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APP都是騙人的!餘杭已有人被騙數萬元

2020-12-12 舟山網警巡查執法

近日,餘杭公安

聯合阿里巴巴、餘杭區檢察院等單位

發起「9·19」全民反詐公益日

通過「線上+線下」等形式

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

努力提升群眾的反詐意識。

在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的當下

APP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高發地」

詐騙分子以「金融」、「財富」、「快貸」

等字眼誘導群眾下載並實施詐騙

甚至還冒充正規平臺誤導受害者跳入「陷阱」。

今天,蜀黍結合近期一些詐騙案例

再次給大家提個醒

請警惕這些APP!

有些平臺看似李逵實則「李鬼」

下載使用務必通過官方應用市場!!

「貸款APP」,讓你越貸越窮

對於急需要用錢的人而言

貸款無疑是一個好辦法

網絡貸款方便快捷,更為吸引人

但這往往是騙局的開始

如果不懂網絡貸款詐騙的套路

不但貸款貸不成,反倒越貸越窮!

↓↓↓

真實案例

貸款詐騙

1、9月16日,劉先生報警稱:其在餘杭良渚街道某公司內接到一個貸款電話,對方問其是否需要貸款,後其通過QQ聯繫,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一個「安逸花」APP,並在平臺上註冊了相關信息並申請了貸款,後對方稱需要其繳納保證金,其就通過手機網銀轉帳給對方帳戶3000元,當對方還以其他理由讓其轉錢時,劉先生意識被騙,損失價值3000元。

2、9月7日,葉先生報案稱:其在位於餘杭區喬司街道五星村某租房內通過手機下載了「魏麗貸」APP並申請了貸款,貸款未審批下來,其聯繫客服,客服讓其繳納保證金,又稱其銀行卡卡號填寫錯誤等理由讓其轉帳,葉先生分3次轉給對方4萬元,損失4萬元

貸款請警惕這些APP

↓↓↓

「投資APP」,讓你血本無歸

隨著網絡在國內普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

網絡APP投資平臺上經常會出現

「高級理財師教你投資」

「低門檻高收益」

「隨進隨出,速度快」等字眼

這些充滿誘惑的詞彙

總是讓投資者蠢蠢欲動

那麼,「APP投資」真的安全嗎?

真實案例

投資詐騙

1、9月11日,譚先生報警稱:8月下旬,其在位於餘杭區喬司街道的租房內,通過「連信」聊天APP認識一人,對方稱帶其網上投資數字貨幣,通過對方發來的二維碼下載了「財富火幣」。9月10日,其轉給對方1萬元往平臺內充值進行投資,後提現13328元。9月11日下午,其分3次轉給對方45000元往平臺內充值,發現無法提現,遂知被騙,損失41672元

2、7月31日,嚴女士報警稱:7月17日至7月30日期間,其在餘杭區喬司街道家中通過QQ認識一名網友,對方稱帶其賺錢,其信以為真,通過對方發送的安裝包下載「國投瑞銀」APP,按照對方指示操作進行充值,後發現無法提現,遂知被騙,損失約20850元

投資理財請警惕這些APP

↓↓↓

「刷單APP」,連本帶息被騙

兼職刷單詐騙處於高發案態勢

不法分子四處散布刷單廣告

以高額佣金為誘餌誘導被害人

按照其要求下載「任務助手」APP

後以各類費用名目要求轉帳的實施詐騙

真實案例

刷單詐騙

1、7月26日,解先生報警稱:其在餘杭區喬司街道家中,看到微信群中有人發布兼職消息,後其添加對方微信,對方讓其下載了一款「微脈圈」APP,並按照對方給的連結下單,其支付了共計81651元,後發現未能拿到返現,遂知被騙,損失價值81651元

2、7月23日,馮女士報警稱:其在餘杭區運河街道家中添加了一個刷單的微信,對方問其是否需要刷單,其表示需要,對方讓其下載一款「掌心寶」APP,其往對方銀行卡內轉帳,其的掌心寶APP內會有對應的金額,然後在掌心寶APP內搶單,搶到之後對方就會返款,其用同樣的方式一共充值了8次,卻發現對方一直沒有把錢返還給她,意識到被騙,共計損失8667元

刷單刷信譽類詐騙APP

↓↓↓

不勝枚舉……

類似的APP更新非常快

蜀黍再給大家講一講

↓↓↓

一、虛假貸款APP詐騙類

詐騙手段:

騙子以門檻低、利息低、無抵押為由,以收取手續費、繳納保證金、刷資金流水為藉口,引導受害者提供銀行帳戶支付密碼、驗證碼或者要求掃碼支付等方式騙取錢財。

防範提示:

1.要求繳納「包裝徵信費」、「解凍費」、保證金等各種手續費的一定是騙子。

2.聲稱銀行卡資金流水不足和要求驗證還款能力的一定是騙子。

3.陌生的網址連結和二維碼不要點擊和掃描,更不能填寫銀行卡號和密碼,防止銀行卡被盜刷。

二、投資理財APP詐騙類

詐騙手段:

1.誘惑。騙子首先利用網絡平臺發布「外匯、股票」等APP投資廣告,再用「理財專家」、「炒股專家」、「金牌講師」、「高額回報」等字眼誘惑受害人。

2.小利引誘騙取信任。投資人在第三方平臺進行投資後,開始會讓投資人獲得些許利潤,取得受害人信任。

3.繼續誘導。利用「內部信息」、「大行情」等虛假消息誘導其繼續加大投資額度。

4.詐騙成功,退出平臺。最後謊稱「帳戶異常」、「被凍結」等情況致使投資人血本無歸,不僅如此,有的微信群一旦得手後就立即解散,銷聲匿跡。

防範提示:

網絡投資需謹慎,不要輕信所謂的「理財專家」,特別是說是能帶你賺「大錢的」都是詐騙。

三、刷單APP詐騙類

詐騙手段:

1.嫌疑人在QQ、微信等社交平臺上發布刷單的詐騙廣告,以退還本金並獲取提成佣金為誘餌,誘騙受害人進行刷單。

2.要求受害人下載其推薦的「任務助手」APP實施操作,在受害人操作中,通過該APP盜刷受害人支付寶或借唄裡面的錢財。

3.再以連環刷單任務、返利系統卡頓、資金凍結等理由麻痺受害人,拒絕返還本金和佣金,並誘騙受害人繼續加大資金刷單,騙取錢財,直至受害人錢財被騙光。

防範提示:

1.千萬要牢記,所謂網絡刷單100%是詐騙,不要輕信!

2.任何要求墊資的兼職和刷單都是詐騙,不要有「貪圖小便宜」和「輕輕鬆鬆賺大錢」的心理,不要輕信所謂的高額回報,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連結。

3.找兼職工作要到正規的招聘、中介平臺或公司,籤訂詳實的勞務合同,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遭遇詐騙要及時報警,並將對方的電話號碼、QQ、微信、聊天記錄等留存提交給警方,以便警方破案。

儘管騙子費盡心機,萬般包裝自己

但騙術的背後其實就一件事

↓↓↓

誘騙轉帳匯款!

所以,生活中我們要提高警惕

始終牢記「不聽不信不轉帳」

一旦遭遇電信詐騙

請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電話

或直接撥打全國反詐熱線

96110

和市反欺詐中心電話

0571-81234567

同時保存匯款票據等信息!

