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才要真正的追星!國產六代機再獲技術突破,女科學家建立功勳

2020-12-25 騰訊網

近期,中航工業的一份新報告,讓國產六代機再次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新的報告顯示,一款可變前掠翼式雙機身布局設計的飛機,相關研發已經是初見雛形。

此前殲20總師曾經披露,新型國產六代機的出現,將極大改變空中戰場態勢,科幻感十足,還能在空中變形。國產六代機還能加裝常規動能武器以及定向能武器等能量武器。

未來六代機的性能相比五代機要更加優秀,首先在核心的航空發動機整體性能上,都會有所改善,超音速巡航以及全向機動性能將不在話下。

六代機的飛行速度,將可能超過音速的5倍,這對機身材料的強度,提出了極高要求。

處於高速飛行狀態時,機身與空氣的摩擦,將會使得機體表面溫度驟升,一旦溫度升至400攝氏度以上,一般的如鋁合金製造的機身將會受到影響,這給飛機的安全性也帶來了極大挑戰。

相關專家估計,六代機的機身材料,至少需要承受2000度的高溫才行。這種狀況之下,急切呼喚一種新的更加耐熱的機身材料面世。

經過30多年的潛心研究,國產六代機在機身材料上終於有了重大新突破,女科學家範景蓮建立了卓越的功勳,她在難熔金屬技術上突破了相關瓶頸,通過"微納複合"的技術手段,結合陶瓷的高熔點以及難熔金屬延展性,研製出了一種新型超高溫耐熱材料,新材料可以耐受3000攝氏度的高溫,這讓國產六代機在相關技術發展之路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近日,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的消息顯示,該所宣布國產首款組合動力發動機研製成功,它擁有渦噴、超燃、火箭三種模式。雖然它很有可能用於空天飛機上,而非國產六代機,但是其中已經顯示,國產發動機已經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未來實現"彎道超車",攻克發動機這個技術難題,對國產六代機的發展,也是一種極大助力。

隨著全球軍事技術的不斷革新,武器裝備上也在不斷更新換代。雖然目前五代機仍舊佔據主流地位,然而富有遠見的國家,已經將目光投向了綜合戰力更為強大的六代機身上。而新的機身材料技術上的突破,讓人們對國產六代機的迅速發展,更加有了一絲期待。

