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傳。七仙女之靈魂:道理上講,二傳是每支排球隊的中樞神經,一場比賽的成敗要說二傳決定50%的命運也不為過。她好象場上臨場指揮,所以應該是核心。比如得馮坤者得天下、月亮之神魏秋月等等都指二傳的。朗導在二傳的選擇使用上是很慎重的,比如裡約之前棄用沈靜思,淘汰姚迪,丁霞+魏秋月出戰,這題經過深思熟慮的。始初,郎導看好沈靜思,因為魏秋月一直受傷病困繞,而沈靜思起伏很大,丁霞和姚迪都有機會。可是最後還是沈、魏、丁、姚四選二,出人意料的是,丁霞、魏秋月入選。丁霞當時是懵圈的,當知道是真事時,螞蟻俠淚流滿面……。之後給爸媽打電話泣不成聲。
為什麼?2015年亞錦賽,丁霞主打人生第一個國際大賽,表現高光。可之後郎導並沒未怎麼重用,丁霞都有退役的念頭了,國家隊想上位主打三大賽太難了。之後丁霞主打了裡約,關鍵時刻魏秋月替補,相得益彰。丁霞東京之邀:根據近期對丁霞的採訪可見一斑,30歲的她講,年齡對她不是困難而是力量,信心滿滿的感覺。為什麼這麼講?競爭慘烈呀。一個競技體育之人,只要能堅持,隊裡需要,有一分希望必十分努力。裡約問鼎後,記者採訪過她,魏秋月退役後,你對東京有何想法?丁霞少有的靦腆了,她說,郎導只要需要我,還能打最後一屆。時光荏苒四年過去了,疫情又推遲一年,對她來講是個考驗。
但不服輸的丁霞仍然在路上。丁霞特點就是靈動、快、不放棄任何一個死球、二次球暴力,這是個人優勢。團隊優勢是和七仙女配合默契,基本可以無死點傳球。還有一個顏妮也是重中之重,郎導當時啟用29歲的顏妮也考慮到了丁霞,母隊遼寧的雙子星不用手勢和眼神,配合絕妙,這是不可多得的。所以鑑於這種情況,丁霞無大的傷病和嚴重的起伏,東奧會二傳一姐非她莫屬。刁琳宇必有機會:雖然目前在大名單中,可沒跟隊訓練,這和疫情有點關係,並不證明刁琳宇沒機會。刁刁和丁霞特點相似,只是性情溫柔的她沒丁霞那麼火爆,唯一欠缺的是用一個大賽成績來證明自已。
刁琳宇本來是個學霸,不打排球的話,清華早畢業了。蔡斌主管江蘇之後,大力提拔年輕人上位,張常寧、龔翔宇和刁琳宇都是。刁琳宇沒背景,上著高中被球探發現走上這條路的。蔡斌二傳出身,刁琳宇可以說是他的愛徒,手把手親傳的,基本功和技術沒問題。蔡斌崇尚國家隊打法,他的隊員基本按國家隊郎導套路量身訂製,這也是江蘇女排多人能進國家隊的原因。江蘇問鼎2016一2017國內聯賽冠軍後,人員大調整,多人退役,刁琳宇上位主力二傳,同時被郎導相中。但是,刁琳宇幾次進入國家隊一直是替補。2018世聯賽,丁霞、姚迪雙掉線,刁琳宇再次臨危受命進入國家隊,德國站刁琳宇逆襲姚迪上位,安家傑果斷使用,刁琳宇成功激活龔翔宇和李盈瑩,獲最佳二傳,同時獲得亞運會資格,姚迪落榜。
之後張常寧受傷,姚迪後補上來的。可是刁琳宇也傷了手指,丁霞復出,姚迪和刁琳宇三二傳上位,一主兩副。亞運會二人出場機會不多,張常寧的不在場使刁琳宇上場機會更少。之後世錦賽前期訓練,刁琳宇都在跟隊,也是最後一個離開的,無緣世錦賽。這不奇怪,都有這個過程,包括現在的七仙女都有個人的故事,幸福或許是一樣的,不幸則是多樣的。別說不幸,這是必由之路,沒誰隨便成功。不知道東京奧運會前還會發生什麼,我想刁琳宇不會放棄,競爭持續中。姚迪是準二姐嗎?看現在是,她和丁霞競爭失敗後一直機會不大,刁琳宇的出現壓力倍增。姚美人也是天津主力二傳,特點以穩定著稱。
現在主要有李盈瑩和王媛媛都在國家隊,優勢很大。可她一直就是奇兵身份,和李盈瑩、王媛媛基本同步。坦率講,是進步有點慢,還是丁霞太強勢呢?姚迪基本沒有跑動傳球,這跟胖有點關係,由於不跑動救死球,朱婷說過多次。可姚迪傳球的隱蔽性不錯,也彌補了一部分。可她傳主攻高度不夠肉眼可見,三號位基本不傳。天津隊由於李盈瑩主打,接應楊藝很少進攻,那麼姚迪也就不怎麼傳接應了。梅笑寒是郎導敲門磚:說白了,郎導啟用梅笑寒是打基礎為主,先來國家隊感受一下,同時也給主力們點壓力,正常。可梅笑寒也很有實力,聰明靈動,目前沒有任何國際大賽經歷,東京基本是打醬油的,為2024做準備基本定局。
一哥寄語:又一個四選二,和裡約選人驚人的相似。只是奧運會前期的比賽還不知道啥時開戰,所以不確定性很大。郎導究竟會用姚迪還是刁琳宇真不好講,尤其今年疫情搞得人心惶惶。儘管這樣,郎導天天到訓練場訓練,從不放鬆。還有一年多的時間,球隊和人員都受到空前的考驗。根據全隊情況分析,仍然是刁姚之爭,郎導會用誰呢?你們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