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恐怖、獵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不應漏掉社交軟體

2021-01-08 河北青年報

「害怕,但停不下來。」16歲少年超超是江蘇徐州一名普通的高二學生,但在「溪寶寶 77」的直播間裡,他是僅次於主播的大人物——擁有禁止其他網友發言權力的「房管」。這「權力」是靠他在手機上打賞主播約40萬元換來的。很多時候,超超自己也說不清楚,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

據統計,手機已成為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網設備,移動社交不可避免地成為其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移動社交平臺披著即時通訊的外衣,實則大肆構建內容平臺。相關系統缺乏防沉迷或審查機制,大量低俗、獵奇內容隱蔽傳播。對此,有專家表示,做好青少年網絡保護工作,應把移動社交平臺納入監管範圍。

手機社交軟體亂象:

充斥低俗、色情、獵奇內容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在我國8億多網民中,19歲及以下網民佔比20.9%。其中,手機是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網設備,使用比例達到 92.0%。

未成年人利用手機接觸網絡的時間和頻率都在增加,而移動社交平臺的「不設防」也讓孩子們接觸有害信息的機率大大增加。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移動社交平臺搭建的內容系統中充斥著大量傳播低俗、色情、獵奇信息的自媒體內容。

例如,手機QQ中的「看點」平臺包含很多打色情擦邊球的內容。最為突出的是一些簡述國外倫理電影的視頻,這些倫理電影包含婚姻出軌、亂倫、戀足癖等畸形愛戀內容,並有很多衣著暴露甚至是性暗示的鏡頭,其中一些電影在國外屬於限制級的成人影片。

手機QQ看點截圖

傳播色情信息的情況在新浪微博中同樣明顯。與手機QQ「看點」不同的是,新浪微博中大量色情帳號隱藏在一些熱門微博的留言中,這些帳號留言用露骨的文字或色情圖片吸引網友進入其微博主頁,以此傳播色情信息。

相關微博留言截圖

除此之外,手機QQ的「看點」平臺中還包含很多迷信、恐怖內容,該平臺上的某些自媒體帳號甚至長期更新這些獵奇內容。比如一個名為「寂寥無聲」的自媒體帳號,以恐怖漫畫的形式持續更新,已經發布 700餘條內容,粉絲數達4萬。這些漫畫風格陰暗,充斥著斷肢、鬼怪等畫面,極易讓人生理不適並產生心理陰影。

手機QQ看點截圖

「青少年模式」:

未覆蓋全部網絡社交平臺

目前,我國在網路遊戲、網絡視頻領域均施行了防沉迷舉措,但針對網絡社交、網絡文學等方面的防沉迷手段較少,相關領域也成了監管的真空地帶。

對此,南都新業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劉苗表示,我國現有的網絡防沉迷舉措主要是在網路遊戲方面。此外,諸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有「青少年模式」,並會主動彈出詢問用戶是否要開啟這個模式。但是針對網絡社交等領域的防沉迷手段較少,有的甚至還沒有防沉迷措施。

正是因為缺乏監管,也讓網絡社交領域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性侵害、詐騙等不法行為日益增多。去年7月,最高法發布性侵害兒童犯罪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謊稱招聘童星,誘騙未成年人通過QQ視頻裸聊。

無獨有偶,去年11月,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通報內蒙古包頭宣判「9·11」馬某某錄製傳播淫穢色情視頻案,被告人馬某某在QQ群以男性未成年人為目標,以充手機話費、發微信紅包手段誘騙未成年人錄製淫穢視頻非法牟利。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除了限制時間也要精選內容

根據記者觀察,同樣是作為網絡社交軟體的新浪微博,已經在其「設置」菜單中為用戶提供了「青少年模式」選項。同時,在這一模式中,新浪微博精選了教育類、益智類的內容進行推薦,並對不適宜青少年的內容進行了過濾。用戶可以設置、驗證密碼用來開啟、取消「青少年模式」。

新浪微博「青少年模式」

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做好未成年人網絡防沉迷工作,不僅要在網路遊戲領域設置「青少年模式」,還應將這種模式擴大到包括社交軟體在內的其他網絡領域。

此外,劉德良還表示,未成年人心智發育不夠成熟,不僅要對其接觸網絡時間的長短進行限制,也有必要對其接觸到的網絡內容實行分級或精選,這在其他主要國家是對於未成年人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

