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英大使:外交獨立自主,不列顛才是名符其實的大不列顛

2020-12-16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7月31日電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7月30日,劉曉明大使就中英關係舉行中外記者會,開場白全文如下。

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中外記者會。

今年是中英關係開啟「黃金時代」5周年。年初以來,習近平主席與詹森首相兩次通電話,就推進中英關係及兩國共同抗疫達成重要共識。兩國政府各部門認真落實這一重要共識,積極開展多領域合作。中英雙方本應珍惜這一良好勢頭,推動兩國關係向前發展,但令人遺憾和痛心的是,近來,中英關係遭遇一系列困難,面臨嚴峻形勢。

人們在問;中英關係怎麼了?英國媒體也在問,中英關係出現問題原因何在?是中國變了?還是英國變了?今天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中國沒有變,變的是英國。中英關係遭遇困難,責任完全在英方。

首先,中方堅定奉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沒有變。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和平等互利,是《聯合國憲章》確立的國家間關係的基本原則,是國際法與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也是中英關係的基本原則,被寫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中國從不幹涉別國的內政,包括英國的內政,也決不允許別國幹涉中國的內政。但是,近期英方卻一再違反這些重要原則:在涉港問題上無端指責香港國安法,改變英國國民(海外)(BNO)政策,暫停與香港引渡協定,粗暴幹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嚴重幹擾香港穩定與繁榮;在涉疆問題上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在雙邊和多邊渠道對中國治疆政策大肆抹黑攻擊,借所謂新疆人權問題幹涉中國內政,嚴重毒化中英關係氛圍。

第二,中方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沒有變。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和鄭重承諾。中國沒有侵略擴張的基因,沒有也不會輸出自己的模式。中國發展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而不是要威脅誰、挑戰誰、取代誰。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的發展壯大只能使世界更和平、更穩定、更繁榮。而英國一些政客,抱守「冷戰思維」,與英內外反華勢力遙相呼應,大肆渲染「中國威脅」,將中國視為「敵對國家」,揚言要與中國全面「脫鉤」,甚至叫囂要對中國發動「新冷戰」。

第三,中方認真履行自身國際義務沒有變。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中國是第一個籤署《聯合國憲章》的國家。中國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籤署了500多個多邊條約。中國始終認真履行自身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從未「退群」、「毀約」,從不謀求本國利益優先。英方妄稱中方出臺香港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未履行國際義務,這完全是錯誤的。《聯合聲明》的核心要義是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而香港國安法正充分體現了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中國政府在《聯合聲明》中闡述的對港方針政策是中方單方面政策宣示,既不是對英方的承諾,更不是所謂國際義務,「不履行國際義務」的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反倒是英方不履行國際義務,違背自身承諾,改變BNO政策,暫停與香港引渡協定,擾亂香港人心,幹擾香港國安法實施,幹涉中國內政。

第四,中方致力於發展對英夥伴關係的意願沒有變。2015年習近平主席對英國國事訪問期間,中英發表聯合宣言,決定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始終將英國看做夥伴,致力於發展健康穩定的中英關係。正如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前天與拉布外交大臣通話時指出的那樣:「對英國而言,中國始終是機遇而不是威脅,是增量而不是減量,是解決方案而不是挑戰。」然而,英方近來對華認知和定位發生重大變化,出現嚴重偏差,「禁用華為」就是最突出例證。這不是英國如何對待一家中國企業的問題,而是關係到英國如何看待中國的問題。英國究竟是把中國看作機遇、夥伴,還是威脅、對手?是把中國看作友好國家,還是「敵對」或「潛在敵對國家」?英方領導人多次表示要發展平衡、積極、建設性的中英關係。我們聽其言,觀其行。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向縱深發展。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經濟全球化遭遇嚴重衝擊,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中英關係?中英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二十國集團等國際組織重要成員國,都是具有全球影響的大國,都肩負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的重要使命。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中英關係,不僅符合中英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繁榮。我們有一千個理由把中英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英關係搞壞。如何搞好中英關係?我認為,做到以下三點至關重要:

一是相互尊重。歷史告訴我們,只要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得到遵守,中英關係就向前發展;反之則遭遇挫折,甚至倒退。中國尊重英國主權,從未做任何幹涉英國內政的事。英方也應以同樣態度對待中方,尊重中國主權,停止幹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避免中英關係受到進一步損害。

