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是個看似簡單,又有些難度的問題。
下面我分三個部分來說說,分別是「超出認知的漫威電影宇宙」、「不甘示弱的DC電影宇宙」、「自立門戶的超英或超能力者」。
1.超出認知的漫威電影宇宙
超級英雄的電影很多,尤其是2008年以後漫威電影宇宙逐漸展開,既有美隊、鋼鐵俠、雷神、奇異博士、蜘蛛俠、蟻人為代表的個人英雄電影,還有復聯、X戰警、銀河護衛隊等團體英雄電影。

如上圖所示,漫威英雄最廣為人知的英雄是復聯家族,已有23部上映,但早在2000年,以金剛狼為首的X戰警家族早就登上大熒幕,前後系列電影也有12部之多。
但是,除了這35部之外,新晉的《死侍》《毒液》,早年的《夜魔俠》(直譯名《超膽俠》)《刀鋒戰士》《惡靈騎士》等這些非漫威直接出品製作,但實際上都是出自其漫畫人物的電影。所以說漫威的超英電影數量之多廣可能超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了解認知。
2.不甘示弱的DC電影宇宙
饒是漫威如此強大,在漫畫和超英上也得叫DC一聲帶頭大哥。偵探漫畫(DC的直譯名)最早創立於1934年,比漫威還早了5年。
1938年,DC創作出史上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次年推出第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蝙蝠俠(當然有的蝙蝠俠曾自嘲其超能力就是錢)。此後,一人一神的黃金搭檔組合扛起了DC流量擔當,持續至今已經80年之久。

作為超英的始作俑者,看到漫威這個後輩的靠大電影吃香喝辣,自然也不甘示弱。除了2005年開始的《蝙蝠俠前傳》三部曲,還有《閃電俠》《綠燈俠》《神奇女俠》《海王》《沙贊》,以及類似復聯的《正義聯盟》。

DC除了以上廣為人知的正面英雄以外,還有基努·裡維斯的《地獄神探》,以及新近獲得奧斯卡男主傑昆·菲尼克斯的《小丑》等另類。不過總的說,在大熒幕上,DC的超英電影還是弱於漫威的。
3.自立門戶的超英或超能力者
講完上面的,大概就會感覺到這個問題的困難,漫威與DC基本壟斷了近些年超英電影的市場,除了此兩家以外,似乎鮮有非漫改的成熟超級英雄電影(那些小成本的未能引進的就先不算了)。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比如2008年上映的威爾·史密斯《全民超人漢考克》、尼古拉斯·凱奇《預見未來》。超人漢考克可以說具備DC超人的各項能力(能飛、力氣大),只是心智不太成熟。而在超級英雄還未一統影院之前,擁有預見未來兩分鐘事態能力的魔術師凱奇並沒有被定義為超英,反而更像是類似碟中諜的特工類型片。

此外,復聯寡姐的獨立電影《黑寡婦》今年雖然不能如期上映,但是早在2014年參演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的《超體》,就塑造了一個已經超出超能力範疇的女人(到最後已經不能稱為女人或人了),成為了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存在。當然,這種影片的主題或者敘事方式已經超出了常規超級英雄電影的落魄、成長、打壞蛋的套路,所以一般不會歸入超級英雄。
tips:至於像《黑夜傳說》《暮光之城》等系列圍繞吸血鬼、狼人相愛相殺的影片,主人公看似是有超能力,但他們壓根就不是人啊,而且套路也不對,所以暫不列入。
你還看過哪些精彩的超英電影,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