離同時增加,兩人的情感完全被阻隔,想要擁有卻無力彌補的遺憾,只能以笑來表對自我的嘲諷

成為上班族的貴樹日復一日地過著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女友也面臨著分手。而明理也已即將嫁人。其實如果只是排解寂寞,誰都可以取代。東京在雪中的繁華街道不息華燈,與最初雪裡灼灼的櫻花導演,通過冷暖色調的對比描繪出了貴樹內心的空虛感,即物之哀。貴樹是多麼期望能夠再次遇到明裡,但是現實卻如此殘酷。一切都回不去了,時光漸行漸遠,兩人背道而馳。

或許是緣分使然,兩人竟默契地走上街頭,在小時候曾經走過的那條小道上再次相遇了。短短幾秒,兩人停下腳步回頭相望,看得出來,他們即使無法在一起也思念著對方。火車的從兩人面前經過,像是預示著他們之間的層層阻礙。最後當火車開走後,貴樹發現明理已經不在那裡了,自己明明可以再次靠近明理,卻發現明理已經離開。

貴樹那淡淡一笑裡,有放下、有釋然、更多的是想要抓住什麼卻又無能為力的對自己的嘲諷。從此以後,他要正真開始沒有明理的新生活了。

直至最後在列車軌道旁,貴樹與一名女子擦肩而過,兩輛列車行駛過來使得雙方無法看清彼此,而此時貴樹站在對面等待列車過往,期待與女子對視,結果大失所望,女子消失在視野之中。其實明理不是忘了貴樹,她只是提前退出,知曉他們早就輸給了距離,輸給了時間。

在我看來,飽含遺憾錯過的劇情呈現,讓觀影者沉浸在導演營造的故事中,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在很多人心中留下傷感痕跡的原因。總的來說,影片通過貴樹不同的年齡階段,向我們展示了貴樹與明理在時間空間上對於情感的不同抉擇,增加了電影故事的飽滿度和層次感。

02、色彩運用:畫面色彩整理細膩唯美,精準地還原了人物內心情感狀態,同時也烘託出了影片悲劇的基調

《秒速五釐米》作為一部以青春情感為底色的文藝影片,它的魅力還在於不同場景與不同情節下,導演對於色彩的運用。在這部以情感為載體的電影中,導演正是利用不同色彩的變化以體現它的基調,出色地傳達了主人公之間的細微感情。以色彩的不同搭配與不斷變化,來烘託整體氛圍的距離之美。

①利用寫實的色彩基礎,拉近觀眾與影片中人物的距離

影片中引用了大量的實景,新海誠和宮崎駿的充滿童話色彩的風格是完全不同的。影片中描繪的真實的藍天、白雲、高樓、電車等都是司空見慣的景色,塑造了一種不脫離現實的寫實風格。

導演客觀地用貼近現實的色彩來繪製這些景物,同時對這些景物進行加工潤色,這是新海誠利用了寫實性的色彩去駕馭實景,先讓實景變成「畫」這不僅拉進了觀眾與影片中主人公的距離,也增加了影片的親切感。

②影片色彩與光影虛實結合,主觀與客觀相融合,增加代入感的同時,為影片的唯美風格加分

單單是把漂亮的景色畫下來是遠遠不夠的,新海誠作為一位動畫師,需要把畫進行藝術的加工,在對畫的加工的過程中,體現了他對主觀的色彩把控。

在影片的實地取景中,導演在收集素材時,拿到的照片是一片翠綠的樹林,但影片中綠樹變成了飄落的櫻花,車輛被渲染得更顯深藍,遠處被渲染成紫色,有著鮮明的冷暖對比,從而營造出唯美動人的氛圍。原本雜亂無章的現實景色,被統一成了色彩鮮明的畫面。這就是新海誠將主觀的調劑和寫實景色結合後的效果,這樣的虛實結合,讓影片既不缺乏真實感,又把景色畫得比現實更具魅力。

影片中導演用現實世界中所需景物的色彩作為基調,再加入各種主觀的調整與潤色,以達到風格寫實的目的,表現出的情調與感情卻和現實世界的觀感截然不同的效果,做到了讓畫比景色更美的觀感,增加了觀眾對影片的代入感。

03、電影主題呈現:拋開文藝傷感的故事外衣,導演想表達的是對於人生抉擇及純粹的情感之美的雙重思考

影片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導演圍繞貴樹對明理的情感,故事從小學初中時期、到高中時期再到工作時期,通過貴樹不同的年齡階段和富有張力的故事情節,彰顯電影隱藏的深刻含義。