相關焦點

  • 舟山這些人因為同一款交友軟體被騙光,你中招了嗎?
    一、交友變博彩12萬打水漂今年11月10日,單身女青年小謝經朋友推薦,在普陀區家中用手機下載了「soul」app,隨後添加了一名男子為好友,對方男子對小謝花言巧語博取其好感。不久,對方稱可以帶小謝在某博彩平臺一起賺錢,小謝信以為真,並且通過網銀在該平臺連續充值三次,資金凍結後,對方還假意承諾出7萬元一起湊錢幫忙解凍,後發現被騙,共計損失人民幣12萬餘元。
  • 南安已有人被騙上萬元!
    直到此時,小芳才醒悟自己被騙了,於是到派出所報案了。此時,小芳已經被騙上萬元。刷單詐騙騙局揭秘何為刷單?願意這樣做的往往是一些想賺小錢圖方便的人,所以詐騙犯罪分子也利用這些人的心理,盯上了這塊領域。他們用高額回報作為誘餌,借鑑刷單的工作流程進行詐騙——等被僱用的「刷客」完成刷單交易後,他們會以系統故障、網絡延遲等五花八門的藉口,要求「刷客」多次匯款從而進行網絡詐騙。
  • 騙子「克隆」好友微信連朋友圈都照搬 女子被騙7萬元
    2018年12月底,江蘇徐州的張女士的一個朋友,在微信上多次找自己借錢,前後共轉給對方7萬元後,張女士才發現這個所謂的朋友帳號是被一個叫解某的人冒充的,發現被騙後張女士馬上報了警。經過偵查,9日,嫌疑人解某被警方從廣東押解回徐州。
  • 女子網絡刷單被騙數萬元後「報警」,卻又被假警察騙了
    女子網絡刷單被騙數萬元後「報警」,卻又被假警察騙了 2020-05-11 0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小心被騙,微信上好友這樣的忙千萬不能幫
    網上騙人的騙術是五花八門,我們看了總認為自己不會上當受騙。可是現實生活中的騙子總會讓人防不勝防。你遇到過自己的QQ和微信被盜的情況嗎?你知道騙子怎麼用你的QQ和微信騙人的嗎?12月30日,好友的微信號被盜,她微信上的兩位好友還真的被騙了數萬元。
  • 近期冒充領導詐騙案高發,已有人上當!
    近期冒充領導詐騙案高發,已有人上當!真實案例 11月19日,市民武先生報警稱,有人冒充單位主要領導添加其微信,以託辦私事為由找其幫忙中轉13萬,事後被害人發覺被騙,及時報警,公安機關為其止付,成功挽回損失。
  • 寧德一男子輕信網友被騙80餘萬元!
    從涉案金額來看,網絡交友誘導投資、博彩類詐騙網涉案金額巨大,發案佔比13%,損失佔比96.8%,其中受損金額最高達80萬元。期間,陳某婷多次向陳先生介紹「國泰控股」理財app,並曬出高額收益截圖。4月5日,陳先生掃描陳某婷提供的二維碼下載該app,並按照要求添加客服微信號,向其轉帳310元。次日,陳先生的理財帳戶就獲得30元收益。第一次成功提現後,陳先生向陳某婷詳細了解投資細節,並先後十餘次投資了32.5萬元。4月17日,陳先生發現帳戶錢款無法提現遂聯繫客服。
  • 十堰男子被騙410萬元,警方抓回9人!這種群千萬別進
    十堰人注意這種微信群千萬別進已有人被騙410萬元今年8月底家住十堰的方先生(化姓)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有個薦股群可以加入但沒想到的是自從加入這個群他的410萬元現金一點一點被騙光等他醒悟過來發現所有曾經聯繫過他的人都拉黑了他
  • 6000多人被騙,公安部發出緊急提醒!
    那麼,這些人是如何被騙的?這個APP又是如何騙人的?十多天時間她們在網上「養貓」被騙十多萬元記者採訪到了被騙的小芳和小敏(化名)。至此,她們共投入了十多萬元。然而,在8月16日,「喵喵」APP就徹底登不上了。在兩人提供的轉帳記錄上,記者看到,短短十多天,兩人分別轉帳有十多筆,其中少的有八九百元,多的三五千元。轉帳收款方多為餐飲美食、服裝美容、轉帳充值等服務。小敏說,因為她看到錢都是轉給個人,不是集中在APP平臺上,覺得會安全些,所以才往裡投錢。
  • 2020年新增高層次人才認定數超往年新增數總和 餘杭塘栖:築巢引鳳...
    通過近一年的努力,該鎮2020年新增認定高層次人才53人,新增數超過往年新增數總和,並實現餘杭區級B類人才「零突破」。  人才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塘栖鎮做好頂層設計,制定目標、明確方向。圍繞「築巢引鳳棲,聚才促發展」總體目標和「三翻番,四提升」具體目標,該鎮出臺餘杭區第一個鎮街級人才發展計劃——《塘栖鎮「棲才十條」人才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
  • 東鄉近幾天有三人被騙,共被騙72.5萬元!
