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天為宇
說起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可能最被觀眾津津樂道的還是由他的小說集《四季奇譚》改編而來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該片曾獲奧斯卡獎七項提名、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同時位列IMDB、豆瓣TOP250第一,被稱為電影史上最完美影片。
▲ 安迪這個不安分的鳥兒在體制的牢籠裡拼命抗爭,讓自由精神高揚在天地之間
但是,如果要問史蒂芬·金書迷最期望被搬上大熒幕的作品是什麼,可能並非《肖申克的救贖》,而是——《黑暗塔》。
《黑暗塔》是史蒂芬·金耗時最長(歷時三十餘年)、篇幅最長(約三百萬字)、格局最為宏大(有獨立的世界觀)的作品。
同時也是對他最有意義的一部電影,他的多數作品都可以看到《黑暗塔》的影子。
《末日逼近》(The Stand)的蘭德爾·弗萊格,就是「黑暗塔」反派的另一重身份;而《迷霧》(Mist)中的觸手怪,在「黑暗塔」系列外傳《穿過鎖孔的風》中亦有出場。
▲ 2007年上映的《迷霧》電影版中,就出現了「黑暗塔」主角槍俠羅蘭的彩蛋
▲ 整個「黑暗塔宇宙」
在Fantasy100奇幻小說排行榜中,《黑暗塔》排名第11位,與之並肩的是喬治馬丁的《冰與火之歌》、J.K.羅琳的《哈利波特》等作品,可見,在奇幻小說領域《黑暗塔》系列足以載入史冊。
在史蒂芬·金漫長的創作過程中,許多讀者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討論書中令人琢磨不透的情節,還有狂熱的「黑暗塔」迷寫信懇求他揭曉謎底,甚至有人稱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恐怕等不到這個系列的最後一本出版,試圖以此說服史蒂芬·金提前將故事的結局透露給他。
究竟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對觀眾和作者有如此大的魔力呢?
「黑暗塔系列」由8部書籍組成:《槍俠》、《三張牌》、《荒原》、《巫師與玻璃球》、《卡拉之狼》、《蘇珊娜之歌》、《黑暗之塔》與外傳《穿過鎖孔的風》。
小說主要講的是:
為了登上所有世界的中心——黑暗塔,挽救昔日的一切,同時也為保護塔不被黑暗一方,血王及其勢力(一直出現在臺前的是黑衣人)所毀,拯救所有的世界,羅蘭踏上了追尋塔的徵程。
在路上他相繼遇到了男孩傑克、癮君子埃蒂和人格分裂患者蘇珊娜,與他們結成了新的命運組(卡泰特)。
同時穿插昔日命運組阿蘭、庫斯伯特、傑米和羅蘭的愛人蘇珊的故事,在漫漫長途中,一切都受著命運(卡)的操縱,羅蘭與他的夥伴們走過了真實、虛幻、未來、過去、現實、異世的無數世界,最終黑暗勢力被挫敗,羅蘭得以來到黑暗塔門前,並進入其中。
「黑暗塔」系列為讀者呈現的,就是槍俠羅蘭的英雄史詩,是他那起初荒涼、孤獨、滿懷痛苦與負疚。
羅蘭在與夥伴們結成新的命運組合後,變得豐富、柔軟、重新獲得愛與希望的徵程——是外在的拯救塔的徵程,也是內在的拯救心靈的徵程。
《黑暗塔》的魅力之處在於柔和了科幻、西部故事和奇幻等多種元素。讓讀者沉浸在獨特而邪典的的風格中,去體會那個壯麗而又奇妙的世界。
「黑暗塔」系列,與其說是一部異世界的奇幻小說,不如說是一部平行世界的壯麗史詩。裡面有鮮活立體的人物,正義與邪惡的較量,鴻篇巨製。
前有《哈利波特》、《權力的遊戲》的巨大影響,廣大書迷對《黑暗塔》的影視化也是翹首以盼。
事實上,好萊塢早在2007年就已對《黑暗塔》立項,然而前期籌備可謂是命途多舛。
早在2007年,掌舵《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曾與片方接洽希望執導該片;而後2010年改為朗·霍華德接手,但後來霍華德轉為監製,最後由《龍紋身的女孩》的編劇尼科萊·阿爾賽接過導演大旗。