貴樹和明理兩人對情感的不同看法,做出了不同的抉擇。兩人的距離從單純的空間距離增加了時間距離,最後變成心與心之間無法逾越的距離。在第三部分,我就分為兩點談談電影對主題呈現。

①情感的抉擇:貴樹和明理兩人對情感的不同看法,做出不同的抉擇,導致了不同的後果

明明說好是三年,可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就快十年了!下一個十年,願能在日本乘一輛由南至北的電車,一路上櫻花盛開。

影片開始沒多久,兩人就即將分開,一年後見面不到一天又迅速分開了。在這過程中,貴樹不停轉學不停離開,離開了所在的公司。貴樹一直「活在過去」,明理早已展望未來。時間的流逝也暗藏在主人公的成長,一切美好的東西不復存在,即使絢麗如煙花也只有短暫的壽命。

貴樹一直執著於那一段感情,對明理念念不忘,他無法走出來,以至於在後來的日子他都過得不開心。與此同時,明理早就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更是已經有了未婚夫並準備結婚,一切都正往更好地方向發展。

在我看來,明理之所以有更好的生活,只是她早已明白即使再堅持這段感情,她們也回不去了,正所謂已經早已時過境遷。與其執著於過去,不如展望未來。而貴樹懼怕失去,不舍失去的背後是寂寞與孤獨的陪伴。直到最後再次見到明理他才幡然醒悟,自己的堅持下去,不過是徒勞地再為遺憾畫上一筆。只有真正放下對過去的執念,才能擁抱更好的未來。

②純粹的情感之美:導演利用人與人之間的多種距離,營造出真摯情感的同時伴隨的是無邊的遺憾

年少時的貴樹,因為只是想念明理,就敢隻身一夜去找明理。而明理也敢於獨自一人在車站等他到深夜。這樣的情感遠比纏綿悱惻的愛情珍貴,是人間最為純真的情愫,不需要任何基礎和依靠的愛,也不需要停泊和追逐永恆的愛,它本身就是永遠。

他們為何無法在一起?到底是敗給了時間、敗給了距離。遺憾的是貴樹用了十三年,換來的卻是五秒的擦肩而過。這就像是一個平淡的普通人的人生。兩個人年少時相愛,對未來充滿迷茫,渴望長大後能改變處境和縮短與那個人的距離。

兩三年後,他們逐漸失去聯繫,甚至提起筆卻不知說什麼,充滿了想抓住卻一次次撲空的無力感,以至於完全失去了交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是否不曾有過類似的經歷,與此同時我們何嘗不是一邊抱著這種遺憾一邊對未來充滿希望地一直生活下去。最後,兩人在曾經相識的地方相遇,面前是空空的站臺和不變的櫻花,卻是時過境遷後的物是人非。最後只能將那份感情珍藏於心。

總結:

在我看來,這不單單是一部有關青春與錯過的電影,其中更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我們只是從劇情層面來解讀這部影片,實在是過於簡單狹隘了。因此本文就從三個角度展示了影片的獨特魅力。很多時候,執著於過去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唯有放下過去,才能更好地擁抱未來。失去的遺憾再也無法彌補,能做的是不要讓現在再留遺憾,釋然一笑後就讓那段美好永留於心間吧,生活還要繼續。

