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牟星海:中概股回流潮 港股市場迎來哪些機遇?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博時基金牟星海:中概股回流潮 港股市場迎來哪些機遇?

近期中概股回歸成為市場熱議話題,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都宣布回流港股。很多敏銳的投資者也在這中間看到了投資的機遇。中概股回歸的熱潮到底意味著什麼,釋放哪些信號?而我們又能抓住怎樣的投資機會?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國際組負責人牟星海分享了他的觀點。

牟星海表示,中概股回歸首先是順應時代的變遷,以及國家對新經濟的重視和鼓勵。中概股中很大一部分以網際網路及電商的創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當初在美國上市是因為歐美投資者對其商業模式有更大興趣和理解,今天的中國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快速期,對網際網路經濟的理解和重視程度一點不亞於美國,回歸港股市場是大勢所趨。當然這裡也和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有關。另外港交所及上交所在過去三年裡也積極歡迎新經濟公司上市,包括去年的上海科創板創建和阿里巴巴成功回歸港股上市,都釋放了非常好的信號,給中概股公司很大鼓勵和支持。

有消息顯示,本月知名的兩大企業擬回港上市,牟星海認為,目前正在及馬上要上市的是兩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都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佼佼者,及有多年美國上市的業績和歷程。說實話,他們回來不是因為缺錢或缺乏融資途徑,市場會很歡迎,而且會對未來一批企業回流港股市場很大的鼓勵。市場也有聽說其他一些優質中概股也在考慮回流上市。我們算了下,中概股有30多家規模30億美元市值以上的公司,他們的回流會給港股市場帶來很大的新動力。

為什麼這些公司選擇回歸港交所?優勢在哪裡?又是否將面臨一些挑戰?相比以往的私有化回歸,本輪迴歸潮有哪些不同之處?牟星海也發表了相關的觀點,他認為,港股市場是回歸相對較容易的地方,因為法規,審計及股東架構等諸多因素。我們預計今後一年將迎來一波很大的回歸潮。這些公司很多都處於中國新經濟的前端,很多在行業內的地位遠勝於同業A股上市公司。它們的行業景氣度都相對較好,而競爭力又非常強,雖然一直面臨挑戰,但不斷在轉型升級。相對以往的私有化,現在回歸的這批公司有行業地位更大的,更優質的,或來自更新的領域,非常多元化。

牟星海進一步分析到,中概股回歸港股對國內科技板塊有正面的影響,整體上是互補的。A股科技板塊較多的是消費電子產業鏈,半導體產業鏈,新能源產業鏈,光伏產業鏈,AI和雲計算等等,中概股集中在電商,網際網路,教育,醫療等新經濟領域,這些優質龍頭公司將和A股中的優質公司達成共鳴,也會吸引很多國內機構投資者。這是坡道比較長的機會。

中概股回歸的背景下,哪一類基金產品將受益?怎樣才能抓住其投資機遇,如果普通投資者要參與,需要注意什麼呢?牟星海說,QDII基金和滬港深基金受益最多,從中長期來講,中概股回歸對科創主題類基金都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短期來說,申購QDII基金是最直接的參與方式。這些中概股回歸後,都會爭取陸續加入到港股通的行列,所以滬港深基金也會受益。由於國家的鼓勵政策,很多新經濟公司正在加速擴張期,整體來說,行業龍頭還有較好的發展機遇,所以我們認為未來幾年還會提供很多機會。