劉苗也建議,應強化包括社交軟體在內的各領域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監管,針對不同的領域和產品來細化防沉迷的規制。此外,應該強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網絡防沉迷監護義務,平臺更多賦能家長矯正未成年人網絡使用問題。最後,劉苗建議政府牽頭,打造青少年網絡防沉迷聯動機制,促進監管平臺和網絡經營平臺以及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參與青少年網絡防沉迷工作。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色情、恐怖、獵奇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不應漏掉社交軟體
    很多時候,超超自己也說不清楚,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  據統計,手機已成為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網設備,移動社交不可避免地成為其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移動社交平臺披著即時通訊的外衣,實則大肆構建內容平臺。相關系統缺乏防沉迷或審查機制,大量低俗、獵奇內容隱蔽傳播。對此,有專家表示,做好青少年網絡保護工作,應把移動社交平臺納入監管範圍。
  • 色情、恐怖、獵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不應漏掉社交軟體!
    很多時候,超超自己也說不清楚,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據統計,手機已成為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網設備,移動社交不可避免地成為其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移動社交平臺披著即時通訊的外衣,實則大肆構建內容平臺。相關系統缺乏防沉迷或審查機制,大量低俗、獵奇內容隱蔽傳播。對此,有專家表示,做好青少年網絡保護工作,應把移動社交平臺納入監管範圍。
  • 87.2%受訪者直言語音交友平臺應注意未成年人保護
    但語音社交用戶偏年輕化,未成年人保護問題仍然凸顯。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6.8%的受訪者認為語音交友只能停留在「淺社交」層面。87.2%的受訪者認為語音交友平臺應注意未成年人保護問題。
  • 網絡社交風靡背後,如何保護好孩子?
    2、網絡色情、網絡欺凌、網絡暴力等問題時有發生除了社交平臺現有的設置存在一些隱患,青少年在網絡社交過程中也面臨不少風險,網絡色情、網絡欺凌、網絡暴力、隱私洩露等問題時有發生。當下,青少年觸網逐漸低齡化,10歲之前開始有意識上網的少年兒童比例達到68.6%,其遭受網絡風險的機率也隨之增加。
  • 75號咖啡|《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雙重規制下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在網絡中難以杜絕,甚至一些學習教育類網站也會不時跳出低俗信息。未成年人由於心智不成熟、社會經驗不足、自控力不夠,這類信息可能會對其整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行為產生極大影響。問題三是未成年人人身安全易受威脅。比如網絡聊天室出現的侮辱謾罵、人身攻擊、網絡欺凌,又如未成年人信息被隨意買賣,再如誘導犯罪等。
  • 網絡平臺「處CP」軟體涉黃,不能為了錢把孩子害了
    甚至有從事色情視頻表演的人員,將該軟體作為招攬「生意」的平臺。不僅如此,在「處CP」上註冊帳號還不需要實名認證,也沒有未成年人保護體系,這讓一些未成年人沉陷其中。如有家長稱,孩子下載了「處CP」軟體,被陌生人用言語猥褻。這個「處CP」軟體簡直就是一片烏煙瘴氣。
  • 保障未成年人網絡安全,讓「暴力色情遊戲」走開
    保障未成年人網絡安全,讓「暴力色情遊戲」走開 2019年04月19日 08: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網絡信息人人共享,網絡安全人人有責。
  • 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
    一、工作目標  通過聯合開展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整治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不良網絡社交行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網路遊戲等問題,打擊取締一批違法違規的網站平臺,查處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淨化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加強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長效保護機制,形成家校社工作合力,為未成年人成長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 義大利最恐怖「暗網」:未成年人付費看虐殺兒童直播!這罪惡簡直毛...
    在只能使用特殊軟體、特殊授權、或對電腦進行特殊處理才能訪問的暗網裡,「觀眾」可使用加密貨幣付費觀看針對兒童的性侵及各種酷刑直播,和施暴者互動並提出特殊的殘忍要求,而這些要求通常可導致兒童的死亡。近日,包括19名未成年人在內的25人被指控涉嫌教唆犯罪、持有並傳播兒童色情影像。其中,皮埃蒙特大區兩名17歲的未成年人(一男一女)在社交軟體裡的聊天內容,更是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 8個色情漫畫網絡平臺會員近百萬 七成為未成年人
    11月5日,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官方微信公布了3起典型「護苗」類案件,涉及北京、浙江、內蒙古三地不法人員利用網絡直接侵害未成年人,或將未成年人作為主要傳播對象傳播有害信息案件。今年以來,「掃黃打非」部門大力開展「淨網2019」「護苗2019」專項行動,通過市場檢查、網絡監測及發動群眾舉報,對網上網下涉未成年人「黃」「非」線索進行深挖,強化案件查辦,做到除惡務盡,堅決打擊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法行為。
