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圓舞曲,所有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2020-12-17 澎湃新聞

它叫圓舞,無論轉到哪一方,

只要跳下去,你終歸會遇見我。

如果這是圓舞,為什麼到頭來,

雙方經歷這麼多人與事,

卻沒有與原先的舞伴離場?

也許音樂不對,也許我們聽錯了,

也許是另一種舞,不是這個跳法,

我們表錯了情?

但是曾經共舞,是我畢生快樂。

——亦舒《圓舞》

文章:田藝苗的田 | 圖:網絡

編輯 | 田藝苗的田

1丨蕭邦: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

《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Waltz op.18)。本曲作於1831年,是蕭邦在世時最早出版的圓舞曲。《華麗大圓舞曲》之名,給予一般音樂愛好者很親切的印象。正如曲名所示,這首曲子是蕭邦的所有圓舞曲中,最華麗、最輕快的一首,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實際用於舞會的圓舞曲。所以舒曼才會說:「這是蕭邦的肉體和心靈同時在舞蹈的圓舞曲」以及「把舞者捲入波心,越來越深」。

2丨蕭邦:升C小調第七號圓舞曲

最能體現蕭邦的個性及民族性的圓舞曲,任何人都肯定會說是這首《升C小調第七號圓舞曲》(Op. 64-2)。本曲作於1846—1847年,節奏近似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圓舞曲抒情詩。本曲是蕭邦去世前兩年完成的,隱含著他對生命的認識。也被舒曼稱之為為「心靈的圓舞曲」。

3丨小約翰·施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春之聲圓舞曲》,作品第410號(Frühlingsstimmen Walzer,op.410)是奧地利著名音樂家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不朽名作,作於1883年。當時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滿活力,處處散發著青春的氣息。

卡拉揚指揮凱薩琳·芭特爾演唱《春之聲》圓舞曲

據說小約翰·施特勞斯是在一個晚上就在鋼琴上即興創作出此曲的,因此此曲最早的版本是鋼琴曲,後經劇作家填詞成為聲樂圓舞曲,由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比安卡·比安琪演唱,這也是此曲的第一次演出,直到現在仍然是許多花腔女高音十分喜愛的曲目。後來作者又將它改編為管弦樂曲,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愛。

4丨小約翰·施特勞斯:南方的玫瑰圓舞曲

《南方的玫瑰圓舞曲》(Rosen aus dem Süden,op. 388),作於1880年,是根據小約翰·施特勞斯本人所作輕歌劇《女王束帶裡的手帕》的選曲改編而成,同年10月1日在維也納首演。後來還曾被改編成鋼琴曲。南國的玫瑰」也可以譯為「熱情的南國姑娘」。樂曲以輕快的節奏和優美的旋律呈現,使它成為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幾首最著名的圓舞曲之一。

5丨蕭士塔高維奇:第二圓舞曲

蕭士塔高維奇《第二爵士組曲》(Jazz Suite No. 2 )是他的管弦樂組曲中最出名的一套。當中的《第二圓舞曲》(Waltz No. 2)雖然短小但配器豐富,旋律簡單而容易接受,是其管弦樂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洋古典音樂的入門必聽曲目。

裡卡多·夏伊指揮蕭士塔高維奇《第二圓舞曲》

本曲在許多電影裡都被選作配樂,如電影《日瓦戈醫生》、《棋壇情史》、庫布裡克的《大開眼界》等等。推薦語: 「在這段激情、華麗而流暢的旋律中,感受作曲家慣有的深邃色調和冥想氣質。」

6丨柴可夫斯基:花之圓舞曲

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花之圓舞曲》

《花之圓舞曲》(Waltz of the Flowers,op.71)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第三部舞劇《胡桃夾子》中的著名圓舞曲,選自第二幕中糖果仙子與眾仙女群舞時的音樂,經常單獨演出。

豎琴的華麗流暢的序奏之後,圓號以重奏形式奏出圓舞曲主題,旋律如歌,表現出糖果仙子與仙女們輕盈婀娜的舞姿,在單簧管相呼應的獨奏之後,樂曲的主題抒情而優美。這首圓舞曲不僅是這部舞劇中的重要樂曲,而且在柴可夫斯基許多圓舞曲中也是最突出的一首,同時也是柴可夫斯基全部作品中的傑作之一。

7丨小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小約翰·施特勞斯最富盛名的圓舞曲作品。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這首樂曲的全稱是「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圓舞曲」。曲名取自詩人卡爾·貝克一首詩的各段最後一行的重複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輕,美麗,溫順好心腸,猶如礦中的金子閃閃發光,真情就在那兒甦醒,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

8丨柴科夫斯基:天鵝湖組曲

舞劇《天鵝湖》由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於1876年創作,是作曲家最經典的作品之一。1877年首次在莫斯科大劇院上演,由於當時的導演和演員們還不能完全接受和適應用交響音樂做為舞劇音樂的形式,在排練時又刪除了一部分難度較高或不適合舞蹈的段落,以致演出失敗。

