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安利韓國災難片——《流感》。
故事發生在2014年春天。
4月下旬,一批東南亞人在香港聚集,準備偷渡去韓國賺錢。
偷渡,基本上都是A-到B方,A方發送方,B方就是接收方,故事發生的地點在韓國,所以韓國這邊負責接頭的人打開了貨櫃,發現貨櫃裡的人就只有一個人活著(最後靠他的血清然後給女主的女兒注射才研製出了治療藥劑)。
蛇頭的弟弟卻被傳染了而不知道,以為是普通的流感,在被送入仁海的醫院治療時,蛇頭的弟弟作為第二傳染源就已經默默的傳染了很多人,經診斷終於發現流感的起因,死屍橫陳的貨櫃無疑成為查找病源的關鍵。
但開倉後,這對兄弟中的弟弟卻生病了。
一開始,他只是咳嗽,藥房的醫生說他感冒了,給他開了治咳嗽的藥。
當時,他沒有生病了要帶口罩的意識,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傳染病。
而他,有一天突然咳著咳著吐了血。
送到醫院時,身體已經開始潰爛。
救治他的醫生,恰巧是前文那個出了車禍又丟了數據的醫生。
醫生問患者的哥哥,患者是如何感染的。
心懷鬼胎的哥哥一面怕醫生們發現貨櫃裡不可告人的死屍,一面因弟弟被隔離而情緒激動。
當聽到弟弟救治無效死亡時,他情緒失控對著醫護人員大打出手。
醫院亂作一團,恰在此時,有更多同類型的病人,被源源不斷地送入醫院。
病毒是依靠空氣傳播的,貨櫃打開後,很快在城市裡興風作浪。
和弟弟在同一個空間待過的很多人都成了潛在的感染者,他們帶著病毒,走在大街小巷上,在過紅綠燈的人流裡,在乘公交的人流裡,把病毒帶給更多毫不知情的人。
而這些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的人,沒有一個戴口罩的。
就這樣,每一次打噴嚏,每一次咳嗽,都讓更多的人感染。
未過多久,流感病毒成幾何式爆發蔓延,韓國民眾的災難來了……
這部電影就是一場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就是男主力挽狂瀾,拯救被感染的人們,通過了各種關卡,最後成功了。當然主線裡如果沒他的救助就不會有金仁海這個醫生的存在,就因為金仁海夾帶私心為被病毒感染的女兒注入了病毒抗體血液才算保住了小命,也就是病毒抗體在女主的女兒身上存活了。
在看到小女孩差點被活活燒死一幕,我很憤怒,也很痛心。即使被感染的就要被送往病區。但是她明明已經注射了抗體,無論手段如何,結果就是小女孩是有可能痊癒的。為什麼不試一試這種可能呢?可是所有人都無視了這個可能。
看到後來,發現影片裡每個人都是英雄,男主、男主好基友、女主、女主閨女、還有韓國總統,因為他的堅決反對美機的轟炸,才沒有發生群殺(飛機無目標轟炸不論有病沒病,統統幹掉)事件,他真正的尊重了人對生命的享有權。
影片裡流感把整個國家都鬧的雞犬不寧,身為災難大片,他主旨是在於揭露人性,更包含了對政治諷刺,最後面看的格外的緊張,因為影片中政府和軍方的行為令人髮指:主張把被感染的人都燒死,為了未感染疫情的地區,選擇消滅隔離區的群眾。
(觸目
驚心)
在這裡電影罕見地赤裸裸的嘲諷了美國:美國指揮官為了疫情不損及美國的利益,直接下令用轟炸機轟炸消滅疫區的人群。如果不是抗體及時出現,再加上裡面的韓國總統極力阻止,悲劇恐怕就要發生了。所以這部影片從單純的傳染病災難上升到了國家內政,遊行、暴動、槍、轟炸擊等大場面,震撼人心。
如果影片中的小女孩因為有了抗體,可萬一她沒有呢?真的整個韓國,甚至全人類要陪葬嗎?
所以人性的光輝因為這些人,因為骨子裡的善良,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老激動了)
而人性的醜惡,也會讓你驚愕到難以置信。比如影片裡那個隊長,完全沒有一絲人性,渣男中的戰鬥機啊,我恨不得手伸進屏幕裡捏死他。
想想在這個世界上,每當有災難發生,每件事的起因和落幕的結果都值得探討,人性,在裡面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又有多少我們看到的或沒看到的真相。
電影裡最後奔跑中的女孩帶給了我太多的感動,催人淚下。當一個個士兵的機槍子彈掃射而來,她的一聲聲不要開槍殺我媽媽,心臟就像被揪住了一樣,而後排圍觀的眾人也很給力,組成人牆來保護這對母女。
在韓國總統叫停了禁止射擊後,美國佬又想繞開韓國開轟炸機轟炸,美其名曰,防止韓國自己整不了,我們幫你整,真是特麼赤果果的打臉。
而韓國總統也很給力,「你來我就幹你!」
這部電影能看得人心臟咔咔咔直跳,有恐慌、有感動、有對未來如果真的發生類似的事情該怎麼自處的迷茫……
影片的後半段,在議員的鐵腕下,院方攜帶沒有感染的人乘坐專機離開盆唐。
沒能來得及走的人,在這座人間煉獄裡,感受到的儘是被國家被社會拋棄的滋味,被病毒吞噬的痛苦。
韓國電影一向催淚,一向愛拷問人性。
當年風靡一時的《釜山行》一面拷問人性,一面批判ZF,一面反應父女情深,將人置於極端生存環境中,以一切冷漠來反襯人性迸發出的本能之愛。
《流感》如出一轍,影片前半段出現的人物和線索,所有人的相遇,都在為後來的自我救贖做鋪墊。
小女孩是整個影片人性高光集中展現的關鍵元素。
在拷問人性諷刺ZF中,《流感》展現著母女情和人間大愛。
看完之後,我相信很多原本對疫情持僥倖心理或認識不清楚的人,會重新思考勤洗手戴口罩這些生活小事的意義。
也會對「老實在家呆著就是為社會做貢獻」有更深刻的體會。
說真的,我這些天沒有出門,也真的很急。
但是看了《流感》,我忽然安心了。
因為我真心認識到,這個時候只有家裡才是安全的。
肺炎一開始的時候,網上有不少嘈雜的、夾帶私貨的聲音,但隨著疫情加重,我們身邊開始有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去武漢。
春晚上,主持人們0彩排上臺搭建《愛的橋梁》,舉國上下,各種各樣的捐款渠道,各個年齡層的人在表現著自己的擔當,財政部的緊急撥款,各個媒體的正面報導、呼籲保護武漢人,以及各大企業、每個個體自發自動的捐助,讓我們看到的是災難到來之時,全民團結的希望。
如果你對此感受不深刻,看看《流感》後半段,那些被放棄的生命,那個膽小怕事自私冷漠的懦弱ZF。
總統是權力不夠的,總理是冷漠自私的,整個國家是被美帝控制的
也就是商業片的市場需要,影片最後才讓總統硬氣起來。
但講真,太沒有說服力了,這種隨著電影到尾聲的長出一口氣,反而是更深的諷刺。
這樣一對比,生在中國,其實很安心。
國家不會放棄武漢,人民不會放棄武漢,在災難面前,國家之愛,才真真切切顯示出來。
到這個時候了,我們都對世界多點信任少點揣測吧。
我們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安安心心待在家裡吧。
最後,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