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為了討好美國,今年8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從美國進口有問題豬肉,引發島內輿論炸鍋,從普通民眾到臺灣立法機構,紛紛向民進黨當局討要說法。然而,民進黨當局不僅找各種藉口拖延,更是對民眾訴求一笑置之,終於,民進黨當局對臺灣民眾放的這把火卻燒向了自己。據臺海網12月4日報導,蔡當局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進口的九項行政命令雖由備查轉審查,但12月25日將滿三個月審查期,若未處理將自動生效。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要求儘速協商,並就此事對民進黨當局下達通牒。
此外,綜合臺媒報導,為了抗議萊豬進口,繼日前走上街頭嗆聲後,國民黨11月27日甚至在臺灣立法機構現場,丟擲豬內臟,並和民進黨民意代表爆發肢體衝突。在民進黨當局宣布進口美國有問題豬肉後,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即便有51.8%的受訪者認為,全面開放萊豬進口政策是受美國壓力而不得已的做法,但蔡英文與蘇貞昌兩人的信任度與滿意度在臺灣民眾心中早已跌至最低。民調也顯示,高達5成9民眾認為全面開放萊豬是「弊大於利」。有5成5民眾明確表示,2022年選舉不會把票投給支持萊豬進口的候選人。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從民調結果顯示,萊豬進口已是箭在弦上,但配套措施卻依舊無法讓民眾安心,萊豬的怒火很可能燒向2022年縣市長選舉並牽動選情。在明年可能舉辦禁止進口含萊劑豬牛及其相關產製品「公投」,如果搭配抓幾個挺萊豬民意代表祭旗,過程中透過連串的造勢活動,以各種積極的手段來催化選民投票意願,持續不斷地熱身與炒熱話題,不失是宣洩民怨、展現民意,並提前為縣市長選舉操兵的戰略。
該分析人士還表示,挾著高得票數,蔡當局自以為可以和過去一樣輕鬆碾壓其他黨派,更輕忽萊豬牛全面開放人民的反感以及殺傷力;政治人物如果沉迷於志得意滿的曾經,不能及時跟隨民心向背,那麼再多的民調都不過是冰冷的數字,再多人民走上街頭也仍舊無感。罷免戰一旦啟動,這場信任投票逼迫朝野重回主流民意戰場,也宣告2022選舉提前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