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錢隊」這個名字很新奇,這是出現在本賽季中乙賽場海埂賽區淄博蹴鞠身上的一個外號。
淄博蹴鞠是一支1982年就已經註冊的球隊,前身叫淄博星期天,2018年成功從業餘比賽中闖進中乙,成為了一支職業足球俱樂部。
山東魯能泰山前球員侯志強回到自己的家鄉淄博,成為了球隊的主教練,球隊的領隊趙鵬曾經是德國鐵帥馬加特的翻譯。
至於「搶錢隊」我們要先從2019賽季說起,上一個賽季淄博蹴鞠遭遇了欠薪問題,球隊一度面臨解散,從山東魯能一線隊過來的 李薇、成源等5名主力球員,也在本賽季初離開了球隊,讓球隊實力大打折扣。
由於沒有球隊基地,這幾年他們只能在淄博市體育館附近的一家快捷酒店住宿以及辦公。
球隊的投資方今年也不再投資,最後只能由淄博市體育局託管,市體育局出面解決了一部分薪水問題之後,球隊才算是正常開始運行。
但市體育局也不是把問題解決得很好,甚至因此上了山東問政節目。
就這樣的一支球隊要錢沒錢,要人沒人。進入到海埂賽區之後,竟然拿到了7勝1平2負,賽區第二名的好成績。並且在淘汰賽中,以兩回合2-0的比分戰勝了南京楓帆,拿到了升級到2021賽季中甲聯賽的資格。
在中乙決賽中遺憾不敵武漢三鎮,最終名列2020賽季中乙第二名。
通常來講,就淄博蹴鞠這樣一支球隊,工資都沒有錢發,更不用提贏球獎金、平球獎金了。而他們的對手不乏土豪球隊,都是幾千萬的投入,球員都是大牌的,可就是贏不了淄博蹴鞠。
這讓一些球隊頗有微詞,給淄博蹴鞠起了一個「搶錢隊」的外號,意思是說你們贏了比賽也沒有獎金,而我們贏了比賽有獎金的,你們贏了不僅你們沒錢還害我們也沒錢。
所以說,沒錢就踢不好球嗎?未必。淄博蹴鞠他們可以在缺人缺錢的情況下還能夠一路殺進中甲,這才是足協主席陳戌源所說的真正的信仰,而不是只為了金錢的那種信仰,這才是真正的足球。
那些一年賺幾百萬上千萬的球員看看淄博蹴鞠的球員,福利待遇相差巨大,但表現卻遠遠不及別人,還好意思拿那麼多錢嗎?拿了那麼多錢踢出應有的水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