  • 孩子上網課彈出傳播色情、賭博等有害信息怎麼辦?家長必看!
    ,建立健全長效保護機制,形成家校社工作合力,為未成年人成長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進一步推動網絡直播和視頻平臺開發使用青少年網絡防沉迷模式,完善實名實人驗證、功能限制、時長限定、內容審核、算法推薦等運行機制。推行公益性未成年人上網監護軟體。部署各地中小學依託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及地方在線教育學習平臺,在暑期集中開展預防網絡沉迷等專題教育活動,引導家長加強對孩子網絡行為監管,及時發現、制止和矯正孩子網絡沉迷和不當消費行為。
  • 14歲初中生沉溺網絡色情直播 1個月花費五千元
    值得注意的是,過度規制還會對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公民信息獲取與表達自由的實現、個人隱私及公民身份信息的保護等重大價值構成潛在威脅。即便對於未成年人本身的社會化進程,過度規制也未必全然有利。「未成年人成長受制於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不檢討、不改善家庭環境、學校教育、交友狀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僅指望加大網絡色情管制力度來解決未成年人問題,可謂本末倒置」,趙軍說。
  • 前英孚外教性剝削中國女童,專家:預防網絡性侵應加強性教育
    23日,有青少年保護相關專家告訴澎湃新聞,在我國現行法律中,性剝削的行為屬於性侵害的一種,但法律在相關方面的規定還不全面,例如對施害者通過網際網路對未成年人進行性剝削的行為未有規定。牛帥帥告訴澎湃新聞,在我國現行法律中,性剝削的行為屬於性侵害的一種,但法律在相關方面的規定還不全面,例如對施害者通過網際網路對未成年人進行性剝削的行為未有規定。
  • 14歲少年沉溺網絡色情直播 1個月花費五千元(圖)
    值得注意的是,過度規制還會對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公民信息獲取與表達自由的實現、個人隱私及公民身份信息的保護等重大價值構成潛在威脅。即便對於未成年人本身的社會化進程,過度規制也未必全然有利。  「未成年人成長受制於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不檢討、不改善家庭環境、學校教育、交友狀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僅指望加大網絡色情管制力度來解決未成年人問題,可謂本末倒置」,趙軍說。
  • 開啟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新篇章
    此前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出臺《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關於進一步加強對網上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報導管理的通知》等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從不同方面強化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其中包括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等傳統主體,包括網信、公安、文化和旅遊、新聞出版、電影、廣播電視等專門國家機關,也有網路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以及網絡產品提供者等特定主體,他們各司其職,共同促進未成年人保護目標的實現。
  • 日本人氣社交軟體「LINE」擬限制未成年人註冊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歡】據Record Japan網站7月25日報導,「LINE(中文名:連我)」是一款風靡全球的智慧型手機免費通話、信息社交軟體,據統計,截止目前,「LINE」的全球註冊用戶數已經突破2億人大關,其中以青少年居多,另一方面,該軟體在為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機會。
  • 和平精英、夢幻西遊等知名手遊現色情廣告
    如何保護青少年?如何杜絕網遊之患?憑藉遊戲,「荷包」不斷飆漲的遊戲產業龍頭們,還有哪些管理之缺,未盡之責?記者圍繞未成年人網路遊戲生態健康,對國內13家遊戲企業旗下的20款熱門手遊進行測評,發現遊戲中的不良信息讓孩子們躲無可躲。「我兒子才8歲,還是通過未成年人帳號進入的『和平精英』遊戲,都能收到這麼多色情廣告,誰來管管!」
  • 「文愛」「磕炮」:別讓網絡色情塗鴉孩子人生的「白紙」
    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一時答不上來,甚至有點懵。現在,我們可以先「學習」一下:「文愛」,就是通過雙方文字描述和挑逗,達到釋放自己性需要的目的。「磕炮」,即通過語音、電話、連麥的方式進行性挑逗,滿足一方或雙方的性需要。「磕炮」還有個近義詞,叫「語愛」。「視愛」,顧名思義,即以視頻的方式,餘意同上。▲各種「磕炮」群充斥社交網絡平臺。
  • 六部門發文治理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加大對飯圈黑界祖安文化治理力度
    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將在全國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今年8月底前完成巡查摸底,11月底前完成集中整治,今年12月底前完成自查總結並上報。通知指出,當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網絡不良信息、網絡不良社交等問題較為突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 社交語音審核:語音社交平臺須自律
    現在的生活節奏非常快,人們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比較大,人們之間的交流只能停留表面,而忽略了內心,語音社交也逐漸崛起,越來越多的APP(應用程式)新增了語音社交功能,還有專門的語音社交軟體應運而生。從用戶體驗看,語音社交更加生動有趣,隱私性更高、門檻更低,且更能傳達真實情緒,故而語音社交軟體出現後不久,便收穫了不少忠實用戶。但同時,網絡音頻行業野蠻生長、亂象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