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梁潔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在這個夏天polo衫成為時尚單品之前,有兩個男人身著polo衫的形象深深紮根在大眾的腦海裡。
2007年,趙寶剛導演的《奮鬥》成為現象級電視劇,走紅的除了劇裡的幾位男女主演,還有佟大為扮演的陸濤那些五顏六色的polo衫,立起領子的穿法被年輕男孩爭相追捧,女孩們卻嗤之以鼻。
儘管這部劇被指認為三觀不正,真正意義上的「奮鬥」少之又少,但如今重溫,最大的感慨居然是,真羨慕陸濤,有一張沒受過欺負、沒被社會按在地上狠狠摩擦過的臉。
《奮鬥》這個故事從四個年輕人大學畢業開始講起,而我們這群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看到這部劇時正在象牙塔,竟然以為這輩子最痛苦的事就是期末考試那幾天熬夜複習,熬過去,畢業後自然會蛻變成陸濤那副桀驁不馴、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還是太天真了。
佟大為臉上的膠原蛋白在電視劇裡定格,但現實中的陸濤們終究會長大。
《奮鬥》播出的12年後,另一個愛穿polo衫的男人,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朱一旦,為我們續寫了這個故事——或許,這就是當年陸濤「奮鬥」的終點,樸實無華且枯燥的,有錢人的生活。
12年前的陸濤喜歡polo衫,是因為可以豎起領子扮酷,絕不走尋常路,12年後的朱一旦喜歡polo衫,只是因為可以露出大大的logo,配他的勞力士手錶。他連最上面一顆扣子都規規矩矩扣好,哪怕這樣看起來很油膩,還顯得臉大脖子粗。
當年不少網友在貼吧發問,陸濤的polo衫是什麼牌子,如今吃瓜群眾又好奇,哪個牌子的polo衫才配得上朱一旦。
仔細看了一下,B站上「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第一期,朱一旦穿的是一件LACOSTE,這個在國內叫做鱷魚的法國牌子,廣受中產精英男士喜愛,符合朱一旦常掛在嘴邊的「歐式優雅」。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logo太小,至少我是暫停放大畫面之後,才能看清胸前小小的鱷魚標誌。對如此注重細節的朱一旦來說,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於是第二期開始,他換上了另一個牌子——不管你近視多少度,都能遠遠看見上面印著輪廓似一隻草泥馬的超大logo。
當然,這不是草泥馬,這是一隻英國貴族犬。在網上搜了一下,這個牌子叫Hazzys,主打英倫風,官網稱,「重新詮釋當代英式貴族優雅,讓穿者體驗一種克制的張揚」。
但是有兩個問題:第一,克制的張揚聽起來高深莫測,讓人不明覺厲;第二,這個爭奪「詮釋當代英式貴族優雅」的品牌,竟然來自韓國。
但不得不說,渾身上下冒著黑色幽默泡泡的朱一旦,選這個牌子真是選對了。
這兩個帶火polo衫的男人,相隔12年,足夠讓一個人熱血冷卻,學會冷眼旁觀,意識到擺弄權力比談戀愛好玩多了。
當年的陸濤將聰明勁用在追女孩上,仗著一副好記性,記住20個電話號碼,又以堅持不懈的精神挨個試,最終找到了女神;面對兒時女神來自己公司面試,朱一旦大度地原諒了對方曾拒絕自己的事實,然後為女神安排了一份保潔的工作。
陸濤的玻璃心由「心碎烏託邦」來守護,為愛痴狂的男男女女們傷春悲秋,失戀的退路是去法國留學;而在朱一旦那個像迷你社會一樣令人壓抑的辦公室裡,年輕人如履薄冰,最怕突然被老闆「一言不合送去非洲」。
陸濤的老爸搞房地產,幫兒子實現建築師夢是順水推舟,但凡不如意陸濤還能炒掉老闆;而朱一旦的下屬,得到老闆表揚,回家後開心地吹著小曲,炒兩個拿手小菜,倒一杯散裝白酒,高興地把老闆的讚賞與妻子分享,妻子又打電話給自己媽媽,流著淚說出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奮鬥》第一集裡,觀眾面對一段臺詞感慨萬千:米萊為了跟男朋友住一個小區,拜託朋友的媽媽幫忙租房,當時價格是,中心地段,一居室2000,兩居室3000,三居室4000。
2019年,《奮鬥》導演趙寶剛重拾當年讓自己揚名的都市追夢題材,推出《青春鬥》,鄭爽飾演的向真完全就是女版陸濤。但觀眾不願買帳了。
好的藝術作品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事實證明,趙導早已與生活脫節,年輕人們早就不再歌頌青春了,反而在朱一旦的1分鐘短視頻中找到了共鳴——原來《奮鬥》的續集不是《青春鬥》,而是朱一旦啊!
