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很多地方都進入了雨季,經常遇到車窗起霧的情況,嚴重影響行車安全。面對車窗上的霧氣現象,許多人都會採取用毛巾擦拭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有效果,但過了一會兒又要再次擦拭,麻煩不說,還會帶來安全隱患。這裡,向您介紹幾種有效的車窗除霧方法:
一是在車窗上加裝雨篷。安裝了車窗雨眉後,一旦車窗有霧出現,可將車窗開出一小縫,讓空氣對流,以便迅速除霧。但是它的缺點有兩點:一是高速行駛時風大風燥,二是車外的汙濁空氣會進入車內。
二是加外循環的暖風。當車窗起霧時,你只需打開車外的暖風,打開車外的循環,熱空調產生的熱風機氣能將車內風擋的霧氣吹乾,而正是由於外循環的原因,讓新鮮空氣也能慢慢地進入車內,使人感覺不到乾燥。要注意的一點是,循環的風向要往前吹擋風玻璃,並關閉兩個中心出風口,以使兩側出風口迅速吹散霧氣,這樣可以加快除霧速度。
第三,開窗除霧。當車窗起霧時,在不下雨或車外不太冷的情況下,可打開車窗進行通風換氣,使車內外溫度基本一致,車窗不再起霧。該方法的缺點主要是雨天和寒冷氣候條件下無法使用。
第四,噴灑防霧劑。這種方法最簡單,只需將納米防霧劑噴在前擋風玻璃上,就能有效地防止車窗玻璃起霧。防霧是一項新技術,在玻璃內噴一次,可確保玻璃在很長時間內不起霧,大大提高行車安全。
本人最常用的就是暖風加室外循環的方法消除車窗上的霧氣,覺得它的效果很好。本人不贊成用毛巾擦除霧氣的方法,畢竟那樣會影響司機的正常行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駕車旅行,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合理利用車內空氣調節系統
停在適當的地方,啟動空調,將空調溫度調節按鈕調向熱風方向,然後按去霧擋,這樣用熱空調產生的熱風就會慢慢地在車內吹去霧氣。除霧時,可將空調器轉換為外部循環,讓室外新鮮空氣進入駕駛室,然後可將壓縮機的風速控制在25℃或更高,從而加速除霧。
這一方法見效較慢,即使剛打開玻璃內部的霧氣也會變大,這是由於內部和外部的溫差增大所致,但這一方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幾分鐘後就能將車內的水汽全部烘乾,更不會重複起霧,車內溫度也更舒適。
除前風擋外,那麼側邊的車窗也會起霧,那麼側邊的車窗上的霧就會影響到駕駛員在後視鏡觀察後的視線。那時的汽車都會有一個小的出風口像前面的側窗一樣吹出,如果想讓側窗的除霧效果很明顯的話,那麼最好是直接關掉中間的兩個出風口,讓兩邊的出風口的風量吹出更多的霧氣。
補:很多車主朋友傾向於用冷氣去霧,這樣做雖然見效快,但治標不治本,而且多在冬天下雨時,車內溫度過低會令人難受,所以還是建議用暖風去霧。
打開車窗使冷熱空氣對流
若車內霧氣不大,接下來可將兩側車窗慢慢打開一小縫,使車內空氣對流,讓車內溫度慢慢接近車外溫度,逐漸消除車內外溫差,車內霧氣將逐漸散去。其優點是不增加油耗,操作簡單,但若遇寒冬下雨,則建議車主朋友間歇開窗。
就是要用一種特殊的防霧產品
用前將車窗均勻噴灑或擦拭乾淨,這樣,就能在玻璃上形成一層透明的保護膜,從根本上防止霧氣形成。一般而言,噴灑一次能防霧十天左右,產品質量越好,防霧效果越好。儘管說使用防霧劑方便省時省力,但性價比不高,也不能長期使用。
附加:用幹布按比例1:6兌水擦拭洗滌液,可起到與防霧劑產品相似的效果,但比防霧劑產品性價比更高。
後擋風玻璃加熱絲除霧
現在大多數車型都配備了「後擋風玻璃加熱」功能,打開「後擋風加熱」開關,可以在一分鐘內將霧氣從後車窗中驅散。這一實用配置省時、省力、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