(文章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港交所迎中概股回流 市場生態大變遷
    在這一輪中概股回歸潮中,經過IPO制度系列改革後的港交所贏得先機。隨著新經濟公司不斷赴港上市,疊加中概股的回歸,港股市場生態亦在發生變遷,「新經濟」成色愈發明顯。 不僅如此,還有更多中概股正在回歸的路上。 11月9日,新東方(EDU.NYSE/09901.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是這一輪中概股回歸潮中首隻在港二次上市的教育股。憑藉1190港元的發行價,新東方成為首隻千元港股。上市當天,新東方終報1365港元,市值達2305億港元,成為史上「最貴港股」。
  • 富國基金寧君:把握港股和中概股市場阿爾法機會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富國基金寧君 :把握港股和中概股市場阿爾法機會來源:中國證券報□富國全球健康生活主題(QDII)擬任基金經理但過去幾年,QDII基金優秀的業績足以證明這種質疑已經是一種偏見。現階段QDII基金不僅在收益上可以和優秀A股基金媲美,在持倉標的上也和A股基金形成分散,是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基礎配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優秀的投資業績雖然和基金經理的勤奮和能力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可投市場中要有一批優質上市公司。
  • 中概股萬國數據擬赴港二次上市,上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領好禮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中概股最新資訊 > 正文 中概股萬國數據擬赴港二次上市,上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領好禮
  • 港股恒生指數午後直線下挫「三桶油」跌幅擴大中國海洋石油大跌超10%
    招商基金指出,目前港股相較於A股的投資性價比處於歷史高位,長期看好港股市場具有資產稀缺性的新經濟板塊,以及中概股回歸受益的板塊。在外圍不確定因素逐步落地後,國內經濟漸進復甦是接下來的投資主線。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 在「弱美元、穩人民幣」趨勢下,港股中資股的盈利確定性高、低估值的優勢明顯,長期看好港股市場具有資產稀缺性的新經濟板塊,以及中概股回歸受益的板塊。
  • 資本市場三十年,中概股的「大航海」之路
    1997年,中新藥業在新加坡成功發行了1億股S股,每股發行價格0.68美元,籌集資金近6800萬美元。2000年,第二波跨境上市潮開啟。跨境上市的企業除了國有龍頭企業外,還包含更多的私營公司。彼時網際網路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美國市場聚集了大量股票分析員,不僅對於高科技股的研究經驗豐富,市場對科技公司也給予較高估值和認可。
  • 網易、京東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潮將來襲
    網易、京東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潮將來襲   新一輪的中概股回歸潮或將來臨…艾德打新帳號準備好了嗎?
  • 美國法案,或令更多中概股回歸香港第二上市
    市場普遍認為,《外國公司問責法》一旦生效,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若未能僱用美國監管的會計公司作審計,將有迫切的需要尋求在其他地方上市。 摩根許長泰:美國法案或令更多中概股回歸中港上市
  • 中概股萬國數據回流香港 市場認知不足首日僅小漲
    原標題:中概股萬國數據回流香港,市場認知不足首日僅小漲   第三方數據中心服務商、中國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
  • 歸來仍是少年:中概股的出走與回歸
    這三年也恰好是中概股牛市,納斯達克金龍指數在這期間分別上漲了 64%、62%和 11%。不久之後,中國進入智慧型手機和3G時代,移動網際網路來了。垂直門戶和生活服務平臺發展火熱,電商的爆發,社交媒體的全面崛起,使得國際投資者增加了對中概股的剛性需求,使得中概股很快迎來了新的一波增長浪潮,開啟新一輪上市潮。
  • 博時基金麥靜:A股估值分化有望收斂 港股配置價值值得關注