    東鄉區已有三人被騙,共被騙72.5萬元!下矩形案例一2021年1月4日,東鄉區某鎮的個體戶被詐騙分子冒充鎮領導詐騙人民幣36.7萬元。此案件中,嫌疑人通過手機號添加受害人微信並自稱是當地黨委書記,謊稱其辦私事急需用錢,但自己不方便出面,想讓受害人代轉給其朋友,稍後將錢轉給受害人。
  • 讀者自述:網戀女友稱遊戲平臺封測,他腦子一熱被騙60萬元
    12月13日,有讀者小梁向記者爆料,稱自己與一女子網戀,結果卻被騙走近60多萬元人民幣。他提到,因輕信女友所說的銀監會開始查聊天記錄的鬼話,於是暫時將與女友的所有聊天記錄都刪除,並刪除女友好友,結果沒想到,到最後女友消失不見,所謂的遊戲封測平臺也打不開了,也因此他才反應過來,自己遭遇了傳說中的「殺豬盤」。
  • 有人被騙數萬元……
    兩天後,對方又聯繫上了莫阿姨,說自己獨家調配的「神酒」更有效果,於是莫阿姨又和對方一起,把她卡裡僅剩的2萬元取出來買了「神酒」。 與此同時,海口美蘭警方又相繼接到了幾名市民的報案,自述的遭遇都和莫阿姨相同。 海口市公安局美蘭分局刑警大隊二中隊中隊長 餘濤:一位老年患者,也在這家醫院看病,被這夥人忽悠說是有「神藥」可以快速解決他的問題,結果也被騙了八千元。 賣藥的人聲稱,自己的藥能夠包治百病。
  • 輕信「冒牌領導」被騙19萬 兩年後14萬元失而復得
    「我做夢都想不到,兩年前被騙的錢竟然還能追回來,真是太感謝你們了!」12月1日,市民蔣先生將一面印有「熱情為人民服務,真誠為群眾解難」的錦旗送到重慶市榮昌區公安局雙河派出所,感謝警方在「淨網2020行動」中為他追回被騙的14萬元巨款。
  • 「冒充領導」詐騙又來了,有人被騙9萬元……
    21日上午,經泉港公安分局民警的不懈努力,受害者小王的9萬元被騙款被追回,王某軍等3名嫌疑人被抓獲。今年11月10日,泉港居民小王接到一位「鎮領導」添加微信的請求。小王迅速通過請求,建立聯繫後,「領導」用關心下屬工作的口吻與他攀談。小王受寵若驚,以為工作得到領導的肯定。
  • 餘杭公安用這種方式來比拼!
    餘杭公安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執法辦案能力建設,因為每一起刑事案件都關係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比如:老百姓的東西被偷了,錢被騙了,去派出所報案,辦案民警做的詢問筆錄是不是到位,民警調取的物證、書證程序是否嚴格依照法定程序,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合法正當權利是不是得到依法保障......等等,這些問題都關係到案件辦理的合法性,最終決定執法是否公平公正。
  • 西安女子用積分兌換床品,之後被騙數萬元
    據分安未央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反詐中心負責人王開拓介紹說,因為到年底了,近期關於積分換禮的詐騙簡訊較為突出、這類的報警也多了起來:比如,12月3日,西安市民李女士報警稱,一手遊客服來電稱有人要買她的遊戲帳號,該客服稱她的帳號出現問題需要提高信譽積分,以轉帳再申請退款的方式提高信譽度,被騙走萬餘元後,才得知該客服是冒充的;
  • 小夥購買外掛程序被騙70萬元 騙子承諾任何遊戲都會搞定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很多人在遊戲世界裡都想所向披靡、大殺四方,於是,有人動起了買外掛程序的心思,結果外掛沒買到,反而掉入陷阱。無錫市民鬱先生就因為買外掛被騙了70萬元。
  • 自稱「出馬仙」 騙走94萬元 騙子獲刑11年6個月
    抓住一些人的迷信心理,男子在網上打廣告稱能算命、會法事,有人信了,目前已查明的受害者一共被騙了94萬餘元。該男子好顯擺,還買了一輛寶馬車。但這種來路不正的風光註定不會長久。昨日,思明區法院發布了這起詐騙典型案例,自稱「出馬仙」的賴某某被判刑11年6個月。目前判決已生效。法官提醒市民,要破除迷信,提高辨別能力。
  • 鄧州男子經親戚介紹花數萬元購買公租房名額 !結果竟然遭遇詐騙?
    當時交易的是現金,留有字據,並且每次打電話催他都有錄音,之前打電話說這個月底退錢,最近這幾天電話也打不通了。哪位高人指點一二這種事情該怎麼辦? 引發網友熱議:這純粹詐騙,依廉租房為誘餌,價格便宜,去騙人,這種事多的很,咱們鄧州中介還在賣這樣房子,都是騙人的,像你這種情況,先報警,在去廉租房管理中心去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