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重奪國會控制權,美媒:不代表可「肆意妄為」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環球時報記者邵一佳】據美聯社7日報導,在美國國會參議院最後兩個席位的改選中,民主黨候選人戰勝了共和黨一方,拿下兩個關鍵席位。這場勝利讓民主黨時隔6年重新控制參議院,也讓民主黨自2011年以來首次控制國會參眾兩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日分析稱,雖然從表面來看,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參議院中都獲得了50個席位、處於均勢,但根據美國法律,即將在1月20日上任的民主黨籍副總統哈裡斯將兼任參議院議長,握有決定性一票,所以參議院在這種「50+1」的局面下就歸民主黨控制了。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稱,美國民主黨掌握國會兩院,將為拜登未來的立法道路掃清障礙。拜登可以在任期的頭兩年走上立法的「快捷通道」,也可以在聯邦最高法院法官任命上佔據優勢。而最直接的影響是拜登可大膽提名內閣重要職位人選,無需擔心不會得到參議院確認。拜登也將更容易在執政中推進自由派的優先事項,如提高最低工資、批准應對新冠疫情衝擊的額外經濟刺激、擴大醫療保健覆蓋範圍、加強對氣候和環保問題的重視等。有美媒預測,拜登上任後可能會順利將疫情期間個人救助金由每人600美元提高至2000美元,抗疫相關的財政刺激規模將由之前約9000億美元提升至1.5萬億美元左右。

但也有美媒認為,民主黨以微弱優勢控制參議院,並不意味著就可以「肆意妄為」。《華盛頓郵報》稱,從程序上來說,美國多數法案僅需國會簡單多數(51票)通過即可,但由於參議院允許議員提出「議事阻礙」將法案拖入無限期的討論中,而終止討論需要60票,因此某些爭議性法案(如最低薪資上調、科技監管、醫療與環境政策等)往往需要60票的絕對多數才能通過。因此,拜登一方面需要確保民主黨黨內團結,另一方面還要爭取部分共和黨人支持,才能推行許多政策。

相關焦點

  • 美媒:民主黨在喬治亞州贏得兩席,國會參議院席位追平共和黨
    美媒:民主黨在喬治亞州贏得兩席,國會參議院席位追平共和黨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王露 2021-01-07 13:15 來源:澎湃新聞
  • 美國「變天」!民主黨自2011年以來首次奪回參眾兩院控制權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據多家美國媒體確認,在美國國會參議院最後兩個席位的改選中,民主黨的候選人戰勝了共和黨一方,拿下了這兩個重要的席位。 這也就意味著,繼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拜登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贏得了大選,民主黨自2011年以來首次奪回了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徹底將在過去4年裡被打上深深的川普烙印的美國政治「翻了天」。
  • 時隔六年美國民主黨奪回參院控制權 華盛頓大亂 川普支持者...
    ↑抗議者衝擊國會大廈據《紐約時報》消息,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國會競選」結果揭曉,美國新一屆政府的總統席位及參眾兩院主導權最終塵埃落定。另一邊,湧入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支持川普的民眾讓這裡陷入危機。
  • 美媒:為何紅色代表共和黨,藍色代表民主黨
    美媒稱,在所有2020年的選舉地圖上,顏色表徵方案很明確:紅色代表共和黨,藍色代表民主黨。但是這種關於色碼的普遍共識從何而來?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2日報導,這相對來說是一種新情況。儘管在美國政治史上,紅色和藍色經常被用來暫時代表對立的兩方,但只有自2000年美國大選以來,紅色和藍色才以始終一致的方式分配給兩黨。
  • 美媒:美國民主黨議員呼籲司法部對整個川普政府進行調查
    美媒:美國民主黨議員呼籲司法部對整個川普政府進行調查 文/冷靜2020-11-19 21:24:34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國會山報當地時間周三(11月18日)報導,一名新澤西州民主黨人呼籲司法部在當選總統拜登1月份就職後對整個川普政府進行調查。
  • 美國民主黨贏得參議院控制權 對美股意味著什麼?
