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我講#情感故事#給你聽,你要乖哦~
雖然不同人衡量感情好壞的標準各有不同,但不同人的標準之間是存在共通部分的。
比如,錢這種東西,有錢沒錢沒什麼好說的,你總不至於把一個窮人說成有錢人吧!包括賺錢能力也是一樣,一個人有沒有賺錢能力一目了然,你非要顛倒黑白,把一個不會賺錢的人說成很會賺錢,那是你的問題。
另外包括智商和情商等,也是共通的。尤其是情商,情商高的人跟情商低的人,給人的感受肯定不一樣,而且這兩種人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會有明顯的區別。大家都知道跟情商高,甚至說情商不要太低的人相處才會舒服,你非要跟別人反著來,那是你的問題。
下面這個讀者對這方面的問題理解深刻,是源於她母親的教導,我們具體來看看怎麼回事。
東林老師,您好:
或許是因為一直沒談過戀愛的緣故,以至於我第一次戀愛就要結婚,難免會在無形中犯很多錯誤。
您可能會說,沒吃過豬肉,難道還沒見過豬跑嗎?說實話,我在此之前真的沒太關注過感情方面的事。
在學校的時候只顧著學習,工作了之後只顧著工作,他追求我的時候我正好想戀愛,想結婚,於是就一拍即合在一起了。
他比較著急,剛戀愛沒多久就要結婚,著急帶我回家見父母,著急讓我帶他回家見父母,說只要雙方父母同意,我們就可以結婚了。
我因為沒關注過感情方面的事,以至於一點經驗都沒有,別說親身經歷了,我連道聽途說的經驗都很少。
如果我爸媽跟我一樣糊塗,估計我現在已經跟他結婚了。正是因為我爸媽還算清醒,還算有經驗,所以才能讓我認清感情中的利害關係。
事情發生在我帶他回家見父母那天,同樣是因為沒有經驗,全程我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直到他走了之後,我媽才跟我說,「女兒,這個男人你不能嫁!」
我脫口而出「為什麼」,我媽接著跟我說了很多感情中的利害關係:
『總得來說,男人第一次去女方家見父母,如果做了這4件事,你最好別嫁:
第一,去女方家見父母,不買禮物。這是很不懂事的一種表現,倒不是說我們圖他的禮物,而是,第一次見女方父母,是為了要結婚,要把別人家的女兒娶回家,如果連一點禮數都沒有,只能說明這種人沒腦子,你嫁給沒腦子的人,肯定不會幸福。
第二,見了女方父母,見了長輩,卻目中無人,不懂尊重。這同樣是很不懂事的表現,不僅智商低,而且情商低。再怎麼說,女方父母也是長輩,你一個晚輩見了長輩,總是拿鼻孔看人,這算什麼?難不成女方父母還得哭著求著把女兒嫁給你嗎?
第三,在女方家吃飯,不懂合理的拒絕。這裡特指飯桌上喝酒這一項,男人第一次去見女方父母,卻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嚴重失態,這種行為同樣是沒腦子,不懂節制。試想一下,如果不是酒,而是其他不良嗜好,他也不懂拒絕,經不住誘惑,日子怎麼過?
第四,對結婚的事閉口不談,不表態。男人到女方家見父母是幹嘛來了?不就是衝著結婚去的嗎?既然是衝著結婚去,全程不表態算怎麼回事?所以綜合這四點,你不能嫁!』
不得不說,有關感情的經驗和認知,也需要有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之前我沒有經驗的時候,沒看到我媽說的這些問題。但是聽我媽說了之後,我回頭一想,確實,他在我爸媽面前的表現很差,我確實不能嫁。
我答應我媽會跟他分手之後,接著問我媽,如何判斷男人是不是好丈夫?
我媽是結合她上面說的那四點來說的,「一看情商,二看智商,三看能力。情商指的是,你跟他在一起是否感覺輕鬆,舒服;智商指的是,他看待問題是否全面,是否能照顧到你的感受,是否能把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和為人處事處理好;能力就很簡單了,會不會賺錢,能不能賺錢。」
我之所以把這些分享出來,一來是想著或許對其他人也有幫助;二來是想溫習一下從我媽那裡學到的經驗,希望所有的女人對待婚姻都能夠謹慎一點。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正如我們開頭時所說,不同人之間判斷感情好壞的標準存在共通的地方,上面那個讀者分享的她母親給她傳授的那些經驗,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共通的。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人生中需要人為去做的很多事,都有一定之規。多數人都不認同的規矩,當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多數人都認同的規矩,如果少數人不認同,肯定就是少數人有問題。
真理可能會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規矩絕對是掌握在多數人手中,既然大家都是生活在同一個現實中,那就務必需要所有人都遵循其中合情合理的規矩,這樣才會有所謂的和諧出現。
上面那個讀者分享的有關「男方第一次女方家見父母」方面的注意事項,希望其他男人能夠多注意,多學習,不要在自己面對婚姻的時候犯那些錯誤。
同時,上面那些規矩不僅僅適用於男人去女方家見父母,反過來也是一樣,女人去男方家見父母,同樣需要遵循相應的規矩。關鍵在於用心,用心了什麼事都好辦。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你覺得男人去女方家見父母,還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