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草莓劃出助農新賽道,產量近乎傳統種植3倍

2020-12-24 京報網

拼多多對農業有一種執念,即便當下已是國內市值第四大的網際網路巨頭,但對於瓜果蔬菜,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心頭好。

 


▲獲得AI組冠軍的CyberFarmer.HortiGraph聯隊隊員們遠程與大賽技術專家溝通調試環境、控制園藝設施。

隆冬時節,由中國農業大學與拼多多共同主辦,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指導的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暨「AI草莓種植大賽」在京落幕。這場於今年6月在雲南啟動的「人機農活兒」對抗賽歷時半年後結果出人意料。由頂尖農人種出的草莓靠著大賽組委會的檢測儀器在甜度上險勝,但產量卻是雲泥之別——AI隊的平均產量近乎頂尖農人隊的3倍。

全國勞動模範,有著「草莓大王」美譽的紀榮喜對人工智慧參與草莓種植業並不陌生,日常對於新技術也有著較深刻的了解。不過,這次AI隊通過全套傳感器,探頭甚至機器人對水分、土壤肥力、果實監控、室內通風換氣進行遠程遙控種植,只請了少量雲南當地農人幫忙打理照看,這種「降維打擊」也讓忙前忙後小半年的紀榮喜和他的農人團隊開了眼界。

種了半輩子草莓的頂尖農人最終僅僅在甜度上略勝了一群由青年學者組團的新農人,而在成本和產量上則輸掉不少。

這一「戰」之後,「科技賦農」這一概念,想必讓參與大賽的傳統農人們印象深刻。


▲由全國勞模紀榮喜領銜的勞模工作隊、豔九天巾幗隊等頂尖農人自信能戰勝隔壁的「學院派」。

電商下半場

農產品不再是「玄學」

客觀地說,「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貨」在2015年從農產品切入電商市場的時候,只是想找條「人少」的賽道。如今,上半場已經結束,靠著「農村包圍城市」,拼多多也成了國內市值第四高的新電商平臺。

儘管如此,拼多多至今仍舊把農產品當做看家本領。就憑几億農民加上14億張嘴,關於農產品電商「下半場」的想像空間遠未到天花板。


▲CyberFarmer.HortiGraph在AI溫室內加裝的攝像頭,通過圖像識別算法來智能偵測草莓的生長狀態。現場靜悄悄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農產品是個「玄學」。雖然如今農民已不太靠天吃飯了,但受制於良種、水土、肥料、氣溫、產地、時間等等要素,尤其是對於小本兒經營的「小農」來說,如何提高自家產品的產量、品質,能在全網農貨的競爭中不落下風,成為新問題。

這時,拼多多主動伸出了援手。

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通過分布式AI匹配商品供需,不但能幫農民實現「賣得好」,舉辦AI草莓種植大賽也希望藉助AI技術讓農民「種得好」。

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導下,由拼多多聯合中國農業大學舉辦的「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就是探索用人工智慧、算法策略與傳統農業種植結合,創造出更多附加產值的一次嘗試。如果能通過比賽產出一批實用成果,進而幫助中小農戶轉型為科技農戶、新農商,那就更好不過。


▲其實能成為頂尖的種植草莓的農人,對於農業科技都不陌生,但AI組這種「無人打法」,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草莓到底甜不甜

人工智慧算一算

七月的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國家高原雲果產業園,1680米的海拔令這裡還有一絲春意。由全國勞模、有著「草莓大王」美譽的紀榮喜領銜的四支頂尖農人隊和四隊由中國農大、南京農大、昆明農科院以及荷蘭瓦赫寧根大學青年學者組成的「學院派」開始捉對比拼。


▲在雲南富民縣國家高原雲果產業園內,標準自動化環境控制系統的獨立溫室讓AI隊遠程遙控草莓生長如臂使指。

參與大賽的四支頂尖農人隊伍來自江蘇、雲南兩省,都是當地種植草莓的行家裡手。

面對只見探頭、傳感器不見到場的AI組高手,這些資深果農自信滿滿。憑自己數十年總結的生產經驗、順手的園藝設備,用經過多次改良的傳統基質栽培,再加上匠人精神,只要穩紮穩打,農人們自忖能把「花裡胡哨」的AI隊伍「打趴下」。

反觀AI隊伍,雖然參賽隊員不在草莓種植現場,卻可以通過遠程讀取38項生產環境參數,27項可控制生產環境參數,用人工智慧及算法控制草莓生長。在標準版溫室控制系統基礎上,臨時聘請少量當地農人現場料理,讓草莓智能生長。

