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航工業的一份新報告,讓國產六代機再次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新的報告顯示,一款可變前掠翼式雙機身布局設計的飛機,相關研發已經是初見雛形。
此前殲20總師曾經披露,新型國產六代機的出現,將極大改變空中戰場態勢,科幻感十足,還能在空中變形。國產六代機還能加裝常規動能武器以及定向能武器等能量武器。
未來六代機的性能相比五代機要更加優秀,首先在核心的航空發動機整體性能上,都會有所改善,超音速巡航以及全向機動性能將不在話下。
六代機的飛行速度,將可能超過音速的5倍,這對機身材料的強度,提出了極高要求。
處於高速飛行狀態時,機身與空氣的摩擦,將會使得機體表面溫度驟升,一旦溫度升至400攝氏度以上,一般的如鋁合金製造的機身將會受到影響,這給飛機的安全性也帶來了極大挑戰。
相關專家估計,六代機的機身材料,至少需要承受2000度的高溫才行。這種狀況之下,急切呼喚一種新的更加耐熱的機身材料面世。
經過30多年的潛心研究,國產六代機在機身材料上終於有了重大新突破,女科學家範景蓮建立了卓越的功勳,她在難熔金屬技術上突破了相關瓶頸,通過"微納複合"的技術手段,結合陶瓷的高熔點以及難熔金屬延展性,研製出了一種新型超高溫耐熱材料,新材料可以耐受3000攝氏度的高溫,這讓國產六代機在相關技術發展之路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近日,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的消息顯示,該所宣布國產首款組合動力發動機研製成功,它擁有渦噴、超燃、火箭三種模式。雖然它很有可能用於空天飛機上,而非國產六代機,但是其中已經顯示,國產發動機已經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未來實現"彎道超車",攻克發動機這個技術難題,對國產六代機的發展,也是一種極大助力。
隨著全球軍事技術的不斷革新,武器裝備上也在不斷更新換代。雖然目前五代機仍舊佔據主流地位,然而富有遠見的國家,已經將目光投向了綜合戰力更為強大的六代機身上。而新的機身材料技術上的突破,讓人們對國產六代機的迅速發展,更加有了一絲期待。
編輯:王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