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第三集《愛的守護...

2020-12-15 荔枝網新聞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齊聚湖北疫情防控最前線,義無反顧,投身戰「疫」。江蘇先後派出13批、2813名醫務人員奔赴湖北抗疫前線,參與了15家定點收治醫院和3家方艙醫院的醫療救治,是全國人數最多的省級醫療隊。為大力宣傳戰「疫」中湧現的優秀典型和先進事跡,江蘇省委宣傳部和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了8集抗疫題材紀錄片《逆行者——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4月21日起在江蘇衛視晚間21:20黃金時段播出,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江蘇城市頻道、江蘇教育頻道、江蘇國際頻道以及荔枝新聞、我蘇客戶端同步推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集《愛的守護

  疫情期間,全國共有4.26萬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其中護士2.86萬名,佔了近70%。

  江蘇先後派出十三批援湖北醫療隊2813名醫務人員,護士超過醫務人員總數的三分之二。

  一直以來,人們常常習慣性地稱護士為「白衣天使」。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時候,「白衣天使」這幾個字被賦予了更重的分量。

  陶連珊,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科護士長,在武漢,她是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27病區護士組組長。

  「觸目驚心」是陶連珊初到27病區時的感受。

  病人多、治療量大。一方面,作為護士組組長,要統籌安排好病房裡的工作,陶連珊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另一方面,戰疫前線,是生死間爭分奪秒的較量,病房裡的情況時刻都在變化。

  一天,陶連珊的病房突然來了一位生命體徵極度不平穩的患者。情況緊急,人命關天,在醫生到達以前,護士們決定在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搶救,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院重症醫學科護士李靜就是其中之一。

  給患者按壓完,李靜的整個衣服已經潮到膝蓋以下,感覺自己快要倒了,當時唯一支撐她的就是一定要等到醫生來,把病人交給醫生。

  經過護士和醫生的共同努力,最終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

  很多病人跟陶連珊和李靜說,因為你們的大愛,使得武漢更美好,很讓他們感動。

  同在武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有一位被患者親切稱為「小可愛」的「網紅」護士。

  這個護士叫李娟娟,來自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稱她為「小可愛」的患者是她一直照顧的老年病患。

  由於免疫能力低且大部分有慢性基礎疾病,老年人一直是新冠肺炎感染的高危人群,也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尤其需要像李娟娟這樣的護士貼心的看護。

  2020年3月的一天,李娟娟看護的老爺爺順利出院了,遺憾的是那天,李娟娟正好輪休雖然,這兩個相伴三十多天的「大可愛」和「小可愛」沒能好好地道一個別,但是李娟娟已經把他們之間的約定,記在了心裡,就是以後肯定會找到這個爺爺,和他一起吃一碗熱乾麵。

  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李娟娟是給病人帶來溫暖的「小可愛」 。

  一江之隔,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有一個特殊的護士,他是病人和同事心裡的「頂梁柱」。

  張啟兵是一位男護士,來自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人民醫院,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擔任護士長。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鬥中,男護士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男護士體力好,而且調整狀態快,所以張啟兵付出的更多一點。

  每天,張啟兵都會給病房裡的一位重者患者泡腳。這看上去是一個小要求,卻同樣考驗護士們的專業水平。因為泡腳會讓病人體溫升高,引起心肺功能變化,絲毫馬虎不得。

  在病房,像泡腳這樣的小要求還有很多,張啟兵都會儘量滿足。因為讓患者能夠有好的心情,比任何護理都管用。

  同是男護士,一百二十公裡外,黃石婦幼保健院內,馬良超,正守護著一群特殊的病患。

  馬良超,南京市兒童醫院兒科護士,在黃石,他是黃石市婦幼保健院的「超級奶爸」,每天要照顧的是感染新冠肺炎的兒童。

  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兒童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對一切都很懵懂,對於病房裡的穿著防護服的護士,常常感到恐懼。