簡單來說,AI智能組通過建立一套草莓生長模型,錄入溫度、溼度、水肥等大數據,並建立起與甜度、產量、效益等相關的曲線,在這個模型基礎上,用機器學習、用BP神經網絡等算法策略,用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投餵草莓,最終算出成熟的草莓大不大,甜不甜。

比賽的結果從種植策略的優勢、產量、效益產出比等方面進行評價,比賽核心目的是為上遊眾多的產業帶和小農生產者提供更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幫小農戶承擔得起新技術,並從中受益。


▲比賽基地內,全國勞模紀榮喜親自為草莓定植做前期準備。嘴上說不在話下,但比賽一開始老紀一點兒都不輕敵。

農人或可跨界新農商

提質降價三方共贏

年終歲末,拼多多把一年中最高光的時刻留給了「AI草莓種植大賽」。

套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不賺錢,交個朋友」,AI草莓種植大賽就是「不賺錢,與未來交個朋友」。


▲比賽支持團隊展示農人組收穫的草莓。從外觀上看,AI組種的草莓與傳統種植並無區別。

正如拼多多副總裁陳秋在頒獎儀式上所說,「中國工程院院士、眾多高校的專業人士以及傳統農人共同參與本次AI草莓種植大賽當中,都是希望AI技術和算法能夠儘快幫助中國農業生產開啟技術革命。」

就比賽結果而言,傳統農人組的「豔九天巾幗隊」甜度最佳,但從產量、種植成本以及人工成本角度看,AI草莓遠優於傳統農人的成果,且甜度只是因為實驗室的數據,到底好不好吃,這事兒還得因人而異。而參與大賽的AI組「智多莓」團隊在比賽還沒結束的時候,團隊工程師便已開始向昆明滇池西岸的百餘戶草莓種植戶提供AI種植支持服務。

「智多莓」領隊在頒獎儀式上介紹,運用AI技術的草莓種植戶每年繳納服務費1800元,節省的肥料節水成本能達到5000元,且因為果實比人工栽培的草莓更大,更省人工成本,最終出產的成果也更具競爭力。

種植端提質多產降成本,銷售端降價提質促銷量,節省出的農村勞動力也有更多精力嘗試轉型成為新農商;待AI草莓種植大賽結束,驗證後的新賽道原來可以讓農民、平臺、顧客實現三方共贏。

四分之一GMV來自農業

拼多多野心不光白菜水果


▲冠軍獲得者CyberFarmer.HortiGraph聯隊認為,未來的農業將人與AI相結合,效果會更好

作為國內頭部電商公司之一,拼多多其實也是一家科技公司。資金與人才的疊加加上平臺的海量數據與訂單,讓大數據預測農產品需求,指導農民生產成為可能。

拼多多目前正在致力於生鮮國貨品牌的建立工作,促進從產業鏈、數位技術、經銷渠道、返村就業、電商運營等角度幫助三農,AI草莓種植大賽就是其中一個具體舉措。在國內數字經濟和新消費浪潮下,完成數字農業和智慧農業的目標,將更多高科技應用在農業,將更多信息技術應用在農業,讓優質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能脫穎而出,吸引更多人投身於農業,是中國農業未來整體升級的道路之一。近四分之一銷售額來自農產品的拼多多扶持農業產業是認真的。

當程序代碼從伺服器端敲入草莓產業,農人、學者、農產品上行平臺如何共同讓這一充滿希望的挑戰在未來大規模普及,成為這次大賽留下的新命題,也為明年將舉辦的第二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定了調。

中國農業一直被認為是最後的藍海,需要更多頭部企業來幫助從傳統化向信息化的邁進。正如大賽評委、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信息化專家趙春江所言,目前中國的農業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5778億元,預計到2025年能夠達到1.26萬億元,發展速度非常快,所以「抓住數位技術機遇,快速發展農業數字經濟,對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原標題:AI草莓的味道只淡了一點點 人工智慧挑戰資深果農 「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劃出新賽道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曹小彧 文 安舜 穆功 攝

