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博時基金牟星海:中概股回流潮 港股市場迎來哪些機遇?
近期中概股回歸成為市場熱議話題,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都宣布回流港股。很多敏銳的投資者也在這中間看到了投資的機遇。中概股回歸的熱潮到底意味著什麼,釋放哪些信號?而我們又能抓住怎樣的投資機會?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國際組負責人牟星海分享了他的觀點。
牟星海表示,中概股回歸首先是順應時代的變遷,以及國家對新經濟的重視和鼓勵。中概股中很大一部分以網際網路及電商的創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當初在美國上市是因為歐美投資者對其商業模式有更大興趣和理解,今天的中國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快速期,對網際網路經濟的理解和重視程度一點不亞於美國,回歸港股市場是大勢所趨。當然這裡也和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有關。另外港交所及上交所在過去三年裡也積極歡迎新經濟公司上市,包括去年的上海科創板創建和阿里巴巴成功回歸港股上市,都釋放了非常好的信號,給中概股公司很大鼓勵和支持。
有消息顯示,本月知名的兩大企業擬回港上市,牟星海認為,目前正在及馬上要上市的是兩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都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佼佼者,及有多年美國上市的業績和歷程。說實話,他們回來不是因為缺錢或缺乏融資途徑,市場會很歡迎,而且會對未來一批企業回流港股市場很大的鼓勵。市場也有聽說其他一些優質中概股也在考慮回流上市。我們算了下,中概股有30多家規模30億美元市值以上的公司,他們的回流會給港股市場帶來很大的新動力。
為什麼這些公司選擇回歸港交所?優勢在哪裡?又是否將面臨一些挑戰?相比以往的私有化回歸,本輪迴歸潮有哪些不同之處?牟星海也發表了相關的觀點,他認為,港股市場是回歸相對較容易的地方,因為法規,審計及股東架構等諸多因素。我們預計今後一年將迎來一波很大的回歸潮。這些公司很多都處於中國新經濟的前端,很多在行業內的地位遠勝於同業A股上市公司。它們的行業景氣度都相對較好,而競爭力又非常強,雖然一直面臨挑戰,但不斷在轉型升級。相對以往的私有化,現在回歸的這批公司有行業地位更大的,更優質的,或來自更新的領域,非常多元化。
牟星海進一步分析到,中概股回歸港股對國內科技板塊有正面的影響,整體上是互補的。A股科技板塊較多的是消費電子產業鏈,半導體產業鏈,新能源產業鏈,光伏產業鏈,AI和雲計算等等,中概股集中在電商,網際網路,教育,醫療等新經濟領域,這些優質龍頭公司將和A股中的優質公司達成共鳴,也會吸引很多國內機構投資者。這是坡道比較長的機會。
中概股回歸的背景下,哪一類基金產品將受益?怎樣才能抓住其投資機遇,如果普通投資者要參與,需要注意什麼呢?牟星海說,QDII基金和滬港深基金受益最多,從中長期來講,中概股回歸對科創主題類基金都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短期來說,申購QDII基金是最直接的參與方式。這些中概股回歸後,都會爭取陸續加入到港股通的行列,所以滬港深基金也會受益。由於國家的鼓勵政策,很多新經濟公司正在加速擴張期,整體來說,行業龍頭還有較好的發展機遇,所以我們認為未來幾年還會提供很多機會。
(文章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