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業企業(600641)集成電路業務實現突破 加大離子注入機產品的開發...

2020-12-22 多贏財富網

萬業企業在8月27日晚發布的半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持有100%權益的子公司凱世通持續加大集成電路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產品的開發投入,該設備關鍵部件離子注入平臺在上半年得到客戶驗收,並實現銷售。儘管疫情加劇導致半導體零部件供應全球緊缺,但凱世通通過多年積累的行業渠道補充全球關鍵零部件庫存和備選計劃,保障已進入銷售管道的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臺按原計劃組裝調試。  這對凱世通及萬業企業來說是不小的突破。凱世通承接了萬業企業向集成電路領域轉型的重擔,其主要研製、生產、再製造和銷售高端離子注入機,覆蓋集成電路與光伏兩個市場領域。但截至2019年底,凱世通收入還全都來自光伏領域。  國內市場需求可期  半年報顯示,目前國內一家重要的12英寸晶圓晶片製造廠和一家存儲器晶片設計製造廠正在評估凱世通的集成電路設備。鑑於當前國際形勢,國內集成電路製造廠採購國產化設備的需求迫切,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的國內市場需求可期。  萬業企業指出,隨著海外對集成電路設備的控制程度加深,我國各級政府與各地企業對國產集成電路設備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釋放出更多的合作空間。凱世通抓住國產關鍵設備剛性需求增加的時機,藉助市場與政府力量,加速推進離子注入機產品。公司未來有望為全球先進位程邏輯、存儲、5G射頻、攝像頭CIS、功率半導體等不同應用領域的晶片客戶提供離子注入工藝驗證服務,提升客戶晶圓製造能力與晶片性能。  公開資料顯示,全球從事離子注入機製造的公司很少,從事光伏離子注入機製造的公司更少。自2015年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因設備成本和產能問題宣布退出光伏離子注入機的生產以後,全球主要有凱世通、美國Intevac公司、日本真空3家公司生產光伏離子注入機。值得一提的是,國內上市公司中僅有萬業企業旗下的凱世通掌握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核心技術。  現金保障轉型提速  上半年,萬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75億元,同比下降70.79%;歸母淨利潤為1.80億元,同比下降65.85%。截至6月底,公司貨幣資金餘額為16.11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為26.54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萬業企業近年來持續加大轉型力度,上半年繼續收緊房地產業務,公司銷售籤約面積和籤約金額有所回落,使得公司業績出現波動。  萬業企業強調,公司一貫重視資金鍊安全,始終保持較低的資產負債率,隨著公司各項目的銷售回籠,公司目前現金充裕,為公司未來加快轉型奠定良好的資金基礎。  2020年,萬業企業繼續將外延式發展戰略作為重要的工作目標,尋找集成電路裝備與材料的上下遊併購項目,充分發揮資本平臺優勢,轉型集成電路產業領域。公司積極針對一系列主要圍繞半導體晶圓製造的核心客戶,提供相關裝備、材料、零部件、服務等細分領域的融資類項目進行探索,結合目前公司和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的相關項目進行產業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在近年來集成電路國產化的機遇背景下,萬業企業接連出手深化戰略轉型。公司引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作為股東方,積極布局集成電路裝備領域,入股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基金,該基金先後投資飛凱材料、精測電子、長川科技、華卓精科和上海御渡等,併購紫光控股等集成電路裝備材料核心項目。