  為了消除這些恐懼,馬良超和他的小夥伴們,在防護服上畫上了漫畫。封閉的病房裡,這些充滿童趣的防護服,像一縷從門縫射入的光,照進了孩子們的心裡,也給馬良超留下了特殊又難忘的回憶。他特地將一件黃石同事畫過畫,寫上他們科室名字的防護服,帶回了南京,留作紀念。

  同在黃石,李曉青,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長,在黃石市中醫院重症醫學科病房,她是同事們眼裡的「飛虎隊隊長」。

  在李曉青日記裡,她這樣描述重症病房裡病人的情況:晴天的時候我們還能看見病房走廊盡頭的陽光,而他們能面對的就只有屋頂、牆壁和嘈雜無序的聲音、還有全副武裝又甚少開口的我們。

  每天,李曉青會在一個個手套氣球上畫畫,寫上病患家人的留言。這些不起眼的手套氣球,不僅可以用來緩解插在口中的矽膠管給病人帶來的不適,也是重症病人跟外界溝通的信使。

  很多人說,奮戰在湖北抗疫一線的護士是逆行者,但在李曉青的心裡,並沒有覺得自己在逆行,她說:「我們作為護士,病人在哪,我們就應該去哪。」

  為愛逆行,不懼生死,是每一位護士的責任擔當,尤其在重症監護病房,抗疫前線最危險的地方。

  來自南京同仁醫院的張永華和李曉青一樣,也是一位重症醫學科護士。抗疫期間,她所在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位於疫情核心區。給病人插管上呼吸機、吸痰、測試,在病人呼吸道打開的情況下和病人面對面接觸……這樣高危的操作,張永華記不清每天要進行多少次。

  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傳播,許多和張永華一樣,非感染、非呼吸專業的護士緊急馳援抗疫一線。不適應,是他們共同的最初體驗。

  在中南醫院工作的第二個星期,張永華第一次感到了不舒服。所幸只是一場虛驚。經過自我調節,張永華很快恢復了狀態。

  在瀰漫著病毒的隔離病房裡,可能導致感染的因素太多。對於長時間在隔離病房值守的護士來說,考驗是雙重的。

  不是生而無畏只是選擇擔當。

  穿上憋悶的防護服,護士是病毒的「狙擊手」;脫下戰袍,護士是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會疲憊也會恐懼。

  是白衣天使的使命感,讓他們敢於逆流而上,堅守火線

  一位新冠肺炎康復者說過這樣一句話: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沒有看過護士的眼睛。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這場戰鬥中,護士用行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

