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四川人冷文兵講述了在索馬利亞海盜槍口下,遭受飢餓、疾病和暴力威脅的1671天為奴的日子。
獨眼船長、海風中飄揚的骷髏旗、叮咚作響的金幣和無數裝滿金銀財寶的大木箱……,是電影《加勒比海盜》定格在世人心中海盜形象。可冷文兵的講述還原了現實生活中海盜的真實面目,完全顛覆了海盜浪漫傳奇形象。
索馬利亞海盜與阿富汗毒品種植一樣已成為當地人趨之若鶩的暴利行業,甚至還有索馬利亞海盜曾十天搶劫過往商船,獲利十億美元之說。
2009年11月,索馬利亞海盜集體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封面,這可是各國政要夢寐以求的事情,足見索馬利亞海盜危害世界已形成氣候,已引發世界高度重視與關注。
其實早在2008年10月,聯合國安理會就通過第1838號決議,並經索馬利亞政府同意,號召各國積極參與打擊索馬利亞海盜行動,以確保各國過往船隻安全。
隨著2008年12月「海洋盾牌行動」、2009年1月「亞特蘭大行動」展開,不但歐盟以及美國第151聯合特遣隊等多國軍艦與飛機赴索馬利亞海域,我國也派出30批次軍艦隊組,護航亞丁灣。
在各國軍艦合力打擊下,2016年以後索馬利亞海盜已逐漸式微,可並沒有真正銷聲匿跡,仍在尋找各國護航艦隊防禦空隙出現。
索馬利亞海盜之所以滅而不絕,皆因各國打擊海盜的策略並不相同。比如俄羅斯、印度、韓國等國,遇到海盜手段比較強硬,多數直接擊斃。而大多數國家軍艦還是以驅離為主,只有危及自身生命時刻,才會擊斃海盜。我國軍艦亦是如此策略。
那麼索馬利亞海盜如此猖獗,為何各國軍艦隻是驅離,而不是直接擊斃呢?
01 殺之不盡,治標不治本,後患無窮。
索馬利亞海盜之所以猖獗,皆因索馬利亞內亂民不聊生,百姓在生死線垂死掙扎,為生存才無奈走上海盜之路。
索馬利亞位於非洲最東端索馬利亞半島,北臨亞丁灣,東瀕印度洋,位於亞洲和非洲交界處,是亞、非、歐三大洲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的交通樞紐,每年近5萬艘貨船通過亞丁灣前往世界各地。
索馬利亞因其重要地理位置,曾被義大利、英法等國瓜分殖民,直到1960年意屬索馬利亞與英屬索馬利蘭,才合併建立索馬利亞共和國。
索馬利亞獨立後,曾有一段經濟發展迅猛時期,使其成為東非強國。可索馬利亞卻總想兼併鄰國所有索馬利亞族人居住的土地,由此「大索馬利亞主義」以及各部族之間的矛盾為索馬利亞內亂打下伏筆。
尤其是發動政變上臺的索馬利亞第3任總統西亞德·巴雷,因「大索馬利亞主義」執念,發動與衣索比亞的第二次歐登加戰爭慘敗後,不但葬送了索馬利亞多年積累的經濟基礎,而且使索馬利亞各部族處於嚴重撕裂狀態,根本沒有國家大義可言。
1991年西亞德.巴德下臺,索馬利亞陷入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軍閥割據的無政府狀態。索馬利亞內亂,不但經濟崩盤,而且偏逢厄爾尼諾等極端天氣,天災人禍致使索馬利亞僅2010到2012年之間就有258000人餓死。
為生存,索馬利亞貧民利用索馬利亞海域交通樞紐的優越性,幹起了搶劫過往船隻的勾當。