1882年在布拉格音樂會上,演出了《天鵝湖》第二幕,獲得了巨大成功。柴科夫斯基1893年11月去世後,由著名舞劇編導彼提帕發起紀念剛去世的作曲家, 從新對舞劇編排、設計,於1894年2月在馬林斯基劇院演出了第二幕,由於1895年上演了全部舞劇, 獲得成功。

1882年柴可夫斯基從劇院要回《天鵝湖》總譜, 準備改成一部組曲, 但終未完成.現在世上流傳的有多種《天鵝湖組曲》的曲目,以下是經常被演出的組曲曲目:

《天鵝湖組曲》:

01、Scene 場景音樂(序曲)

02、Waltz 圓舞曲

03、Dance of the Cygnets 四小天鵝舞曲

04、Scene 場景音樂

05、Hungarian dance(czardas) 匈牙利舞曲(查爾達什)

06、Spanish dance 西班牙舞曲

07、Neapolitan dance 納波裡舞曲

08、Mazurka 馬祖卡

09、Scene 場景音樂(最終場景,稍快的行板)

9丨約翰·施特勞斯:一千零一夜-圓舞曲

《一千零一夜-圓舞曲》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作於1871年的管弦樂曲。根據他的輕歌劇《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配樂改編而成,在紀念維也納劇院創立八十周年的音樂會上首次演出。

樂曲採用維也納圓舞曲形式,由序曲、三首小圓舞曲和結尾組成。序曲較短,小號輕奏出的悠遠的聲音,使人聯想到歌劇中神秘的氣氛,接著樂曲轉為圓舞曲速度。第一小圓舞曲規模較大,第一主題採用同音反覆和頓音奏法,突出了節奏與和聲的效果。

樂曲進入中間部,旋律起伏較大,活躍而歡快,最後再現第一部分結束。第二小圓舞曲的規模較小,第一部分主題帶有歌劇中女高音詠嘆調的特點,柔美而流利, 隨後下行的旋律使樂曲具有輕盈活潑的特點。第三小圓舞曲以輕巧的休止符和活躍的跳進音程,典雅而明快。樂曲結尾部相繼再現第一和第二小圓舞曲的主要段落,最後以第一圓舞曲主題的變奏有力的結束。

10丨蕭邦:圓舞曲 Op.64-2

這首《圓舞曲》Op.64-2是蕭邦晚期作品,節奏近似波蘭的瑪祖卡舞曲,具有濃鬱的民族性,舒曼把這首圓舞曲稱作是「心靈的圓舞曲」。

樂曲分為三段,一開始就出現主題部分,最開始的兩個小節就像開場白,接下來兩個小節帶有倚音和特別的節奏,好像述說這什麼故事,主題結束的地方出現半音下行,體現出高貴典雅的感覺,進入第二主題,這一段是一組組由高至低的句子組成,就像滾珠落玉般晶瑩剔透,最後用一串上行的音符結束,好像聲音逐漸遠去……

我們仍在舞池中,

生活本身是一場表演,

活一日做一日,

給自己看,也給觀眾看,

舞蹈的名稱叫圓舞,

我不擔心,我終歸會回到你身邊,

你是我最初的舞伴,

由你領我入場,記得嗎?