二是互利共贏。中英經濟互補性強,利益深度融合,雙方從彼此合作中都獲得了巨大收益,不存在誰更依賴誰、誰多佔誰便宜的問題。希望英方不要受個別國家的壓力和脅迫,為中國企業提供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投資環境,重塑中國企業對英國的信心。在「後脫歐時代」和「後疫情時代」,中英在貿易、金融、科技、教育、醫療衛生領域有廣闊合作空間,在維護多邊主義、促進自由貿易、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等方面擁有廣泛共識。英國要打造「全球化英國」,繞不開、離不開中國。與中國「脫鉤」,就是與機遇脫鉤,就是與發展脫鉤,就是與未來脫鉤。

三是求同存異。中英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不同,難免存在分歧。70年前,英國在西方大國中第一個承認新中國。70年來,中英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超越意識形態差異,推動中英關係不斷向前發展。70年後的今天,中英關係更加豐富、更加深入,不是你輸我贏的「對手關係」,更不是非此即彼的「敵對關係」,而是平等相待、互利共贏的夥伴關係。我們應當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管控和處理好雙方分歧,不讓反華勢力和「冷戰分子」「綁架」中英關係。

我常說,只有擁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列顛」才是名符其實的「大不列顛」。無論是1950年英國在西方大國中首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54年與中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還是英國選擇加入亞投行、與中國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英國在關鍵歷史節點,都頂住外部壓力,做出了正確的戰略抉擇。現在,中英關係再次處於關鍵歷史節點。我希望,英國政治家和各界有識之士,認清國際大勢,排除各種幹擾,把握時代潮流,做出符合中英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戰略抉擇。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能幫助英國建5G的只有華為,我駐英大使發聲,振聾發聵
    美國出於其全球霸權的考慮,不斷對中國進行圍堵打壓,一方面,美國的軍艦和飛機不斷「光顧」南海和臺海,對中國進行軍事挑釁,另一方面,在新冠疫情發生以後,美國不斷藉此次疫情對中國進行汙名化。除此之外,華盛頓政府還不斷對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進行打壓。
  • 皇甫崢崢:駐英使館與晚清外交轉型
    2020年10月24日,美國斯基德莫爾學院(Skidmore College)歷史系皇甫崢崢副教授以「駐英使館與晚清外交轉型」為題,在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進行線上講座,介紹了其新近整理史料《晚清駐英使館照會檔案》。本次講座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戴海斌教授主持。
  • 中國駐茅利塔尼亞大使張建國即將離任
    中國駐茅利塔尼亞大使張建國即將離任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20-09-16 17:22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駐英使館:必回擊!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7月21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發布「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就英國暫停與香港引渡協定及實施武器禁運答記者問」,以下為全文:記者問:今天下午,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在議會下院宣布,英方將立即、無期限地暫停與香港引渡協定,並禁止向香港出口有關武器。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柴文睿赴烏蘭巴託履新中國駐蒙古國大使
    原標題:柴文睿履新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新任中國駐蒙古國大使已經到任。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據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官網消息:1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第十七任特命全權大使柴文睿抵達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履新,蒙古國外交部禮賓局長巴雅爾呼前往機場迎接,對柴大使到任表示熱烈歡迎。
  • 中國駐英大使: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若有人挑釁必回擊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7月20日電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官網消息,2020年7月19日,劉曉明大使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旗艦高端訪談節目「安德魯馬爾訪談」(The Andrew Marr Show)現場直播專訪,闡述中方在香港、華為、新疆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 日更換駐中美韓大使 佐佐江賢一郎任駐美大使
    佐佐江賢一郎【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芳】據日本新聞網8月20日報導,日本政府8月20日確定起用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佐佐江賢一郎,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日本外務省外務審議官西宮伸一出任新的駐中國大使,以接替民間人士出身的現任大使丹羽宇一郎。日本外務審議官別所浩郎將出任駐韓國大使。報導稱,佐佐江賢一郎今年60歲,於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
  • 「戰狼外交」戳中了西方哪些神經?對中國是好是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在12月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戰狼外交」,她表示,從根本上講,關於「戰狼外交」的非議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個翻版,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通過給中國扣上這頂帽子,威脅和訛詐中方,讓中方放棄說出事實真相的權利。毛澤東同志早就講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就做「戰狼」又何妨?
  • 中國駐馬達加斯加大使楊小茸履新中國駐盧森堡大使