相關焦點

  • 迪安診斷聯合翡拉拉推出戰疫紀念品,贈送浙江援鄂醫療隊 | 致敬...
    作為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迪安診斷在採用多方位科技手段抗疫的同時,聯合時尚首飾品牌翡拉拉,設計製作戰疫主題文化紀念品,並捐贈給浙江援鄂醫療隊。
  • 江蘇醫療隊援湖北第三十六天: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2月2日下午,江蘇第三批120名醫療隊員從南京出發,飛往武漢。2月4日下午,37名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出發馳援湖北。2月9日下午,江蘇第五批958名醫療隊員整裝出發。2月10日中午,第三支國家中醫醫療隊(江蘇)44名隊員奔赴湖北方艙醫院。2月11日下午,江蘇援黃石醫療支援隊奔赴湖北省黃石市,馳援第一線。
  • ...潛晉緣深情亦濃|湖北|山西援鄂醫療隊|疫情防控|潛江|浩口鎮|郵局
    一襲白衣、一頂燕帽、一顆仁心在2020年初這場疫情防控戰中山西援鄂醫療隊不遠萬裡而來拼「晉」全力守護荊楚大地正值「5.12」國際護士節來臨在即,湖北郵政精心推出了融合抗疫場景與湖北地標元素的主題明信片,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 前線日誌|江蘇醫療隊援湖北第六十六天:聚散終有時 再見亦有期
    2月2日下午,江蘇第三批120名醫療隊員從南京出發,飛往武漢。2月4日下午,37名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出發馳援湖北。2月9日下午,江蘇第五批958名醫療隊員整裝出發。2月10日中午,第三支國家中醫醫療隊(江蘇)44名隊員奔赴湖北方艙醫院。2月11日下午,江蘇援黃石醫療支援隊奔赴湖北省黃石市,馳援第一線。
  • 江蘇援湖北醫療隊logo出爐
    這兩天,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標誌正式出爐擔任logo設計的是著名「70後」設計師、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何方從接到此次創作任務,到最終完稿何方教授花了兩天時間,設計出五六種標誌供討論和選擇最終,一組以「蘇」字為主視覺圖案、環以橙色心形的標誌脫穎而出簡潔、溫暖,又充滿力量一個鮮明的「蘇」字,右上角被別出心裁地糅入了
  • 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只管「騎在銀龍背上」,我們護你放心「逆行」
    這是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南京市鼓樓醫院心胸外科許萬紫的一段深夜日記。這幕後英雄少不了鼓樓醫院臨床醫學工程處。此前,2月9日元宵節晚,醫院21時收到出徵任務,臨工處準備隨隊的醫療設備至凌晨四點,將27臺設備與配套的工具、配件等,每臺調試正常運行後再打包封好,貼上標籤。
  • 致敬逆行者歸來!黛雅為十三太保援鄂天使送上幸運永生花
    咱們的逆行天使援鄂醫療隊已凱旋歸來,為此南京黛雅飾品有限公司將為江蘇援鄂醫療隊的醫務人員送上美麗的幸運永生花。用幸福永保存的永生花慰問白衣天使,傳遞感謝與祝福。此次疫情援鄂期間咱們大江蘇可是火了一把,據聽說別的省份援鄂醫療隊都是以省開頭命名,但咱們江蘇醫療隊除了南京以省開頭命名,其他江蘇城市都沒有,這讓湖北人民還以為江蘇就去了一個南京醫療隊,後來才知道,凡是以市、縣、區命名的醫療隊大概都是江蘇的,所以那一陣子就有 十三太保援鄂一說。
  • 139名,江蘇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徵
    中國江蘇網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防控攻堅戰,保證完成好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1月28日中午,第二批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顧壽永,在祿口機場停機坪前,代表全體隊員向送別的領導、同事、親友們作出莊重承諾。
  • 攜手戰疫47天,今天「蘇黃」戰友重逢在江蘇
    壓力最大時刻,江蘇援軍來了「我們記得,40多天前你們踏著夜色風雨而來,今天你們帶著春光暖陽而歸。」時鐘撥回到今年3月20日上午,歡送第一批江蘇援黃醫療隊返程儀式上,黃石市委書記董衛民深情說出的這句話,既是寫景,也是紀實。
  • 致敬逆行者丨再戰孝感!重醫附二院援湖北醫療隊31名勇士集結出徵
    (通訊員 向秋月)2月25日下午,根據市衛健委的指示,重醫附二院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集結完畢、整裝出發,同其他兄弟單位組建成重慶市第十七批援鄂醫療隊共183人,再次奔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前線——湖北孝感。醫療隊由重醫附二院護理部主任甘秀妮擔任領隊、醫務處副處長沈毅任副領隊。