02.
被改變的不止是陸濤們。
《奮鬥》播出的同一年,媒體出身的陳年創辦了凡客誠品,命運跟這部劇一樣,紅紅火火,「凡客體」在大街小巷流傳。
陳年大概是看過《奮鬥》的,至少應該聽說過。第一條證據,polo衫是凡客起家的兩大品類之一,另外一個是男裝襯衫;第二條,請到劇中女主角王珞丹擔任代言人,另一個代言人是韓寒。
韓寒很像陸濤,恃才傲物,跟所有人開戰,風流留名「韓少」。那時候微博剛剛萌芽,公眾人物發表觀點的主要陣地還在博客,韓寒是點擊量最高的博主。他熱衷於對社會事件發表看法,語言犀利,以重申常識為己任,有人形容他博客的影響力,「這事就等著韓寒評論了」。
後來的韓寒安心當起「國民嶽父」,撤退到安全地帶,拍起文藝電影,作了一首《乘風破浪歌》:「你在每天早上,不許起得比我晚,飯要做得很香甜,打扮起來要大方,還有婆婆和小姑,都要和睦地相處。」再也沒有說過「世界上邏輯分兩種,一種是邏輯,一種是中國邏輯」這種話。
如果不是在微博上搜到「凡客誠品POLO衫官方微博」,然後通過頁面連結進入它的天貓旗艦店,我真的以為凡客這家公司早就成為被拍死在沙灘上的「前浪」了。
官微簡介顯示,審核時間為2012年9月,最後一條微博的發布時間是2013年8月。5000多粉絲堅守在這裡——大概率是因為忘了取消關注。
打開凡客的天貓旗艦店,銷量第一的是一款39元的T恤,2千多人付款。商品分類中,polo衫作為當年的主打產品,如今依然列為單項,但點進去後只有三款,單價均為99元。
豎起polo衫領子的穿法早已不再被急於彰顯叛逆的年輕人青睞,反而是西二旗的碼農們,這個隨時代崛起的群體,以一己之力將格子襯衫推上巔峰,優衣庫而不是海瀾之家,成為網際網路「民工」們的衣櫃。
polo衫當然沒有失去市場,陸濤們成長為的中產精英,繼續扛起「歐式優雅」的大旗,那些全是英文的牌子、「克制的張揚」的logo,無一不宣告著主人的品味。
凡客本可以成為那個年代的TMD,是曾經最接近「中國無印良品」的公司。凡客的13年,鼎盛與沒落之間、以及背後商業世界的變遷,就像從陸濤到朱一旦之間的跨越那麼大。這不是以年作為衡量時間流逝速度的13年,而是以天作為一家公司生命周期起落的13年。
至於沒落的原因,用一位廣告從業者的話來說,當一家公司廣告做得比產品好,會加速這家公司的死亡。掉隊的人想要再追上,太難了。
如今的凡客早已請不起明星代言人,陳年這些年最受關注的言論是,罵周杰倫是垃圾。上個月傳出雷軍卸任凡客董事的消息,在網際網路世界沒有引起絲毫波瀾。這是比背一身罵名還可怕的事。
雷軍曾說過,「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雷軍可以說自己是少年,因為他成功了,怎麼說都對。創業失敗、負債纍纍、以極低姿態轉戰直播帶貨的羅永浩也可以這麼說,因為他真的倔強,滿腔少年心氣;搶公章、撬保險柜的李國慶也可以這樣說,因為他是「單純男孩」,堅持不懈地為上頭條而拼搏,精神可嘉。
但陳年說不出這種話。許多人,歸來已不再是少年了。
*圖片系視頻或網絡截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