    來源:財聯社原標題:美國民主黨贏得參議院控制權 對美股意味著什麼?財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本周四,儘管美國國會的騷亂吸引了市場大部分眼球,但喬治亞州參議員選舉結果或許會對市場造成更深遠的影響。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易斯·亞歷山大(Lewis Alexander)此前曾表示,如果民主黨贏得喬治亞州兩個參議員席位,那麼國會「可能會通過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法案,但這不太可能是拜登此前在競選時提出的以環保為重點的2萬億美元法案。」他認為,在當前美國新冠疫情局勢嚴峻的背景下,部分溫和的中間派民主黨人可能會支持加大財政刺激,有可能追加1萬億美元的稅收減免或補貼。
  • 天風證券:民主黨一統國會意味著什麼?
    表1:可能的新的財政刺激包資料來源:美國國會,天風證券研究所除了Covid-19救濟計劃外,民主黨的計劃還包括:1)基礎設施計劃:通過綠色基礎設施,房屋翻新和製造電動汽車等方式創造數百萬個工作崗位。拜登希望美國到2050年達到零淨排放。
  • 美國國會敦促副總統彭斯罷免川普!真的能成功嗎?美媒給了答案
    因此不少美國國會民主黨議員已經呼籲彈劾川普,並在當選總統喬·拜登(Joe Biden) 1月20日宣誓就職之前把川普拉下臺。那麼川普真的能下臺嗎?除了彈劾還有其他方式罷免他嗎?這真的能成功嗎?他告訴路透社(Reuters),彭斯不會願意這麼做,而且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川普與其說是無能,不如說是不適合擔任總統。美媒舉例稱,儘管《憲法》第25修正案在美國歷史上引用過幾次,比如1985年,時任副總統的喬治·HW·布希(George HW Bush)在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接受結腸手術時,代其工作了大約8個小時。但是它從未被用來永久罷免在任總統。
  • 喬治亞州參議院決戰民主黨先奪一席!美國大選最後一戰結果今日揭曉
    這場選舉的結果被認為將會最終決定國會參議院的控制權,並被認為將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新任期如何開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根據美國媒體的統計,在喬治亞州各地的投票站當晚7點關閉之後,截至當地時間周三凌晨3點,在洛夫勒和沃諾克之間,沃諾克的得票率為50.4%以微弱優勢獲勝,洛夫勒得票率為49.6%;在珀杜和奧索夫的較量中,兩人目前的得票率均為50%,其中珀杜以1000多票的微弱優勢暫時領先。美媒報導指出,因為有大量的提前投票需要清點,很有可能要到周三晚間才能知道最終結果。
  • 美媒:內閣成員正討論讓川普提前下臺!暴亂致一名國會警察死亡
    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美交通部長趙小蘭辭職美媒周四(7日)報導,聯邦政府交通部長趙小蘭請辭,成為美國國會騷亂事件後首位辭職的內閣成員。據美國《國會山報》消息,趙小蘭在致交通部工作人員的一封信中說,總統的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美國經歷了一場令人痛苦且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件。事件令她感到困惑,以至難以袖手旁觀。
  • 美媒:FBI 著手調查「1.6國會山暴亂」事件
    【美媒:FBI 著手調查「1.6國會山暴亂」事件】美國合眾國際社(UPI)1月7日電: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表示,周三支持川普的暴徒衝擊美國國會大樓後,聯邦調查局正在尋求公眾幫助,以查明華盛頓「積極煽動暴力」的那些人(in identifying people "actively instigating violence")。
  • 民主黨料將控制美國國會:美股或延續牛市 更多刺激計劃呼之欲出
    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美國東部時間1月7日,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確認,拜登贏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此前,新華社報導稱,兩名民主黨人有望贏得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選舉決勝輪投票,意味著民主黨將以微弱優勢掌控國會參議院,從而同時掌控參眾兩院。分析認為,這一結果或將有利於拜登推出其一系列政策。
  • 喬治亞州再成焦點,美國參議院控制權爭奪大戰打響