  • 13地市全覆蓋 完美呈現江蘇抗疫全景圖!
    蘇州 淮安 宿遷三站回顧   12月7日,江蘇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走進蘇州、淮安、宿遷三地,23位戰疫英雄代表真情講述,盪氣迴腸,偉大抗疫精神給人奮進力量! 淮安場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紀錄片導演杜珺,作為江蘇廣電總臺赴湖北報導團成員,多次進入紅區,深入採訪40多位一線醫護人員,負責八集系列紀錄片《逆行者——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前線拍攝工作,為江蘇援鄂醫療隊記錄下7000分鐘的珍貴影像
  • 中山支援湖北醫療隊今日回家
    掃二維碼    觀看中山醫療隊援鄂視頻新冠疫情起,白衣逆行勇。同心縛蒼龍,英雄今歸來。今日,中山市馳援湖北的57名醫護人員回家了。從首批隊員出發至今,他們已在荊楚大地上奮戰了41天。2月11日,第二批15名隊員奔赴荊州松滋市,與廣東醫療隊一起用兩天時間將當地的醫院改造成新冠肺炎救治中心,在當地展開救治。2月14日,第三批18名隊員出發,分赴荊州的松滋市和公安縣。2月18日,第四批9名隊員組成的ECMO團體,緊急支援荊州市中心醫院重症救治中心,參與危重症患者的搶救。
  • 上海援鄂醫療隊領隊分享戰疫感受:不謂艱難救死扶傷 向英雄學習
    會上,上海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領隊陳爾真回顧了日日夜夜的戰疫感受。陳爾真表示,這次抗擊疫情其實是全體人民共同參與的過程,醫務人員是其中的一分子。「我們去武漢的這些人被稱為逆行者、英雄,我覺得對我們來說只不過換了一個場所而已。
  • 我愛你,中國!42位江蘇抗...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放射科主任 唐晨虎(第三支國家中醫醫療隊(江蘇)隊員)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愛黨、愛國、愛家鄉!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田月香(江蘇省援黃石醫療隊)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祖國,我愛你!祝您生日快樂!
  • 江蘇省中醫院第三批醫療隊奔赴湖北黃石
    2月11日中午1:00,江蘇省中醫院第三批醫療隊9名隊員與其他300多名同行一起在南京祿口機場集結出發,奔赴湖北黃石疫情防控第一線。 等你們回家~ 繼1月25日江蘇省中醫院第一批醫療隊奔赴武漢支援江夏中醫院後,2月10日中午,該院國家中醫醫療隊出徵。2月11日下午,他們到達武漢進行防護培訓後,進駐武漢方艙醫院參與戰疫。
  • 江蘇英雄,回來了!
    昨天下午 江蘇援湖北武漢醫療隊 首批709名撤離隊員 乘坐包機飛回南京 江蘇英雄,回來了! 3月17日,根據國家衛健委的統一江蘇省有6支醫療隊710名醫務人員從武漢返回江蘇。
  • 江蘇援武漢最後一支醫療隊回家了!
    江蘇援武漢最後一支醫療隊回家了!現代快報訊(特派記者 是鍾寅 李楠/文 張浩然/攝)4月13日,武漢陽光正明媚,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醫療隊回家了!他們是江蘇援武漢最後撤離的一支隊伍。在武漢市漢江灣體育公園,武漢市民為醫療隊舉行了歡送儀式。
  • 四川援鄂醫療隊74天收治2163名患者
    在《我愛你,中國》的旋律中,機艙門打開,鮮紅的國旗、黨旗、醫療隊隊旗迎風飄揚。四川最後一批162名援湖北醫療隊員走出艙門,迎接來自家鄉人民最高規格的禮遇。在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即將解除離漢通道管控之際,他們完成光榮使命後返回四川。至此,四川援湖北醫療隊1463人全部凱旋。
  • 「劇·訊」六集抗疫紀實廣播劇《但願人長久》第1集——第3集
    北京文藝廣播獨家策劃製作的六集抗疫紀實廣播劇《但願人長久》,以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王勁清在武漢抗疫一線發回來的前線日記等資料為素材,展現了北京市援鄂醫療隊各年齡、各專業的醫務工作者千裡逆行武漢,和武漢人民共同抗疫的感人篇章。
  • 2020年慶祝「5.12」國際護士節 致敬最美逆行者
    為慶祝這個特殊的節日,今天上午9時30分,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主辦,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護理學會、湖南經視共同承辦的2020年慶祝「5.12」國際護士節暨「致敬最美逆行者」公益活動,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吳桂英出席活動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