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系列持續走低,大黃蜂鬧獨立激活女性市場

2021-01-09 第一財經

昏黃的燈光、川流不息的汽車、綻放的霓虹燈……並沒有編織起北美N1購物中心夜晚的喧囂,但地下一層集聚著許多《變形金剛》粉絲,王玉玲也是其中一位。下班後,她第一時間趕到影院,等待著最優秀的特工《大黃蜂》的出現。

果然,在火花四濺中,塞伯坦星球的對決在繼續,汽車人節節敗退,擎天柱派大黃蜂前往地球探路,欲重建根據地,但入境手續還沒辦完,霸天虎成員閃電就殺到。雙方激烈交戰中,大黃蜂的語言系統被破壞,同時失去核心記憶,最後陷入昏迷狀態,變成了殘破的甲殼蟲。

剛剛過了十分鐘復古癮的剛絲,在下一幕走進了「少女查莉之煩惱」。

18歲的查莉始終無法走出喪父之痛,直到她從修車廠的叔叔那裡,得到了廢鐵一般的甲殼蟲汽車。兩位孤獨者在相遇、相識、相依中產生深厚的友誼:查莉憑藉祖傳修車手藝,修復大黃蜂;大黃蜂也鼓勵著她,突破內心障礙,重綻微笑。好景不長,霸天虎兩員大將反彈球和粉碎也來地球追殺大黃蜂,再加上美國軍方勢力介入,查莉和「萌寵」大黃蜂不得不向「速度與激情」的方向前進。

「看著機智、戰鬥力彪悍的大黃蜂變成丸子頭、卡姿蘭大眼睛、嘴上還叼著『奶嘴』的哈士奇萌犬形象時,其實難以接受,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溫情故事還是很動人。」看完電影後的王玉玲含淚笑稱,幸好大黃蜂戰鬥力爆表的形象沒有被「萌」毀掉,而且每次「爆發」,不是為了保護查莉,就是保護地球,英勇戰士形象很偉岸。

這種又萌又暖又可靠的最佳男友模板能否被全球粉絲追捧,卻是個問號。

數據顯示,《大黃蜂》北美上映14天後累計票房只有8000多萬美元,同期上映的《蜘蛛俠:平行宇宙》上映9天後的票房達到2.72億美元。

相較而言,《大黃蜂》在中國內地市場的表現還算強勁,上映3天,票房超4億元。但第一財經記者獨家了解到,雖然《大黃蜂》目前穩坐內地每日票房冠軍,但相關方的期望不止於此,畢竟國內電影消費市場龐大,《海王》上映首周末即在內地斬獲6.5億元票房、上映33天票房近20億元就是最好的例證。

更為重要的是,製作成本高達1.35億美元的《大黃蜂》,如果想要獲得好收益,中國內地的票房至少要達20億元。

創作者們的集體懷念

「《大黃蜂》的出爐也是一次神奇的碰撞。」創意初始,幕後創作團隊只是希望製作出與以往《變形金剛》系列不同的電影,但究竟該有什麼不同之處,觀眾的感受給了他們啟發。

作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商業動畫形象之一,《變形金剛》(Transformers)最初改編自日本玩具公司TAKARA的戴亞克隆和微星系列。1983年,TAKARA率先推出了兩種分別叫做DIACLONE和MICROMAN的可變形機器人,這兩種玩具在美國市場獲得了空前好評,銷量驚人。

於是在1984年,美國玩具廠商孩之寶公司與TAKARA達成了協議,可以使用後者的專利和形象來研發美版的變形玩具。為了配合玩具的銷售,孩之寶與美國的漫畫巨頭MARVEL公司合作,開發與全新機器人系列相關的漫畫產品,這些玩具形象在漫畫中採用的名字,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Transformers」。

為了推廣這些玩具,孩之寶為這些機器人製作了一部長度為三集的商業動畫片,並付費給電視臺,作為商業廣告在電視上播出,而MARVEL的系列漫畫也在同時發售。在故事設定中,機器人被分為正義的汽車人和邪惡的霸天虎。這類動畫片構思新穎、情節引人入勝,很快成為當時美國收視率最高的片子。

