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明信片殺戮》是一部2020上映的犯罪懸疑電影,又名《明信片謀殺案》,由丹尼斯·塔諾維奇執導,演員傑弗裡·迪恩·摩根、法米克·詹森、娜奧米·巴特裡克主演,改編自詹姆斯·帕特森、麗莎·馬克倫德的小說,劇情講述紐約刑警雅各的女兒在倫敦慘遭謀殺,雅各親赴歐洲見愛女最後一面卻發現這起案件的許多疑點,不僅受害人成為一件件藝術品,兇手在犯案前也會先寄出明信片,為了追捕這起橫跨全歐洲的連續殺人案的兇手,他私下展開調查拼湊出背後的真相。
懸疑推理作品的人性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推理小說最精彩的不是犯案手法和偵探解謎的過程,而是在得知真相後案件本身所隱藏的真實人性,無論是東野圭吾的《新參者》、中村文則的《去年冬天與你分手》,或者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殘忍殺人案背後的兇手犯案動機都讓整起事件變得更為複雜難解,而這次由「美國推理天王」詹姆斯·帕特森所撰寫的《明信片殺戮》也不例外。
《明信片殺戮》評價好看嗎?
當自己心愛的女兒被別人殘忍殺害,身為一位父親將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悲痛、不解、憤怒,想盡辦法找到兇手復仇?《明信片殺戮》把故事鎖定在雅各這位美國資深警探身上,透過他身為代表正義的警探與對女兒懷抱歉意父親的雙重身份,因為無法接受才剛跟新婚丈夫出國度蜜月的女兒,現在卻變成一具蒼白冰冷且雙手還被砍斷的屍體,開始以自身力量尋找案件的相關線索,講述了一個撲朔迷離且寄意深遠的好故事。
雖然同樣是警探試圖要找出對家人造成不利的兇手,但《明信片殺戮》並不是《虎膽龍威》、《颶風營救》那類誓死要把犯人揪出來痛扁一頓的動作片,反而是藉由寫著讓人費解字句的預告明信片、死者那有如裝置藝術般的詭異姿勢,還有橫跨歐洲各國、沒有特定犯案地點的連續殺人,讓電影藏有許多即便各國警方合作辦案,除了知道被害人都是新婚夫妻之外,無法對案件有更深一層了解的各種謎團,賦予《明信片殺戮》所應該具有的懸疑感。
《明信片殺戮》的犯罪懸疑
因此作為一部主角必須破解謎團,在連續殺人兇手再次犯案前把他逮捕歸案的偵探懸疑電影,《明信片殺戮》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以雙線敘事的方式進行,其一是警探雅各由於不隸屬相關單位且為案件關係人而在警局裡碰壁,只要外出憑藉獨自以各種手段來獲得相關線索,抓緊機會調查每起案件關聯性,其二是聚焦在一對年輕新婚夫婦準備前往斯德哥爾摩旅行,卻在火車上遇到前來跟他們搭訕的刺青男子,表面看似熱情友善卻又好像暗藏陰謀與危險的情況,都讓《明信片殺戮》電影前段劇情變得更加危急緊迫。
然而這不過只是《明信片殺戮》的障眼法,導演以演員選角與角色性格、形象的設計,成功藉由深植人心的刻板印象來置換觀眾對故事情節的預期,把真正的兇手塑造成一對表面看似天真無辜的小綿羊,讓他們用無懈可擊的證詞與不在場證明來阻礙警方的調查。也正是如此,在警探雅各靠著豐富的刑案經驗,一口咬定他們就是犯人的情況下,《明信片殺戮》電影重點也從懸疑犯罪故事變成警匪鬥智鬥力的對抗。
《明信片殺戮》的角色心境
有趣的是,儘管作為警探最重要的是破解這些案件想傳達的信息,得知兇手的背後動機與下一個案發地點,並找到犯罪證據將他們逮補歸案,但《明信片殺戮》卻也利用雅各也身兼被害者父親的身份來增加這個辦案行為的複雜性。到底他追捕犯人是單純想盡一位警探的正義職責?或者其實是想為死去女兒報仇,給自己一個交代?因此在他必須把握時間逮捕兇手,因為心理焦急而多次跟各國警官產生摩擦的情況下,雅各該如何處理糾結內心的兩難掙扎,也在案件更加接近真相的過程中逐漸被放大。
就如同偵探小說的核心在於人性,《明信片殺戮》除了針對主角雅各心境做出詳盡描寫之外,導演不僅沒有把犯人真實身份藏到最後,還用誤導的方式讓觀眾比起關心已經遇難的受害者,反而在希望能馬克與希爾薇亞能脫離險境的過程中,把關注焦點放到這兩位犯人身上,從他們彼此之間的互動與關係,理解這心狠手辣和殘忍的犯案手法的背後動機與想傳達給社會大眾的聲音。
《明信片殺戮》的劇情主題
《明信片殺戮》用當地博物館裡展示的藝術品來塑造被害者的屍體形態,不禁讓我想到以天主教義裡「七宗罪」來布局的《火線追緝令》,只不過在片中兩位從小受到藝術薰陶的姐弟手中變成「愛情藝術版」而已。因此不像是凱文史貝西用人的七項罪行表達他對人性的厭惡和不滿,《明信片殺戮》的兇手則是用犯罪來講述自己的故事,不僅反抗父親從小壓迫式的教育,把他給予自己的藝術素養成為擊潰他的武器,更在現今社會逐漸開明、同性婚姻合法的情況下,希望兩人禁忌的愛戀能夠被大眾理解認同。
當然《明信片殺戮》並不是說兩位兇手沒有錯,而是讓我們能轉換觀看一起事件的角度,用其他方式來檢視同一起事件。我很喜歡飾演姊姊希爾薇亞的演員娜奧米·巴特裡克的表現,不僅有股伊莉莎白歐森的氣質,那個純潔外表下的聰明與沉著冷靜,時而堅定時而漠然的眼神,都讓她成為一位相當迷人的反派,並且把《明信片殺戮》整起事件升華成一起沒有人是勝利者的悲劇。
《明信片殺戮》結局的無解
到頭來,由於《明信片殺戮》不是一樁特別複雜困難的案件,畢竟在科技發達的現在,大膽高調的連續殺人確實很難逃得過多國警方的聯合辦案,因此我反倒更欣賞導演能透過藝術品的加持與藝術表達,讓觀眾除了對《明信片殺戮》片中兇手冷血的犯案手法感到震驚憤怒之外,也能通過了解這對姐弟的人生經歷與彼此關係,思考兩人做出這些行為背後的根本原因,或許這才是懸疑推理作品真正精彩之處。
《明信片殺戮》影評結論
整體而言,《明信片殺戮》不僅利用藝術創造出令人不寒而慄的犯罪場景,也透過對角色的心理衝突的詳細描寫,無論是警探雅各在找到兇手之後要怎麼選擇,或者兇手透過藝術對於愛情的詮釋,都讓表面看似跟兇手的藝術表達相比要低賤許多的人命有不同層面,關於社會價值觀與道德界限的涵義。再次強調,《明信片殺戮》並不是在鼓勵犯罪,而是讓我們從悲劇中思考其他能夠改變社會現狀的可能,避免類似事件在之後重新上演,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評分:
娛樂爽度:7/10
故事劇情:7/10
氣氛營造:8/10
演技表現:8/10
題材鮮度:8/10
整體總評: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