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進家庭 家訪在行動——合陽縣路井鎮中學進行外宿生冬季安全大...

2020-12-18 瀟湘晨報

冬季來臨,為進一步了解外宿生住宿情況,杜絕安全隱患。11月30日路井鎮中學進行"關注外宿安全,護航學生成長"外宿生冬季安全大家訪活動。

本次活動由學校統一部署,領導跟班,各班主任統籌,與相應的科任教師共同對班級所有外宿生進行家訪。

進入外宿生家庭,家訪教師首先查看學生租住點的家長陪護和房屋消防安全條件與取暖方式是否安全。其次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在家表現、生活習慣等,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表現和期中考試情況。最後向家長講解有關冬季安全教育知識,督促家長或監護人教育學生增強安全防範意識,教育孩子注意防範欺凌和來校途中的交通安全。

家訪中,老師和學生家長一起圍繞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冬季安全問題進行交流了。針對學習問題,鼓勵表揚學生在校的優秀表現,分析查找了學習中的不足,為學生進一步的發展奠定基礎。

本次家訪,不僅宣傳了該校的辦學宗旨,擴大了學校素質教育的社會影響力,同時讓每一位家長和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心和呵護。通過家訪,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及家庭之間的溝通,使學校和家庭達成了教育共識,形成了教育合力,更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來源:合陽縣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黨建+」在家訪路上閃光| 二分所二大隊黨支部三年行動計劃·家訪篇
    為切實加強和改進民警作風建設,強化八小時以外監督管理,近三年來,省南豐所二大隊黨支部堅持開展全員家訪工作,共家訪86戶次,訪談家屬207人次,發放家訪宣傳手冊86冊,發放回收家訪調查表86份,基本實現了四大工作目標,確保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有效落實
  • 【我家就在黃河邊】陝西合陽縣:保住黃河好生態 移出幸福新生活
    原標題:保住黃河好生態 移出幸福新生活——水保治理與水庫移民工作同頻共振的合陽實踐2019年8月20日,按照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機構改革方案,該縣原移民開發局和水土保持工作站合併重組,新成立合陽縣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
  • 家訪篇 | 大雨中,遂昌西畈小學教師走進82個家庭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遂昌教育   6月30日上午,西畈小學全體教師走進學生家中,開展暑期家訪活動
  • 翔宇翼雲中學開展冬季安全教育進課堂活動
    大眾網棗莊·海報新聞1月7日訊(通訊員 吳進東)進入冬季以來,由於氣溫下降,冰雪天氣增多,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對學生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影響
  • 山東出臺「家訪八條」:兩年內至少一次實地家訪,家校溝通共育
    但這也說明,家訪工作還是應與時俱進,既要有靈活的家訪形式,又得創新傳統家訪的手段,實現家訪工作的迭代升級,打破家訪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讓學校、老師和家長走得更近。「青春期孩子們的種種表現,對老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校溝通對初中學生就顯得尤為重要。」
  • 合陽縣城市管理執法局園林中心冬季園林綠化樹木修剪正當時
    隨著氣溫下降,植物已經進入生長的緩慢期和休眠期,合陽縣城市管理執法局園林中心抓住樹木修剪的最佳時期,積極組織園林一線工人進行冬季修剪實操技能培訓,在城區有計劃、分種類、逐步開展園林植物冬季修剪工作,全力打造整潔、美觀的城市綠化環境。
  • 第101次家訪
    「叮鈴鈴……」下課鈴聲響起,林芝市八一中學的校園裡一下子喧鬧起來,學生們魚貫走出校門,往家的方向去了。楊玲匆匆扒了幾口飯,披上一件厚外套,轉身消失在寒風中。穿過漆黑的318國道,避過一輛輛大貨車,她出現在6千米外的公仲村,闖進了一片大棚菜地裡。「楊老師每次來,手都冰得很!」
  • 愛在冬季 溫暖不息行動不止
    全縣各單位和一些愛心企業依然活躍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眾志成城,給這個冬季帶來無限溫暖和力量。 群眾在陸良縣人民醫院交費時保持一米線距離 陸良縣各鄉鎮在今冬春季疫情防控的常態儲備 在陸良,從今年4月份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以來,依然有很多企業在源源不斷進行捐贈,有的定向捐贈陸良疫情防控,也有的用於脫貧攻堅和社會其他公益事業,像陸良源豐礦業有限公司,先後多次捐贈,共計捐贈1000萬元,表示不需要媒體報導和宣傳
  • 「「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進行時」招遠、長島在行動!
    ▼招遠公安:送溫暖、查隱患、保平安為全面維護歲末年初平安祥和的節日環境,招遠市公安局組織全體民警、輔警開展「送溫暖、查隱患、保平安」主題大走訪活動,迅速掀起「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熱潮。走進困難家庭送溫暖全面梳理全市的生活困難群眾、失業下崗職工、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員等特殊人員家庭底數,逐一落實結對幫扶。局領導帶頭,全體民警、輔警帶上春節慰問品走進困難群眾家中,與群眾談心交流,並對群眾開展防火、防盜、防煤氣中毒等方面的宣傳教育。
  • 電力「體檢」保障冬季用電安全
    電力「體檢」保障冬季用電安全 時間:2020-12-17 10:46       字號:[ 大 中 小 ]
  • 溫情暖人間 興山縣古夫鎮黨員紅色小分隊護苗在行動
