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火箭發射首顆5G低軌寬帶通信衛星

2020-12-11 騰訊網

掃碼觀看視頻

1月16日11時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這是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5G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此次發射正值新春佳節來臨之際,這枚被命名為「快舟·富強福」號的火箭箭身上塗刷了新春「福」字,寓意福氣沖天,代表了中國航天人的新春祝福。

相關焦點

  • 火箭帶「福」字上天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原標題:火箭帶著「福」字上天啦!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2020年1月16日11時02分,命名為「快舟·富強福」號的快舟一號甲遙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一星」的方式,將銀河航天首發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2020年快舟火箭的第一次發射。
  • 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深度報告:天基網際網路建設全面啟動
    項目進展 據國資委網站,2018 年 12 月 22 日,虹雲工程首顆技術驗證衛星成功發射升空(我 國第一顆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衛星) ,標誌著我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實 現零的突破,我國打造天基網際網路也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 低軌通信衛星:開啟 6G 通信時代,帶動千億規模市場
    國內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建設提上日程,將開啟千億市場面對國外發展迅猛的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國內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團分別提出了「鴻雁」和「虹雲」低軌衛星通信星座計劃,將分別發射300顆和156顆低軌通信衛星組建太空通信網,兩個系統計劃將於2023年建設完成,目前兩個系統的首顆實驗星都已於2018年底試射成功。
  • 衛星通信行業深度報告:從高軌到低軌,新起點上的衛星通信產業
    衛星通信系統建設成本包括衛星研製成本、火箭和發射費用、地面站建設成本和用 戶終端價格等主要部分。低軌衛星通信系統與傳統高軌衛星通信系統各方面的成本 也有較大的差異:(1) 衛星製造成本:低軌通信衛星通常採用微小衛星平臺,技術難度和衛星規模 遠低於傳統高軌通信衛星,單星研製成本顯著降低。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2018 年 12 月 29 日,鴻雁星座發射首顆試驗星,標誌著全球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網際網路系統的建設全 面啟動。首發星是鴻雁星座的試驗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生產,配置有 L/Ka 頻段的通信載荷、導航增強 載荷、航空監視載荷,可實現鴻雁星座關鍵技術在軌試驗。
  • 印度成功發射代號為CMS-01的一顆通信衛星
    印度成功發射代號為CMS-01的一顆通信衛星 2020-12-18 10:51:39 來源:新華網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17日宣布,印度當天成功發射代號為CMS-01的一顆通信衛星
  • 高邊疆之謀|韓國發射首顆軍星,韓日軍事航天競賽悄然展開
    繼日本公開發射軍用通信衛星之後,韓國首顆軍用通信衛星也被送上太空,東北亞軍事航天競賽悄然展開。美國當地時間7月20日,韓國首顆軍用通信衛星「Anasis-II」被送入太空。韓聯社報導稱,此次成功發射衛星讓韓國成為世界上第十個擁有專門軍用通信衛星的國家。
  • 快舟火箭、行雲衛星首次「合體」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   新華社發(單彪 攝)  計劃建成由80顆衛星組成的天基物聯網星座  5月12日,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行雲二號」01/02星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長城公司在長徵八號首飛任務上成功發射四顆小衛星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海絲一號衛星、元光號衛星、天啟星座零八星和智星一號A星等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十一號火箭下半年將在陸地和海上實施多次發射
    「通過此次發射充分驗證了長十一火箭對發射任務的適應性和多樣化發射的能力,未來火箭還將持續增強海、陸全域發射能力,將長十一火箭打造為國內適應性最強的運載火箭。」 長徵十一號火箭總設計師彭昆雅說。曬曬成績單:連續九次!39顆衛星!零失誤!
  • 中金公司:中國商業火箭快速發展 頭部公司引領入軌競賽
    技術方面,商業航天企業持續突破技術高地:NASA太空人搭乘 「龍飛船」完成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而SpaceX的下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星艦」正在快速測試與迭代;中國企業方面,星河動力、藍箭航天、星際榮耀等商業火箭公司均取得技術突破。Starlink在軌數量已達955顆,顛覆性應用不止於寬帶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