玩具市場和音像市場的成功,使得亞歐美等多個國家在上世紀80年代都興起了一股「變形」熱,「transformers」也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

2007年,孩之寶以巨額版權費將《變形金剛》賣給夢工廠(2005年年底,派拉蒙收購了夢工廠,2008年10月,派拉蒙與夢工廠正式分家),期望通過電影的熱播,再度推動變形金剛周邊產品的銷售。同年,由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真人版科幻電影《變形金剛》橫空出世,十年裡,五大系列收穫54億美元票房,並成為全球最賺錢電影系列之一。

不過,在被炫目的視覺特效、緊張刺激的情節多次狂轟濫炸後,觀眾漸漸有了疏離感。有粉絲曾這樣描述,「從上世紀80年代的動畫片到電影版,這幫外星人從鐵罐子變成了極具機械美感的金屬時尚模特,這與各個時代下人類對機器人的概念認識和科技風格有關。商業驅動下,每一部影片的推出,升級換代的變形金剛讓玩具廠商賺得盆滿缽滿,而變形金剛的人類溫度則是冰涼的。」

客觀而論,《變形金剛》並不是純粹的電影藝術。系列電影上映期間,孩之寶根據電影中的造型設計製作出新版變形金剛玩具,上市後價格基本上漲10%,且銷量激增。同時,電影的熱映也帶動了剛絲對變形金剛老玩具的熱衷。王玉玲透露,早在2007年,有些老版本的擎天柱就已經被炒到4000多元。

「傳統層面,他們是模型。系列電影此前從未讓某個變形金剛角色成為一個完全飽滿的人物。」在編劇克裡斯蒂娜·霍德森的建議下,製片人迪·博納文圖拉決定放棄系列電影的拍攝,「大黃蜂是最好的選擇,他是粉絲最喜歡的角色,也可能是最像人類的汽車人,而且大黃蜂內心真摯,充滿活力,是個多層次的角色。」

想要讓觀眾了解變形金剛,最好的方式就是講述一個人與大黃蜂的親密故事。最終,克裡斯蒂娜·霍德森完成整體劇本,派拉蒙也起用了對動畫痴迷的年輕導演特拉維斯·奈特。

除了導演身份,特拉維斯·奈特也是萊卡工作室(美國最大的動畫製作公司之一)總裁,同時,他還是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

特拉維斯·奈特的父親菲爾·奈特是運動品牌耐克的傳奇領袖,掌管著市值千億美元的商業帝國。但特拉維斯從小對定格動畫充滿熱情,加入萊卡工作室後也一直致力於定格動畫的製作,29歲時,他掌管了萊卡工作室,並連續推出了幾部特立獨行的動畫作品,其中《盒子怪》、《魔弦傳說》曾獲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

評論認為,《大黃蜂》劇本整體敘事難度降低,但勝在導演、編劇等創作團隊能高度統一。這一點倒不是虛誇。無論是克裡斯蒂娜還是特拉維斯,都曾經歷過孤獨與自得其樂的童年。於是,他們用老爺車、卡帶機、家用小摩託等帶著上世紀80年代感的物件構建了一個「時光機」,帶領觀眾回到他們懷念的青少年時代。

派拉蒙的一次冒險

對於投資方而言,起用新導演也是一次冒險與賭博。

2007年,派拉蒙影業推出了真人版《變形金剛》,主要講述男主角山姆·維特維奇無意中發現了尋找「火種源」的地圖,而火種源正是變形金剛的生命之源,由此,汽車人和反派霸天虎為了爭奪火種源而爆發了戰爭。

接下來的系列中,不管是「狂派通過電視直播正式揭露了變形金剛的存在」、「美蘇太空競賽背景下的尋找能量棒」,還是「復活了的威震天」,《變形金剛》都充斥著金屬感十足的視聽誘惑漩渦,讓剛絲們在期待中難以自拔。

