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浩
作者拋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素組如何做的更好。這裡面就有不同的理解了。當然了,如果看過前面幾周的文章的話,很多人還會發現兩岸三地甚至連「素組」這個詞彙其實都有不小的分歧。
但如果說iN所理解的優秀素組作品其實並不會比噴塗好的作品差。例如之前進入佳作的這個作品《素組:MG KAZZ高達》,是少有的素組精品。
說實話,素組和噴塗上色後的模型本身並無結構上的差別,唯一的不同在於噴塗後漆面帶來的質感和顏色的改變是略微優於普通塑料零件的。再有就是在噴塗的過程中可以相對有效的掩蓋住零件本身的水紋或者缺肉等等的缺陷——這是噴塗的優勢。
但結構上素組也並不在劣勢一方。只要你去用心打磨,用心修整,那麼素組的模型也可以做到橫平豎直、邊線銳利。這時候素組也就做的相當的棒了。但是有的時候大家做模型甚至做素組的目的就僅僅是「將模型裝起來」,而更多的打磨和加工往往就忽視掉了。也正因為如此大家才會覺得素組不好看,甚至素組不精緻。
要將素組做的更好,iN簡單的說幾點吧:
第一,打磨要到位,由於是塑料零件赤裸見人,那麼對塑料零件的打磨就一定得完全到位,不僅僅要求是不平的地方要打磨,而且是零件所有的部分所有的零件都需要打磨到相同的質感等級。這是素組的一個最基本的素質要求。
第二,把零件打薄。在拼裝模型的時候很多零件都是由於結構問題做得很厚的。適當的將一些進氣口、邊緣縫隙的部分打磨得更薄更銳利,這樣是可以顯著的提高素組的效果的。
第三,橫平豎直,和第一點差不多,所有模型的邊角要打磨的相當的平直。這樣才能夠讓人看到模型整體銳化的感覺。而且也會弱化塑料本身的質感缺陷。
當然了,如果按照上面說的三點來做,你的一個素組模型恐怕要耗費3-4倍於噴塗模型的時間。
作者自述:
順帶請教個問題,在純素組的情況下,有哪些細節是可以把模型做得更好?
不讚賞就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