相關焦點

  • 萬業企業(600641):自主創新+產業整合 "雙輪驅動"戰略轉型獲市場...
    萬業企業(600641)12月1日晚間發布公告,旗下凱世通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迎來商業客戶及多款設備訂單的重大突破,這是繼凱世通今年9月首臺低能大束流設備送入國內主要晶片製造工廠後的又一大商業化進展。這意味著國內客戶對凱世通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高能離子注入機進入全面商用化的認可。
  • 萬業企業(600641)旗下凱世通再有項目進入上海"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記者9月23日從萬業企業(600641)獲悉,繼「高能離子注入機關鍵技術研究與樣機驗證」項目在去年被列入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之後,日前,公司控股子公司凱世通負責的「集成電路設備射頻電源系統研發與驗證」項目又進入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 萬業企業(600641):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項
    12月15日,2020投資峰會在上海正式開幕,在當晚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頒獎典禮暨晚宴上,萬業企業(600641)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    有分析指出,萬業企業本次榮膺財 聯社「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體現了社會各界對萬業企業持續盈利能力、企業自身成長性的肯定,亦是對公司未來成長潛力的高度認可。
  • 萬業企業: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項
    來源:發布易12月15日,2020投資峰會在上海正式開幕,在當晚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頒獎典禮暨晚宴上,萬業企業(600641)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有分析指出,萬業企業本次榮膺財聯社「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體現了社會各界對萬業企業持續盈利能力、企業自身成長性的肯定,亦是對公司未來成長潛力的高度認可。
  • 金融玩家導演的集成電路大戲:萬業企業,財務一團麻,產品沒客戶...
    凱世通的主要產品就是離子注入機,其中離子注入機研發難度和價格是僅次於光刻機的半導體專用設備,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國產替代率幾乎是零。  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價值大概佔到整個晶圓製造價值的3%,離子注入的目的是改變半導體的載流子濃度和導電類型,形成PN結,風雲君的簡單理解就是微型二極體,即可控制通電的開關0和1。
  • 萬業企業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大獎
    萬業企業本次榮膺財聯社「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體現了社會各界對萬業企業持續盈利能力、企業自身成長性的肯定,亦是對公司未來成長潛力的高度認可。    萬業企業榮獲2020年度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 萬業企業(600641)旗下凱世通參與光伏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通過...
    中證網訊(記者 吳科任)中國證券報記者12月6日晚從萬業企業(600641)獲悉,日前,公司旗下凱世通參與的"高效同質結N型單晶矽雙面發電太陽電池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產線示範"項目順利通過中期檢查。該項目為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示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致力於N型高效太陽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化。
  • 萬業企業(600641):旗下凱世通參與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近日,萬業企業(600641)旗下上海凱世通半導體有限公司參與的"高效同質結N型單晶矽雙面發電太陽電池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產線示範"項目順利通過中期檢查,該項目為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示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將致力於N型高效太陽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化。
  • 萬業企業(600641)融資融券信息(12-07)
    萬業企業(600641)2020-12-07融資融券信息顯示,萬業企業萬業企業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交易日期
  • 萬業企業(600641)
    萬業企業(600641)
  • 萬業企業(600641.SH)控股股東解押1億股
    萬業企業(600641.SH)控股股東解押1億股
  • 地產股午後異動拉升 萬業企業等個股均有不錯表現
    據最新消息顯示,地產股午後異動拉升,萬業企業(600641)漲停,格力地產(600185)股價大漲超過6%,中洲控股(000042)、新華聯(000620)等個股也有比較不錯的表現。那麼,地產股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IPO】5G驅動中富電路業績持續增長;創耀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5G建設+華為帶動:中富電路業績持續增長招股書顯示,中富電路是專業從事印製電路板(PCB)研產銷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包括單面板、雙面板和多層板等,主要應用於通信、工業控制、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及醫療電子等領域。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
    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技術逐漸成熟,加上近年來本土晶圓產線建設力度加大,各環節設備企業迎來高 速成長。離子注入後的退火往往使用快速熱處理設備進行快速退火。快速熱處理(RTP): 對離子注入後的晶圓進行快速熱退火(RTP),即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將整個晶圓加 熱至某一溫度(400-1300℃)。對比管式退火爐,具有熱預算小、摻雜區域中雜質運動範圍小、沾汙小合加 工時間短等優點,可採用燈退火、雷射退火等能量源,廣泛應用於直徑 300mm 的高端集成電路製造工藝 中。
  • 漫畫在晶片上「集成」上百億隻「電路」元件的「十八般武功」
    一個電晶體在晶片中僅佔頭髮絲橫切面百分之一不到的面積,但它卻是由複雜的電路結構組成。電晶體從分布上看是平面的,但從橫切面上看是立體的,電晶體三維立體結構如上右圖所示。晶片製造完成後,電晶體會「依託」矽片並「紮根」於矽片,上百億隻電晶體由縱橫而不交錯的金屬線條連接起來,實現了晶片的功能。如何在小手指甲大小的矽片上集成上百億隻電晶體等電路?在晶片製造時都用到了哪些高精尖的技術?
  • 半導體材料大突破!首隻國產ArF光刻膠通過驗證
    半導體材料大突破!首隻國產ArF光刻膠通過驗證南大光電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寧波南大光電自主研發的ArF光刻膠產品近日成功通過客戶的使用認證,這標誌著「ArF光刻膠產品開發和產業化」項目取得了關鍵性的突破,成為國內通過產品驗證的第一隻國產ArF光刻膠。
  • 行業遇冷後,上市後的機器人集成商,如何突破行業天花板?
    在自動化領域,很多創業型企業都選擇做機器人的系統集成。幾年過去,這已經快讓行業成了「紅海」。但2018年開始,汽車行業已經連續兩年市場下行,新能源車行業的產業轉型升級壓力在新材料、新工藝下不斷加大,洗牌到來,能不能活下去?集成商賽道的天花板怎麼突破?優勢如何進一步凸顯?下一步走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