相關焦點

  • 新海誠《秒速五釐米》,失戀者的櫻花之戀
    曾經遇到過一個人,他每天睡覺前都會看一遍《秒速五釐米》,我想著他心底一定空落落的。秒速五釐米又名櫻花抄,講述的是一對少年少女互相愛戀,卻因為搬家不得相見的故事。據說秒速五釐米是新海誠對自己的自述,他在中學時暗戀的女孩轉學,所有的愛戀得不到傾述,化成無比的遺憾和憂傷。
  • 秒速五釐米:新海誠的經典名作,讓我陷入一段關於距離的「輪迴」
    其意思就是愛情的那種無法突破的感覺,仿佛在堅韌不拔的愛情面前,無論是什麼都無法阻止相戀之人的腳步,但事實好像又不是那麼一回事,時間可以磨平戀人的稜角,同時也可以打消人們的思念,距離可以阻止人們相見,在新海誠的作品當中關於這些的刻畫太過於真實。
  • 新海誠《秒速五釐米》,卻劃開世間最遠的距離!
    《秒速五釐米》是什麼?《秒速五釐米》是日本導演新海誠在2007年拍攝的動漫作品,由三個連續短篇組成。第一部分描寫了貴樹與明裡相會之日的《櫻花抄》、第二部分以貴樹的高中同學視角講述了貴樹不願開啟新的生活,一直思念明裡的《太空人》、第三部分講的是貴樹在大學畢業後,目標變得模糊、迷茫,不知道該不該放手過去生活的《秒速五釐米》,三個片段組成了一個電影。
  • 兩顆心靠近的距離,新海誠式的溫柔—《秒速5釐米》
    5釐米》在我看來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故事至少作者新海誠在劇情方面並沒有表現出讓我感到出乎意料的地方但這並不能阻礙這部作品成為我心中優秀作品。秒速5釐米他的這部代表作《秒速5釐米》我是看一次,感受就不同一次。
  • 新海誠映畫盤點!《你的名字》不是最佳,《秒速五釐米》虐心神作
    新海誠的電影一向以其壓倒性的畫面美著稱,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我國,都圈了一大波粉絲。尤其隨著近兩年《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在國內的公映,二次元圈內外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新海誠的作品,這次拾溜就來盤點一下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你看過幾個呢?
  • 電影安利:新海誠《秒速五釐米》,我們長大後才明白,這就是青春
    #新海誠電影系列 | 第三期作品《秒速五釐米》《秒速五釐米》是2007年上映的動畫電影,獲得亞洲太平洋電影獎最佳動畫獎。但是秒五的成功並不是靠電影本身,而是將觀眾們拉近了情節。劇情上沒有構思什麼感天動地的故事,只是說出了生活。電影背景:《秒速5釐米》是一部由新海誠執導,水橋研二、近藤好美、尾上綾華等主演的愛情、動畫類型的電影,於2007年在日本上映。
  • 隔了十年,重看了一遍新海誠的動畫《秒速五釐米》
    昨天重溫一遍新海誠的動畫《秒速五釐米》,前一陣讀完小說後就一直想重溫一遍動畫,果然發現了一些細節的東西,在第一話櫻花抄裡遠野貴樹對同學說要轉學到鹿兒島,但第二話太空人裡,卻是在有火箭發射場的種子島,上網查才知道種子島行政隸屬於鹿兒島縣。
  • 隔了十年,重看了一遍新海誠的動畫《秒速五釐米》
    昨天重溫一遍新海誠的動畫《秒速五釐米》,前一陣讀完小說後就一直想重溫一遍動畫,果然發現了一些細節的東西,在第一話櫻花抄裡遠野貴樹對同學說要轉學到鹿兒島,但第二話太空人裡,卻是在有火箭發射場的種子島,上網查才知道種子島行政隸屬於鹿兒島縣。另外發現遠野貴樹跟澄田花苗常去的那家超市,居然跟後來《你的名字》裡系守鎮的超市一模一樣,大概是參考同樣的素材吧。
  • 《秒速五釐米》:花落的速度是青春的距離,少年熱忱終抵不過時間
    新海誠是繼宮崎駿之後在日本極具影響力的新銳動畫導演,他的動畫作品節奏舒緩,敘事性不強,但往往具有濃鬱的抒情意味。他以唯美細膩的畫風和獨特的敘事風格在全世界享有極高的評價,《秒速五釐米》作為新海誠的代表作,便是他獨特風格的體現。
  • 秒速五釐米、我要以怎樣的速度才能與你相遇?
    櫻花飄落的速度是每秒5釐米。」秒速5釐米,那是櫻花飄落的速度,那麼怎樣的速度,才能走完我與你之間的距離?最近閒著無聊又重溫了一遍《秒速五釐米》,但確實是因為這部影片挺好看的,畫風優美。第一次看這部動漫的時候,純粹是因為偶像要翻拍真人版電影的原因。看完之後有種淡淡的憂傷環繞著我,揮之不去。想了很久如何來說明自己的心情。
  • 讓靈魂奔跑在時間線上——《秒速五釐米》中的「主客觀時間」藝術
    新海誠的作品都離不開成長和愛的主題,《秒速五釐米》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動畫電影,榮獲了亞洲太平洋電影節「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獎」、義大利未來電影節最高獎等多個獎項,成為了2007年的熱門動畫。而《秒速五釐米》中的時間則是穿梭在這兩種時間中的藝術。在電影中,有對於客觀時間的呈現,比如出現的日曆,年齡,手錶時鐘的特寫等,代表著主人公的性格,生活狀態的變化;而對於主觀上的時間,則更多的是從人物的動作,對白以及內心活動來詮釋的。電影由三個故事組成,分別是《櫻花抄》《太空人》和電影同名片段《秒速五釐米》。
