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南京某高校黑人留學生強姦中國女學生」,不少網友跟帖轉發,批評中國女生崇洋媚外、活該受害的言論又一次出現。隨後學校相關部門反覆調查核實,並請公安部門查證。
警方調查核實後,認定該信息為不實信息,校方隨後闢謠。發帖人被警方教育後,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警方和校方表達了歉意,校方表示,會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發布不實信息,瀏覽量超過5000,或者轉發量超過500可能會被判為造謠罪,高校追責是有法律依據的,發帖者未經證實,為了博得關注就造謠實屬不該,這樣的行為不光讓他自己可能面臨牢獄之災,也會讓學校的聲譽受到影響。
但換個角度,我們不妨思考下為何這樣的新聞能夠在短時間內引起網友的熱議,還會有那麼多人相信。其實這是有現實基礎的,高校「優待」留學生的新聞屢見不鮮,使得一些中國學生遭受了不公平待遇,部分中國女生盲目崇拜外國人,使得部分中國男性擔心自己找不到對象,怒火在心中壓抑太久了,只需要一點火星就會爆炸,哪會管火星是實是虛呢?
2018年,無錫市的某高校被曝要求本土學生把好的宿舍騰空,讓給留學生住,老師還威脅爆料學生;瀋陽市某高校被曝讓本校大三的學生清掃留學生宿舍樓,包括走廊和過道,留學生群體沒有參加該活動;吉林某大學被曝給留學生提供「叫醒服務」,每天清晨給他們打電話喊他們起床。
高校會做出這樣的舉動,無非是制度和利益使然,QS、泰晤士、軟科、US NEWS等知名機構在給大學排名的時候,會把國際學生的比例也作為評分項,留學生比例越高,得到的分數也就越高,排名也就越靠前。
而在我們國內,排名靠前的大學,拿到的經費資源要遠高於一般學校,這事關學校的生存和發展,於是部分高校就只能卑躬屈膝,用各種手段吸引留學生了,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來華的留學生已經超過了50萬,成為了亞洲第一,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地增加中。
除了高校以外,部分機構也優待外國人,外國人東西丟了,東西過幾天就能找回來,但本國人丟了東西去報案,就只能夠得到一句「等待後續」,這一等,可能是好幾個月,也可能是從此了無音訊。對比之下,街頭就出現了這樣的廣告:老外代報案,警方重視,破案率高。
當下我們國家的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正在不斷增強,在恥辱的近代史裡丟掉的自尊心也在被慢慢找回來,部分機構和高校對外國人過度重視,會給很多人一種 「跪久了站不起來」的印象,是對民族自尊心的踐踏,也正是因為如此,網絡上才會有那麼多人討厭外國人、外國留學生,謠言才會被大家相信。
其實,中國優待外國人是有歷史的,隋煬帝時期,有胡商來長安貿易,隋煬帝下令:「胡客或過酒食店,不取其直」,意思是胡客在酒店裡住宿或者是吃飯,不可以收錢,景泰皇帝當政時,日本使團來華貿易,皇帝明確下令:「遠夷當優待之,加錢一萬貫」。
不過,古代皇帝和現在的部分機構、高校是不一樣的,他們優待外國人,主要是出於大國面子的考慮,他們把外國人當成遠道而來的使臣,認為物產豐盈的天朝上國就應該出手大方,讓外國人看到我們的盛世景象,而現在則剛好反了過來,部分人認為外國人什麼都好,才會優待他們。
如果是真心來華工作、學習的外國人,民眾出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心境,熱情地招待他們並無不可,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但對於官方來說,給外國人超國民待遇是不可取的,外國學生想拿獎學金,可以,但也應該和中國的學生一樣,成績足夠好才拿得到,外國人丟了東西抓緊時間找也可以,但也應該這樣對待我們本國的國民,才不會因為厚此薄彼讓本國人寒了心。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一事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