我們且不說索馬利亞海盜多是貧民出身,皆是被逼上梁山,值得同情。就說索馬利亞如果內亂現狀不變,那麼海盜會殺之不盡,殺死幾個還會有後來人,說不定還會引起海盜瘋狂報復。
各國每天來往亞丁灣商船眾多,護航軍艦終是少數,不可能時時刻刻保護商船安全。就如韓國軍艦曾施雷霆手段擊斃索馬利亞海盜,遂激發海盜復仇之心,叫囂遇到韓國商船必搶,隨後就發生了一艘韓國商船全員被殺慘劇。
其實索馬利亞海盜自有章程,他們一般還是以搶劫貨物以及收贖金為主,不是特殊情況很少撕票,由此索馬利亞海盜血債不多,各國軍艦抓住海盜,大多都交由索馬利亞政府處理,同時也怕將其擊斃,治標不治本,對自己國家商船後患無窮。
我軍艦為護我國商船周全,遇到海盜也多留有餘地,先發信號彈驅離,再用直升機升空警告,如果實在趕不走就實施抓捕,當然遇到窮兇極惡之徒,我軍艦也絕不手軟。
02 亞丁灣雖屬公海卻不是各國自家海域。
索馬利亞海盜每次作案時,多數駕船離開索馬利亞海岸200~300海裡後,才鎖定作案目標。
亞丁灣海域屬葉門與索馬利亞之間公海,雖然各國船隻可以在此自由航行,但亞丁灣畢竟不屬自己國家的勢力範圍。更何況各國軍艦在此護航,也屬自己國家形象代表,稍有失當之處,就有可能引爆國際輿論壓力,甚至還可能被居心叵測之國鑽空子,引起不必要的國際糾紛。
而且聯合國決議也有條款規定,各國護航艦隊是以維護和平為目的,不到最後危急關頭不得開火。因而各國軍艦遇到海盜大多是驅離,而不是擊斃。
譬如我國軍艦多借震爆彈巨大聲響與強光震懾海盜,其實就是把海盜震暈,使其暫時失去判斷與行動能力,而不會傷及無辜。
簡單說震爆彈類似催淚瓦斯,海盜被打擊後可以恢復正常,不會對身體形成永久性傷害。
總之我國軍艦還是秉承以仁為主,以和為貴的傳統文化思想吧。
03 海盜船隻千變萬化真假難辨。
索馬利亞海盜進攻前多數將船隻偽裝成民船或漁船,各國軍艦遠距離搜查甄別,很難辨認其真假。
不過有的索馬利亞海盜,因為富時為平民,貧時為海盜,確實是索馬利亞沿海漁民。這些人日常捕魚如遇商船就變身兇殘海盜搶劫,如遇各國軍艦護航,他們就又變回安分守己漁民身份,其狀如變色龍,由此各國軍艦很難辨其真實身份,怕誤傷無辜遂只驅離海盜了事。
印度軍艦就曾因誤擊真正漁船,引發不必要國際糾紛。
04 索馬利亞海盜行動靈活。
索馬利亞海盜大多使用拖船作為基地,接近目標後放下幾艘快艇。快艇轉向靈活,逃跑便捷。更何況亞丁灣海域狹窄,沿岸多為港汊,便於海盜逃脫,卻不方便軍艦追擊。
於是索馬利亞海盜利用靈活多變遊擊戰術,與各國商船、軍艦捉迷藏。而商船、軍艦幾乎都是大噸位船艦,追趕海盜船真的費時費力,更何況自身還有航運任務,把海盜船驅離了事罷了。
不過索馬利亞海盜對我國商船還算是比較客氣。因為索馬利亞曾是鄭和下西洋經過之地,現在索馬利亞沿海還有鄭和村,村民都是鄭和手下明代士兵,與當地人通婚留下的後代,他們至今還在說漢語。
許多鄭和村民迫於生計成為海盜,也許這也是我國護航軍艦,不擊斃只是驅離索馬利亞海盜原因之一,血濃於水血脈相連。
結語
各國護航艦隊無論是擊斃還是驅離海盜,也只是起到威懾作用。索馬利亞海盜根源在於索馬利亞內亂,如今索馬利亞雖重建聯邦政府,開啟了短暫的不穩定和平,可其國內各部族撕裂狀態並未得到根本改變,索馬利亞內亂一天得不到徹底解決,索馬利亞海盜就不可能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