流程編輯:u004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雲南姑娘在阿姆斯特丹遠程種植家鄉草莓,產量接近傳統種植的三倍
    過去4個月,他們組建的AiCU隊入圍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與國內另外3支人工智慧隊伍和4支頂尖農人隊伍比拼草莓種植。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是中國首次草莓AI種植比賽,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導、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比賽的目的是通過「頂尖農人」和「人工智慧」的切磋與較量;來充分激發青年學者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最終探索出一批適用於小農生產模式的、低成本、可複製的AI農業應用。
  • 首屆草莓AI種植大賽冠軍何以煉成:「人工智慧+草莓種植模型」
    落腳到比賽上,HortiGraph的技術優勢是人工智慧,CyberFarmer隊的技術優勢是草莓管理和草莓模型。決賽階段,「CyberFarmer. HortiGraph聯隊」是合併後的隊名,他們的對手除了3支AI隊,還引入了來自遼寧丹東、江蘇鎮江、安徽長豐的草莓種植高手。
  • 首屆草莓AI種植大賽數字農業初露鋒芒
    本次大賽讓數字農業這個在國內尚處於早期階段的新興領域走進人們的視野,同時也讓AI種植背後的商機顯露出來,成為新的創業藍海。據介紹,「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是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屆「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
  • 銅仁萬山區仁山街道開天村開展草莓種植助民增收
    銅仁萬山區仁山街道開天村開展草莓種植助民增收 發布時間:2019-12-22 07:06:22      來源:銅仁日報
  • 國內首屆草莓AI種植大賽結果揭曉 AI隊多項指標超越頂尖農人隊
    12月16日,大賽評委會揭曉了產量、投入產出比和甜度等三項指標的對戰結果:AI組的草莓產量平均值高於傳統農人組平均值196.32%;AI組投入產出比平均值高出傳統農人組平均值75.51%;傳統農人組的果實甜度整體均值高出AI組5.24%以上。「AI組較好的水肥、溫度和空氣溼度控制促進了植株的快速生長和開花掛果,實現了較好的產量。
  • 國內首屆草莓AI種植大賽結果揭曉 雲南「智多莓」隊獲AI組亞軍
    (攝影:龍遇春)  「此次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鼓勵青年探索高性價比的人工智慧種植方案,通過多輪角逐,頂尖農人團隊展示了傳統種植技術的價值與意義,人工智慧團隊驗證了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可行性」,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助理代表張忠軍表示。
  • AI草莓種植大賽冠軍:讓「無人農場」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
    落腳到比賽上,HortiGraph的技術優勢是人工智慧,CyberFarmer隊的技術優勢是草莓管理和草莓模型。決賽階段,「CyberFarmer. HortiGraph聯隊」是合併後的隊名,他們的對手除了3支AI隊,還引入了來自遼寧丹東、江蘇鎮江、安徽長豐的草莓種植高手。
  • AI草莓種植大賽冠軍:讓「無人農場」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
    落腳到比賽上,HortiGraph 的技術優勢是人工智慧,CyberFarmer 隊的技術優勢是草莓管理和草莓模型。決賽階段,「CyberFarmer. HortiGraph 聯隊」是合併後的隊名,他們的對手除了 3 支 AI 隊,還引入了來自遼寧丹東、江蘇鎮江、安徽長豐的草莓種植高手。
  • 國網煙臺市福山區供電公司:讓草莓種植戶用上「放心電」
    12月16日,國網煙臺市福山區供電公司組織人員走進福山區門樓鎮西汪格莊村圓圓滿滿草莓種植基地,開展「零距離」上門服務,為大棚裡的草莓過冬無憂、助種植戶增收提供保障。於樹棟是西汪格莊村規模最大的草莓種植基地負責人,進入他的大棚內,草莓長勢旺盛,新一輪成熟的草莓即將收穫。於樹棟打開自動抽水機,便看到抽水機連接著的條條塑料管噴出漂亮的水霧,每棵草莓都能得到均勻的灌溉。
  • 新疆博湖草莓大棚採摘「熱」立體種植效益高
    中新網新疆新聞4月1日電(郭玉順 都古爾加甫 席靜)3月31日,新疆博湖縣博湖鎮幸福社區王傑的草莓大棚裡瀰漫著果香,一顆顆嬌豔欲滴的草莓引來了遊客,大家一邊體驗著採摘的樂趣,一邊品嘗著草莓的香甜,一片歡聲笑語。  博湖縣博湖鎮幸福社區居民王傑是這個草莓大棚的主人。
