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這個貫穿美國汽車發展史近100年的經典車型,從一開始的「工具車」角色,逐漸演變成如今美國人民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載體。根據S&P Global發布的數據,2019年美國汽車銷量排名前三的均為皮卡車型,它們分別是福特F系、道奇Ram和雪佛蘭Silverado。
而如今,在電動化轉型浪潮的面前,這個美國的國民車型當然也沒能置身事外。
眾多車企紛紛入局
2019年11月22日,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在美國加州洛杉磯舉辦的活動中發布了該公司第一輛電動皮卡,名為Cybertruck。一時間,美國的電動皮卡市場好不熱鬧。
美國汽車界的兩位「老大哥」福特、通用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脅。通用汽車於近日正式公布了一款電動版本的新款悍馬。據悉,電動悍馬最大功率將達到735kW,最大扭矩可達15580Nm。新車將會在5月20日正式亮相,並在2021年秋季正式上市。福特方面,電動版本的F-150於近期爆出其已經開啟路試,並將於2021年亮相。《底特律時報》指出,「這個代表美系皮卡半壁江山」的車型加入電動化大家族,標誌著電動皮卡的「風口」真的來了。
在其餘車型的電動化布局上,通用暫時領先於福特,該公司旗下的Bolt、Volt兩大系列電動車型已經在北美市場暢銷多年。儘管目前來看,通用在電動化上的風頭早已被特斯拉蓋過,但該車企依然是美國電動化轉型最積極的車企之一。此前,通用汽車已承諾將向純電動皮卡與先進電池系統投資70億美元,並將在美國的四個州投資8家工廠,新生產的車輛將會配備先進的電池系統與靈活的模塊化車輛結構。
福特與通用的全力轉向意味著美國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轉型正在迅速推進之中,而在電動皮卡這一細分領域,巨頭的入局將會讓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除了推出相對應的競品車型,福特和通用還通過資助本土新勢力車企作為其提前布局電動皮卡市場、阻擊特斯拉的重要途徑之一,而這資助背後的對象是美國新勢力車企Rivian與Lordstown Motors。
Rivian是除特斯拉外,美國最有名的新勢力車企。2018年洛杉磯車展期間,Rivian旗下兩款量產車型的原型車亮相。其中,R1T定位於全尺寸電動皮卡,並將在2020年年底正式量產交付。與Rivian一同被美國媒體譽為「特斯拉殺手」的新勢力車企Lordstown Motors的背後則有著通用的支持,其首款電動皮卡Endurance預計將於2020年第四季度上市。
此外,還有三家新勢力車企Bollinger Motors、Hercules EV、Atlis Motor Vehicle也加入了這場亂戰。其中,Bollinger Motors宣布其首款車型將於2020年年底上市交付,其他兩家車企則尚未公布具體的產品交付計劃。
電動皮卡的市場規模
當全球車市的電動化轉型已經無法逆轉,各家車企能做的就是適應並做出調整。所以,無論是通用和福特這樣的傳統美國汽車巨頭,還是特斯拉、Rivian這樣的新勢力車企,其紛紛發力電動皮卡的主要原因還是由於皮卡市場龐大的銷量與可觀的利潤。
《紐約時報》認為,皮卡是汽車行業內利潤空間非常高的車型,當動力電池的成本仍在不斷下降,電動皮卡相比傳統燃油皮卡所需零部件更少,整車成本進而下降的背景之下,電動皮卡的利潤率還會進一步提高。
2019年美國汽車總銷量為1710萬輛,同比下跌1.6%。在美國車市整體下行的狀態下,皮卡市場卻一枝獨秀。2019年,美國皮卡市場總銷量達311萬輛,同比增長5.4%,創下近3年來的新高。其中全尺寸皮卡銷量超過247萬輛,同比增長2.3%。
那麼,電動化後的皮卡,需求量究竟有多少?
《紐約時報》有評論指出,如果粗略地以2019年的銷量來估算,2019年美國電動汽車總銷量為32.95萬輛,佔據美國汽車市場整體銷售比例的1.9%,而皮卡總銷量為311萬輛,那麼該細分市場對於電動皮卡的需求僅有6萬輛左右。雖然計算不夠嚴謹,但基於目前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電動化汽車在美國的發展狀況,電動化皮卡市場可能不會有很快速的拓展。
而根據《汽車新聞》報導,美國全球汽車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分析師認為,在福特、通用等傳統車企與特斯拉、Rivian等新勢力車企不斷入局之後,2021年美國電動皮卡的產能將達到10萬輛左右。但2021年美國純電皮卡的年銷量可能僅在7萬輛左右,無法消化眾多整車廠的純電動皮卡產品。這樣的局面,勢必會加劇這場電動皮卡大戰的激烈程度。
《華爾街日報》認為,供需不平衡將是美國電動皮卡市場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目前,該細分市場的規模相對有限,未來的發展猶未可知。
不過,《福布斯》指出,目前特斯拉Cybertruck的預定量已經超過了50萬輛,平均每天新增的預定量接近6000輛。排除特斯拉本身的品牌效應,電動皮卡市場在美國還是能夠具有一定的規模。
國內市場如何?
相比之下,國內的聲浪就要微弱許多。礙於國情、文化不同,皮卡市場在國內一直是小眾存在。以2019年為例,皮卡市場所佔份額僅為1.7%。
眾所周知,皮卡在國內目前還劃分為貨車,導致駕駛皮卡的時候不僅要辦理車輛運營證,駕駛員還必須具有從業資格證。此外,一些大城市更是對皮卡的行駛時間和行駛路段進行了限制,這也是國內皮卡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國內皮卡的主戰場依然是在各種基建工程領域和廣大農村,以及三至六線城市的拉貨需求上。不過,隨著近兩年各地政策的逐步放開,皮卡市場也開始出現了抬頭跡象。2019年,國內皮卡累計銷量為37.5萬輛,同比增長4.7%。
至於電動皮卡如果想要下沉到三線以下市場,配套設施不一定能跟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一道坎。
而伴隨國外電動皮卡熱度頻現,國內車企也在努力跟上步伐。截至目前,國內先後出現了諸如江鈴域虎EV、長城炮EV、鄭州日產銳騏6EV、開雲電動皮卡等車型。
對比國外的電動皮卡市場,國內的電動皮卡市場則顯得更加稚嫩。產品質量、用戶體驗、市場成熟度等諸多方面都需要更多時間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