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時鬧鐘響起,依照國際慣例賴幾分鐘的床以此來表達我對床鋪的愛和對冬天的抗拒!
老師已經開始劃重點,學生會的工作慢慢變少,對高數和微觀經濟的吐槽聲越來越大,掛科的恐懼已經開始支配我們的日常,不僅終於醒悟現在流的淚都是平時上課划水進的水,還發現我好像一個人恍恍惚惚地就匆匆過完了大一的第一學期!
一個人的時光,我並不是從未覺得孤獨!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去上課,一個人,好像看起來沒有這麼難。只有內心的充盈從來沒有感受過孤獨嗎?
怎麼可能!
當因為自己一個人因為看錯課表遲到被記過;當一個人找不到課室要到處問人;當突然生病難受無人知道;當難過沮喪無人可以掏心掏肺地傾述;
也會想過,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在一旁多好!也會偶爾覺得,自己很孤獨!
從高中起,我決定嘗試一個人,我收穫了什麼?
記得讀高中時也有這種感覺,一個人上廁所總是渾身不自在,沒有人一起吃飯總是覺得全飯堂的同學都在看自己,甚至拒絕一個人的時候拒絕堂食,而是打包帶走;一個人走在去課室的路上總是不自覺地加快步伐!內心總是因為獨自一人而缺乏所謂地安全感。
什麼時候我開始決定改變?
那時候,我也有形影不離的朋友,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去小賣部,一起上廁所......能想到的一切活動,我們都在一起!
看起來是很好的關係,但雞毛蒜皮堆積起來就會成為矛盾!你會因為等待總是拖延的她而變得不耐煩或者因為自己讓別人等而不好意思;你會因為不想停下正在做的東西去迎合她的節奏而懊惱;會因為兩個人偶爾沒有同步而去冥思苦想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這樣的患得患失比談戀愛還要嚴重!
於是,我決定嘗試一個人。
一個人走的時候,帶上個英語聽力;上廁所的時候選擇一個不用排隊的時間點;甚至吃飯的時候也挑選一個少人的時間。
後來發生了什麼?
學會了安排自己的時間,有了自己每天的節奏,有條不紊;多了更多自己思考的時間;減少了對維繫一段關係精力的花費;很重要的一條:有了更多的時間!
原來呀,真正的安全感並不是來源於形影不離的關係
這時候我也發現,安全感是自己給的,我們真正需要的安全感是來源於自己腳踏實地後的踏實。我會因為我完成了每天給自己的任務而感到充實,會因為我每天都有新的感悟而豐富我的內心,會自豪自己一個人完成這麼多自己害怕尷尬而不去做的事情;
學會獨處並不是拒絕一切社交,而是去真正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
我並不是那些雞湯文,讓你兩耳不聞窗外事,不交朋友,不參加一切社交活動,而是以自我為選擇的主體,去尋找一種自己適合的舒適方式,給自己更多的思考,給自己更多可以自己對話,和靈魂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但絕不是封閉自己,拒絕交流。
我們人類是群體動物,孤僻不應該成為我們提倡的交往方式!我們獨處後的思考和沉澱應該成為我們去大方交往的底氣和選擇和什麼樣的人交往的衡量。
總的來說,一個人的時候是更獨立更能靜下心來地去成長,去感知這個世界,當我們帶著對世界的見解去走向群體的時候,我們更要積極,勇敢,落落大方!這樣才能在和別人的交流中去更加全面客觀地看待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總要在一個個階段去學會獨處,在一個個獨處的時光去成長,然後去證明你想證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