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網綜《奇葩說》昨天播出了第七季正片的第一集,和上一季的模式一樣,開篇就是看起來比較刺激的1v1淘汰賽。不同的是以往第一、二集頂多就是來個爆冷,比如上一季一開播,新人選手雷哥淘汰了「寶島辯魂」黃執中。而這一集上來就出了個王炸,直接讓顏如晶挑戰陳銘。
節目組也為了這場比賽宣傳出了「復仇之戰」的意思,讓顏如晶在節目中反覆的強調自己的想法,表示出對於在第五季《奇葩說》中輸給了陳銘是多麼的不甘心,對那一票之差耿耿於懷的感覺。
顏如晶的辯論水平怎麼樣?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除了這六屆奇葩說的奇葩王之外,顏如晶絕對算得上是一流辯手了,但如果說她和陳銘的差距只有一票的話,恐怕很多人還是不能認同的。這一點通過這兩天網友的彈幕和留言就能看得出來。
那麼顏如晶的表現到底配得上這場所謂的復仇之戰的勝利者呢?這場比賽的辯題是「孩子的作業太多總是寫到半夜,我該不該找老師理論」。陳銘是正方,顏如晶是反方。
陳銘響應馬東提出輕鬆辯論的基調,站在一個小學生家長的角度去講這道辯題,面對孩子作業多的情況,家裡的爸爸怎麼說、媽媽怎麼說、小朋友怎麼說,環環相扣,再放慢語速,放出核心一學就困,高潮部分,段子+雙重複+快語速+建立聯繫,情緒推到高潮,最後歸因,都怪那些童年的深夜!
很輕鬆、溫馨又有些幽默的家庭討論模式,不灑狗血、不亂煽情、不強行上價值,這不應該是這季奇葩說所倡導的嗎?不明白蔡康永怎麼會覺得這段辯論沒有溫度,明明在前一段討論該不該同意男孩子穿裙子去幼兒園的辯題時,還稱讚成年人要幫小孩規避風險,怎麼一轉眼,這個爸爸關心孩子學習方法,媽媽關心孩子身體健康的家庭就成了沒有溫度呢?
其實拋開那些所謂的黑幕、強捧這些子虛烏有的說法,這場陳銘輸給顏如晶也是有一定可能的,陳銘可能沒有太在意現場的投票觀眾都是一些年輕人,而這些人很難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
參加了七季《奇葩說》的顏如晶當然知道觀眾想聽什麼,於是她是站在初、高中學生的角度,翻來覆去的強調寫作業寫到深夜是為了自己解決問題,現場觀眾都是年輕人,很自然的把自己帶入到學生那一方,一想到前兩年自己熬夜寫作業的樣子原來是這麼的勵志上進,不由得都被自己感動了,必須支持如晶。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明明最後結辯時顏如晶沒有輸出新的論點,但觀眾卻瘋狂的跑票。如果投票的不是現場觀眾,而是範圍更大,年齡分布更廣的網友,恐怕結果會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