然而,變形金剛系列的口碑卻一直在遞減。

數據顯示,《變1》豆瓣評分為8.1分,《變2》為7.6分,《變3》為7.1分,《變4》為6.6分,到了《變5》,口碑低至4.9分。影評人直言不諱地批評說,「從第一部《變形金剛》真人電影取得成功之後,後續的也從有趣的娛樂電影變成了單純討好觀眾的商業大片,這次的《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也並不例外,大量的CGI爆炸場面、快速的對白,還有閃亮的金屬巨人碰撞戰鬥的場面,這是一部隨心所欲且厚臉皮的電影。」

更有粉絲憤怒地表示,《變形金剛》系列電影沒有什麼可以期待的,無可辯駁的史詩級動作戲,卻丟掉了角色深度、邏輯性和有誠意的劇情,導演已江郎才盡。更為殘酷的是,《變5》的票房也撲了街,全球票房僅為6.05億美元,北美票房創下新低。

《變形金剛》系列影片出現的頹勢,也是派拉蒙近年發展情況的一個縮影。

成立於1912年的派拉蒙,也曾站在好萊塢的頂端,出品過《教父》、《奪寶奇兵》、《阿甘正傳》等叫好又賣座的好電影。2007年發行的《怪物史萊克3》和《變形金剛》等賣座電影,更是一度讓派拉蒙成為好萊塢票房收入最高的公司。  然而,派拉蒙這幾年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派拉蒙北美票房報收8.77億美元,位居好萊塢六大片商中的最後一位。2017年,派拉蒙的暑期檔僅報收1.92億美元,較上一年暴跌33%,全年票房也仍處於好萊塢末位。

所以,《變形金剛6》的成敗顯得尤為重要。

去年5月,派拉蒙影業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變形金剛6》將撤出2019年檔期。但「變形金剛」畢竟是個超級IP,派拉蒙也不會輕言放棄,帶有重啟《變形金剛》系列意義的「獨立英雄」《大黃蜂》,被視為決定他們未來走向的新冒險。

對此,孩之寶公司的執行長兼電影執行製片人布萊恩·戈德諾信心十足,「大黃蜂的角色是《變形金剛》電影溫情和幽默的典範,我們希望觀眾能夠通過了解大黃蜂的複雜性,從強硬的侵略性戰爭機器演變為溫柔可愛又充滿愛心的機器人,從而對大黃蜂有全新的了解。」

中國市場成助推器

「現在看,投資方應該可以放心了。」王玉玲認為。

一是《大黃蜂》自上映後,口碑爆棚,在爛番茄網站上,《大黃蜂》開局連續15鮮,新鮮度達創紀錄的100%,這也是《變形金剛》系列首次及格;二是中國市場包括中國資本都相當給力。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大黃蜂》由派拉蒙影業公司與騰訊影業聯合出品,騰訊影業也參與聯合營銷,並助力中國內地落地推廣,這是雙方的第一次合作,後續雙方還將合作《壯志凌雲》續集。

有了騰訊影業加持,意味著騰訊平臺的整體整合優勢會發揮巨大作用,目前,《大黃蜂》在中國地區的票房也是其國際票房中表現最好的。

事實上,中國市場一直很給力,幾乎每一部《變形金剛》都在中國內地市場掀起票房巨浪,《變4》內地市場收入為19.81億元,《變5》內地收入為15.51億元。

此外,中國企業也逐漸成為《變形金剛》系列的「好夥伴」。

2011年,好萊塢最大的植入廣告和道具代理商NMA已在北京開設分公司,在NMA的促成下,伊利、聯想、美特斯邦威三大品牌在當年成為《變3》的合作企業。

《變4》更是被戲稱為「國產廣告片」。據不完全統計,植入《變4》的企業有近20家,來自中國的企業就超過10家。

第一財經記者曾做過計算,當時若以100萬美元的植入費用計算的話,中國企業給《變4》帶來了上千萬美元的植入費,再加上內地票房(預測達15億元)與衍生品銷售,僅中國市場的收益就可以讓《變4》製片方收回四分之三的成本。