  • 甘露草莓苗品種介紹種植技術
    果實特點果實圓錐形或長圓錐形,果肉多汁,果色鮮紅香甜,品質佳,含有特殊的濃鬱水果芳香,草莓營養價值高,含豐富的維生素C ,有幫助消化的功效。3.種植要點適宜溫室促成栽培,畝栽苗8000—10000株。 果實膨大期適度控水,以提高果實品質。甘露草莓基地應選光照充足,地勢稍高、地面平坦、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疏鬆、前茬作物為豆類或蔥蒜類蔬菜地為宜,園地應先行除雜草、滅地下害蟲。
  • 天貓精靈開通「AI助農」頻道 多種農產品支持「語音購物」
    繼淘寶推出「愛心助農」計劃,幫助農民銷售出8.7萬噸滯銷農產品後,3月5日,阿里巴巴旗下的人工智慧語音助手天貓精靈也宣布正式開通「AI助農」頻道。江蘇土雞蛋、四川安嶽檸檬、廣西皇帝柑、丹東草莓、甘肅人參果等多個產地直供商品已經上線銷售,用戶只需要對天貓精靈說「助農商品」,就能購買便宜新鮮的滯銷農貨。
  • 雲南會澤,全國第一大夏季草莓產地 種植面積佔全國80%
    會澤草莓。草莓種植分冬夏兩季。在夏草莓種植方面,會澤縣的種植面積已居全國第一。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2019年草莓種植面積在270萬畝左右,其中,夏季草莓種植面積6萬畝左右。記者從會澤縣農業局了解到,2019年,會澤縣種植夏季草莓面積4.5萬畝,今年已種植5萬畝,是全國夏草莓種植面積最大的縣。雲南沅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待補鎮較早種植夏草莓的企業。2012年,該公司總經理、會澤人段自東在這裡種下了第一批40畝夏草莓。此後,沅成農業種出的夏草莓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 把草莓變成產業,讓種植戶口袋「鼓」起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南京溧水東屏把草莓做成產業,帶領當地種植農民一起,讓紅紅的草莓,變成紅紅的票子,老百姓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南京溧水高鐵站往北不到2公裡,就是長樂農業科技產業園,園內金色莊園「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受到種植戶們的歡迎。
  • 草莓苗子種植繁育基地口碑推薦
    草莓苗子種植繁育基地口碑推薦,歡迎各地廣大農戶,大型基地,農業公司到該社購草莓苗種,品種包括:桂林草莓、桂林草莓苗、興安縣草莓、興安縣草莓苗、廣西草莓、廣西草莓苗,歡迎來電洽談。苗子種植繁育基地口碑推薦, 自然雜交實生苗中選出的早熟品種,1998年通過審定。果實大、近圓形、整齊。
  • 設施草莓吊槽式立體栽培技術
    設施草莓傳統的生產模式為地面小高畦栽培,不能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吊槽式無土栽培是一種高效立體基質栽培形式。通過懸吊栽培槽的方式,上層種植草莓,地面可種植盆栽草莓,也可種植耐陰蔬菜或花卉。
  • 大棚草莓全面種植方案,建議收藏,實用
    草莓種植這幾年也開始慢慢的火起來了,特別是大棚草莓,現在在整個草莓產業裡邊佔的比例逐年上升。現在為了進一步的推進日光溫室的草莓種植技術和提升草莓的產量和效益,增加種植戶的收入,下面我們分享一下關於草莓種植的方案。
  • 種植的草莓出現緩苗慢,弱苗,僵苗怎麼辦?
    草莓成熟的果實,口感酸甜,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特別是在大棚內種植的反季節草莓,更是讓人讒言欲滴,冬季在市場上的價格,也要比其他季節高的多,種植草莓效益越高,越能刺激我們種植草莓的積極性,但有的朋友種植的草莓出現了不好的現象,出現草莓定植後緩苗慢,弱苗多,有的變成僵苗,更有的出現逐漸萎蔫枯萎,給草莓種植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草莓為什麼會出現緩苗慢,
  • 句容白兔鎮 物聯網種草莓助農增收致富
    丁莊葡萄小鎮  從時代楷模趙亞夫引進20棵草莓苗開始,全國「草莓之鄉」白兔鎮開啟了草莓產業發展之路。經過多年培育,白兔鎮擁有全國無公害大棚草莓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區,草莓種植面積已經達到5000畝,畝均效益達到4萬元。  「爬」上鋼架,「住」上高樓,手機一鍵「遙控」調節溫度、溼度和光照強度……在句容白兔鎮徐村草莓種植基地,村民們牽手物聯網,告別傳統的種植模式,以綠色科學的方式進行草莓培育、種植和銷售,走上全新增收致富之路。
  • 西安農民多種經營致富 草莓種植戶人均收入2.1萬
    長安區靈沼鄉  草莓種植戶人均收入2.1萬元  找準產業,因地制宜種草莓,合作社幫助找技術,找市場,統一包裝和銷售,長安區靈沼鄉魯坡頭村的草莓種植為村民帶來富裕的生活,種植戶人均收入達到2.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