——亦舒《圓舞》

原標題:《最美圓舞曲 / 所有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365日創意文案》: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尼採曾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雖然,生活的每一天看似平淡無奇,但不可否認每一天都是新生。如何從細微之處品味生活的本質,開啟精彩的每一天呢?也許,很多時候我們都期待著某個契機,某個轉折點。我們可能會把希望寄托在下個月,下個季度,甚至是來年。殊不知,改變的意義在於當下的每一天,我們若邁出第一步,從今天開始改變,繼而每一天都好好生活,事實上就是最大程度的改變人生。又如這句:「感到艱難,正是成長之時。」
  • 《活出生命的意義》: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從《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的閱讀中,領略到這本被美國評為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圖書獨特的魅力。這本書字裡行間是作者感人肺腑的人生歷程,那一幕幕納粹集中營地獄般的殘酷;那直面人生與厄運的搏鬥;那一行行充滿摯愛妻子的思念;那一段段發自內心對親人對社會崇高的責任的文字;那一篇篇意義療法的生動論述,都是如此扣人心弦,直達內心深處。
  • 十月:人間最美是清秋!
    十月:人間最美是清秋!在秋風蕭瑟裡,生命進入新的輪迴。願所有的遇見和快樂,都能在光陰深處落地成花。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 不曾辜負時光,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犒賞
    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生活從來都是只有不容易和更不容易而已。只是要記住,日子雖難,總會有一些人將你放在心頭,總會有一盞燈,等你回家,那麼再多的困難困惑,也能趟的過去吧。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哪一個黑夜是過不去的,也沒有哪一個黎明不會如約而至。黑暗過後,太陽終究也會從天際升起。而我們,只需要無愧於心,也就夠了。
  • 世界通簡史:「圓舞曲之父」之子「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
    老約翰·施特勞斯常為應付演出而搞得筋疲力盡,這種永不得閒的日子使他心情焦躁,終生不得安寧。因此,施特勞斯於幼年時未能學習音樂,而被送去學商業,16歲後他曾在家裡學習當銀行家的課程。但是,他依然酷愛著音樂,並得到了母親的支持,他母親暗中請老約翰·施特勞斯樂隊領班教他拉小提琴,後來還請到教會裡當樂長的約瑟夫·德列克斯勒教他作曲。
  • 歷史上的今天:《惡魔城:曉月圓舞曲》
    2003:《惡魔城:曉月圓舞曲》 可以說自《月下夜想曲》之後,惡魔城走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遊戲不再以線性關卡為主要流程,而是像《密特羅德》系列一樣,角色可以在城中自由探索。這種類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 Metroidvania。
  • 深圳特區40年踏歌起舞
    ——以深圳命名的《深圳圓舞曲》閃亮推出近日,初夏的深圳碧海藍天、花團錦簇,在花香四溢的街頭,一首歌曲也正悄然起舞,並迅被人們所喜愛並在網絡迅速傳開,為慶祝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而創作的這首《深圳圓舞曲》,像一陣清新的風,洋溢在深圳的流光溢彩之中。
  • COS賞析:v家洛天依樂正綾圓舞曲
    COS賞析:v家洛天依樂正綾圓舞曲 工重同名
  • 《一刻》即是永恆|青年舞蹈家華宵一演繹生命蛻變之美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尼採 盡情舞動的身體,就是生命脈動的最好證明。在這一核心主題的映襯下,舞者在舞臺上的輾轉騰挪都被賦予了更深刻的意義,舞者本身就代表著「活在這一刻」的生命力。
  • 網文大動蕩之下,三大邪書之一作者曉夜圓舞曲:哪怕去送外賣
    網文「三大邪書」分別是尋找逝去的我的《都市之虐殺原形》、曉夜圓舞曲的《末世之黑暗召喚師》、嗚啼的《絕世人妖養成系統》。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索資料,這裡不做贅述,而在閱文集團的新合同事件中,起點作者曉夜圓舞曲在其新書《蟲海圍城》驟然發聲:哪怕去送外賣,也不需要像條狗一樣,奢望著資本家分我一塊骨頭。
  • 勵志文案:希望我們都能保持清醒而有意義的生活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必須是這世界最堅固的島嶼,然後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Everyone is not an island. One must be the strongest island in the world before he can be a part of the continent.
  • 我的愛,不曾被你看見
    其實,誰的心裡不曾寫滿相思,誰的眸底不曾擁有過風景。四目相對的歡喜與溫柔,一生相伴左右的長情,這是多少人期盼的圓滿。也曾有過那麼一刻,熱烈地想要擁抱你,放下所有的驕傲,想要對你傾訴那些藏在心底的憂傷,那些因為思念而起的憂傷,然而,我還是狠狠地忍住了。
  • 曉夜圓舞曲新書來襲,寫過「三大邪書」之一的他,你還有印象嗎?
    在起點找新書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眼熟的作者——曉夜圓舞曲。沒想到他回到起點寫起了新書。或許這個作者名,大家可能還不熟悉,但如果說這是「三大邪書」之一《末世之黑暗召喚師》的作者,你是不是就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呢?畢竟小說內容可能沒看過,但「三大邪書」的名頭,應該總會有點印象的。
  • 清明,是祭奠生命的日子
    分享朋友圈哦Life is so beautiful清明,是祭奠生命的日子。這個節日,充滿了生與死的碰撞。陽春三月,正是最豔麗的季節,花開出了最美的樣子,勃勃的生機肆意流淌—— 一如3月31日犧牲的消防隊員們大多是二字頭的90後;最小的王佛軍只是00後,才18歲。
  •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一個會先到來,珍惜當下吧
    如果,要你說出你生命裡最熱愛的一件事,你能夠脫口而出嗎?其實,你未必可以。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中,你難免會被蒙蔽雙眼,為了一時的利益放棄自己的熱愛之情。但是,人活一輩子,是不是總得有點自己熱愛的東西呢?
  • 圓舞曲和瑪祖卡舞曲的風格和特點
    圓舞曲對我國來說是一種外來的音樂體裁,英文是Waltz,所以有時也音譯為「華爾茲」舞曲,一般起源於農村。圓舞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城市中特別是在維也納發展起來的。所以有些圓舞曲也叫維也納圓舞曲。溯源追根,圓舞曲的前身是奧地利民間的「蘭得勒舞曲」,這也是一種農村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