對於這次「絕地重生」之作,派拉蒙對中國市場同樣期待。

為此,《大黃蜂》宣發方也是費盡心思。「首先打造精準化受眾,好萊塢大片男性受眾比較廣,尤其是變形金剛核心粉絲,為此我們靠女性受眾來做增量。」派拉蒙方面表示。

前期,他們一方面通過物料突出大場面實效,穩固男性群體,一方面下沉輻射受眾,上映前突出大黃蜂萌猛和藝人合作來爭取女性受眾,帶動購票,實現男女通吃。比如,邀請王俊凱成為大黃蜂地球盟友,這一話題在微博上引發超2億人關注,極大吸引了女性受眾,打破了系列的固有印象,擴大了受眾圈層。

另外就是根據大黃蜂豐富的面部表情和更人性化的表現,結合視頻素材和大黃蜂的人偶服裝,進行線上線下多方聯動,大黃蜂也從屏幕中冰冷冷的機甲變成了一個特別的存在。

與此同時,《大黃蜂》還與不同國產品牌進行授權合作,如特步、冷酸靈等,均設計推出了與大黃蜂元素相關的產品,吸引不少消費者的關注。

中國市場到底能否助推派拉蒙徹底走出困局,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相關焦點

  • 大黃蜂,變形金剛情懷路線
    變形金剛《大黃蜂》作為變形金剛的衍生電影,和其他超級英雄電影類似,在主線之外打造IP獨立的單角色電影。但就個人感覺,大黃蜂承擔其主角其實力和影響力還是偏弱。戰鬥力不強在《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中,大黃蜂是最早出場的,即將成年的吉姆在父親的幫助下,在二手車市場購入了一輛老式科邁羅,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大黃蜂被激活了,從此開始了汽車人與人類的故事。大黃蜂在變形金剛系列中一直是承擔賣萌、搞笑的角色,其自身的戰鬥能力並不強,勉強能和霸天虎的「警察」打個平手,甚至還不如「警察」,他的存在主要是配合人類這個主角的,所以存在感並不強。
  • 《變形金剛》系列首部獨立電影《大黃蜂》將上映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近日,《變形金剛》系列首部獨立電影《大黃蜂》在北京舉行中國新聞發布會,製片人洛倫佐·迪·博納文圖拉、導演特拉維斯·奈特及主演海莉·斯坦菲爾德、約翰·塞納悉數到場,分享影片臺前幕後的精彩故事。
  • 接棒《大黃蜂》 兩部《變形金剛》獨立電影立項
    接棒《大黃蜂》 兩部《變形金剛》獨立電影立項 時間:2020.01.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拯救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靈藥——《大黃蜂》
    在過兩天,也就是1月4日,變形金剛系列新作——《大黃蜂》就要在內地上映了。這部電影先於北美地區上映,目前來看,口碑好到不行,很多影評人好評如潮,豆瓣評分7.4,票房方面在北美地區僅此與《海王》。縱觀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前三部不僅票房高的嚇人,口碑也是炸裂。
  • 接棒《大黃蜂》兩部《變形金剛》獨立電影立項
    1905電影網訊 在成功的《大黃蜂》之後,派拉蒙公司開始了對於全新《變形金剛》系列的打造。日前,有報導稱,目前在派拉蒙公司有兩部獨立的《變形金剛》電影正在開發之中。每一部都由不同的編劇獨立撰寫劇本。這兩個劇本將會把全系列帶入完全不一樣的劇情發展之中。執筆這兩部電影劇本的編劇分別是詹姆斯·范德比爾特和卓比·哈羅德。不過該報導並沒有指出派拉蒙將會拍攝兩部影片,還是會從中選擇一部拍攝。
  • 變形金剛主角是擎天柱,大黃蜂卻先拍了獨立電影,靠的是人氣