編輯:王振國

相關焦點

  • 中國女科學家研發新材料,3千度高溫都經受得住,六代機取得突破
    尤其是在美國五代機F-35還有一定優勢的情況下,各國已經在開始研製六代機了。想要保持空中力量的絕對優勢,就必須加緊研製更高級別的戰機,但是想要突破重重困難也是各個國家需要面對的事情!我國有一位女科學家在六代機方面的研製工作上已經突破了新的瓶頸!
  • 我國航空傳出好消息,6千噸國之重器巨大突破,國產6代機不再遙遠
    根據媒體最新報導,近日國產最強風洞FL-62已經首次發出轟鳴,這款6000噸的國之重器能夠取得巨大突破,對中國而言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航空飛行器研製中,風洞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想要研發出先進的航空飛行器,也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風洞試驗設備。美國F-22「猛禽」戰鬥機的氣動外形能夠確定下來,就是經過了長達10年的風洞試驗。 如今這一消息傳開後,不少人就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我國應該會迎來先進的六代機,與殲20相比,其性能也必然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 中國六代機兩個剪影圖案曝光,突破高超音速,鴨翼設計可摺疊?
    殲20的前面還有一架神秘飛機當然,殲20前面的這個神秘圖案,並不代表任何實際信息,只是象徵著我國還在研製比殲20更先進的戰鬥機,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殲20總設計師楊偉曾經對媒體公開表示:殲-20隻是一個開端,要探索跨越式發展途徑,並且還和媒體暢想了未來六代機可能的技術方向。
  • 國產六代機已經現身?超級風洞內出現神秘模型,隨後傳來好消息
    圖為大型風洞內部此前,中國的FL62型號國產6000噸超級風洞進行了首次運轉,隨後傳來好消息:這臺超級風洞內還出現了一款神秘模型,看上去像極了六代機,對此有網友表示:難道說這次中國開始領跑美俄,國產六代機已進入倒計時、甚至模型已經現身了?
  • 殲20量產關鍵時刻,國產發動機擔當重任,我國六代機傳來消息?
    而量產殲20的消息剛傳出沒多久,就有了中國國產六代機的消息,其中更是說國產發動機將擔起重任,成為六代機的指定發動機。網友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十分興奮,但同時也十分疑惑,難道殲20才出來沒多久就要退役了嗎?
  • 全球首款六代機即將服役,印度聲稱將秒殺殲-20,要彎道超車?
    相信在不少人眼裡,「海灣戰爭」在向世界展示了現代化武器重要性的同時,也帶給各國不少啟示,尤其是制空權在戰場上的作用,因此,包括中美俄在內,都開始加速戰機的發展進程,就當前的技術而言,也僅有這三個國家擁有獨立研製五代機的能力,那麼,六代機相比於五代機而言又會具備哪些優勢?
  • 法德航空工業聯合推出六代機模型,外形就是四種五代機的結合體
    自從五代機問世後,有關於六代機的問題就開始被討論,與五代機研發時中美俄的三足鼎立不同,六代機更像是一場歐洲內戰。英國率先研發了"暴風"戰鬥機,其全尺寸模型在去年的範堡羅航展上公開亮相,法德也不甘示弱,以法國達索公司牽頭,與德國聯合研發被稱為"未來空戰系統"的六代機。
  • 印度吹噓自研的六代機,將超越世界上所有五代機
    彼時的印度剛剛被俄羅斯狠狠宰了一番,幾十億美元打了水漂,原本說好的轉讓核心技術到頭來俄羅斯只願意賣整機(T-50,也就是現在的蘇-57戰機),印方技術人員也一直被俄羅斯排斥,絲毫沒有接觸到有意義的技術,印度也明白英國不過是想忽悠自己分攤研發成本罷了,於是印度下定決心自行研發六代機。
  • 國產光刻機突破22納米,差距還很大,為啥科研人員如此興奮?
    國產光刻機突破22納米,差距還很大,為啥科研人員如此興奮? 有不明所以的網友會比較好奇,現在全球最頂尖的晶片是5nm製程技術,甚至連3nm製程的也已經在研發設計中,為什麼我們才剛剛到22nm
  • 國產石墨烯技術大突破,不用EUV光刻機也能造晶片?專家:差得遠
    因為按理論來說,只要在石墨烯製成晶圓上繼續切片、刻蝕、離子注入、光刻等一系列操作就能擺脫EUV光刻機做出「碳基晶片」,簡單點來說我們終於不用再被別人「卡脖子」了!石墨烯晶片真的能成為國產逆襲的希望嗎?今天小編就來分析一下石墨烯的優點和缺點,看看它到底能不能取代傳統的矽基晶片!目前市場上晶片都是由矽構成,因此我們稱之為矽基晶片,它的製造材料非常便宜且普遍,就是我們常見的沙子,如此也難怪雷軍曾豪言要把晶片賣到沙子價,當然他失敗了。
  • 美國六代機首飛成功,F22優勢蕩然無存?中國已從技術上打破桎梏
