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1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細長的麵條寓意吉祥順利、長長久久,
慶生吃麵更是我國傳統民俗。
在祖國71歲壽辰之際,
楊浦居民共享國慶喜面,
同慶祖國華誕,齊祝國泰民安!
長海:盛滿幸福生活的「國慶喜面」
今天(10月1日)中午,國華廣場一家餐廳內熱鬧非凡,長海路街道文明辦策劃了一場「共享國慶喜面 共慶祖國華誕」的新民俗活動,邀請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公交司機等堅守工作一線,無法與家人團聚的行業代表一起同吃「國慶喜面」,歡度國慶。
金黃脆香的雞排、軟糯多汁的素雞、生脆爽口的青菜再加上一個荷包蛋,一碗澆頭十足的國慶喜面不僅讓他們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也勉勵著他們在站好自己的一班崗。大家豪情滿滿地說道:「面很好吃,吃得我們心裡熱乎乎,吃完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吃麵為祖國慶生,祝願祖國越來越強大!」
長海路街道敬老院活動室裡,同樣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鮮豔的五星紅旗,精心的室內布置讓老人們心潮澎湃,大家暢談祖國發展變化和當下幸福生活,激動地唱響《歌唱祖國》,祝願祖國生日快樂,繁榮昌盛。
食堂員工為老人們精心準備了色香味俱全的麵條澆頭:大排、醬蛋、青菜。張爺爺端起「國慶喜面」感慨萬分:「小時候家裡條件差,能吃上一碗麵條挺難得的,像這樣的大排面更是想也不敢想。現在自己有養老金,子女也都過得很好,我感到很幸福。」對於臥床的老人,工作人員貼心地把面端到床邊,160碗熱氣騰騰的「國慶面」,映襯著160張幸福的笑臉。
此外,「送喜面進家門」活動在長海路街道43個居民區同時進行。1800位孤寡老人、防疫一線志願者收到了社區工作者送來的喜面。蔣阿姨是一名老黨員,退休後她十幾年如一日地參與社區志願服務,今年疫情期間,她又主動請纓成為抗疫志願者。收到國慶喜面,她連連表示感謝,「年輕時參與國家建設,見證了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雖然退休了,但我還可以做志願者在社區建設中發光發熱。」
從共享國慶喜面新民俗到 「家國團圓慶雙節,同心逐夢奔小康」中外經典名曲音樂會、社區文藝演出、開展扎花燈、月餅剪紙等手工製作......今年中秋、國慶佳節期間,長海路街道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文化和民俗活動,使社區居民在參與中激發愛國之情、強化愛國之志,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橋:與困難群體、志願者歡度雙節
大橋街道各方在慶祝祖國華誕的同時,還特別關注因病致貧、因殘致貧、空巢老人、困境兒童、留守兒童等困難群體,和大家一起分享祖國華誕的喜悅,一起吃「國慶喜面」為祖國慶生。
近日,大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國慶慰問活動。街道、居委會幹部前往引翔港居民區等,為社區志願者和困難群眾送上喜面和慰問品,並表達黨和政府的關懷。社區志願者和困難群眾紛紛表達了對黨組織的感謝和對祖國的祝福。黨員劉根娣身患大病,仍積極參與社區志願服務,「雙節」到來,她即興作詩一首,感謝黨的關懷、祝福國泰民安。「中秋國慶周四到,睦鄰中心燈光照。大橋街道來慰勞,為民至上實踐好。國慶喜面白又妙, 麵條長長營養高。袋袋喜面黨關照,國旗豔豔紅祖國。喜面袋袋來送到,感謝黨的好領導,感謝社會主義好。」
特殊之年,大橋街道湧現出一批又一批「最美防疫志願者」,黨員幹部帶頭,從年初起堅守社區一線,協助發放口罩、出入人員登記、防疫知識宣傳等,為社區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疫線。此外,還有許多創全志願者、文明交通志願者、垃圾分類志願者、慰老服務志願者等,從寒冬到酷暑,他們堅守崗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現了「奉獻、擔當、互幫、互助」的志願服務精神。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國慶慰問活動,不僅為困難群體送上關懷,也向社區對志願者表達誠摯的感謝,讓他們深深感受到黨、政府和組織的溫暖。
楊浦區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字/攝影:張蓓 周琳
部分圖片由長海路街道、大橋街道提供
原標題:《為祖國慶生!一碗國慶喜面,盛滿沉甸甸的幸福生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