    基金中基金,英文簡稱FOF,是一種專門投資於其他投資基金的基金,也就是多個基金的組合。FOF最大特點是它的波動相對比較小,可以提供更高的 Sharp ratio。博時基金多元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麥靜表示,FOF相對低的波動降低了投資者擇時的難度,這對個人投資者尤其重要。
  • 港股魅力"爆表",3000億新基金"虎視眈眈",年內最大...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開年出現的16隻「日光基」並不只投A股,其對港股的投資比例最高可達50%,若以機構對今年1月份新基金市場最高募集3000億的預測為依據,按照港股的投資比例計算,3000億資金中最高可有1400億資金流向港股。
  • 中概股在美股市場上演熔斷潮關注相關股
    【點評】:疫苗需冷藏保存,一般在2到8攝氏度是安全的,在其他溫度下,疫苗中包含的蛋白質會解體,導致疫苗失去活性,全球數百萬兒童也因此錯過接種疫苗,但現在這一情況有望成為歷史。元力股份,新安股份,矽寶科技等。2。
  • 太瘋狂:7天掃貨近千億 港股魅力爆表 3000億新基金虎視眈眈
    來源:券商中國開年半個月,新基金髮行市場火爆,這些資金都會流向A股嗎?似乎不一定。券商中國記者發現,開年出現的16隻「日光基」並不只投A股,其對港股的投資比例最高可達50%,若以機構對今年1月份新基金市場最高募集3000億的預測為依據,按照港股的投資比例計算,3000億資金中最高可有1400億資金流向港股。
  • 中概股為何掀起赴港二次上市浪潮?獨角獸們去哪敲鐘?
    當日,阿里巴巴以187港元開盤,較發行價176港元上漲6.25%,市值達4萬億港元,超過騰訊成為港股市值第一。目前,阿里巴巴港股股價依舊維持在190港元左右,且交易額一直在數十億量級。阿里巴巴在港股的火爆表現,讓更多中概股蠢蠢欲動。除此之外,中概股近期的遭遇也是觀察此次二次上市潮不可或缺的視角。
  • 從貨幣環境看中概股回歸港股的估值風險
    原創|王澤華在中美關係不斷緊張的大背景下,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形成了一個小高潮,先是阿里,現在是網易,而京東等其他中概股公司可能也將緊隨其後。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吸引了大量資本的追捧。那麼,中概股回歸,值得買嗎?中概股回歸香港後,會不會產生什麼新問題?
  • 騰訊音樂等尋求在港二次上市,港交所為何成為美股中概股的天堂?
    其實在2020年已有網易、京東等多家公司回港二次上市,如今美股中概股又迎來回港二次上市潮,那這些企業為何要回港上市呢?美股中概股為何扎堆回歸除了騰訊音樂、B站等企業,百度、攜程、汽車之家等也被爆出將回港上市,短短兩周,為何已有近7家美股中概股,被爆出將回港二次上市?美股中概股回歸潮的集中爆發,或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 基金50|博時基金肖瑞瑾:讓投資之樹紮根
    那是一段在逆境中成長的日子。儘管已經過去兩年,時移世易,但仍然令他記憶猶新。時間回到2018年下半年。中美貿易戰的衝擊超越市場預期,滬深大盤持續大跌。烏雲蔽日之下,博時回報混合的基金經理肖瑞瑾感受著比同行們更大的壓力。該基金投資股票的倉位最低不能小於30%,最高不能超過80%。
  • 醫藥基金表現搶眼霸屏業績榜 博時「醫療捕手」葛晨新基來襲
    「醫藥股捕手」葛晨:堅守醫藥投資三大主線葛晨博時醫療保健混合基金經理博時健康成長雙周定期可贖回混合擬任基金經理博時健康成長雙周定期可贖回混合基金(A:009468 C:009469)的擬任基金經理是新銳基金經理葛晨
  • 博時基金麥靜:領略FOF投資魅力 新一年如何布局?
    2021在堅持價值投資的基礎上博時將進一步創新和突破,以「新價值、新投資」的策略積極應對市場變化,著眼於發現具備真正成長的「新價值」。論壇上,博時基金多元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麥靜發表了題為《領略FOF投資魅力 新一年如何布局?》的演講,全文如下:各位投資者朋友們,大家新年好。我是博時基金的麥靜。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關於FOF投資的一些話題。
  • 東邊日出西邊雨:關於中概股的思考
    作者: 郭圓濤,PhD/ 錢鷺,CFA/ 張軒揚,PhD來源:招商證券國際• 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中概股面臨退市風險• 中美雙邊監管合作協議的達成尚需時日>• 香港交易所將受益於中概股二次上市新法案的通過或令中概股面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