    美國率先提出六代機設想,發展速度不容忽視在過去的幾年中,關於六代機的關注力一般都放在上述提到的幾個歐洲國家身上,但是不要忘了,身為世界第一面軍事強國的美國才是第一個提出關於第六代戰鬥機設想的國家。據了解,NGAD項目被稱作是「下一代空中主宰」,屬於美國六代機研究進程的開篇之作,它將集結美國現有的各項頂尖技術,融入數位化工程技術,飛行速度、武器系統、飛行高度以及航天系統等都會迎來全新的設計,甚至有望進入太空邊緣,整體性能也將在第五代戰鬥機的基礎上實現顛覆。
  • 美國高調炫耀,六代機成功試飛,要謹防「星球大戰」陰謀
    至於更先進的六代機,雖然外界一直有傳言,但是長期以來似乎給人的印象都還在「畫餅」階段,這一點對航空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美國來說也不例外。但近日一則消息顯示,美國人似乎又走在研發戰機的先列,因為據說他們的六代機已經成功首飛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五代機還未成功,又加快搞六代機?日本獨立研發能力再度被質疑
    當時日本就對外宣稱,"i3"屬於六代機,各項綜合指標都要比三菱重工的"心神"戰鬥機強,雖然當初"心神"立項時日本也說它將高過國際上同類型戰機,但知道防衛省"六代機"概念都提出了,"心神"基本仍舊處於圖紙之上。而關於當時"i3" 的立項標準,不免讓其他國家認為,這是暴露日本野心的一種方式。
  • 中國六代機初露頭角?中航披露具體細節:時速將超3馬赫,優勢驚人
    隨著五代機逐漸走向正軌,按照我國武備一貫的"服役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的理念,六代機的研製也應該提上了日程,那麼中國的六代機將會是什麼樣呢?俄羅斯正式研製六代機在五代機還未普及的情況下,六代機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各國也都將六代機作為軍備競賽的籌碼,但就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未來真正能研製出六代機的國家還是中美俄。
  • 領跑世界的中國六代機,將採用哪些顛覆性技術
    在講六代機之前,先說一下中國戰機劃代的問題。因為每次在講中國戰鬥機的時候,尤其是在講殲-20四代機的時候,總得在後面備註一下,說是按照俄羅斯劃代方法,應該是五代機。如果哪一次忘了,就會有人冷不丁來一句,中國五代機都還沒出來,哪來的六代機?
  • 國產六代機進度與美俄同步,具備空中變形能力
    要知道,我國的五代機發展落後美國,和俄羅斯相差不多,六代機的研製便是唯一能夠彎道超車趕上美國的機會,所以才備受大家關注。事實上,按照我國武器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發展規律,在殲20已經列裝之際,六代機的研發應當已經同步進行中。近日,我國殲20總設計楊偉更是透露出關於六代機的更多消息。
  • 中國這幾位國寶級科學家,一人頂一個師!這是真正的國士無雙!
    錢學森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浙江杭州人,生於上海,一九五九年八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獲博士學位,被譽為「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及飛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極其重要的實施方案.1958年四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飛彈及太空飛行器研製方面的技術領導職務,為我國火箭飛彈及航天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國產「新一代戰鬥機」消息曝光!首飛時間確定,六代機or艦載機?
    就在三天前,6月29日,中國航空研究院發布的一篇名為《航空工業綜合所某新型戰機技術基礎專項全力以赴保節點》引起了軍迷的廣泛專注。官宣了一個重磅消息「新一代戰鬥機2021年首飛」。不過這個新一代也有點讓人浮想聯翩,究竟是是指第四代海軍艦載機還是全新一代的五代機呢?
  • 中國這次不再隱藏,完成先進設備測試工作,六代機已進入倒計時
    威爾羅珀在9月15日的空軍協會的會議上公開確認下一代戰鬥機的存在,按照他的話說「一架全尺寸樣機在現實世界中飛行過」,也就是說,美國軍隊的六代機不但已經研製出了樣機,並且已經搞了測試飛行,還可以理解成首飛了。
  • 中國六代機2035前首飛!兩位總師透露關鍵信息:具備空中變形能力
    目前爭論最大的是我們中國的第六代戰鬥機何時才能亮相?是否能彎道超車趕在美國的前面?又會具備怎樣的技術特徵和先進能力?有關於這些問題,其實我們已經可以從兩位中國戰機項目總師的話裡找到確切的答案,我們中國人的六代機不但有希望對美國實現彎道超車,甚至還具備科幻電影一樣的空中變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