▲ 導演尼科萊·阿爾賽
而且幾大電影公司也都躍躍欲試,首先是2010年環球影業接觸該項目,2012年由華納接手,而後在2015年轉到索尼旗下,並宣布將於2017年推出該系列電影的第一部。
經歷了以上種種艱難險阻,更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寶劍鋒從磨礪出,本片終於在2017年8月4日在北美上映。
▲ 海報可以看到槍俠羅蘭和男孩傑克在明,黑衣人在暗,大戰一觸即發
在電視界聲名遠揚,曾榮膺金球獎影帝的伊德瑞斯·艾爾巴(Idris Elba)出演羅蘭。
槍俠羅蘭,為維護世界安寧與「黑衣人」上演跨越多重世界、正義與邪惡跨越時間和空間維度的驚天對決。
憑藉《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斬獲奧斯卡影帝桂冠的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在片中飾演反派黑衣人,試圖摧毀黑暗塔終結多重世界。
兩大影帝同臺飆戲。
不熟悉原著故事的朋友們,預告片中的一些細節,隱藏著值得玩味的故事彩蛋。
黑暗塔
黑暗塔是所有世界(宇宙)的中心,也是所有物質的終點,所有時間與空間的集合,所有的路都通向黑暗塔。
六根光柱支撐著它,光柱如果被全部毀壞,黑暗塔就會倒下,它維繫的所有世界也就會與之一併毀滅。光柱兩極有十二個入口,就是世界的十二個盡頭,在入口附近則有著十二位守護者,有的是人、有的是機器獸。
19
19這個數字對於史蒂芬金和他的書籍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符號,在書中反覆出現,象徵著坐標。
對於史蒂芬金來說,1967年,「霍比特人正在成為街談巷議」,「是在託爾金的影響下產生的故事。(《序言》)」,那一年,他19歲,他開始寫《黑暗塔》這個故事。
連接的房子
一個詭異的房子,傑克通過這個房子到達羅蘭的世界。
一個笑臉
笑臉是史蒂芬金的《梅塞德斯先生》(Mr. Mercedes)中一個連環殺手的符號,影片借用了這一概念。
說了太多電影,不了解史蒂芬·金的朋友可能會產生了一個刻板印象,認為他是一個不錯的編劇,一個優秀的小說作家。
其實史蒂芬·金原初的身份設定是——懸疑小說大師。
史蒂芬·金1947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一貧困家庭,兩歲時,他的父親突然離家出走,從此一去不返。由於家境貧寒,史蒂芬·金的童年沒有什麼快樂。十四歲那年,他在家中閣樓發現一個箱子,裡面裝有父親收藏的一些恐怖小說。從此,他就迷上了恐怖小說,並立志當一個恐怖小說作家。
自1974年開始連續發表了大量優質的作品,其作品銷售超過3億5000萬冊,以恐怖小說著稱,並深刻的影響了此類小說的發展歷程。
他的作品還包括科幻小說、奇幻小說、短篇小說、非小說、影視劇本及舞臺劇劇本。因其在文學領域了巨大成就,故在2003年獲得美國文學傑出貢獻獎章。
史蒂芬·金的每一部小說幾乎都曾搬上過銀幕。據說,論原著被改編為影視劇的比率,史蒂芬·金可以排第二,第一則是莎士比亞。的確很多人雖然沒讀過他的書,卻為他的電影痴迷過,其中最著名的是《肖申克的救贖》、《閃靈》、《危情十日》、《魔女嘉莉》、《綠裡奇蹟》等。
▲ 電影《閃靈》中這個煞白的眼神,像鬼魂一樣,讓人心驚膽戰,載入電影史冊
《黑暗塔》北美上映後口碑呈兩極趨勢,差評主要集中在「影片與原著嚴重不符」,但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倒覺得本片是不錯的爆米花大片;最近電影口碑略有回升。
國內是否能引進,我們還得再等等看。(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