    據中國駐盧森堡大使館官網9月27日消息,9月25日,中國新任駐盧森堡大使楊小茸向盧亨利大公遞交國書,雙方就中盧關係和各領域務實合作等進行了親切友好交談。9月25日,中國新任駐盧森堡大使楊小茸向盧亨利大公遞交國書。
  • 農融出任新任大使,中國動員外交資源發展與巴基斯坦經貿關係
    中國駐巴基斯坦新任大使將為兩國經濟合作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有助於建立中巴命運共同體。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們如此評論中方任命具有組織國際貿易經驗的農融擔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非職業外交官將出任中國駐全天候戰略夥伴巴基斯坦大使。復旦大學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杜幼康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這種任命不屬於常見的外交慣例,但在某些情況下,一切都取決於國家間關係的具體情況。
  • 英媒關注駐重慶候任總領事勇救中國落水女大學生,中國駐英大使...
    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候任總領事史雲森(Stephen Ellison)11月16日,一則外國老人在重慶勇救落水女孩的視頻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官微「認領」救人者同一天,英國駐中國使館發推文表示,「我們都為史雲森的舉動感到無比驕傲」。
  • 華春瑩連續兩天回應「戰狼外交」說了什麼?戰狼外交是什麼意思
    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英國「封殺」華為,中國大使接連射出4支利箭,最後一箭直擊七寸
    據環球網7月16日報導,7月14日晚上,英國宣布在5G建設中禁用華為設備後,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社交媒體上連發4條推文,句句誅心,直擊英國要害。中國大使接連射出4支利箭劉曉明對英國喊話,所有的決定必有代價,中國將認真評估英國對於華為的決定,全力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隨後,劉曉明一針見血的指出,英國決定排除華為並不是因為所謂的安全風險,而是因為來自美國的政治壓力。
  •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為烏優秀漢語師生頒發獎學金
    中新網努爾蘇丹12月17日電 基輔消息:12月16日,中國駐烏克蘭大使範先榮為一直以來默默耕耘的烏克蘭漢語教師和學習漢語的優秀烏克蘭學生頒發「大使獎學金」。範先榮表示,烏克蘭漢語教學源遠流長。在60多年前烏克蘭就開始進行漢語教學實踐。
  • 中國駐賽普勒斯大使推特帳號被凍結
    繼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館推特帳號13日被暫停使用後,中國駐賽普勒斯大使黃星原推特帳號也於同日被凍結。黃星原大使1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他已向推特公司發聲明,要求對方作出合法合理解釋,並保留採取進一步行動的權利。「因為觀點不同就封號,對於一個自稱是『民主』和『言論自由』的國家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打臉』行為。」他說。
  • 中國首任駐索羅門群島大使李明向所總督遞交國書
    據外交部網站9月20日消息,2020年9月18日,首任駐索羅門群島大使李明在所總督府向武納吉總督遞交國書。所外交與外貿部長馬內萊等參加。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駐索羅門群島大使館李明大使轉達習近平主席對武納吉總督的親切問候,表示中所自2019年9月建交以來,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豐富成果,實現良好開局。去年10月,索加瓦雷總理成功訪華,習近平主席同其舉行會見,兩國領導人達成重要共識,為新時期中所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
  • 李巖履新中國駐喬治亞大使
    此前擔任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的李巖首次獲委派擔任駐外大使。據中國駐喬治亞大使館官網消息,2019年7月22日,新任駐喬治亞大使李巖向格總統祖拉比什維利遞交國書。李巖大使首先轉達習近平主席的親切問候和良好祝願,並表示,中格友誼源遠流長,近年來雙邊關係保持穩定健康發展,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前景廣闊。我願在中國駐格大使崗位上積極履職,為推動中格關係發展和深化各領域合作作出最大努力。消息稱,李巖大使於7月4日抵喬治亞履新,7月5日向喬治亞外長扎爾卡利亞尼遞交國書副本。
  • 駐英大使說:特例特辦,積極協調小留學生回國問題。你怎麼看?
    3月25日19時,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在線與在英留學生代表交流。其間有學生提問,隨著英國疫情升級,我國大使館會採取哪些新舉措幫助留學生?留學生又該做什麼?劉曉明大使回應說:在英國的22萬留學生是弱勢群體,更需要關愛。駐英使館會重點加強對留學生的保護,並且剛剛發布希望留英學生謹慎轉機回國的提醒,以避免出現有留學生轉機被第三地隔離的情況。希望大家關注使館和總領館的網站,也歡迎大家關注大使本人的推特帳號,重大事情也會在推特上發布。
  • 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中韓是守望相助的好鄰居、好夥伴
    中國駐韓國大使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專訪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金錦哲):不久前,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日前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此次訪問,中韓雙方就雙邊關係和地區國際問題深入溝通,達成一系列共識,為下一步中韓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邢海明大使還表示,中韓兩國是好鄰居、好夥伴,面對疫情,兩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樹立了國際合作的抗疫典範。
  • 美提出重開駐成都總領館,邀請被驅逐記者,駐美大使:善意對善意
    根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12月5日的消息,駐美大使崔天凱受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展開對話。擔任主持人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史蒂芬·歐倫斯提出「中國是否準備重新開放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邀請被驅逐的美國記者反華,並且在國內解禁《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網站,來改善中美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