    記者 | 安晶當地時間1月5日,2020年美國大選的「戰場州」喬治亞將舉行國會參議員選舉第二輪投票,選民需對兩個參議員席位做出選擇。本次投票也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圍繞參議院控制權的爭奪大戰。一旦民主黨候選人拿下喬治亞州的兩個席位,民主黨將在參議院中佔多數。目前,民主黨已經在眾議院中佔多數。
  • 美媒:民主黨最早11日提出彈劾草案,越來越多共和黨人考慮支持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美國國會暴力衝擊事件發生後,要求罷免川普的呼聲不絕於耳。在美國副總統彭斯並不打算動用憲法第二十五修正案罷免川普的情況下,美國會正加緊推進對川普的彈劾程序。一旦彈劾草案宣布,這將是川普第二次遭遇彈劾。
  • 美國史上第二大經濟刺激計劃將出爐,美媒:有總比沒有好
    民主黨人則對該計劃表示批評,他們認為共和黨正在削弱美聯儲應對未來危機的能力,這同樣也是在削弱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的能力。川普呼籲向美國民眾直接支付更多的錢。/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截圖當地時間12月20日,川普發布推文稱,國會應該「直接支付美國民眾更多的錢」,稱至少給每名民眾1200美元,而不是現在的600美元。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熟悉談判的人士指出,儘管川普總是以最後一刻的要求擾亂國會談判,但是國會議員似乎準備忽視川普的提議。
  • 美國國會正式確認拜登當選總統
    美國東部時間1月7日凌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確認,拜登贏得306張選舉人票,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舉行聯席會議,確認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此前,現任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導致確認程序中斷數小時。【知識點】美國實行「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的間接選舉制度,共有538張選舉人票。美國選民投票並不能直接選出總統,而是決定各州的選舉人票歸屬哪位總統候選人(presidential candidate),最終獲得至少270張選舉人票的候選人勝出。
  • 想當總統的蓬佩奧,這回又要被美國國會調查了
    對於外交上毫無建樹,還不斷拉低白宮國際形象的蓬佩奧,美媒直接給出了一個"史上最差國務卿"的稱號,法媒更是將其評價為"國際外交史上的汙點"。原來,按照美政壇以往的慣例和外交禮儀,國務卿一向不得出席美兩黨代表大會,也不允許身在國外討論國內政治。但今年8月,正在中東訪問的蓬佩奧,突然以提前錄製視頻的形式,參加美共和黨代表大會,相當於接連打破了2項美政壇流傳已久的"傳統"。
  • 美媒:拜登驚呼美國民主被毆打 川普粉絲衝進國會大鬧打斷大選...
    川普支持者進入國會大廳美國媒體報導,當選總統拜登針對川普支持者衝入國會大廈、破壞進行中的國會審議選舉人團票會議發表電視聲明,他說:「此時,我們的民主制度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襲擊。這是對國會的襲擊,對民意代表、宣誓保護他們的警察,以及在我們共和國心臟工作的公務員的襲擊,是對法治的襲擊,是對美國神聖事業:從事人民事業的襲擊。」
  • 拜登還未上任,民主黨有人就按捺不住了,要求「明年清算川普」
    當前,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還未正式上任,民主黨就已經有議員對現任總統川普發出了強硬聲音。據美媒11月18日報導,新澤西州民主黨眾議員、美國國會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監督小組主席比爾·帕斯科雷爾於17日發表了一份言辭激烈的聲明,抨擊川普犯下「叛國罪」,呼籲美司法部在拜登上臺後「徹查川普政府的罪行」。儘管從川普上任以來,民主黨一直批評川普集團濫用權力、以權謀私,但美媒指出,帕斯科雷爾的言論,仍是拜登宣布「勝選」以來民主黨人態度最為強硬的聲明之一。
  • 美媒:全球目睹美國民主至暗時刻
    原標題:美媒:全球目睹美國民主至暗時刻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美聯社華盛頓1月6日發表題為《混亂、暴力、嘲笑,親川普暴民佔領國會》的報導,報導記述了發生在當日的美國國會山暴力事件。全文摘編如下:「他們在哪?」在幾十名舉著川普大旗在國會大廈到處亂竄和敲門的人群中,一名支持者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