  • 豆瓣8.3《秒速五釐米》:雙重視角解讀悽美愛情的背後是懦弱與孤獨
    重刷了一遍《秒速五釐米》,唯美的鏡頭及細節給人以無限的遐想。以不完美的結局,讓我們重新認識現實的無奈。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就像是一名心理醫生,看透你的內心深處,給人一種熟悉的共鳴,讓你在劇情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秒速五釐米》於2007年在日本上映,講述了貴樹和明裡的兩人在一起及分開的故事。
  • 這一次,是《秒速五釐米》最後的答案
    第19話 《秒速五釐米》「櫻花下落的速度是每秒五釐米。」距離《秒速五釐米》上映已經過去11年了。從上映到現在,影片一直都被很多人評價為「不願看第二遍的電影」。這一刻,澄田看到了自己和貴樹的距離,是她永遠沒有辦法翻越的鴻溝。貴樹眼裡是更深的遠方,而澄田眼裡是自己在貴樹身後的渺小。澄田知道,放下,是對自己最好的救贖。貴樹或許知道,也或許不知道「我們之間即使互通了一千多條簡訊,彼此間心的距離也僅僅靠近了一釐米。」再次的相遇與擦肩而過,卻被猶如一堵高牆的列車擋住了彼此的視線。
  • 新海誠《秒速五釐米》,時間留不住愛情,錯過了青春錯過了你
    如果說宮崎駿的動漫是想留住成長的美好,那麼新海誠動漫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教會我們相信愛情,沒看秒速五釐米之前小編一直是這樣以為的。言葉之庭還有星之聲,即使兩者之間的距離是以年齡或者光年來計的,但只要深愛便不會遺忘,那樣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
  • 《秒速五釐米》:這不僅是一部催淚佳作,新海誠還想表達什麼?
    之前新海誠的作品《你的名字》在內地上映後飽受各界的好評,票房口碑直線上升。觀眾們對男女主最終重逢的美滿結局都覺得十分滿意。那麼,與此同時,新海誠的另一部同樣被封為神作的動畫《秒速五釐米》也再次受到大家的關注。
  • 新海誠創作的《秒速五釐米》這部動畫,為何能讓如此多人感動?
    這句聽起來充滿堅定意味的語句,在二次元漫圈中流傳早已流傳已久,這裡的「誠哥」除了指代日漫《校園之日》中的角色男主伊藤誠外,同時也代表著日本著名動漫導演和編劇——新海誠。每當提到新海誠導演的動漫作品,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又是哪一部,是充滿詩情畫意的《言葉之庭》,近年來大火的《你的名字》,還是最新作《天氣之子》呢?
  • 秒速5釐米:新海誠式的溫柔,人生因遺憾而美好
    大家都對新海誠不陌生,新海誠這個名字為中國觀眾所熟知的時候應該是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這部動漫電影,新海誠最新的兩部動漫電影題材都是穿越類或者奇異類的,那麼今天我就為大家安利一部新海誠不同風格的動漫電影:《秒速5釐米》。
  • 秒速5釐米:為何異地戀的結局不能完美?是新海誠不相信愛情嗎?
    不同於大部分動漫結局的美好,新海誠的《秒速5釐米》的結局是非常殘酷的。看過這部動漫,都會因為這悲慘的境遇而感到共鳴。新海誠家庭境況的原因他們在秒速五釐米之間發現了彼此,也在秒速五釐米之間錯過了彼此。的劇情是由新海誠原創的,所以這部動漫也表現出了新海誠對於初戀的理解。
  • 《秒速五釐米》:怎樣的速度,才能走完我與你之間的距離?
    《秒速五釐米》就是這樣一部超寫實的關於愛情的動漫作品。作為畫質狂魔新海誠的代表作之一,《秒速五釐米》在畫質與製作方面無可挑剔,劇中的配樂也十分好聽,是一部僅憑顏值就能夠吸引一大批觀眾的作品。作品以貴樹為主線,通過描寫貴樹在不同年齡段,面對他與明裡相隔甚遠的愛情,所呈現出的三個階段性的故事,來描述貴樹與明裡對待愛情的心境變化。
  • 《秒速五釐米》僅僅63分鐘,卻說透了愛情,是新海誠最經典的作品
    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釐米,那麼兩顆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從《星之聲》開始,新海誠的動畫電影風格就已經被人們記住了。和宮崎駿的作品一樣,新海誠的作品也有著令人驚嘆的場景製作。作為新海誠的早期代表作,《秒速5釐米》在07年就已上映。但是這部片長僅僅63分鐘的《秒速五釐米》,卻成為了新海誠最經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