    《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大家都不陌生,它也是世界上最有票房號召力的系列電影之一,電影中的豪華特效和豐滿的情節都是大家喜愛它的原因。繼《變形金剛5》的口碑撲街之後,派拉蒙推出了一部救贖之作《大黃蜂》。這是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第一部獨立電影,意義重大,也標誌這「變形金剛電影宇宙」開始建立。不過有網友疑惑,為什麼第一部獨立電影不是擎天柱,而是大黃蜂?要知道擎天柱才是汽車人的領袖,才是這個系列真正的主角。與大黃蜂相比,擎天柱身上更有故事性,更高大威猛,更帥氣,是不是也想不通為什麼選了大黃蜂?
  • 「變形金剛」首部獨立電影《大黃蜂》摒棄大片路線
    「變形金剛」首部獨立電影《大黃蜂》摒棄大片路線用復古風打造更有人情味汽車人本報記者 袁雲兒「變形金剛」系列首部獨立電影《大黃蜂》即將於2018年1月4日在國內上映,該片導演特拉維斯·奈特日前攜主演海莉·斯坦菲爾德、約翰·塞納來華宣傳,分享影片臺前幕後的精彩故事
  • 《變形金剛》系列的第一部獨立電影,是力挽狂瀾還是顛覆經典?
    作為「變迷」的小編,今天必須說一下期待已久的《大黃蜂》,從《變一》開始,就一直喜歡那個又萌又暴脾氣的「破壞王」大黃蜂,一直期待著能有一部專屬於它的電影出來,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部正在上映的《變形金剛》系列的第一部獨立電影——《大黃蜂》
  • 電影大黃蜂評價怎麼樣?它跟變形金剛系列比哪個更好看?
    電影大黃蜂的評分在豆瓣上面只有7分,這算是變形金剛系列電影裡面評分比較普通的一部電影。但是大黃蜂這部是作為獨立電影上映的,主要是以大黃蜂為主角來進行,整部劇可圈可點,但是我個人認為還是更喜歡變形金剛系列的電影。
  • 史上最萌「大黃蜂」,《變形金剛》系列最佳!
    《變形金剛》系列越拍越爛,從《變形金剛1》到《變形金剛5》,評分一路降,最終降到了4.9分。這也導致《變形金剛6》直接被砍,不拍了。但即使口碑下滑,《變形金剛》的粉絲數量還是龐大的。這不,現在來了一部《大黃蜂》,官方稱它是《變形金剛》系列重啟後首部獨立電影。韭菜姐提前看了此片,來和你們聊聊吧。
  • 變形金剛:大黃蜂獨立電影優先出於擎天柱之前?大黃蜂人氣高嗎?
    《大黃蜂》獨立電影於2019年1月4日內地公映 作為風靡全球的《變形金剛》電影系列重啟後的首部衍生作品,此番編劇選中了電影系列當中人氣最高的角色大黃蜂作為主角,另起爐灶講述全新的獨立故事圖為大黃蜂獨立電影劇照題一:為什麼大黃蜂會有這麼多粉絲呢?可以不亞於擎天柱?《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中,大黃蜂在最早的時候人氣是較少的。
  • 變形金剛大黃蜂
    各位讀者好~看見大家近期好像比較關注變形金剛裡面的大黃蜂,今天我就代替大家去科普了一下大黃蜂的變形史還有經歷~開始今天的故事!
  • 《大黃蜂》在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中有哪些獨特之處?
    《大黃蜂》或許是「最不像變形金剛的電影」,但卻可能是「最好看的變形金剛電影」。好萊塢片商挖掘大IP的商業價值是很有一套的,先是打造IP宇宙拍系列電影,幾年出一部既沉澱觀眾的思念情懷又給大場面大製作留出充分雕琢時間,但觀眾總會有審美疲勞的一天,為了IP不斷煥發新活力,會拓展宇宙推出衍生電影,拍外傳、拍角色獨立電影,漫威和DC的超級英雄、星球大戰、星際迷航都走了這條路子,《大黃蜂》之於變形金剛系列也是如此。
  • 鋼鐵浪漫1——電影中的鐵皮人們之變形金剛系列(大黃蜂)
    全世界的變形金剛粉絲都知道的一個事實是,大黃蜂才是孩之寶的親兒子,從受眾為少兒觀眾的《變形金剛之領袖的挑戰》,到公認的最佳續作《變形金剛之領袖之證》,到受眾為 成年人及大眾而且重新在全世界掀起新變形金剛熱潮的《變形金剛》電影版,這個黃色的小機器人活躍在變形金剛影視作品的所有系列中。
