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大愛
妻子是白衣天使,主動請纓奔赴湖北抗疫一線,丈夫堅守醫院後勤崗位,為臨床一線提供後勤保障服務。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他們始終「戰在一線,守在一線」,彰顯出舍小家為大家的責任和擔當。
小家傳大愛,共築家國夢。女性之聲推出「小家大愛」欄目,講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全國抗疫最美家庭故事。今天,讓我們走近來自海南省的鄧豔梅家庭。
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一線,海南省定安縣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主管護師鄧豔梅是逆行者中的一員。生活中,她是女兒、妻子和母親;疫情當前,她是出徵的護士和戰士,時刻衝在抗疫最前線。
逆行出徵,巾幗有為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湖北疫情時刻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作為第一批奔赴湖北的醫務人員,我一定不辱使命,不負重託,疫情不退我不退。」這是鄧豔梅在馳援湖北出徵儀式上接受採訪時說的一番話,也是她早已銘刻於心的職業誓言。
早在出徵支援湖北前的大半個月,鄧豔梅和她的護理團隊已經加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29日,定安縣正式啟用定安縣健康服務管理中心,該中心作為隔離觀察點,主要接受曾與新型肺炎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又不具備在家進行隔離觀察條件的人員。鄧豔梅被定安縣衛健委任命為該中心的執行負責人,負責護理、後勤、設備等部門協調工作。
她每天堅守現場,累了就睡辦公室,24小時待命處置突發情況,努力使健康服務管理中心的護理工作更加科學、高效、安全。
因為湖北疫情日益加重,定安縣人民醫院號召廣大醫護工作者報名參與支援湖北,鄧豔梅主動請纓,「我是黨員,關鍵時刻必須衝鋒在前。」
2月15日,鄧豔梅作為定安縣支援湖北醫療隊的聯絡員,與其他9名戰友一道,奔赴武漢市光谷方艙醫院。
武漢光谷方艙醫院是剛改建的新醫院,鄧豔梅還記得,第一次值班時,由於設施設備不齊全,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未理順,加之人員隊伍彼此間尚未形成默契,一輪值班下來,大家都精疲力盡。作為護理組的組長,鄧豔梅顧不上休息,第一時間找到各值班護士,徵集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梳理總結後向海南醫療隊總護士長反饋,制定工作手冊、理順流程,讓方艙醫院的護理工作儘快走上了正軌。
「初步建立護理體系後我還不放心。因為方艙醫院的各項工作都在不斷完善,我們的工作也應與時俱進。」每輪值班前,鄧豔梅都會向上輪值班人員了解病區動態,然後拉起臨時微信群,將同班次的護士召集起來,把根據病區動態擬好的值班任務等內容發到群裡供大家參考。「出發前往醫院時,我還會再跟大家明確一次,做到流程順暢、任務清晰。」
她的細心和熱心,同樣體現在照顧患者上。方艙醫院收治的大多是輕症患者,心理療愈對他們而言和藥物治療一樣重要。而鄧豔梅總是一邊做著護理,一邊為患者做思想工作,鼓勵他們積極配合治療。「讓我特別感動的是,一些患者經我開導,不僅堅定了戰勝病魔的信心,還當起病區志願者,幫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作為醫療隊的聯絡員,除了正常的護理外,鄧豔梅還肩負著與其他市縣援鄂醫療隊協調溝通的重任。她每天及時總結醫療隊工作情況,主動關心了解各隊員的身體心理狀況,撰寫醫療隊日情上報上級。
「她工作認真負責,是我們護理隊伍的榜樣。她的言傳身教激勵著我們努力把護理工作做得更好。」鄧豔梅的同事評價道。
用愛撐起一個溫暖的家
鄧豔梅的丈夫陳德伍是一名退伍軍人,現在醫院後勤處工作。疫情發生後,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他們大年初二就將5歲的女兒送到鄧豔梅父母家照顧。
鄧豔梅將馳援武漢的消息告知家人時,年邁的父親以一名老黨員的身份說了一句:「國家有需要,共產黨員就得上,孩子有我們照顧,你儘管放心。」 丈夫陳德伍也大力支持,工作上,他不分日夜地堅守在醫院的後勤崗位,及時處理各種故障問題,為臨床一線提供服務;生活中,他悉心照料著女兒及老人。
在與別人聊起妻子時,他剛毅的臉上滿是柔情:「疫情當前,國家有需要,誰都義不容辭。希望她安心在前方工作,儘快平安歸來。」
身在武漢的鄧豔梅,隔一兩天就會在朋友圈發布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或個人狀態,她希望哪怕只是簡短的幾句話、一組圖片,也能讓時刻關注她的後方親友和同事安心。
3月6日,武漢光谷方艙醫院休艙,這意味著鄧豔梅和同事們的戰「疫「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鄧豔梅說:「作為一名普通的醫護工作者,盡我所能完成工作,是職責所在。只希望疫情儘快結束,大家可以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風景。」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鄧豔梅和家人始終「戰在一線,守在一線」,用真情守護患者,用行動詮釋責任,演繹了抗疫家庭的最美風採。
來源: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全國婦聯網信中心、央視網、海南日報、定安縣政府網
安陸婦聯
長按二維碼
或掃描關注
原標題:《小家大愛 | 鄧豔梅家庭:愛與責任同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