    "為活動主線,通過家訪了解學生成長環境、思想動態、居家學習及生活狀況,並向留守兒童、困難兒童發放消費劵及關愛手冊,宣講青少年禁毒、網絡安全知識及相關幫扶政策,讓小小少年在家沐浴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古夫鎮初級中學是一所寄宿制農村中學,大部分學生來自各鄉鎮。本次家訪涉及到興山、秭歸的兩個縣和神農架林區的9個鄉鎮、30個村,家訪範圍廣,難度大,任務重。
  • 社區裡的冬季消防安全守護行動
    12月17日,龍泉街道應急管理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左)和轄區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內進行出租房消防安全檢查。近期,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龍泉街道應急管理部門會同轄區公安民警開展冬季消防安全守護行動,在街道下轄各酒店、出租房、商市場及各社區內開展消防安全巡查,同時由吳興區消防救援大隊工作人員向居民開展冬季防火宣傳教育並組織滅火演練,提高居民及商戶的防火意識,消除消防安全隱患,打造安全生活環境。
  • 冬季安全守護,中國人保在行動
    入冬以來,除南方部分地區外,我國多個地區已迎來初雪,黃河流域一帶出現積雪現象,而更北的地區已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景象。不少市民外出觀賞雪景,體驗冰雪運動項目,其樂融融。  冬季景色雖美,安全問題也要重視。
  • 【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莓」好生活,「莓」好產業
    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 「莓」好生活,「莓」好產業。12月15日,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草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濟南市歷城區西泉家庭農場負責人宿傳豹,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會員單位、淄博興玉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強,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會員單位、淄博綠農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新做客山東鄉村廣播《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專欄。本欄目由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和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聯合製作播出。
  • 丁蘭實驗中學新手班主任家訪,班裡原來有3個學生來自雙胞胎
    丁蘭實驗中學702班班主任姜菁菁,最近在家訪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班上竟然有3個來自雙胞胎的學生,分別是一位雙胞胎妹妹,一位雙胞胎哥哥和一位雙胞胎弟弟。今年,丁蘭實驗中學新生一共有4對雙胞胎,其中3對都分到了不同的班級,而姜老師所帶的702班,恰好就分到了其中3個。雙胞胎姐妹的家裡擺著很多2套一模一樣的書7月19日,黨員姜老師來到班上女生馮子意的家裡家訪。到了家裡聊了幾句,家長說:「老師,我們家是雙胞胎,這是妹妹,姐姐正在外面玩,你等等,我把她叫回來!」
  • 【志願者風採】陝西合陽縣:讓文明根植古莘大地
    「我是合陽縣的一名退休老幹部,今天從上海回家,當我走進小區大門時,一眼就看到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兩邊牆上掛滿了文明標語,每個樓道都有提示語和警示臺,地面上和各個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既整潔又美觀,真是一個安全、有序的文明小區……」8月30日,家住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徵稽所小區的吉及弟老人在目睹了身邊環境的變化後,
  • 孩子們眼裡可愛的小老頭——記司鋪中學教師張劍
    在司鋪中學從教10餘年,待的年歲長了,張劍早就忘了最初的「進城夢」,和司鋪中學一起成為了這裡來來往往學生的「營盤」。「年齡比我爸都還大,還能「降伏」我們這群「神獸」,所以就覺得他是可愛的小老頭啊」。這群05後的孩子們率性而真誠。張劍老師也隨性的答道:「得嘞,謝謝你們沒有欺負我」。聽到這話,孩子們笑著一鬨而散的跑了。
  • 遇見紫珺的春夏秋冬——合陽縣幼兒園王詩嫿的扶貧故事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在教育的戰線上扶貧攻堅,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就是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幼兒園王詩嫿老師神聖而又光榮的使命。秋聚來合陽縣幼兒園工作第一年,遇上了教育扶貧,也是這年秋天,王老師遇到了康紫珺。康紫珺乖巧文靜,剛見面時顯得很緊張,局促不安,也不愛說話,她問一句,答一句,用小的不能再小的聲音回復王老師。
  • 學校家訪走過場將通報!山東中小學 「家訪八條」具體要求看這裡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家訪是家校有效溝通的重要途徑,12月11日,省教育廳發布了家訪八條要求,對中小學家訪工作進行細化和規範,要求每學期班主任至少主動溝通學生家長一次,學校保障每名學生兩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實地家訪。
  • 芒市法帕中學和麗芳:山區學生的知心人
    每年新生入學前,便是和老師最忙碌的時候,她纖瘦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偏僻山區的村莊裡,行走於一條條險峻的山道上,不為什麼,就為了到學生家庭進行家訪,讓學生順利入學,亦為學校與家庭建立一座溝通了解的橋梁。她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不畏艱辛翻山越嶺到山區貧困學生家中走訪,與家長交流談心,消除貧困學生家長的經濟顧慮,鼓勵貧困學生走出大山,揚起理想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