  • 變形金剛系列《大黃蜂》一舉下豆瓣9.2分
    兩年前,導演麥可·貝以其驚人的毀片功力,將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從第一部的8.2分拍到了第五部的4.9分。那時候小編就默默許下一個願望:別再拍了!!!真是怕了你了!!如此靠譜,這讓全球影迷開始紛紛熱切期待新一部《變形金剛》的上映。更好的消息是,這部新片的名字不叫《變形金剛6》,而是叫《大黃蜂》。《大黃蜂》在大陸一上映,首日票房破億,三天逼近4億。
  • 模玩圖鑑*變形金剛*大黃蜂
    DAMTOYS 經典系列 CS013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23寸大黃蜂 雕像 8,800大黃蜂 Takara Tomy 變形金剛MP系列 (MPMTakara Tomy 工作室系列 SS-40 變形金剛 大黃蜂 2,800日元
  • 《變形金剛》電影系列新作—《大黃蜂》原型車介紹
    本月4號,《變形金剛》電影系列新作——《大黃蜂》正式於中國上映。相信不少變形金剛迷們已經在這個周末去過電影院了,當然餓哦不是要聊電影,我是覺得和之前的幾部《變形金剛》相比,《大黃蜂》的故事情節中融入了更多的溫情戲,這使得它不再是一部叮咣一頓亂打,毫無內涵可言的口水片,甚至有幾個煽情鏡頭還讓我感覺到喉嚨發緊。劇情不能透露太多,咱們還是聊聊車吧!
  • 電影《大黃蜂》變形金剛團寵開啟系列新篇章
    由美國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的《變形金剛》系列電影首部外傳作品《大黃蜂》今日發布了首款官方預告片。值得令人注意的是,有別於《變形金剛》系列中稜角分明、充滿科技感的外形,此次大黃蜂採用了圓滾滾的造型風格,帶來全新的酷萌感受。回歸!重返80年代初心 致敬汽車人經典時代電影《大黃蜂》的故事發生在1987年的加利福尼亞海濱小鎮,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80年代正是《變形金剛》系列面世,並迅速風靡全球的時代。
  • 變形金剛《大黃蜂》電影人物帥氣插畫,全員肌肉感十足
    變形金剛電影拍了很多部,但是能讓G1粉絲接受的還是獨立電影《大黃蜂》中的角色設計,其中每個角色都很還原G1動漫風格,而且將全員肌肉化了。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sw_illustration on IG 的變形金剛《大黃蜂》電影人物帥氣插畫,大家最喜歡誰呢?
  • 大黃蜂變甲殼蟲,導演特拉維斯·奈特讓《變形金剛》「煥然一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變形金剛》系列首部獨立電影《大黃蜂》宣布定檔2019年1月4日登陸內地各大院線,讓熱愛《變形金剛》的影迷欣喜不已。作為《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十餘年來首次啟用的新導演,特拉維斯·奈特打造出了一個熱血與溫暖並存的全新故事。看著史匹柏電影長大的他,將自己對《變形金剛》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這部《大黃蜂》中。在以往5部《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中,大黃蜂的載具形態都是科邁羅跑車,而這一次,大黃蜂告別了影迷熟悉的「肌肉跑車」形象,重新回歸甲殼蟲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